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素清
以实践为载体提升“机械制造技术”课程教学内涵
蒋素清
以实践为载体,对“机械制造技术”课程实践教学体系和理论教学体系进行有机融合,构建了新型课程体系。突出综合素质的培养和专业技能的训练,坚持以实践为载体设计教学情境,进行项目教学,以实践为载体发掘“机械制造技术”课程教学内涵,创建具有特色的课程体系,从而全面提升教育质量。
高职;机械制造技术;课程体系;实践教学;理论教学
课程改革是高职专业教学改革的目标与核心问题,同时,也是高职教育改革的难点和重点。近年来,一些高职院校在这方面下了很多功夫,也积累了一些经验,但课程体系改革仍然是一个薄弱的环节。以往高职教育大多分为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两条并行的教学体系,其中,理论教学体系又分为公共基础、专业基础和素质拓展三大模块,如图1所示;实践教学体系分为基本技能训练、专项技能训练和综合技能训练三大模块,如图2所示。但是,从课程实际教学看,还是以课堂学习为主要形式;实践教学体系和理论教学体系只是机械拼合、平行叠加,并未进行科学有效融合;素质教育和理论教育及实践教育互不融合。
图1 理论教学体系
图2 实践教学体系
“机械制造技术”是数控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机械设计与制造等制造类专业必修的一门核心专业技术课程,是一门综合化、实践性极强的课程,也是工科类专业的重点课程。该课程将“机械基础”、“金属材料学”、“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机械制造工艺学”、“车工工艺学”、“钳工工艺学”等课程综合成一门课,传统的教学中往往侧重课本内容的讲授,实践性环节和现场教学偏少,学生普遍感到机械制造工艺课程难理解,学习兴趣不高,效果较差。[1]
课程改革中,以实践为载体,突出实践教学环节,重新构建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素质教学有机融合或一体化的教学体系。在原有课程改革的基础上,加大打破课程和学科界限的力度,开拓新型的教学领域,开发符合职业岗位需要的教学项目,尽可能以实践作为支撑开展教学;加大实践教学比例和改革力度,形成“三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如图3所示。对于理论和实践课程,尽可能采用理论和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2]
图3 “三融合”人才培养模式
以典型零件和产品为载体设计项目内容,对机械加工业基本的职业活动和工作过程进行介绍和技能训练,使学生掌握机械加工工艺、装配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及操作技能,具备机械类专业领域的基本从业能力;培养学生安全、质量、成本、效益等意识,使其具有一定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形成规范、严谨、敬业和团结协作的工作作风和职业精神。以任务驱动、项目教学形式展开知识介绍与能力训练,理论知识的选取紧紧围绕项目任务完成的需要来进行。[3]
典型工作任务的教学情境开发与设计,首先要选好具有课程整合功能和驱动效应的任务来组织教学,如图4所示。要选择那些关键的、典型的、符合职业岗位教学需要,真正能够培养学生能力的项目组织实施教学。典型工作任务的教学情境开发与设计必须遵循以下原则:(1)实用性原则,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的融合要具有实用性,教学情境项目必须源自实践,而且经过教学化的处理; (2)紧扣专业培养目标原则,一是要与当时的教学内容和难易程度相匹配;二是要与学生未来的职业实践相关联;(3)综合性原则,综合性是指教学情境的设计必须是“综合素质+专业技能”的项目,而不是纯粹技能方面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融素质教育于日常教育之中,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4)递进原则,教学情境设计应该按专业目标先易后难、循序渐进,同一专业教学领域的教学情境,应该以下一个教学情境包含前一个教学情境的全部或一部分,并且,下一个教学情境的综合程度和难度应该更深入地向前推进一步,以递进方式有序编排成各种组合的单元向前推进,如图5所示。总之,必须以职业情境中的实际问题为中心来组织和重构课程内容,以递进原则的教学情境为单元来实施课堂教学。[4]
图4 教学情境设计
图5 教学案例开发与设计递进原则
(一)加强实践教学环境基本建设
加强实践教学环境基本建设,是保证专业教学改革顺利进行,努力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条件。目前,高职院校实践教学条件有了一定的基础,但距离真正实现专业的目标,还有很大差距。要加大对实践教学设施的投入,完善实验室、实训中心,使其满足专业教学和改革的需要。
(二)工学结合,全面提升教学的实用性
学校除了要重视校内实验室、实训基地的建设外,还必须坚持工学结合的道路。要紧密依托行业和企业,建立工学结合的运行机制,企业不仅要为学生提供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而且要参与专业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支持学校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承担实践教学任务,全方位参与人才培养。为了提高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应当加大力度,建立工学结合的有效运行机制。[4]
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通过实施“机械制造技术”课程改革,使课程内容更加具有实用性和针对性,突出了学生实践动手能力锻炼、工程意识与工程素质培养。结合学校实际情况,我们在教学中特别强调了突出实践,包括实验、实习、课程设计等各个环节,充分利用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密切联系,使学生的工程能力得到了较为全面的锻炼。本课程的改革对学生基础理论学习、动手能力锻炼、解决工程问题的综合能力与创新能力培养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能够满足企业对现代化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需求。[5]
[1]陆黎明.项目教学法在《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教学中的应用[J].职教通讯,2006(3):54-55.
[2]杨小潘,郑添义.“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的改革与实践[J].集美大学学报,2005,6(4):94-96.
[3]林庆发.谈高职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J].福建信息技术教育,2006,10(10):13-14.
[4]王维,朱瑛.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高等教育研究,2007,12(24):48-49.
[5]唐林伟,董桂玲,周明星.“双师型”教师专业标准的解构与重构[J].职业技术教育,2005(10):45-47.
[6]孙伟宏.探索校企合作模式培养优秀技能人才[J].教育发展研究,2006(7):23-25.
[责任编辑 盛 艳]
蒋素清,男,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结构拓扑优化。
G712
A
1674-7747(2015)18-00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