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贵锐 安华
要善用互联网思维
文/贵锐安华
每名党员干部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充分认识互联网,认真学习掌握互联网知识技能,牢牢把握网络阵地主动权。这是检验党员干部能否适应新形势、跟上时代发展的试金石,也是一种能力的体现。
近年来,在各级领导干部中形成了网络问政的新风,这是一种可喜的现象。人类文明进入信息网络时代,社会发生了深刻变化,我们必须主动适应,积极作为,才能不被时代所淘汰。互联网最大的特点就是集成化、集约化,方便快捷、随时随地,为提高工作质量、提升服务水平提供了有效途径。在信息网络时代,用好互联网就必须具有互联网思维,并运用互联网思维更好地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互联网已全方位拓展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个领域,深刻影响着广大党员干部的思维方式、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百度公司创始人李彦宏曾说过:“可能你做的事情不是互联网,但你的思维方式要逐渐像互联网的方式去想问题。”可是有的党员干部却谈“网”色变,避之唯恐不及;有的对网络认识不足,思想上排斥,不触及,不理会,躲得远远的;有的对互联网靠堵靠封,干脆拉起“闸门”,“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有的怕网络问政,担心网民的辛辣问责,体无完肤的讥讽,众目睽睽之下被跳“脱衣舞”;有些问题官员担心被网民抓到“小辫子”,从心理上排斥网络;有的装聋作哑、不敢发声,或消极应付、粗暴对待,致使事件发酵升级,造成不良后果;有的应对网络的能力不足,“新瓶装旧酒”,用“猪脑袋”办网,等等。在信息网络时代,人人都是麦克风,个个都是自媒体,家家都是通讯社。网络就像一匹飞驰的骏马,只有勇于骑上它、善于驾驭它,才能使之为我所用。每名党员干部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充分认识互联网,认真学习掌握互联网知识技能,牢牢把握网络阵地主动权。这是检验党员干部能否适应新形势、跟上时代发展的试金石,也是一种能力的体现。
互联网思维最核心的是用户思维,即在价值链各个环节中都“以用户为中心”考虑问题。树立互联网思维,必须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平,把“一切为了群众”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具体要做到“短、平、快、简”。一是善用“短”的思维,实现零距离。网络最大的特点就是能够零距离、面对面进行交流,拉近心灵和感情距离。作为党员干部,不但要在现实生活中,而且要在虚拟空间里与网民加强交流沟通,增进了解,进而知晓群众冷暖疾苦,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二是善用“平”的思维,实现互等性。平起平坐是网络交流的突出特点,网上没有高高在上的特权,任何网民都是平等阶层,即使是“大V”,也是网民们对其的认同,是代表一部分网民观点的“意见领袖”。我们党根植于人民,来自于人民,党员干部从群众中来,必须到群众中去,本就应该以普通网民的身份与群众一块苦、一块过、一块干,努力做群众的知心友、贴心人。三是善用“快”的思维,实现高效率。快捷是网络的最大优势,它能以“秒杀”的速度瞬间压缩空间和时间,把主流意识、执政理念一贯到底、直达网民,打破传统的层层通知、级级传达的局限性。这对传播正能量、掌握主动权、赢得话语权能够起到积极的作用。四是善用“简”的思维,实现便捷化。网络具有独特的话语体系和传播规律。说到底,就是让广大网民在喜闻乐见中获知天下之大小事,学到实用管用的知识,真正做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简化网上办事程序,把繁杂的事务电算化,使之见事不见人,减少人为障碍、行政成本,克服推诿、消极、冗长、繁琐等现象,方便网民群众,把服务做到极致。
□本栏编辑/高文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