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晋海
(西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甘肃 兰州 730070)
驳“罗斯福阴谋论”
——珍珠港事件浅析
任晋海
(西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甘肃 兰州 730070)
现在史学界有一种观点认为珍珠港事件是美国总统罗斯福演出的一出“苦肉计”,是美国政府策划了珍珠港事件,持这一观点的人把珍珠港事件的起因称为是“罗斯福阴谋论”。本文试从珍珠港事件美军损失结果和之后半年美军的行动来反驳“罗斯福阴谋论”。
珍珠港事件;美军;罗斯福阴谋论
1941年12月7日,以6艘航空母舰为主力的日本海军特遣舰队向美国夏威夷海军基地发动突然袭击,这次袭击被称为珍珠港事件,日本海军将此次行动称为“Z作战”。由于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对此次袭击毫无防备,结果使美军太平洋舰队遭受了毁灭性的打击,这次事件直接促使了美国政府正式对日本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太平洋战争爆发。在珍珠港事件发生前,以罗斯福为代表的美国政府在国际事务上倾向于同盟国,并签署了一系列有利于同盟国的贸易法案,如著名的《租借法案》等,由此史学界出现了一种观点,即认为美国政府事前知道了日本海军欲偷袭珍珠港的计划,却不加以警告和防备,目的就是为了消除当时美国国内严重的孤立主义倾向,使美国政府加入同盟国并参加战争,这种观点被称为“罗斯福阴谋论”。本文试用从结果分析事件过程的方法,用珍珠港事件美军太平洋舰队的实际损失和潜在损失以及事件之后半年美国海军的行动来反驳“罗斯福阴谋论”。
日本海军在偷袭珍珠港的过程中一共发动了两次攻击波,共持续时间1小时又50分钟,美军太平洋舰队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日军取得了绝对的胜利。1942年12月,美军太平洋舰队一共拥有12艘主力舰,其中有9艘战列舰和3艘航空母舰。整个袭击过程中,“在仅仅不到两个小时的时间内,共有8艘战列舰、3艘巡洋舰、3艘驱逐舰、4艘其他舰艇以及188架美国飞机被日军击沉或重创。这一天,美国海军有2000多人葬身珍珠港,700多人受伤,美国陆军也损失了将近200位将士,有400多人受伤。”由此看来,美军主力战列舰9艘中的8艘或沉或伤,这相当于使太平洋舰队丧失了作战能力。在珍珠港事件之前各国海军主要还处在以战列舰为代表的巨舰大炮时代,除日本外,以航空母舰为中心的海军战略思想在各国中还处在发展阶段,作战理论尚不完善并且也没有航母对战的战例,战列舰在当时对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还是十分重要的并且作为其主力而存在,因此,珍珠港事件中美军太平洋舰队的损失对美国海军来说是不可接受的。此外,日军还准备了第三波攻击波,第三波攻击波的主要进攻目标是位于瓦胡岛上的油料库和海军修理厂,油料库中存储着约4万加仑的燃油,若被摧毁则太平洋舰队至少4个月无法出动。但由于种种原因,日军并未一鼓作气发动第三波进攻,使得油料库和海军修理厂得以完好地保存,为日后美军太平洋舰队战力的恢复提供了保障。由以上可见,珍珠港事件给美军太平洋舰队造成了极大的损失,使得美国海军直到中途岛海战之前都一直处于战略防守状态,值得庆幸的是这种损失由于日军作战的保守没有被进一步的扩大,否则在之后的半年甚至一年内,太平洋舰队将无法与日本海军直接对抗,这将造成在太平洋海域上美军防御力量的真空,后果可能使美国西海岸受到日本海军的直接威胁。对于这样的结果,美国政府必然是不愿意看到的。联系到美国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情况,“在德国潜艇用鱼雷击沉三艘美国海船两周之后,威尔逊出现在国会参众两院联席会上,……。4月6日国会最终通过宣战决议时,仍有50名众议院和6名参议员表示坚决反对。”