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奥拉达·艾奎亚诺身份真实性的争论

2015-12-07 06:01吕文娟
黑龙江史志 2015年13期
关键词:古斯塔夫亚诺自传

吕文娟

(鲁东大学 山东 烟台 264000)

关于奥拉达·艾奎亚诺身份真实性的争论

吕文娟

(鲁东大学 山东 烟台 264000)

《非洲人奥拉达·艾奎亚诺或古斯塔夫斯·瓦萨自我撰写的有趣的生活叙事》这本书不仅是18世纪不可多得的奴隶叙事佳作,而且它加强了英国讨论废奴的热度。但是学者们对于其作者的身份产生了质疑,主要分为两个派别:非洲出生派和北美出生派。双方各执一词,而对于作者身份真实性的问题至今尚无定论。笔者更倾向于出生于非洲的说法。无论如何这本自传都发挥了比其真实性更大的价值。

《生活叙事》;奴隶叙事;身份争论

《非洲人奥拉达·艾奎亚诺或古斯塔夫斯·瓦萨自我撰写的有趣的生活叙事》(以下简称《生活叙事》)“18世纪由非洲人用英语写成的奴隶叙事之一,被认为是这个体裁最原始的文本”;[1]这本书还是文学上的佳作,并对英国的废奴运动产生了影响。美国著名历史学家加里·纳什认为:“艾奎亚诺的讲述具有永恒的价值,他可以代表数百万出生于西非的非洲人几个世纪历来的历程,西非是今天大多数非裔美国人祖先的故乡。”[2]但是逐渐的学者们对于其文本的真实性产生了怀疑,毋宁说认为他是带有目的性的写作。

一、《生活叙事》文本介绍

作者奥拉达·艾奎亚诺(1745-1797),他出生的村落位于贝宁王国内陆深处“迷人且肥沃的谷地”,“贝宁王国被划分为许多的省份和地区,其中最远的也是土地最肥沃的地方被称作伊博(今尼日利亚),我就出生在这里”“我的父亲是长者或者首领之一。”[3]

在十一岁那年他和他的妹妹被拐骗到了非洲的另外一个村庄,并且强迫他成为家用奴隶。之后他被卖到了英国,成为一个英国皇家海军军官的奴隶,新主人赐予他一个新的名字古斯塔夫斯·瓦萨。在作为奴隶期间,“我在1759年2月,在威斯敏斯特的圣玛格丽特教堂接受了洗礼,用我现在的名字”。作为一个海员,他去过很多地方,包括地中海、加勒比海、大西洋,还尝试着去北极,但是失败了。游历众国,他扩展了视野。在其被奴役期间,受到了主人的重视,学会了很多的技能,比如,航海技术,英语,写字等。之后他又被卖给一个商人,最后他通过自己认真的经商和积攒,在1766年,用钱为自己赎买了可贵的自由。在十八世纪七十年代,他在英国安家,并且加入到反奴隶贸易的运动当中,并试图保护他的同胞们。在十八世纪八十年代后期,他成为了黑人委员会的第二个领袖。在1786年,由于他卓越的领导力,英国政府派他率军进行远征。他还曾经写信给英国女皇,道出了奴隶贸易的不公平。他敢于说出对奴隶贸易的憎恨,并且毫无畏惧的为他同胞的自由而战!他把童年时在非洲村庄的生活,在英国被奴役的生活以及在他赢得自由后为废奴运动而战等内容编纂成书,即《一个非洲黑奴的自传》,在1789年出版。“这一年也正是英国议会认真讨论废除奴隶贸易的一年,的确,我们可以看到,这本书成为了讨论的核心文献。”这本自传很快成了一本不可多得的畅销书。

在自传的第一章当中,作者对于其记忆中的非洲童年生活描写的最为详尽:

关于非洲的经济,艾奎亚诺回忆道:“农业是我们的主要产业,每一个人甚至是儿童和妇女都参与其中。因此,我们已经习惯从早年就开始的劳作了。并且每一个人都对公共储备做出了一定的贡献,我们这里没有懒人,也没有乞丐……”

