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莹
(呼伦贝尔学院 内蒙古呼伦贝尔 021008)
民族体育为维持国家文化生存奠定了前提基础,同时也是国家构建新型民族体育体系不可缺失的一部分。至今为止,我国民族体育专业建设已经过14载,尚处于一边建设一边发展阶段。国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与世界其他国家联系越来越密切,也使许多外来文化逐渐传入我国,这种多元化的文化体系为国内民族传统体育事业发展与建设带来了一定阻碍。因此,高等院校建设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在现阶段是弘扬与传承民族优秀文化最直接也是最重要手段。该文从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发展历程着手,结合实际发展情况,分析传统体育发展过程中存在问题,探讨研究出应对当前现状最有效、最全面的完善路径。
武术项目传播与发展是我国高等院校开展传统体育专业建设重要标志。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就体现出对武术这一运动的重视,特别是1958年我国正式成立武术协会,这一协会落成为国家武术发展带来了重要帮助。但与此同时,由于当时社会具有不稳定性,一定程度上给武术事业建设造成了阻碍,此后为了改变这一困境,国家开展了一系列相关规划与举措,例如:包括建设中小学武术指导大纲,将武术列入专业院校选修课程。这些措施都为武术运动普及与建设创造了有利条件。除此之外,由于我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特点,再加上少数民族众多,因此,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内容与项目也很丰富。相关数据表明,单单是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就有676项,这一数据远远超出了人们想象。19世纪以来,由于奥林匹克运动掀起一股热潮,这也使得我国传统体育受到前所未有冲击,这一现状让少部分传统项目逐渐走向衰落,例如:满族跳马运动、新疆赛骆驼。奥林匹克的兴起,为我国传统体育事业发展造成了长久影响,这一影响至今存在。
专业建设最终目标是为了培养全方位高素质人才,培养与国家发展、需求相符合的应用型人才是高校专业建设基本宗旨。现阶段,专业建设过程中相关部门往往对发展哪些专业学科与培养哪些专业人才定位模糊不清。单单从我国高等院校传统体育学科来举例,教师为学生制定的教学方案内容相对较陈旧,甚至到目前为止许多传统运动教学采取的技术指导还依然沿用上世教材,与社会实际需求不相符合,偏离了现代化社会发展方向;其次,许多院校在学科建设定位上,缺乏特色,针对性不强,实际应用度不高。造成这一缺陷最主要因素是由于院校有关部门缺少与政府、企业沟通,从而导致培养出来的专业人才实践操作能力与综合素质无法满足社会规范。
高等院校综合办学能力,在院校专业学科建设上最能够体现出来。现阶段,我国大部分高等院校办学特色鲜明,呈现多样化趋势,但专业特色建设却与之相反。专业特色直接反映院校学科特色,是专业学科与社会相互适应的过程。构建健全、优秀的专业特色最直接方式是将教师教学方案与学科发展线路相结合开展教学。近几年,越来越多高等院校意识到自身发展进程缺失完善专业特色这一必要过程,也逐渐开始在反思中寻求与实际发展最相符合的优化措施。国家民族传统体育学科建设与发展归根结底还是落在“传统”与“民族”上,因此,院校在开展有关工作时,首先要明确最终目标,教师在制定课程方案时要最大程度往民族、传统以及特色三个方面引导,为教学质量奠定基础。
一直以来我国传统体育项目无法大力开展,民族体育社会认同度偏低是最关键因素之一。只有先认同之后才会接受。因此,高等院校在开展传统体育专业教学前,首先教师需要向学生讲解我国传统文化演变历程,在不断学习过程中提高学生对该民族文化认同度,降低陌生感,有效提高维护该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意识,真正做到热爱该民族文化,为传统文化传承奉献自身力量。
培养、加深学生对该民族文化认同度,是顺利开展专业建设前提。这就要求所有院校在传统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基本体育运动,与此同时还需对该项目发展历程进行简要讲解。例如:在对学生进行武术教学时,首先要让学生知道武术这一运动迄今在我国已有4000多年文明史,是我国文化建设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象征我国精神与物质双重财产,是国家发展进程中无法分割的一部分;之后再开展武术动作指导。使学生对传统体育产生共鸣与认同,以此来实现教学目标。
我国民族文化建设中,传统文化占据重要地位,同时也是弘扬民族文化重要载体,承担着民族使命。因此,专业院校在体育课程教学中首先需要正视相关人才培养方案是否符合民族传统文化传承目标,是否满足社会需求;教师也需要检查教学方案能否体现每一学生自身特色,是否能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真正实现原来由教师为主体改为体现学生中心地位这一转变过程。另外,在转变传统体育教学单一性局面基础上同时达到减弱其他民族文化目的做出贡献;抛弃一味追求名利与经济收益思想,提高对竞技水平追求,促进学生全方位进步。例如:在开展毽子、陀螺等民族传统体育教学时,不仅要注重对学生体育技能培养,还应加强对其品德与身体教学。开展因材施教,改变传统“喂养式”教学模式,在教师进行正确动作示范前,先找同学自行示范毽子、陀螺,之后教师再点评并示范,既发挥了学生创新思维,教师又进行了有效指导。另外教师在定制教学方案时也可以询问学生意见,以学生建议作为参考,能有效提高学生积极性,同时还能培养探究性思维,加强课堂参与度,完善自主学习能力。
专业特色是体现高等院校办学特色最有利依据。开展具有自身特色的民族传统体育教学活动,不同区域院校可根据当地风俗习惯与地域特色,开展例如:散打、武术、摔跤、蹴鞠、射箭、棋术、马球等传统项目。同时调整课程结构进行特色教学,这样既不会与其他学校重复,保证独特性,又能最大程度提高学生热情。以武汉体育学院为例,该专业院校主要以武术专业著名,创建了包括《武当传统养生》等一系列与人文教育相符的特色课程教学,对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体育项目作出了贡献又为学生身体健康提供了保障。另外,例如:湖南各高校体育课程可以开展龙舟教学,尽管让学生实际操作可能性极小,当教师可以尽可能多向学生讲解龙舟历史。赛龙舟作为中国民间一项传统体育项目,已流传2000多年,每一年端午节人们为了纪念屈原,全国各地都会开展这一活动,既丰富了日常活动也弘扬了民族文化。特别值得一提的是2010年赛龙舟这一我国传统运动正式被列入广州亚运会比赛中,同时还先后传入越南、日本与英国等地,大力弘扬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随着全球化趋势不断深入,各国民族传统文化也慢慢深入且与我国传统文化相融合,逐渐并人们接受。因此,为了我国民族文化更好传承和发扬,不因外国文化受到威胁或冲击,开展本国文化弘扬与创新工作至关重要。其中,民族体育能给全体人民带来积极向上影响,所以对待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与保护十分必要。高等院校在这其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因此高校在面对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教学困境时,务必要以全局为重,在此基础上加强大学体育课堂活动创新,帮助学生提高保护、弘扬国家传统民族文化的自觉与积极性,为我国日后经济、软实力建设与发展贡献力量。
[1]汤立许,石爱桥.我国民族传统体育专业面临的困境与路径选择[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3,47(1):70-74.
[2]成锦环.我国高校民族传统体育教学的困境及路径选择[J].才智,2014(8):70.
[3]李志强,姜伟平.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3,34(4):203-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