当时美国仅仅是在几艘海船被击沉后,以威尔逊总统为首的美国政府在经过国会激烈地讨论并批准后就完成了宣战的目的。相比之下,尽管以罗斯福总统为首的美国政府倾向于同盟国,但为了参加战争要扔出一个如此巨大的诱饵,付出如此巨大的代价,笔者认为是没有必要的,这对于罗斯福本人以及美国政府和美国海军来说也都是无法接受的。同时,笔者认为,在美国这样一个民权国家,没有哪位领导人,也没有哪届政府能用一直庞大的舰队和几千官兵的性命作为诱饵和赌注。如果这发生的一切都是阴谋的话,即一个政府要不惜3000多官兵的生命的代价以及大半个太平洋舰队被葬身的代价,以换取民众对政府的一个政策行为的支持,这对于美国人民是不可接受的,这种行为将直接拷问美国的民主政治虚伪性,而珍珠港事件将成为美国历史上无法抹去的污点,也将成为罗斯福总统个人政治生涯中无法抹去的污点。
珍珠港事件之后,美国海军在太平洋海域一直处于窘境,斗争十分艰苦。关岛、威克岛、香港、菲律宾等地先后陷落,其中防守菲律宾的7万多官兵被迫踏上了臭名昭著的“巴丹死亡行军”之路。1942年2月,美国海军先后在马绍尔群岛、吉尔伯特群岛、威克岛和马库斯岛上对日军发动了袭击,但这几场战役都没有对日军造成重大的损伤。1942年4月18日,在詹姆斯?杜立特中校的带领下,美军对日本首都东京进行了轰炸,这是人类海军史上的一次壮举,但同时也是一次带有悲壮色彩的自杀式袭击,袭击并未对日本造成重大破坏,但却鼓舞了美国人民的士气。1942年5月的珊瑚海血战,美军太平洋舰队以一艘航母和几艘其他舰船为代价,拼死阻挡住了日军进攻南新几内亚莫尔兹比港的脚步。1942年6月,中途岛海战爆发,美国海军取得了压倒性的胜利,击沉了4艘日军航空母舰,重创了日本海军,夺回了太平洋海域上的主动权,美国海军由之前的战略防御转为战略进攻。纵观这半年时间,美国海军由于珍珠港事件的损失过于严重,基本上处于防守状态,在两个大型战役珊瑚海和中途岛海战中,美军军力都是处于劣势,并没有必胜的把握,若不是美军情报获取及时以及日军的指挥失误,对美国海军高层来说结果还是很难预料的。在战争中,胜败在瞬息之间,倘若结局是相反的,那么美军将在太平洋中踏入无尽的黑暗,美国西海岸将赤裸裸地暴露在日军的炮口之下。美国政府和罗斯福本人不会不考虑到这个问题,美国政府和罗斯福本人也不会诱发一场先使自己陷入绝境的战争。在决定参加一场大规模的全面战争之前,每一个国家都要先做好充分的战争准备,每一个国家高层都应该考虑到战争爆发后所带来的种种后果,显然,珍珠港事件中美军太平洋舰队所造成的损失过于巨大,以致使在长达半年的时间内,美军都无法对日军做出有力的回击。这本身就有力地反驳了“罗斯福阴谋论”这一观点。
如果把历史事件看作一个点的话,那么事件的起因可以看作是连接到这个点上的线。历史是复杂的、难以琢磨的,真真假假交织在一起,也就造成了起因有很多种,也就是说连接到点上的线有很多条,历史研究者就是要从这许多条线中找到那一条正确的通往事件点的线。有时候仅仅把目光聚焦到众多的线上去找出正确的线是比较困难的,这时候不妨将目光转到事件点本身所造成的结果和事件对之后一段历史的影响上,从这两个方面出发,从后向前地去找出那条正确的线。珍珠港事件的起因由于目前关键的档案尚未解密,使得人们对起因有着各种各样的解释和猜测,但无论起因如何,珍珠港事件对美军所造成的重大损失和美军在珍珠港事件后半年的窘境都是显而易见的。在策划一个事件的时候,人们应该理智地考虑到所要付出的成本和所要承担的风险,一招不慎,满盘皆输。珍珠港事件的代价过于巨大,太平洋舰队被重创后美军在太平洋海域上所面临的风险也过于巨大,在美国这样一个充满理性的民主国家中,这么大的代价和风险是没有人有权利去付出和承担的,因此,“罗斯福阴谋论”是站不住脚的。
[1]莫里斯.美国海军史[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10.
[2]布林克利.美国史[M].海口:海南出版社,2014.
[3]莫里斯:《美国海军史》,靳绮雯、蔡晓惠译,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128页
[4]布林克利:《美国史》,邵旭东译,海口:海南出版社,2014年版,第65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