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1904—1905年奉天兵灾中上海万国红十会的活动

2015-12-06 11:16
黑龙江史志 2015年7期
关键词:中国红十字会奉天万国

项 勇

(沈阳工程学院 辽宁 沈阳 110136)

试论1904—1905年奉天兵灾中上海万国红十会的活动

项 勇

(沈阳工程学院 辽宁 沈阳 110136)

日俄战争以奉天为主战场,奉天人民遭受无妄之灾,生灵涂炭。为援救奉天人民于水火之中,一个非官方的救助组织——上海万国红十字会应运而生。在上海万国红十会和全国绅商的共同努力之下,采取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赈济措施,援救难民于水火之中,从而开创了中国近代慈善事业的先河。

日俄战争;兵灾;难民赈济;红十字会

中国的慈善事业由来已久,到了明清时期主要以善会和善堂,明清时期的善会和善堂经过长期的发展,在民间有着重要的影响力和组织力,整个社会的官僚、绅衿、商贾、儒生、乃至黔首百姓都是善堂、善会的资助者和参与者,而清政府也乐见其成,对民间自发建立的善会和善堂,持鼓励和支持的态度。进入十九世纪末,随着中国与世界接触日益增多,上海和江浙地区已有善会和善堂开始学习和借鉴西方慈善团体的运营模式。十九世纪末,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加剧,东三省地区成为俄、日两国觊觎的目标。甲午战争中,奉天成为主战场,战况惨烈,人员伤亡严重。1895年3月,“有红十字会中人既设医院于营口、烟台,并捐助善款,以疗受伤军士”。[1]此事件经晚清时期在社会舆论领域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报纸——上海《申报》报道之后,各地官民踊跃捐款,而红十会营口医院收治了850名保卫金州、盖州、营口而受伤的清军[2],这是来自“泰西”的红十字会名称首次出现于奉天。

1904年2月8日,日俄战争爆发,东北地区再度沦为战场,奉天地当要冲,更是双方必争的战略要地。清政府在日俄宣战后声称严守“局外中立”[3],但奉天是“祖宗龙兴之地”,具有不同于关内各省的特殊政治地位。居民中旗人为数众多,清政府担心奉天人民遭受兵灾摧残,可是又碍于局外中立的声明,不便以官方的名义进入战区进行救助,使处于战区中的奉天人民流离失所,无所依靠。

在这场空前规模的兵灾面前,传统的善会与善堂已经无法进行有效的赈济和救助活动了,急需一种全新、高效的救助模式的出现。1904年2月20日,有人在《申报》发表题为《劝中西官绅急救北方难民说》的文章[4],建议国人学习西方红十会的做法,对奉天战区受兵灾荼毒的中国难民进行救助。上海士绅沈敦和与英国传教士李提摩太商议,由李提摩太征询营口教会方面意见,问可否协助救助难民,在得到肯定的回应后,这些上海绅商乃有筹组红十字会的打算。[5]因中国此前从未参加国际红十字会,而此时人命关天,等待清政府向瑞士方面提出申请,再建立组织开展救助,以清政府的效率,至少一年半载。事机之来,间不容息,于是上海绅商竭力说服驻沪之英、德、法、美四国领事与租界官员,获得他们的同意后,由中、西双方共同举办红十字会。2月,正式定名为“上海万国红十会”。其主要工作便是遣送、救济难民。上海万国红十字会是一个特殊的社会救济组织,它是由民间商人出面与外籍人士合作主办,而并非政府主持,带有明显的非官方性,在当时清政府宣布局外中立,力求避免卷入战争的局面下,临危受命,挺身而出,承担了救助兵灾难民的艰巨任务。1904年4月6日,上海万国红十字会在牛庄建立分会。后又相继在奉天、辽阳、开原、海城、铁岭等处设立分会。[6]该会成立之后,首重医药,购运大量药品优先运往营口,并设立大医院兼办救护事宜。牛庄也建立了分会及所属医院。牛庄医院是借爱尔兰会华医为基础,该医院经理为白兰德西医生。由白兰德出面,与俄军官、招商轮船局、中国电报局等方面达成一致,牛庄医院的医药及医疗器械都为这次战争中的伤员准备妥当,如遇有战事,可接纳重伤者50人,轻伤者100人,有如此规模的医院,在当时可以说是比较大的医院。奉天、辽阳、新民屯、开原各分会医院一切药物,均取给于此医院。红十字会体恤灾民疾苦,又设分会于辽阳,以前俄国医院为基础,以医生吴瓦德为分会代表,主持事务。“所备医院,可容受伤者五十人,并设法援救城乡被难人民。”辽阳分会医院建立后,收留受伤兵丁、难民八九百人。[7]

