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现代社会的可持续发展①

2015-12-06 16:41:27谭燕婷湖南师范大学湖南长沙410000
当代体育科技 2015年20期
关键词:可持续现代化发展

谭燕婷(湖南师范大学 湖南长沙 410000)

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现代社会的可持续发展①

谭燕婷
(湖南师范大学 湖南长沙 410000)

摘 要: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世界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几千年历史的积淀,其内容博大精深,表现形式丰富多样。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西方体育的传入,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基于此该文以为应该对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进行重新的认识,对现代化背景下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发展过程中具有的优势与不足之处进行分析,为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参考,推动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现代化社会的发展更好地适应。

关键词: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现代化 可持续 发展

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在长期生产和生活实践中由我国各民族人民积累起来世代相传、具有丰富体育文化内涵的传统文化,其形式丰富多样,内容博大精深,是我国重要的瑰宝,是中华民族的重要身份象征。但伴随着全球化的到来,尤其是西方体育文化的传入,我国民族传统体育与外来体育的碰撞与交流,导致我们体育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等产生紊乱,前所未有地冲击着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因此,怎样更好地保护和传承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如何解决该课题,各界众说纷纭,难以统一。因此,该文认为有必要在现代化这个大背景下对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进行重新审视,怎样让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既保持民族特色,又抵挡全球化的冲击,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摆在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面前的首要任务。

1 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的现状

全球化是自20世纪80年代西方学界开始提出来的,至90年代,全球化成为研究热点。所谓“全球化”实际上是西方经济、政治与文化在全球范围内的扩张,其特征主要表现为人类社会各个方面如政治、文化、经济正在日益将传统民族国家之间的界限冲破,在全球范围内全方位展开的客观现象和历史趋势。[1]今天的世界体育以西方体育为代表,与政治、经济、文化全球化等相伴而生,形成了体育全球化的发展状态与趋势。在目前世界的全球化浪潮中,世界文化趋向善同,民族特色文化逐渐衰弱,民族传统体育的稳定性、民族性和延续性受到冲击,整个世界体育整体呈现出一个西方体育笼罩的时代。一个民族的优秀文化是该民族人民世世代代创造和积累的智慧结晶,是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但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在发展之时,其内涵却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使传统难以传承。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存在着巨大的危机,缺乏民族特色,没有立足点,很快便会被淹没在全球化的大浪潮中。为此我们必须要正视这一问题,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表现形式上,除了要汲取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与当代社会发展相符的精华部分,彰显我国传统文化的个性;还要吸收接纳西方体育文化的合理之处,以彼之长补己之短;[2]积极维护我们民族的文化身份,应对全球化的挑战。

2 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可持续发展的优势

2.1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民族性

我国的民族传统体育由56个民族的精神文化凝聚而成,这些民族传统体育主要流行于各民族中,深受当地民族文化和民族性格的熏陶和影响,由于自然地理环境、风俗习惯、生活条件和其他因素的影响,其活动方式与规则在运动形式上都形成不同风格特点,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3]如:维吾尔族、藏 族、蒙古族等民族的传统体育项目摔跤、赛马等就表现出北方游牧民族的豪放、粗犷、善斗;南方苗族的爬坡杆、瑶族和土家族的射弩、京族的龙舟竞渡等传统体育项目就表现出水乡民族的灵性、娴雅、豪迈,这些特征更体现在精神层面中。所以说体育文化的精神层面反映了最深刻、内在以及最本质的民族性。

2.2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独特性

经过几千年的洗礼,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形成了一整套独具特色的文化体系,它是各民族生产生活实践的发展产物,作为一种世代传承的民间文化形态,从产生之日起就在神州大地植根,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表现出以人文本、自然和谐、修身养性的独特文化价值。随着西方体育文化的闯入,我国民族传统体育仍然能与西方体育在抗争与交融共存,是因为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有其不可比拟之处,与西方体育的激烈对抗性和强烈竞技性相比,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尊礼仪、重人文的表演性有着独特的优势,使得其能在全球化背景下更好的站稳脚跟。

