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 燕
(河南师范大学 河南 新乡 453000)
从金代作为皇都开始,北京成为北方中国人文荟萃之地。至于明永乐元年(1403)北京府改称顺天府,1406年明朝首都正式迁往北京。清入关后,定都京师,仍称顺天府。顺天府地域广大,故相应的民俗庙会文化也有其独特性。在对明代庙会文化继承和发展的基础上,清代的民俗庙会文化异常繁荣,在清代及其以后的一些史书及地方志中对清庙宇、寺院的记载也有一定的篇幅,如光绪《顺天府志》、《帝京岁时纪胜》、《燕京岁时记》等对当时的庙会盛况及风俗习惯也有描写。本文以庙会为切入点,对清代北京民俗庙会发展背景、庙会类型及其神灵的供奉进行初步探索,对研究清时期的社会面貌和物质变化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商品经济的发展是清朝时期中国经济发展的显著特点之一。清代随着海禁的开放,沿海、沿江贸易都有大规模的发展。另一方面,随着清代国家版图的扩大和边贸的发展,新疆、蒙古与内地的贸易也有大规模的发展,京城成为了一个来自四面八方的大的贸易集中之地,使得庙会上出现了各种珍奇异宝,并且吸引了不少外地人、甚至外国人的参加,庙会在经济发展的前提下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废除手工业者的匠籍身份,是清初统治者为提高手工业生产而实行的一项重大改革,顺治二年五月,清政府下令‘除豁免直省匠籍,免征京师匠作,前明之例民以籍分……至是除之’”[1](P85),从而减轻了对手工业者的束缚,小手工业者增多,在庙会上出售其制作的商品的商贩也越来越多,“灯花百货,珠石罗绮,古今异物,贵贱杂沓”[2](P12),各种各样的商品在庙会上都有出售,当时的北京民俗庙一片热闹的景象,根据《燕京岁时记》记载:“开庙之日,百货云集,凡珠玉、绫罗、衣服、饮食、古玩、字画、花鸟、虫鱼以及寻常日用之物,星卜、杂技之流,无所不有。”[3](P53)
中国的人口在历史上是呈逐渐增加的趋势的,北京作为清代的国都,人口的增加更是明显。“明万历六年,户161134,口703861,”[4](《食货志一·户口》,P1784)至清时期,“顺治十八年,顺天府人丁104392,康熙二十四年,顺天府人丁135131,雍正2年158133”[4](《食货志一·户口》,P1787)从这组数据中,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出北京城市人口增加的速度和城市人口增幅之大。另外,北京城从明末开始修建外城,城市规模有了扩大,以寺庙、宫观为活动场地的北京庙会就满足了其交易和者购买日常生活用品的要求,在京师寺庙众多,可以说有人居住的地方就有寺庙的痕迹。清朝佛教寺庙、道教宫观在明代发展的基础上又修复旧寺、兴建新寺,寺庙总数超过了明代。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寺庙、宫观的兴建,在清朝新增加的庙会有雍和宫庙会、太阳宫庙会,黄寺庙会等。
庙会是一种综合性的民俗活动,因其时间、地域的不同其分类方法也不一致,有的学者按其举办的时间分为定期举办的庙会和临时举办的庙会,有的学者按其性质划分为宗教型庙会和商贸型庙会,本文按照庙会中心内容的不同把把北京民俗庙会划分为以下四类:
求福祈祷型庙会是以宗教祭祀活动为中心内容的庙会,烧香拜佛为此类庙会的中心活动。每逢一年中固定的年节祭日,庙中的主持就会打开庙门,让善男信女进庙烧香敬神,而远近的小贩也会云集庙外,所售的物品以香烛、供品和吉祥物为主。属此类庙会的有:报国寺、大钟寺、万寿寺、潭拓寺、隆福寺、黒寺、东岳庙、蟠桃宫、娘娘庙、东药王庙。信徒到庙会中主要是为了求福与祈祷,许愿的内容五花八门,凡是生活中难以满足的愿望,香客都会向神灵诉求。如到财神庙中求得能财源滚滚,“财神庙在彰义门外,每至九月,自十五日起,开庙三日。祈祷相属,而梨园子弟与青楼校书等尤多”[3](P83);到药王庙中祈求能健康长寿,“香火极盛,惟除夕至元旦彻夜不断”);到娘娘庙中求得能有子孙后代等等。许愿和还愿者中,求子者较多,大多为妇女,每逢四月初八碧霞元君诞辰娘娘庙中,就有“倾城妇女往乞灵,祈生子”[4](《京师志十八·风俗》,P587)。