红十字会还收容、疏散了大量的难民。1904年8月8日,据传教士魏伯诗德报称:“牛庄分会所助者已达4250余人,分批资遣回籍,每批60或80人。”[8]据统计,红十字会牛庄分会、辽阳分会,分别设立栖流所,开战时共收乡民、妇孺二百余人。奉天东、南乡兵祸,乡民涌向城里,城内一处狼藉。单靠红十字会自己的力量实在力有未逮,于是“特商请奉天将军,设施粥厂,以苏民困。”[9]盛京将军增祺遂饬令于奉天省城大西关育婴堂前院设立筹济局,各地方也同时设立分局。筹济局在奉天省城及各县统一设立粥厂,派遣公正绅民办理粥厂,发放高粱和大米粥,每日照人丁大小分发二次。[10]据奉天筹济局统计,当年9至12月,发放粥米共计868382人次。[11]

因战争而流离失所、衣食无着的难民生存问题得到了有力的缓解,但如何重返家园仍然未有确期。1904年4月12日上海《申报》报道:“红十字会闻有东三省难民乘民船潜渡,又闻太古、四川等轮船载难民三千数百人均到烟(台),流离可悯”,于是提请邀约中、西商数人为董事,合办上海万国红十字会烟台分会,再遇有此种难民,查明后酌量接济,资遣回乡。[12]并与招商局会商,由招商局派出轮船前往辽南沿海将难民接回。辽南旅顺、清泥洼等处有大量的难民试图出海躲避战乱,但因为无船敢驶往战区不能出险,由烟台分会李载之“谕令民船设法驶往优给船资,难民藉以出险者,日有数起,以山东人为多,均由会优给川资分别送回原籍。”[13]奉天地区作为东三省的精华地区、经济中心、交通枢纽每年都有大量的关内商民、工匠前来经商、务工。由于战争爆发十分突然,使数千名关内商人和劳工的回乡之路被断绝,尤其是省城附近滞留了大批关内商民,红十字会多方努力,“周给川资送至新民府由上海红十字会委员发给免票乘火车入关,既可出险且不至聚而为匪。”[14]难民经新民屯、沟邦子、山海关、塘沽四处已设分会的地点,以接力的方式,渐次进入关内,其中新民屯分会直接逼近辽河战区,被救护出险难民每日数十人或百人,使大批难民得以脱险。[15]

随着冬季的到来,救灾形势愈发严峻。冬衣、粮食和柴薪的缺乏使得刚刚得救的难民的生活日渐艰难,尤其是冬衣的短缺在严寒的东北是近乎致命的。为解决冬衣问题,红十字会一方面号召南方绅商大力援助灾区民众捐款、捐物;一方面又紧急向各省地方政府求援;上海《申报》也在醒目位置连续刊登求捐通知,还专门登载了捐款人的姓名、钱款数额以资鼓励。其中湖南省率先捐助冬衣五千件,缓解了燃眉之急,奉天本地也解决了数千件冬衣。1904年12月17日,致驻日大臣杨枢电称:“奉天难民聚焦七万余人,身无棉衣,每日冻死二、三百,惨不可言,南绅捐助棉衣四万八千件已运一万件,至营口散给海(城)、盖(州)贫民,现有三万八千件拟运新民府由奉省派员接运,专济中国难民”。[16]在南、北方各处官绅、善会、红十字会的多方共同努力之下,到了12月底,难民的冬衣问题基本得到了解决。

