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20至30年代东南亚华文教育的繁荣

2015-12-07 07:46刘晓佳
黑龙江史志 2015年3期
关键词:新式华文华侨

刘晓佳

(海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海南 海口 571100)

20世纪20至30年代东南亚华文教育的繁荣

刘晓佳

(海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海南 海口 571100)

20世纪由于国内民族主义的高涨以及国民政府采取的一系列鼓励政策,东南亚各国的华文教育出现了繁荣的局面,教授课程、师资力量以及学校规模都较之前有了很大的发展。

世界大战;华文教育;繁荣

在近代,东南亚的华文教育和中国的教育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清朝末年,为了维护统治,在维新派的的倡导下,清政府改革图存,废除了旧式的教育制度,开始兴办新式学校。并且也开始关心海外华侨教育,不仅派遣官员到海外了解华侨教育的发展情况,也鼓励海外华侨要创办新式教育机构。东南亚华侨模仿中国取缔了旧式的私塾,开始创办新式的教育。到20世纪,中国国内革命风潮的迭起,失败的革命者选择东南亚作为避难所,他们到达东南亚各国开始兴办华侨教育、宣传革命思想,特别是孙中山,他认为革命要成功,必须要取得华侨的支持,而获得华侨支持的最好办法就是兴办学校,鼓励华侨大力兴办新式学校,通过学校来宣传革命思想,东南亚的华侨教育进入了繁荣时期。

这一时期华文学校在学校规模、学校人口都不断的扩大,教学的方式也逐渐的多样化、教育领域也不断扩大,师范学校数量不断增加,师资力量也充实,可以说华为学校的办学水平也在不断高涨,表明华文教育不断地走向了成熟。

例如在新加坡,新加坡作为华侨的聚集地,华人华侨占了该地总人数的绝大部分人口,因此新加坡也比较重视华文教育的发展。到20世纪新加坡的华侨学校发展得较快,并且教育体系也比较完善20世纪前半期华文教育的兴起和发展促进了新加坡华文文化的发展。新加坡的华文教育以传统的私塾教育为主,教学内容主要是儒家经典四书五经为主。到了20世纪,随着国内教育制度的变革以及资产阶级维新派和革命派的影响,新式教育制度在新加坡兴起。新式学校在新加坡创建起来,最早开办的是养正学校和崇正学校,接着还有应新学校、端蒙学校、道南学校、育英学校、中华女校等陆续开设。辛亥革命后,新式教育发展更快,1919年陈嘉庚创办了东南亚著名的华侨中学-南洋华侨中学。到1938年,新加坡已经有新式学校329间,学生2.8万人。

在马来西亚,从17世纪开始有了旧式的私塾教育,1888年槟榔屿创办了第一所比较具有完整的规章制度的学校-南华义学。该校反映出华人的一个教高的办学水平,并且该校规定无论富贵贫贱,都有平等的教育机会,这反映出华侨教育的公平性。到20世纪,随着革命党人在马来半岛的活动,新式华侨教育逐渐成为主流。第一所新式华文学校就是开办于1904年的槟城中华学校,主要是由张振勋等人创办。开设的课程既有中国传统的儒学经典,也有现代的历史、地理、数学、化学及英语等科目,刚创办开始就有千余名学生,但局限于校舍的规模,只能容纳几百人。

这一时期东南亚的华文教育达到了鼎盛时期,表现在学校的数量及规模都大幅度地增加,学生和老师的人数也都剧增,还有学校的基础设施以及课程的设置都发生了较大的进步,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华校的数量和学生数量不断增加。据统计,仅新加坡“1920年到1942年就兴办学校226所,平均每年10.3所,建校较多的年份是1937年计21所,1929年计19所。华文学校的增加就意味着学生人数的增加,各个华校的学生人数不等,多的有上百人,而少的也有几十人,正是大量的学生选择来华校,这就促进了华文教育的发展。第二,华校课程的设置以及办学层次与20世纪初也有所不同。这一时期的华文教育在课程设置上已经相当成熟,课程主要包括公民、国语、算术、英文、常识、卫生、历史、地理、自然、商业、工业、美术、唱歌、体育、法文等等,其教学内容不同于之前私塾教育的《四书》、《五经》的教学内容,在课程上增加了一些西方的自然科学知识,还增加了很多实用课程的设置,注重对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这样就有助于学生学习中华民族的传统知识和自辛亥革命以来的近代以来的新知识。另外在办学层次上,也主要按照学生的能力,分为幼稚园、初等教育、高等教育等不同的层次。第三,华校的办学条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华校主要是由华侨出资兴办,办学条件主要取决于华侨的资助,经济充足的学校就设有图书馆、办公室、医务室等。整体办学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

这一时期华文教育之所以不断地发展,达到鼎盛,主要是由于民国政府的支持海外教育的政策,这就提高了华侨兴办学校的热情,因此创办华侨学校比较积极,这就造成了20世纪20-30年代华文学校的数量不断的增多。再加上1919年中国的五四运动,也对中国的华文教育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五四运动宣传民主、科学的思想,宣传使用白话文,东南亚华文教育受到国内的影响,也大力推行白话文。华文教育的鼎盛,另一方面也就激发了华侨的民族热情,增强了华侨的民族认同感,也就威胁到殖民政府的统治,导致殖民政府颁布限制华文教育的法令,但是还不能阻止华文教育发展的步伐。

但是,这一时期华文教育在发展的过程中,也遇到了很多的困难:首先使华文学校的教育经费不够稳定。由于华文学校主要是靠华侨社团及个人的出资,如果遇到资金紧张,也会造成学校资金的短缺,有时候很难维持;其次,华文教育主要是采用国内的教材,教学方法也因循守旧,由于社会环境和体制的不同,可能在东南亚不够适用,有可能会影响学生的发展,这就造成华侨对华文教育的不信任;再次华文学校的管理比较松散,这就造成学生的退学与入学比较自由,不利于教学的连续性。第四,华文教育也受到了殖民政府的压制。由于华文教育的发展会威胁殖民政府的统治,殖民政府颁布一些法令来限制华文教育的发展,这不利于华文教育的发展。

虽然20世纪20-30年代华文教育的发展存在一些困难,但是在民国政府的支持以及东南亚华侨的支持下,这一时期的华文教育获得了较大的发展。

猜你喜欢
新式华文华侨
“和而不同”的华文教育
我的华侨老师
“新式茶饮”,你爱了吗
义不容辞,争为华文教育的“播种人”——连线常州外派华文教师
华侨华人贺祖国70华诞:无论我走到哪里,都流出一首赞歌
大学生新式“劳动教育”的探索与应用
海外华侨华人咏盛典
浅议小学语文阅读指导策略
华侨华人庆“国庆”度“中秋”
传统盛宴礼仪×新式古典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