关于西非人的宗教,相信有造物主,相信人拥有灵魂,神灵通过祭祀和其他宗教人物与人们对话。艾奎亚诺回忆道:“尽管我们没有举行公共崇奉仪式的地方,但是,我们有祭祀和术士以及其他受大众尊重的智者。他们估算时日,预测事件……他们死后,职位就由他们的儿子继承。”

关于非洲的奴隶贸易,艾奎亚诺描述了他的部落是怎样和“从西南方向来的红褐人”开展奴隶贸易的:“我们把奴隶卖给他们,有时候这些‘奴隶’只是战俘,或者是我们族人中犯有拐骗、通奸和其他我们所憎恶罪行的囚犯……。”“当贸易商想要奴隶时,他们就用他们的货物去向首领换取奴隶。如果有时候没能抵住诱惑,接受了出卖其同伴的价格这也是很普遍的。”关于西非所持的奴隶制度和概念与即将在欧属美洲殖民地发展起来的奴隶制概念是不相同的。艾奎亚诺回忆道:“那些没有卖出或被赎回的囚犯”,就被收为奴隶;但是他们与西印度群岛上那那些奴隶们的境遇是大不相同的。跟着我们,他们干的活并不比包括他们的主人在内的共同体其他成员多多少。除了不被允许和生而自由的人一起进餐之外,他们在衣、食、住方面的条件和后者相差无几”。

学者们对于这一部分的争议最大,认为其对于故乡非洲的详尽描述全部为虚假之作,之所以编造出其非洲人的身份完全是为其进行废奴运动的宣传找到更坚实的依据。

二、关于《生活叙事》作者身份的争论

我们从书名中我们可以作者有两个名字,即奥拉达·艾奎亚诺和古斯塔夫·瓦萨,于是一开始就有评论家注意到了作者的国籍问题。1789年6月,一个匿名评论家在《月刊评论》说:

当黑人奴隶制成为公共研究的主题时,这就变得非常合理,这增加了对于西印度奴隶主的憎恨,并且更加积极地反抗其统治…我们毫不怀疑这个经典非洲故事的总体真实性。[4]

英国的两家报纸即《神谕报》和《星辰报》,首先质疑传记作者身份真实性的问题。《神谕报》说:

公众认为古斯塔夫·瓦萨公开宣称的他在非洲大陆上被绑架是事实,但是事实上他是在西印度群岛上的圣克鲁斯丹麦岛出生和成长的。

于是,对于《生活叙事》作者身份的问题形成了对立的两派:一派认为,作者生于非洲,另外一派认为生于美洲。艾奎亚诺意识到批评者的目的在于遏制该书的社会影响力,于是他坚持非洲出生观点的同时,对于其第一次到达英国的时间不准确等细节问题,在随后的第四版本和第五版本当中改为了“自从我第一次来到英国已经两到三年了”和“已经三到四年了”。

20世纪80年代对《生活叙事》作者身份的真实性问题再起波澜。S.E.奥古德认为:“这本书恰当的来说是一本历史虚幻小说,一本游记,而非一本自传。”[5]S.E.奥古德主要是对文本的第一部分给予抨击。他认为这不过是对预言故事的收集,融合了在游记当中被普遍转述的非洲寓言以及在非洲奴隶当中自然发展起来的非洲传奇:

唯一明显的结论就是:艾奎亚诺的叙事很少依靠对其经历的记忆,更多是依靠其他的资源。我将会进一步的阐述这些资源包括各种已经出版的在几内亚湾航行的游记,其他奴隶的描述,艾奎亚诺超凡的叙述能力,融合了各种资源对于18世纪中叶的非洲社会给予想象中的重建。

紧随S.E.奥古德对艾奎亚诺身份真实性批判的步伐,文森特·卡雷塔的短篇文章“奥拉达·艾奎亚诺或古斯塔夫斯·瓦萨”在1999年2月发表在杂志《奴隶制及其废除》上,提出艾奎亚诺出生地并非在非洲,而是在北美的南卡罗来纳。他对于这一点的提出提供了两个有力的证据,即其一是在1759年2月9日,在威斯敏斯特的圣·玛格丽特大教堂中艾奎亚诺的受洗记录:“古斯塔夫斯·瓦萨生于卡罗来纳的一个黑人男孩”,另外一个是1773年5月17日,在去北极考察的船只的花名册上记录着:“古斯塔夫斯·瓦萨出生于南卡罗来纳”。这两个文献证据均表明:艾奎亚诺并非生于非洲而是英国的殖民地南卡罗来纳,并非如作者在《自传》中所称的那样他生于非洲的一个小村庄。于是这两个文献便成了艾奎亚诺身份讨论的焦点。