2.3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多样性

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是中华文明五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各族人民创造的丰富多彩的传统体育项目,是中华民族成长记忆中不可缺少和磨灭的文化标签。我国是一个由56个民族凝聚的大家庭,各民族不同的生活背景、社会形态、社会生活以及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错落交织,互相影响,使各个民族的传统体育种类和形式丰富多样。《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志》统计的数据表明,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项目有977个,其中汉族301个,其它55个少数民族676个。[4]这些体育项目民族特色各不相同,蕴含的历史、文化价值不同。这些传统的体育活动有机结合了现代群众生活,紧跟时代步伐,开拓创新,逐步发展。

3 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的不足

3.1根深蒂固的本土情怀,缺乏创新意识

在古代社会,由于人类的生产力水平不高,科技水平也较低,各民族间相对比较封闭,彼此之间的交流受到很大程度的限制,使经济、文化的发展产生差异,民族传统体育也在独立发展过程中形成区别其他民族的历史传统与个性特征,呈现多姿多彩的形态。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民族间的封闭性逐渐被打破,多民族文化之间的相互交融渗透成必然趋势,任何一个民族的体育文化都将染上世界性的色彩。[5]但我国由于受到闭关锁国封闭性和局限性的长时间影响,过分强调民族性,照抄、照搬甚至把一些落后的、愚昧的内容保存下来,缺乏创新意识,容易造成我国民族传统文化与世界文化产生脱节,失去文化的发展动力。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发展的灵魂,如果失去这一灵魂,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将会在西方体育文化强烈的冲击下止步不前,最终将会被世界体育文化同化,淹没在世界体育文化的浪潮之中。

3.2普及程度低,民族传统体育实践主体逐渐流失

目前我国体育体制的现状,仍以竞技体育水平的高低为主要价值判断标准。在这种价值观的指引下,我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却由于不能进入奥运会不被受到关注。而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开展的主战场——农村、乡镇,也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发展,大量青年劳动力涌入城市,农村也逐渐成为只剩下老人与儿童的“空壳”,民族传统体育活动逐渐流失了其实践主体,无人开展包含民族传统体育的民俗活动。[6]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断层,民族传统体育世代相传的传承模式中断,我国很多民族特色丰富的传统体育项目已经逐渐被人们遗忘和自行消失。如果朝此趋势继续发展下去,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将可能会在其他体育文化的强大攻势下被取代和淹灭。

3.3“金牌意识”主导下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逐渐边缘化

体育全球化时代到来,使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深受西方奥林匹克体育文化的冲击,奥运会上获得金牌的数量成为人们眼中对体育的主要价值判断标准,“金牌意识”由此深入人心,因此非常重视奥运体育项目的发展,而忽视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7]对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科学性研究还处于较低的层次,缺乏整体性研究。对民族传统体育原生态式的挖掘缺乏文化内涵,内容琐碎,过于注重民族细节,现代人对其存在形式、内容及文化内涵感到陌生并逐渐疏远,造成生存基础薄弱。大量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得不到重视与开发,并加速退出人们的日常生活。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生命力在不被重视的社会环境中被消耗,其文化特殊性在文化趋同的大潮中被淹没,逐渐边缘化了我国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4 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现代化发展

4.1正视体育全球化,民族性与世界性相互协调

伴随全球化时代的到来,文化的发展逐渐多元化,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既要顺从时代发展的潮流,又要在文化传承中保持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多样性、独特性以及民族性,这个挑战非常严峻。在积极融入体育全球化的同时,我们一定要清楚的意识到,任何盲目、激进式的融入世界主流体育的努力都无益于我国民族体育真正的自强自立。我们需找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世界体育文化之间的契合点,全方位、多角度审视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结合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优良传统与世界体育文化的精华,挖掘出更适应现代社会的传统体育文化,使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不失自身民族特色的同时还能保持与时俱进。

