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路·爱

2015-12-06 20:56张丽萍
共产党员(辽宁) 2015年24期
关键词:大黑教室村民

文/张丽萍

山·路·爱

文/张丽萍

驻村不久,在调研走访中,全村地理位置最为偏远的大黑沟村民组引起了我的关注。

大黑沟村民组位于安子沟村村部的西南方向,在群山环绕的山谷中散居着200多户村民。从村部到大黑沟有6公里的路程,先是一段依山开辟的石子路,上坡下梁,跌宕起伏。另一段路在山谷内,相对平坦,但开车也是坑坑洼洼,极其颠簸。雨后这里会天然地形成一条河道,没有桥,水大的时候人根本无法通过。沟里村民出行的交通工具是自行车、摩托车,轿车和大点的车辆则难以通行。

村民组里大部分青壮年劳动力都外出打工,条件好些的举家搬迁,再也不愿意回来,剩下老弱病残幼坚守家园。绵延起伏的大山不仅让村庄与外界隔绝,也让他们失去了对生活的热情。近年来,大黑沟村民组没有盖新房的,家里的房子再破,也不愿意维修,一是运料困难,二是没有过好日子的那种精气神。

在10月16日的走访中,大黑沟村民组的一所小学再次震撼了我:全校只有六名学生、一位老师。三个学生是一年级的,三个学生是二年级的,六名学生集中在一个教室里,老师要在一堂课上分别给两个年级的学生讲课。教室里,六套桌椅已经“伤痕累累”,两张旧黑板用木棍支起来,没有教具和课外学习资料。

说起这所学校,一直关注《共产党员》杂志的读者都会知道,2003年,《共产党员》杂志以《眼前有座山》为题做了一期特别策划,深入报道了大黑沟村民组孩子上学难的问题。本刊报道后,民营企业家关萍出资援建了这所小学,命名为“功勋一校”,解决了孩子们的上学难题。2012年,为优化教育资源,乡里撤并了部分村小学。功勋一校被合并到王宝营子乡中心小学。

在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的同时,大黑沟村民组部分困难家庭学生的问题也凸显出来。一二年级学生年龄太小无法住校,家庭条件好些的,家长就到乡里租房子陪读,条件不允许陪读的,就只能走读。路况差,校车没办法开进大黑沟组,家长只能雇私人的农用三轮车,基于安全考虑,三轮车也被相关部门叫停。无法住校,又缺乏安全的交通工具,部分困难家庭孩子再次面临失学困境。

在多方呼吁下,经教育部门同意,作为乡中心小学的分校,今年9月,功勋一校得以重新启用。但是,条件有限,缺乏必要的教育教学设备。

为了不让这所学校成为被社会遗忘的角落,我在微信朋友圈上发布了图片和说明,希望有人关注这所学校和孩子们。消息发布以后,好心人纷纷伸出援助之手。

11月5日一大早,我与来自铁岭调兵山的车建兴和女儿车旭踏上了爱心之旅。在我们的车上满载着友人陈柏青为孩子们购买的篮球、足球、羽毛球拍、象棋等,还有我为孩子们购买的新华字典、书籍等物品。

下午3点,我们到达小学。依然简陋的教室内,孩子们正在上课,或许是教室里生炉子的原因,孩子脸上都黑黑的。垃圾桶里,几个空空的方便面袋告诉我们,他们每天的午餐就是干嚼一袋方便面。看到这些,曾当过10年老师现为调兵山市检察院检察官的车建兴表情凝重起来。对教育有着特殊情感的车建兴深知:教育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困难家庭的孩子更应得到关心与帮助。此时,一份购物清单已经在他心里罗列了出来。

11月6日一大早,气温骤降,天空中飘起了雪花,车建兴、车旭在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卢玉来和村党支部副书记吕文元的导引下,在县城开始了大采购。从文具店里的黑板、教具、书包、文具盒,到日用品店里的炉具、电水壶、暖壶、水杯,家具店里的桌椅、文具柜,再到商场里的棉衣、棉鞋、手套、坐垫,等等,大家顶风冒雪,转战县城东西南北,虽然冻得浑身发抖,但热情不减,心愿都是一样的:让孩子们早一点穿上棉衣棉鞋,让他们在寒冷的冬天能有热水喝……直至中午12点,价值6000余元的物品采购完毕。

大雪导致路面湿滑,从县城到乡里的路上就遇见了多起车祸。为安全起见,我们只能先将物品放到村部,等待天晴路况好转,再送到学校。由于车建兴与车旭还有工作在身,这个任务就交给了村“两委”班子。

在经过了下雪、降温、路面结冰,天晴、雪化后,11月13日下午两点,我与村“两委”班子部分成员将这批满载着爱心与温暖的物品运到了学校。穿上新衣服、新鞋,捧着一人一份的书包文具,坐在焕然一新的教室里,孩子们露出了开心的笑容,这笑容既有对好心人车建兴、车旭、陈柏青的感激,也有对未来的憧憬。

一条崎岖的山路,阻碍了村民前行的脚步,却也成了好心人与孩子们爱的桥梁,希望生活在大黑沟组的人们在爱的阳光的沐浴下,看到的不再是黑暗,而是光明的未来。

(作者系辽宁党刊集团驻建昌县王宝营子乡安子沟村党支部第一书记)

猜你喜欢
大黑教室村民
科学种植提升村民幸福指数
盏盏路灯照亮村民“幸福路”
不要在教室打闹
“313”教室
定点帮扶让村民过上美好生活
张存海:带领村民过上好日子
大黑
长时间待在教室更容易近视
酝酿睡意
逻辑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