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的历史地位

2015-12-06 19:29曲金华孙继刚
决策与信息 2015年33期
关键词:和平共处殖民人民出版社

曲金华孙继刚

1.吉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长春 130000 2.空军大连通信士官学校 116600

论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的历史地位

曲金华1孙继刚2

1.吉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长春 130000 2.空军大连通信士官学校 116600

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在历史上产生及丰富发展有其必然性和重要性,顺应了时代发展的基本趋势。当今时代主题仍然是和平与发展,我国过去坚守和平崛起,现今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坚持促进世界和平的决心不变,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具有深刻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地位

1949年建国至今六十六年,中国经历了一段大国崛起之路。大国崛起可以有很多种方式和可能,有战争方式也有和平方式。中国从减少人民生活动荡的角度出发最终选择了和平崛起。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就表明了中国的这样的一种政治态度和选择。凭借这一原则,新中国很快打开了外交局面,成功突破了西方殖民国家在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的封锁和压制。凭借这一原则,我国与广泛的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建立了伙伴关系,实实在在的融入到了国际社会。可以说,在历史上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是非常成功的。

一、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提出的背景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即“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这五项原则最先是周恩来总理在1953 年12月底会见来访的印度代表团时提出的,当时,中国政府代表团和印度政府代表团就中印两国关于中国西藏地方的关系问题在北京开始谈判。12月31日下午,周恩来总理在中南海会见印方代表团,在谈话中第一次完整的提出了和平共处的五项原则,并将其作为处理两国关系的准则。1954年4月29日,中印双方签署《中印关于中国西藏地方和印度之间的通商及交通协定》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写入序言。这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第一次写入正式的国际文件。1955年,万隆会议通过的十项原则是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引申和发展。上个世纪60年代兴起的不结盟运动把五项原则作为指导原则。1970年和1974年联合国大会通过的有关宣言都接受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二、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的历史地位

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历史地位的确立是在1955年印尼召开的一个重要的会议-万隆会议。万隆会议的召开有一定的历史必然性,二战前,由于科技革命的推动,西方国家先发展起来,在其主导下在亚非拉建立了一大批殖民地国家。世界一分为二,殖民国家是主导,殖民地国家政治上没主权、经济上不独立。二战后,亚非拉这些原殖民地国家掀起了争取国家独立的抗争。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连同二战前已经独立的国家,仅亚非两大洲就已涌现出30多个独立国家。因此,我们可以看到战前战后,世界政治格局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也正是由于这一变化使我们注意到中亚非等后起的发展中国家共同面对殖民国带来的国际压力,在政治、经济、外交等等诸多方面利益诉求趋同,客观上也为万隆会议的召开创造了条件。而万隆会议的重要性就在于:一,以往任何一个国际重大会议都是由大国、强国发起、主导和参加的,弱小国家被排除在外。二战后的万隆会议是亚非国家第一次在没有殖民国家参加的情况下研究亚非事务的国际会议。会议能否成功召开对于亚非国家成功摆脱殖民国的压制和封锁,维护政治独立,发展民族经济与文化,至关重要。二,建国后我国在外交理论方面逐步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三个世界划分的战略思想,根据上个世纪50年代的国际局势,我国的外交诉求是加强同亚非国家的国际交往,而万隆会议是亚非国家第一次在没有殖民国家参加的情况下研究亚非事务的国际会议,对于我国能否建立起新的外交格局也至关重要。正是因为万隆会议如此重要也注定它的召开不会是一帆风顺的,会前,周恩来总理避过克什米尔公主号暗杀事件后,不畏艰险出席万隆会议。会中,当某些国家为结盟和中立问题争得不可开交时,周恩来总理三次力挽狂澜,重申求同存异思想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把误入歧途的会议拉回到了正轨。半个世纪以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不仅成为中国奉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础,而且也被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所接受,成为规范国际关系的重要准则。

综上所述,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在历史上产生及丰富发展有其必然性和重要性,顺应了时代发展的基本趋势。当今时代主题仍然是和平与发展,我国过去坚守和平崛起,现今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更坚持促进世界和平的决心不变,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具有深刻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列宁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毛泽东选集》,人民出版社,1979.

[4]邓小平文选.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993.

[5]习近平.《弘扬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建设合作共赢美好世界——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6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14.

[6]杨凡.《中国外交方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与中国》,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

[7]梁守德.洪银娴著《国际政治学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8]时殷弘.《国际政治与国家方略》,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孙继刚(1977.1),男,吉林长春人,空军大连通信士官学校讲师。

曲金华(1979.4),女,吉林长春人,吉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在读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猜你喜欢
和平共处殖民人民出版社
后殖民批评的“去殖民性”
——跨文化研究的一个新趋势
我可以咬你一口吗
Alienation and Struggle of the “Happy Housemaker”
暴力、历史与殖民——论《尤利西斯》中的暴力政治
最忆是杭州 何日更重游
绍兴方言与普通话的接触对幼儿语言习得影响研究
抉择
与肝癌“和平共处”四周年
与肝癌“和平共处”四周年
人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