史泽源 古 帅
(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部 吉林 长春 130024)
朱德早期群众路线的主要思想及现实启示
史泽源 古 帅
(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部 吉林 长春 130024)
朱德早期群众路线思想主要是在时段是指革命战争时期,尤其是土地革命时期。朱德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领导人之一,他为党和国家的建设及人民的幸福奉献了自己的一生。他率军队走进井冈山,为建立革命根据地及开展土地革命作出不小贡献;他依靠农民,为建设人民军队,进行农民战争立下汗马功劳;为了扩大统一战线,他深入到反动敌人中开展工作。这些实践为我国现阶段群众路线理论的形成提供了宝贵的历史经验。因此学习朱德等老一辈领导人的群众路线思想,对于我国现阶段开展群众路线活动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实践活动;群众路线;朱德
朱德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要缔造者。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他始终是中国共产党军队的主要指挥者。在朱德的军事思想中,群众路线思想占据重要地位。“要知道,天下是不能由少数人去包打的,历史上来从来没有过一个脱离了群众而把天下打下来的人物。”[1]他看到群众的重要,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正是人民群众造就了朱德的成功,实现了中国革命的胜利。鉴于此,笔者拟将梳理朱德早期对群众路线思想的主要内容和对当今群众路线建设的现实意义。
第一,依靠人民建立革命根据地,中国革命才能取得胜利。土地革命时期,虽然共产党与国民党军事力量对比悬殊,但是革命根据地的“供给”却为共产党提供了胜利的保障。国民党多次对共产党进行“围剿”及层层封杀,共产党的实力并未减弱,而是慢慢增强,这与共产党依靠人民建立革命根据地是分不开的。南昌起义获得重大胜利后,中国共产党又进行了广州起义,广州起义由于国民党反动派力量过于强大,共产党遭受巨大失败,损失惨重。朱德在南下的途中总结了这样的经验:“我军应到农村去,不应当去打大城市”;“与群众结合,发动群众起义,建立革命根据地。”[2]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短暂的失败并不会使共产党灰心丧气。朱德在起义失败后,率领军队去了井冈山,红色的火苗又在中国大地上燃烧起来了。朱德早年在苏联学习时就有了“打的赢就打,打不赢就跑”;“必要时拖队伍上山”的思想。朱德认真分析了中国革命所处的敌强我弱的环境,并提出了“要保存这支军队,作为革命种子,就要找到一块既隐蔽又有群众基础的立足点。湘粤赣边界地区是敌人兵力薄弱的地方,是个三不管的地带,这一带农民运动搞得早,支援北伐最得力,我们应当以此为立足点。”[3]在敌人的封锁包围下,革命根据地将为红军提供源源不断的人力、物力。朱德的这一实际行动,为毛泽东同志的“农村包围城市道路”思想的形成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第二,开展土地革命及乡村建设,改善农民生活条件。中国的历史国情定中国必须开展土地革命及乡村建设。中国人口基数大,而且农民占多数。自古以来,农民深受封建主义的剥削与压迫,中国的土地绝大部分都掌握在地主的手里,拥有属于自己的土地是农民最大的梦想。出生在贫穷的农民家庭里的朱德更是深知这些痛楚。想获得农民的支持,就必须开展土地革命,让农民拥有属于自己的土地。开展土地革命,改善农民生活状况。早在开展土地革命之前,朱德多次带领军队打土豪,将土地、财物分给农民。1928年1月,在庆祝宜章战役胜利的群众大会上,朱德表达了要实现“耕者有其田“,让人民当家做主人的革命目标。土地革命时期朱德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将土地分给无地、少地的农民,落实减租减息政策,让农民过上了好日子。朱德不但开展土地革命,而且积极进行乡村建设。为了整顿乡村治安,朱德首先在乡村开展了剿抚土匪的工作,保证农民生活及生产安全的同时又增强了红军的力量。稳定民心后,朱德将重心放在了乡村建设上1928年朱德派军队攻占宜章县城。在朱德进城后,在宜章县成立宜章县工会、农会、妇女会、学生联合会等群众组织。他在工会中组织讲课、演讲,并指导工作。朱德在每攻下一个反动武装后,都在第一时间为群众分粮食、分土地,向群众进行宣传教育,还成立农民协会,鼓励大家进行乡村建设。在农会的组织下,农民进行修路筑桥、开垦荒地、兴修水利等建设活动,同时还发展教育事业,使得乡村的社会风气焕然一新,有效的的改善了农民的生活条件,让农村生活条件不断改善,让农民打心眼里觉得共产党为人民的利益着想,为群众办实事。
第三,建设人民军队,进行农民的游击战争。建设人民军队的原因。革命军的绝大多数士兵都未上过军校,而是来自农村。南昌起义后不久,朱德曾对士兵们这样讲到:“起义军绝大部分都是农民出身,革命的军队必须与农民结合,才能取得革命胜利”。[4]朱德充分发挥了毛泽东同志的“群众观点”——到处撒种子,武装群众,采取母鸡下蛋的方法。每到一处就积极招募愿意入伍的人民群众,这使得革命力量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在建设人民军队的基础上,进行农民游击战争。1927年10月召开了部队全体人员大会,朱德指出:“今后中国革命战争的主要形式是农民的游击战争”。[5]在之后的军事活动中,朱德根据自己多年的行军经验,为由农民组成的军队编写通俗易懂的教材,总结了多项作战原则,如:“强敌进攻莫硬打”,“抓地弱点我猛攻”,“孤敌疲敌我围歼”,“常遣精兵骚扰敌”等。提出由于己方实力弱小,不能和敌人硬拼,要瞅准敌人的弱点,注意避实击虚的游击战术。“从这时起,开始实行由正规战向游击战的转变,部队不再打硬仗,而是开始打游击。”将农民游击战争上升到了新的高度。朱德游击战争的思想与实践活动也为毛泽东同志将农民的游击战争上升到理论高度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在1928年皈塘召开的祝捷大会上朱德又指出:“坪石大捷,充分证明反动派貌似强大,神气十足,但内部却很虚弱,它是可以打败的,而人民的力量则是无敌的,尤其是组织起来武装起来的人民是不可战胜的。”[6]这一论断给予了红军巨大的信心。而后来的实践中也充分证明,人民是我党的重要财富,再大的困难,只要有人民相助,也能够克服。
