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天津市建筑设计院新建业务用房及附属综合楼项目正式投用,中国绿色建筑与节能委员会、天津市城乡建设委员会等多位领导共同见证了该项目所采用的绿色科技新成果。
项目在规划与设计阶段就采用绿色可持续的设计理念。首先是最大限度地保护绿地和植被,保留原有树木50余棵,使建筑与环境和谐相处,营造轻松、愉悦的办公环境;其次结合场地及周边环境,采用“I+L”型总体布局,使“自然通风”“自然采光”的效果达到最优化。
可再生能源的有效利用是该项目的另一个亮点。据负责该项目的绿色节能设计负责人、天津市院副院长张津奕介绍,利用太阳能耦合地源热泵的冷热源系统方案,使得可再生能源的利用达到70%以上,其中地源热泵所提供的能源占可再生能源的90%左右。在太阳能利用方面也根据各自特点采用了“槽式太阳能供冷供热”和“平板式太阳能供冷供热”2套系统,使能源利用达到最大化。通过可再生能源的有效利用解决了作为办公建筑的主要制冷和供热问题。
如何在不同季节有效、合理地利用各种能源以达到节能减排、降低运营费用是每个业主都要考虑的问题。作为天津市院的当家人,刘军院长介绍,2010年“科技档案馆”作为天津首个绿色设计三星建筑投入使用,通过不断测试各种系统的节能效果,改进技术措施,使得“科技档案馆”成为当时全国第11个绿色运营二星建筑。在此基础之上,新办公楼在科技创新方面又有新亮点。
天津市院自主研制开发了一套软件控制系统,根据天气情况、建筑负荷的变化对建筑内部所有机电系统采用群控方式实现系统自动运行,实现既满足冷热负荷需求,又保证能源费用相对最低的自动控制与调节以达到能源费用相对最低的原则。
通过采用全新的BIM设计平台,有效利用多软件联动,在设计伊始综合模拟分析指导可持续设计,确保绿色建筑的设计理念贯穿设计全过程。由于BIM技术全过程运用,使得建造、设计、运营的成本得到有效的控制。
依据建筑抗震性能目标,对结构进行消能减震设计,确定最优的阻尼器布置位置、数量及阻尼器系性能参数,共计布置阻尼器88个。相同抗震性能目标下框架+阻尼器结构能够节省混凝土等材料用量,施工工期缩短。
天津市院新办公楼已入选住建部绿色建筑示范工程、天津市科委“美丽天津”科技示范工程。中国绿色建筑与节能委员会王有为主席对新办公楼的绿色节能创新成果的评价是“在全国乃至全世界范围都达到了领先水平”。
天津市院(TADI)自2008年开展第一栋绿色建筑“科技档案馆”的设计实践以来,经过设计师们不断努力,大胆攻坚,从单体绿色建筑到绿色生态城区;从零能耗建筑到被动房屋设计;从区域能源规划到能源站设计,每一步都留下了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绿建未来的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