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楠 民进会员、北京市陆海星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总经理
物流行业的营改增并没有按照理论预计减轻中小企业的税务负担,相反,营改增政策产生了很多税负转移的“隐性通道”,这些“隐性通道”对国内国际货代行业产生重要影响,大量民营货代企业面临生存困境,从业人员面临下岗的压力。
物流行业的税负从产业链上游向下游“隐性转移”。由于历史原因和国际互惠规则,致使物流产业上游没有增值税发票。在航空领域,各国都将飞机视为本国领土的延伸,有特殊的地位,所以是全球免税;船运企业在国外也没有增值税票,只有收据。 国内物流企业从本国航空公司和国外航空公司,只能拿到付费的证明。
行政事业单位的税负通过营改增“隐性转移”给物流企业。许多政府性收费,比如海事局要码头公司代收的港务费、海关的报关预录费、报检查验等费用都没有专用增票,由于是行政事业收费。报关时向行政事业单位缴款,船运企业的港口,燃油,导航费用,公路陆运企业路桥费燃油费、修理费等,由于没有进项增税发票而不能抵扣。
营改增政策缺乏国际化,导致税收成本由国际向国内转移。由于国际物流是国际化产业,只在中国单方面实施营改增政策,会造成对本国物流企业的歧视,将税负转移给国内物流企业。
建议完善营改增政策,切实减轻物流代理行业的税务负担:各口岸上游环节,包括航空公司,船公司,口岸服务机构均改为增税;航空公司、船公司,和进口运输支付外汇的收据,应可以抵扣;国税局要尽快重新思考营改增政策的在国际上的可实施性和合理性;营改增政策要从整个产业链角度布局,消除税收的“隐性转移通道”,避免过多税负从上游向中游和下游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