就书面证据而言,认为艾奎亚诺出生在北美的学者认为:受洗和航海的记录都来自于艾奎亚诺本身,他没有动机歪曲自己,如此来看这些信息很有可能是可靠的。但是非洲出生派学者认为:在1759年(受洗)他的英语非常的糟糕,所以提供错误的信息也是有可能。一些北美出生派学者也赞同这一点,但是他们认为在1773年(北极探险),艾奎亚诺已经是一个成年人,他已经能够很好的用英语交流和控制自己的行为,所以不可能出现错误。

就间接证据而言,北美出生派学者认为,艾奎亚诺记载错了他乘船从美国到英国的日期,这个可以证明他是在编造故事;艾奎亚诺在其出版自传之前一直未使用过奥拉达·艾奎亚诺这个名字,所有认识他的朋友都称其为古斯塔夫斯·瓦萨,他有可能是制造这个名字以至于很好的证明他是一个非洲人;作者对于伊博语言和文化的熟悉是由于是由其非洲的朋友和熟人提供的。非洲出生派学者的反对理由如下:其一,他之所以记载错他乘船日期,是因为那时的艾奎亚诺只是一个非常小的孩子,遭受了被拐卖的严重创伤,记忆错误也是可以理解的。其二,作为奴隶他只能接受主人赐予的这个名字,很少有奴隶还能使用以前的名字。其三,艾奎亚诺对于伊博语言和文化的熟知说明他一定亲身经历过。

除证据争论外,双方还对艾奎亚诺身份是否存在编造身份的动机问题展开讨论。北美出生派学者认为:如果没有去非洲的经历,艾奎亚诺的书就不能在1789年的废除奴隶贸易中扮演重要的角色,所以他就编造了非洲人的身份,目的就是为了加速奴隶贸易的尽快结束。而非洲出生派学者认为:作者也应当知道编造一个非洲身份,不但会严重的影响到他自己的声誉,更重要的是会影响到他写这本书的主要目的——废除奴隶贸易,他是不会做这样的冒险的。

双方还就文本特点、统一性与作者身份问题挂钩,展开争论。北美出生派学者认为,18世纪末有许多的诗、戏剧、小说等反对奴隶制,读者更有兴趣听一些关于奴隶制真实的故事,所以不会很在意艾奎亚诺所描写的是否真实。而非洲出生派学者认为,艾奎亚诺很清楚读者们都希望通过诗、戏剧、小说等渠道来了解奴隶制,所以他不敢写任何虚幻的东西,阐述的都是事实,以此来鼓励人们勇敢地反对奴隶制。北美出生派学者认为,《生活叙事》对于非洲的描写太过于田园式,不能够严肃的将其当作历史;而非洲出生派学者认为,对于非洲田园式的描写是真实的,这意味着,艾奎亚诺想要唤起真实快乐的童年回忆。更重要的是,对于非洲村庄的生活的描述包括丰富的当地文化和地理特征,这些细节都与艾奎亚诺叙事的其他部分相一致。

以上只是学术界关于艾奎亚诺身份争论的几个方面以及两派所提出的捍卫自己观点的论据。但是,对于其身份的讨论一直没有得出定论。包括当时影响我们对文本理解,对作者身份提出质疑的卡雷塔也没有给这个问题一个最终的定论,在他2005年的文章“艾奎亚诺,非洲人:一个靠自己努力奋斗成功者的自传”中,他也不能展示任何关于作者出生地的新证据,他最终得出结论:“我们必须牢记,合理的怀疑和确凿的证据不同,我们可能永远不会知道艾奎亚诺的出生地和成长的真相。”

三、笔者的观点

基于以上的讨论,笔者更倾向于艾奎亚诺出生于非洲的说法。原因如下:

其一,开篇最先映入眼帘的是《生活叙事》的作者有两个名字,这种现象对于一个奴隶来说是非常普遍的,艾奎亚诺作为一个奴隶,一般主人都会给予他一个名字,很少有奴隶再去使用其在非洲的名字。在《生活叙事》中曾经记载古斯塔夫斯·瓦萨这个名字是在1754年穿过大西洋时他的主人送给他的,“开始我很不理解他,拒绝被那样叫,但是他说不行,仍然叫我古斯塔夫斯,当他叫我新名字时我拒绝回应,第一次他就给了我一巴掌,所以最终我屈服了……”。[6]所以我认为这个名字的由来是合情合理的,不存在为了编造在非洲生活过而编造这个名字。

其二,作为一个奴隶应当努力隐瞒其出生于非洲的真实性,以求获得认同感和平等的对待,但是作者却仔细地对自己生活过的非洲村庄的语言、生活习俗、宗教等进行了详细的描述,还有我也不认为这些详细的材料均来自于他所阅读的书籍和其他奴隶的口述,没有切身的体验,很难描述的如此清晰。

其三,我认为艾奎亚诺写《生活叙事》的真实意图便是希望通过对自己的亲身经历的描述揭示出奴隶贸易的黑暗,并用自己成功摆脱奴隶制的例子来鼓励仍然处于奴隶制枷锁中的奴隶为了自由而奋起反抗以及呼唤政府尽快废除奴隶贸易。所以无论他是生于何处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他为黑奴们树立了自救的典范。

其四,从自传这种体裁来说,传记作品一般是以第一人称和亲历者的角度来进行记录的,所以具有某种程度的真实性,但在保留真实性的同时还保留着作者的主观意向。奥拉达艾奎亚诺在其自传的开头便提出:“对于那些发表自己自传的人来说很难逃脱其虚荣心。”所以在传记作品中加入一些作者的主观意象也是情理之中的。

无论如何,这部叙事作品在奴隶叙事史上都占据重要的地位。亨利·路易斯·盖茨认为:“这本自传是19世纪奴隶叙事的榜样。”亚当·霍克希尔德认为:“它是最能描述18世纪奴隶生活和从奴隶到自由艰难过程的描述。”的确,艾奎亚诺的传奇一生让人惊叹,而对于他的《生活叙事》的真实性至今没有定论,但无论如何我认为这本自传它发挥了比其真实性更大的价值。“艾奎亚诺的传记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不仅仅在于其将英国的废奴运动推向了高潮,而且它为其他成千上万没有话语权的奴隶代言。”

[1]Brycchan Carey,“'Introduction to the‘Special Feature:Olaudah Equiano:African or American?’”[J].in?1650-1850:Ideas,?sthetics,and Inquiriesin the Early Modern Era,Vol.17(2010);

[2]Olaudah Equino,The Interesting Narrative of the Life of Olaudah Equiano,or Gustavus Vassa,the African,Written by Himself[M].London:Printed for and sold by the Author,No.10,Union-Street,Middlesex Hospital,1789;

[3]Vincent Carretta,“Olaudah Equiano or Gustavus Vassa?New Light on an Eighteenth-century Question of Identity”[J].Slavery and Abolition,Vol.20,No.3(December 1999);

[4]Ogude,S.E.,'Facts into Fiction:Equiano's Narrative Reconsidered'[J].Research in African Literatures,13(Spring 1982);

[5]Angelo Costanzo,Surprizing Narrative:Olaudah Equiano and the Beginningsof Black Autobiography[M].Westport,Conn.:Greenwood Press,1987.

[6]James Walvin,An African's Life:the life and times of Olaudah Equiano,1745-1797[M].New York:Wellington House,1998.

吕文娟(1989—),女,汉族,山西省太原市人,鲁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2013级历史学硕士,研究方向为美国史

猜你喜欢
古斯塔夫亚诺自传
《静物与秋叶》
因为我们是队友
微笑背后的秘密:疼,一直在疼
微笑背后的秘密疼,一直在疼
克里斯蒂亚诺·阿蒙:拥抱5G时代
《李敖自传》
入学考试——比尔吉特·尼尔森自传(四)
萨伯公司成功完成“卡尔?古斯塔夫”M4无后坐力炮的实弹射击演示
我是鲨鱼 沙奎尔·奥尼尔自传
《我母亲的自传》中的创伤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