庙会也称庙市,是在寺庙内外开设的集市,北京的庙会是一种古老的集市,善男信女到庙里上香,顺便买点东西,逐渐形成了定期的集市。庙会不仅有风味小吃、日用百货、儿童玩具、书籍文物,还有珍宝古玩。属于此类型的庙会主要有隆福寺、白塔寺、护国寺、土地庙、火神庙等。这种类型的庙会大多是定期开放的,日期是根据贸易需要而定,一般规定每月开市几天,月月如此,除大雨等恶劣天气外,都准时举办。“至每月逢三在土地庙,逢四在花市。逢七八在护国寺,逢九十在隆福寺,每逢初一、十五在药王庙,每年正月初三至十五日在火神庙、厂甸、曹老公观,五月在都城隍庙,三月初一至十五日在蟠桃攻,正月十八、九日在白云观,四月初一日在西鼎,五月初一日在南鼎,春秋二季掩路会忠佑寺。清明、七月半、十月初一日在南城隍庙,正月十五、二十三日在黄寺、黑寺、曰庙市。”[4](《京师志十八·风俗》,P579)。在这些庙会中属都城隍庙庙会最著名,它是北京最早的,也是最热闹的庙会之一,庙会中“百货充集,……人生日用所需,以及金珠宝石,布疋绸缎,皮张冠带、估衣古董,精粗必备。”[5](P22)着实满足了百姓之所需。
春天大地回暖、万物复苏,每年这时通常在一些风景优美的寺庙中举办踏青型的庙会,在庙会中,人们借进香之机,踏青游览,游乐成为庙会的主要内容,比如位于郊区的卧佛寺、潭柘寺、碧云寺、戒台寺,位于进郊的白云观、蟠桃宫等,这类庙会满足了百姓放松身心,调剂生活的娱乐性的要求,即所谓“民俗终岁勤苦,间以庙会为乐”[6]。娱乐踏青型庙会以白云观和蟠桃宫庙会最为著名。白云观在北京道士观中推为第一,寺院庄严伟丽,花园中亭台楼阁,水石花木,景物清雅可赏,是人们踏青娱乐的好去处,另外,三月初三蟠桃宫的庙会也属于此类庙会,这一天,蟠桃宫游人甚多,是上巳良辰,男女老幼多在东便门的柳堤之阴走马射箭,还有“夹岸联觞,醉酒人眠芳草地”的情形。踏青游乐吸引着人们,到蟠桃宫烧香敬神倒成了附属。
行业祭祀祖师诞辰的香会也是庙会的一种。这种香会是源于中国人尊祖敬宗、崇底报功的多神崇拜。清代,京城的行业会馆逐渐增多,其在布局上一般是“前庙后馆”的结构,供奉本行业的祖师神像。如布商会馆,又名晋翼会馆,由山西翼城布行商人集资兴建,会馆位于崇文区小江胡同,鉴于雍正1733年,此馆坐东朝西,馆中神殿,供奉关圣帝君、火神金龙大王、玄坛财神,“三月十五日起,朝阳门外东岳庙日日士女拈香供献,放生、还愿等诸善事。及各行工商建会亦于此庙酬神。”[7](P4)另外,兴建于清代的行业会馆还有:位于前门外西河沿路南建于康熙年间的银号会馆,建于乾隆四年的纸商会馆,位于宣武区琉璃厂建于乾隆五十四年的玉行会馆,位于前门建于光绪辛卯年的靛行会馆,位于前门建于光绪二十八年的当行会馆,等等。此类庙会中较著名如鲁班会,“东岳庙中的鲁班会香火较旺,京师最盛,规模比起西城阜成门外的城隍庙、旧鼓楼大街的要大的多”[6](P379)。每年一次的行业庙会使从业的人找到了寄托,也是百姓游乐的好去处。
庙会的四大构成要素是庙宇、宗教、娱乐和商贸。在这之中,神灵占据着中心地位,因为庙宇总是要供奉神灵,宗教活动也无非是对神灵的信仰和崇拜,娱乐活动最初则是用来娱神的,商贸活动虽然和神灵没有直接的关系,但在一开初,商贸活动都是依附于一定的宗教活动的。庙会上所供奉的神灵来自佛、道、等正统的宗教,也有大量来自民间的神祗。