4.2对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保护和发展协调统一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延续与发展依赖于特定的文化和社会历史背景,无论21世纪的中国体育如何发展,趋向世界性与民族性将成为主流方向,但走向世界不能以自身内在结构体系的肢解、丧失内在精神、丢弃内在文化内涵为代价。[8]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魅力就在于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国家要立足长远发展,提高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竞争力,就必须要保护好这份文化魅力。保护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要维护与强化其内在生命,增进其自身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再利用现代体育的科学理论与方法,充分挖掘、整理群众喜爱且易接受的民族传统体育,使其在运动方式、技术结构等方面既不丧失民族特色,又符合现代体育精神,实现传统与时代融合的创新。

4.3加强与国际体育文化的交流,在创新中求发展

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说过,“文明的进步取决于提供给某个社会群体的向其邻近群体学习经验的机会,该群体的发现会传播给其他群体,且这种交往越多,学习的机会越大。换言之,人类发展水平不同的关键是易接近的程度,那些最有机会与其他民族相互影响的民族是最有可能处于领先地位的。”[9]在体育全球化的现在,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想要生存与发展,必须要采取积极开放的态度,以自身优良的传统体育文化为基础,通过与不同体育文化间的相互交流,实施符合时代精神的改造,在吸收——扬弃——再吸收——再扬弃之中进行新的综合与创造,将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独具的优秀特质挖掘出来,创造出既具有民族特色又体现时代精神的新型现代体育,使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更上一层楼,再创辉煌。

5 结语

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现代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一个错综复杂的过程,需要我们认真、细致地探讨、研究。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所承载的独特的文化韵味、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邃的哲理与深刻的思想内涵都是西方体育文化不可比拟的。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在融入全球化过程中,我们要吸收其文化精髓、借鉴其成功之路,坚持优势互补、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将西方体育文化精华与我国体育文化精华进行有机结合,创造既蕴涵我国民族特色又符合现代体育精神的民族体育文化,继承与发扬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优良传统,使之更具有竞争力与时代感。

参考文献

[1]龚茂富.近代中国武术文化变迁的文化人类学审视[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8,34(4):35-39.

[2]鲍阳.全球化背景下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定位与发展[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9,23(5):94-95.

[3]夏淼.全球化背景下民族传统体育未来发展的构想[J].搏击·武术科学,2010,7(11):74-76.

[4]康乐,周道平.论全球化视野下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创新发展[J].运动·热点话题,2014,95(8):10-12.

[5]朱杰,程晖.全球化语境下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的SWOT分析[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10,24(2):73-76.

[6]阳家鹏,向春玉.全球化背景下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困境及策略[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12,26(5):83-85.

[7]陈茂林,余启政.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困境与优化途径透视[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1,37(8):37-40.

[8]李毅军.在全球化背景下探析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特色及发展道路[J].浙江体育科学,2010,32(1):7-12.

[9](美)斯塔夫里阿诺斯,著.全球通史(上)[M].吴象婴,梁赤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9:540.

中图分类号:G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5)07(b)-0206-02

作者简介:①谭燕婷(1991,8—),女,汉,湖南株洲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学校体育学。

猜你喜欢
可持续现代化发展
边疆治理现代化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中国核电(2021年3期)2021-08-13 08:56:36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华人时刊(2017年21期)2018-01-31 02:24:01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北方交通(2016年12期)2017-01-15 13:52:53
十八届五中全会五大发展理念之坚持“绿色发展”
智富时代(2016年12期)2016-12-01 14:51:39
Hair Highway--Studio Swine 的现代化诠释
工业设计(2016年5期)2016-05-04 04:00:35
国内某1 700 mm热轧厂现代化改造
上海金属(2014年4期)2014-12-15 10:40:43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
汽车零部件(2014年9期)2014-09-18 09:19:14
武器装备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
军事历史(1998年6期)1998-08-21 03:0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