实践出真知。在中央苏区,红军在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的指挥下采取依靠人民的游击战术击退了敌人四次“围剿”;而当指挥权落在博古与李德手中后,红军放弃了依靠人民的游击战术,而是分兵六路以抵抗敌人的六路进攻,与敌人打正规战、阵地战,遭受到了巨大的损失,致使红军被迫选择长征。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是由于领导人错误的估计形势并制定不合实际的战术所造成的,同时反映出只有团结人民,红军才能获得胜利。凡是成功的方面,都是贯彻了群众路线的;凡是失败的方面,都是背离了群众路线的。中国共产党正是以人民为根基,取得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胜利,人民的力量是无穷的。
第四,积极开展统一战线工作,削弱反动力量以壮大革命力量。朱德在土地革命时期就积极的开展统一战线工作,在朱德加入共产党前,曾在旧军队中从军十余年,自1909年二十三岁时考入云南陆军讲武堂,直到1922年三十六岁出国学习并在周恩来的帮助下加入中国共产党,在这十几年的军旅生涯中,朱德结识了许多重要的旧军将领,与其为同窗的有董鸿勋、范石生、朱培德等;而唐继尧等大军阀则做过朱德的教官。在讲武堂学习后,朱德跟随蔡锷将军南征北战,在武昌革命、护国、护法战争中立下了赫赫战功,军职不断提升,成为了滇军中的重要将领。朱德凭借过人的能力,在旧军队中树立了极好的威望。朱德曾通过讲述共产党人在革命战争中的英勇事迹来发展共产党员。“最初每连只有中共党员一二人至四五人,经过几个月的学习,到学期结束时,每连已发展到十多人,有的连甚至达到学员的三分之一。在开学后的两三个月内,他多次派学员分别到万安、泰和、吉安、萍乡、抚州、九江、德安等县市,对群众做宣传工作和组织工作,帮助地方建立工会和农会,开展工农运动。”[7]积极的开展了群众工作。在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不久,被朱培德“礼送出境”,朱德又带走了近千名军官教育团学员,保存了革命力量。
以上四点对我国现阶段群众路线的学习与实践有重要借鉴意义。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的生命线,十八大以来群众路线在秉承前人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发展,而通过对于朱德在战争时期群众路线思想的学习,具有温故知新的启示和重要意义。
第一,有助于加强廉政建设。首先,干部的一切权力都是群众赋予的,官员一定要时刻将百姓放在心中,树立为人民谋幸福的观点,有损于百姓利益的事情不能做,“要始终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是个把群众安危冷暖放在心上。”[8]有了这样的觉悟,处处为人民着想便会不想腐;其次,我国为了切实保障人民的利益,让国家能够正常运行制定了以宪法为核心的一些列法律及一整套规章制度。最后,人民是最好的监督机构,贪腐官员的违纪违法行动是逃脱不了群众的眼睛的。新时期我党更应落实好信访等与群众直接沟通的渠道,尤其是在网络如此发达的今天,微信、微博等公众平台更是成为了老百姓监督、举报贪腐官员的更简捷的方式。在群众的监督下,官员们不敢腐。本着为了人民,依靠人民的宗旨,我们一定可以实现杜绝贪腐,营造清廉的社会氛围。
第二,有助于提高全人民的生活水平,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为了实现共同富裕,先让一部分人富了起来,而改革开放走了三十多年,依然还是有许多人生活条件很差。当前我国发展速度很快。而群众路线的贯彻能让国家更关注社会整体的提高,而不是针对一小部分人。在国富的同时更要注意民强,要更加注重民生工程,为人民建立健全的医疗保障系统;让教育变得更加普及与公平;不断缩小城乡差距,让人民切实感觉到生活水平的提高。衡量一个社会的发展水平,所关注的不是少部分人的生活水平与人口素质,更不是一个反映不出真实情况的平均数,所关注的应该是社会整体的发展状态,为了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我们更应走群众路线,实现社会的整体发展。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群众路线永远都不会过时,它是国家的生命线,只要我们将群众路线牢牢地深入到工作中,定能实现“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1]朱德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284
[2]朱德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125
[3]朱德年谱(1886-1976):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91
[4]朱德年谱(1886-1976):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90
[5]朱德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55
[6]朱德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105
[7]朱德年谱(1886-1976):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80
[8]习近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要突出抓好六个方面工作》(2012年11月15日),《求是》杂志2013年第1期,第6页
史泽源(1991-)男,吉林长春人,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部近现代基本问题研究专业硕士研究生;古帅(1992-),男,山东临沂人,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部中共党史专业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