佛教与基督教、伊斯兰教并成为世界三大宗教。自公元前后传入中国,很快融合了各民族文化,形成了既有其世界性的大宗教的统一性又不失其自身差异性的宗教文化体系。佛教诸神灵众多,与民间庙会最密切的观世音菩萨,是佛教四大菩萨之一。在北京当地的民间民俗活动中,每年观世音菩萨的纪念活动即隆重又热闹:“二月十九日为观音大士诞辰,正阳门月城内香火极盛,城内外白衣庵、观音院、大悲坛、紫竹林,庙宇不下千百,皆诵经聚会,六月十九登莲台,九月十九传道妙,如前行之,有善信奉大悲咒戒荤酒者,二、六、九食素三月。”至二月十九观音生日会这日,各大寺院充满了善男信女,拜佛烧香,念经放生,法事活动很多,故形成了闻名遐迩的庙会。除此外,七月三十日,地藏菩萨诞辰时的庙会也颇为盛大,据载:“设地藏王佛及十地阎君绘像,更尽时施放燄口焚化,街巷偏燃香火莲灯于路旁,光明如昼。”
道教是中国固有的传统宗教,因以道作为其最高信仰而得名。为纪念被道教尊为教祖的老子,在他二月十五诞辰当日,“太清观各道院立坛设醮,谈演道德宝章。”[5](P15)白云观是京城最大的道观,传说道教邱处机于金正大四年(公元1227年)农历七月九日去世后,遗骨就埋在其塑像下。白云观不仅以其道教建筑冠绝京华,其庙会更以开放时间最长,香火最旺盛,最具特色而享誉京城。白云观“每至正月,自初一起,开庙十九日。游人络绎,万马奔腾”[3](P51),东侧摊贩云集,西侧茶棚下的西下坡是跑马场。庙会之日,每天下午有跑车赛马之举。庙会期间,“男女至观焚香持齐,彻夜达旦,谓之会神仙,或言十九日神仙必降此观。”因此,档子的饭摊、小吃摊、茶棚也多参加,通宵营业,形成了白云观庙会的独特一景。
除了几大宗教外,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民众当中自发形成了一套神灵崇拜观念、行为习惯、和相应的仪式制度。中国的民间神灵体系庞杂,种类繁多,比较常见的有祖先神。由于人们相信祖先是家族、家庭的保护者,所以会在特定的时间如民间节日,祖先诞辰时祭祀祖先,有些则可能发展成为庙会,如八月二十七日为孔子诞辰,“禁止屠宰,祭文庙,各书室设供,师生瞻拜”。至今孔姓家族还在这一日到孔庙中祭拜祖先。其次是历史人物神,他们以自己的丰功伟绩为人民带来了福利,所以人们为其建庙立祠,以表感谢。如北京药王庙供奉有孙思邈、药王韦兹藏等十多位名医,“每至朔月、望月有庙市”[3](P55),此外由于神话人物当中的神而兴起的庙会也很多,北京土地庙、财神庙、灶君庙,每至诞辰也会有庙会。
北京人的文化,既历史悠久,又颇为丰富。在科技文化知识水平高速发展并达到相当高水平的今天,宗教活动已不再是庙会的主题与重点,但北京的民俗庙会依然存在,并且已经逐渐融入到了我们的民俗中,成为春节节庆活动的一部分。它不仅是人们在春节中体会过年气氛的场所,更是一个我们继承和发扬祖国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地方。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民族精神的载体,又是民族精神和传统文化的象征,所以清代北京民俗庙会的研究具有较强的社会与现实意义。
[1]郭蕴静.清代经济史简编[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4.
[2]丁世良.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华北卷[M].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9.
[3]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M].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87.
[4]周家楣,缪荃孙,等.光绪顺天府志[M].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87.
[5]潘荣陛.帝京岁时记胜[M].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