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钰琳
(福州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福建 福州 350108)
在18世纪末期,西方世界倚靠着近代经济政治霸权建构起自身“海洋原则的文化”而将东方文化视为干涸的内陆文明,以黑格尔为代表的西方学者曾将东方的文化与政治经济制度归结为“落后且停滞的”。在强势话语权铺盖的世界里,德国学者弗兰克撕开了这层虚伪的优越面纱,在他的著作《白银资本》中一语中的地指出“此种西方文明优越论不过是完全建立在欧洲中心论意识形态上的一种狭隘观点”,在1800前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东方才是世界贸易的中心。
16世纪至18世纪末前期,欧洲社会曾流行着几乎完全正面的中国形象,不论是中国的经济、文化还是国家制度都受到诸多西方先哲的推崇。法国哲学家伏尔泰曾极力倡行中国的儒家学说;德国学者莱布尼茨曾写道“我们从前谁也不相信世界上还有比我们的伦理更美满、立身处世之道更进步的民族存在,现在东方的中国给我们以一大觉醒”;而英国的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甚至认为“中国比欧洲任何地方都富有”。
直至16世纪欧洲已经流行了近100年的“中国热”,在百年里闽商——作为中国海商的代表,将东方器物销往欧洲各国,为西方人打开了一个由器物构建的华美“东方世界”。《诸藩志》的卷下《志物》曾详细记载了福建出口了以丝织品、瓷器为大宗以及加工的金属产品、中药材等商品到海外,法国作为“中国热”的中心点甚至拥有了专门的中国瓷器加工厂。这一时期在东西方的繁忙贸易中,闽商扮演着东西方物质文化交流大使的重要角色。他们所带来的具有东方元素的特色商品对当时欧洲的绘画、建筑、戏剧、市民文化生活与审美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从法国开始,英、法、德、荷等国在这股“中国热“的浪潮中纷纷建造起中国式园林,至此崇华的“洛可可运动”达到高峰。
相对内陆地区,处于“边缘”的闽地自古以来就是海洋的交通枢纽。自唐以来到工业时代前夕闽商长期活跃于国际贸易舞台,世界多元文化在此交融。瓷器作为闽商对外输出的典型器物深受海外市场的欢迎,至今西方各国著名的博物馆中还摆放着不少中国瓷器。摩洛哥旅行家伊本·白图泰在《伊本·白图泰游记》中写道:“中国瓷器仅产于刺桐,兴克兰……此种陶瓷器真是世界上最佳者”。从明清时期起,开始采取标准化模具生产的福建窖口就生产了相当数量的外销瓷供给了当时大部分的海外市场。
作为华夏民族中最典型的“漂一族”,有道是“世界上凡有人群的地方就有华人,凡有华人的地方就有闽人,凡有闽人的地方就有成功的闽商”。闽商在对外贸易中获得的巨大顺差甚至推动了中国的货币改革,使得作为贫银国的中国拥有了巨额的白银储备。在明朝中后期政府还因此确立了官方的银两制度。弗兰克在《白银资本》中也说道“外国人,包括欧洲人,为了与中国人做生意不得不向中国人支付白银”此种表现可称为商业上的纳贡。因此弗兰克认为1800年之前,中国作为中央之国是东亚朝贡贸易体系的中心。
自唐宋年间直至18世纪末期,众多的闽人世世代代投入海洋商贸活动,改造了闽地的人文风貌、建立了闽独有的海神信仰,让闽文化呈现出明显的海洋性特征。福建的外销瓷虽不同于景德镇精雕细琢的瓷器,却以绝对的数量与价格优势构成了“海上丝绸之路”的基本内容,“就目前考古情形来看,中国商船的航路延伸到哪里,福建外销瓷器的标本就会出现在哪里”。海以纳百川之态锻就了闽商的经济头脑,塑造了闽人独特的海洋精神。向海而生的闽人在漫长的时期中以无数生命为代价掌握了各片海域的季风、洋流规律终以开辟出航路网络而得以“舟行天下”,打造出中国的海洋文明。
工业革命后的百年间,在西方霸权下输出了“永恒失败的东方”的形象符号。弗兰克在《白银资本》中以“全球学的”视野彻底考察了近代早期的世界经济史后彻底批判了这个“欧洲中心主义”视角下构建的“东方观”。我们在考察了前工业时期,中国的海洋群体--闽商在世界贸易中曾占据的份额以及其曾代表的先进生产力水平,得以推倒那个“古老的、落后的、停滞的东方”形象。在现代世界中我们亟待重拾被历史边缘化的中国海洋文明,承继世代闽商开放、包容、拼搏的海洋精神,以独立的意志博采东西,大力展现并争取还原东方精神下的世界文化秩序,在全球化的语境中捍卫中国多样化文明的历史地位同时真正跨越“西方视角”来抒写世界历史文化中的东方新篇章。
[1][德]黑格尔.历史哲学[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1999.
[2][德]弗兰克.白银资本[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
[3]苏文菁.闽商文化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2010.
[4]余锐.论黑格尔与萨义德的东方文化观[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1,(11).
[5]杨洁梅.黑格尔东方言说的学理缺陷及其反向启悟[J].哲学研究,2010,(11).
[6]王文洪.论黑格尔的海洋文化观[J].中共舟山市委党校学报.20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