上海万国红十字会这一非官方机构在日俄战火之中应运而生,添补了清政府因局外中立无法大规模进入战区赈济的空白,同时因为其中西合办、官商共筹的特殊背景,周旋于战区之中,有效的救助了因战火而流离失所、徘徊于死亡威胁下的的无辜民众,在拯救、医治、遣返难民等各项活动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远非旧式的善会、善堂所能媲美。其各地分会先后救济难民共460000余人次。其中被救后因病不治者,仅331人。[17]在二十世纪早期,以非官方背景进行如此规模的跨省赈济活动,拯救了如此多性命,其成就与功绩都是空前的。虽然还有一些不尽如人意之处,比如由于事起仓促,上海万国红十字会并未向瑞士万国红十字会总会提出申请,是未得到其正式承认的组织;而且为了能与交战国对话并进入战区救援,而借助了外国人的力量和背景。但毕竟上海万国红十字会开启了中国慈善事业向近代转化的先河,将非民间组织进行赈济活动的力量发展到了极致,甚至得到了政府的认可与协助,与以往的中国传统的旧式赈济活动相比是有着突破性的进展的。此后,由清政府正式向瑞士方面提出了申请,并获得批准正式成立了中国红十字会,在之后的国内、外自然灾害与战争赈济、救助中发挥了更大的作用,开创了中国近代慈善事业全新的一页。

[1]《教士行善》,上海《申报》,1895年3月12日。

[2]《译营口红十字会致谢募费并述近状书》,上海《申报》,1895年4月6日。

[3]《日俄战争中国严守局外中立条规》,《清季外交史料》卷181,光绪二十九年十二月二十七日。

[4]《劝中西官绅急救北方难民说》,上海《申报》,1904年2月20日

[5]《施君肇基笔译上海创设万国红十字支会会议大旨》,《中国红十字会历史资料选编(1904-1949)》,第21-22页。

[6]周秋光:《晚清时期的中国红十字会述论》,《近代史研究》2000年第3期,第143页。

[7]红十字会日记摘存》,《中国红十字会总会编》,《中国红十字会历史资料选编1904-1949》,第48-54页。

[8]《大清时期中国红十字会活动成绩》,《中国红十字会总会编》,《中国红十字会历史资料选编1904-1949》,第34页。

[9]《大清时期中国红十字会活动成绩》,《中国红十字会总会编》,《中国红十字会历史资料选编1904-1949》,第34-47页。

[10]辽宁省档案馆编:《日俄战争档案史料》,沈阳:辽宁古籍出版社,1995年,第474页。

[11]辽宁省档案馆编:《日俄战争档案史料》,沈阳:辽宁古籍出版社,1995年,第518页。

[12]《万国红十字会设立金陵烟台分会》,上海《申报》,1904年4月12日。

[13]《述万国红十字会在东三省办理情形》,上海《申报》,1904年9月7日。

[14]《光绪三十年七月二十九日收盛京将军电奏一件》,《救济奉省被战各地华民案》,《国家图书馆藏清代孤本外交档案》第39册,第16614页。

[15]《上海万国红十字会来函》,上海《申报》1904年05月12日。

[16]《南绅捐奉省棉衣决非资敌希复外部由》,《与日俄交涉运米赴奉救济难民案》,《国家图书馆藏清代孤本外交档案》第40册,第16744页。

[17]中国红十字会总会编:《中国红十字会历史资料选编(1904—1949)》,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 9 页。

猜你喜欢
中国红十字会奉天万国
宫廷杂剧《奉天命三保下西洋》视域下的明代外交图景
影像志
咏月
奉天讨罪
网络炫富事件中社会舆论的三种期待
“万国茶帮”拜妈祖
清末民初奉天地区女子教育问题的研究
赵白鸽:一位积极并且有领袖能力的领导
抗美援朝运动与中国红十字会的政治动员
眼开眼闭查眼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