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任不在了,团队还能走多远?

2015-12-05 02:27李军
中华环境 2015年11期
关键词:环保部门信任文化

李军

信任不在了,团队还能走多远?

李军

前不久在网上看到这样一则故事:一个劳改犯人在外出修路时,捡到了1000元钱,不假思索地交给了狱警。可是,狱警却轻蔑地对他说:“别来这一套,用自己的钱变着花样贿赂我,想换资本减刑,你们这号人就是不老实!”

回到牢房后,囚犯越想越难受,万念俱灰,心想这世界上再也不会有人相信他了。晚上,他越狱了。亡命途中,他大肆抢劫钱财,准备外逃。在抢得足够的钱财后,他乘上开往边境的火车。

火车上很挤,他只好站在厕所旁。 这时,一位十分漂亮的姑娘走进厕所,关门时却发现门扣坏了。她走出来,轻声地对他说:“先生,你能为我把门吗?”他一愣,看着姑娘纯洁无邪的眼神,点点头。姑娘红着脸进了厕所,而他像一位忠诚的卫士一样把守着门。在这一刹那,他突然改变了主意。下一站,他下车到车站派出所投案自首了。

这是一个网上看到的故事,无论是真是假,但类似的事情在现实生活中一定存在。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信任可以挽救灵魂,让心灵变得纯洁,让内心充满正能量。

信任在人类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尤其当代社会,信任已经成为一个团队、一个组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影响因素。信任是凝心聚力的基础,是共同奋斗的基石,是组织正常有效运转的保障。高信任度可以提升一个团队和组织的工作效率和执行能力。

信任是组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影响因素

亨利·福特有句名言:如果生活中存在什么成功秘诀的话,那就是你要能够站在他人的角度看问题,就像站在你自己的角度看问题一样。

我们对人对事不能轻信、偏信、迷信,这是基本的生活智慧,但并不能因此生活在猜忌中。如果信任不在了,一个团队还能走多远?

一个缺乏信任的团队,往往是上级责怪下级不团结、不合作、没有能力、缺乏责任感;下级抱怨上级不关心、不沟通、没有水平、缺乏担当精神。团队成员把个人利益放在首位,极力捍卫自身利益甚至不惜侵犯团体利益。团队成员总是认为太多工作不在自己的职责范围内,对未被明确分配的工作置之不理;发生问题时,人人都想尽办法掩盖自己的错误,推脱责任。各个单位各个部门之间相互责怪,认为问题永远是其他单位或部门引发的。

何谓信任?信任,就是相信并敢于托付。

信任背摔是拓展训练中最具典型意义的项目之一,目的是通过这个活动建立起团队成员间彼此的信任关系。当人站在1米多高的跳台上直挺挺地向后倒下的时候,在台下方的同事会手挽手构筑起一个“人床”,把台上摔下的人接住。当站在高台上向下倒的时候,只有队友可以托付,只能无条件地相信他们。那种把自己完全托付给别人的感觉,是发自心底的绝对信任;而台下被信任的队友,会激发起强烈的责任感。这种信任与被信任是一个相互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每个人都与这个团体贴得更近。金钱、权势、名誉……一切都不重要了,剩下的只是对团队的信任。同时,当被信任时,也意味着一种责任,被信任者应承担起应负的那份责任。

5年前,位于胜利广场的合肥地标性雕塑“中国结”,为一项地下空间新项目的开发搬迁。而开发这个项目的投资人、“80”后上海女子张瑛和其哥哥张震因跑路、资金链断裂而使该项目突然停工,成了合肥有名的“烂尾”工程。2015年10月29日,合肥市中院,被告人张瑛回头寻找旁听席上的亲属。 CFP/供图

人们常说,堡垒最容易从内部攻破。不难发现,现实中很多班底优秀的组织走向衰败,不是因为外部的困难,而是被团队内部的信任危机所瓦解。如果团队成员之间的信任度不断降低,相互猜忌、互不买账、甚至明争暗斗,资源被内耗殆尽,最后必行将就木。组织领导者应意识到,在任何时候内患必大于外忧,培植团队的信任文化十分重要。

信任不同于信用,无法形成契约、制度;信任也不同于信誉,很难用道德、法律去约束。信任是脆弱的,就像精致的瓷器,浴火而生,看起来很美,一旦出现裂痕,很难修复如初。信任还像一张揉皱的纸,即使抚平,也很难恢复原状。因此,对于组织领导者来说,信任是手中的一张王牌,同时也是底牌。所谓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团队运行机制和团队领导的行为对形成相互信任的团队氛围尤为重要,如果团队崇尚开放、诚实、协作的办事原则,同时鼓励成员的参与和自主性,就比较容易形成信任的环境。

团队中出现不信任的元素,看似微不足道,实则要见微知著,甚至必须刮骨疗毒。要从制度设计和工作流程设置上加以改进,如体制机制不完善、职责不明晰、奖惩不合理、信息不公开、沟通不顺畅等,都会滋生不信任因子,继而形成多米诺骨牌效应,使团队的信任体系濒临崩溃。

信任文化激励组织从优秀走向卓越

文化的形成是由一种规则经过大面积的传播而形成一种大家自觉遵守和保护的行为惯例,通过价值观、行为规范、象征符号等形式展现在组织的集体潜意识中。一个组织的信任文化是无形的,存在于人们的头脑之中,它是组织呈现出来的一种精神状态和价值理念。

有人比喻说,团队的信任文化就是团队的韧带,韧带好了,张力就大,所谓张力是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集合。一个欣欣向荣的团队,每一个人都会感觉受到尊重,尊重并不全来自于薪水或位置,最大的尊重来自于相互信任。而团队领导需要做的是,使每一个人先坚守信任、再履行责任。因此,团队的信任文化建设其实是在做扩胸运动,增加肺活量,开阔了整个团队的胸襟。这样的团队会高效运转、永葆青春。信任文化是组织文化的一部分,是激励组织成员为了团队的利益与目标而团结协作的无形力量。组织文化的核心是一种合作的精神、一种和谐的氛围、一种进取的心态。在组织的各种资源要素中,人是最活跃、最重要的,组织发展归根到底靠人才。要把组织的各种人才组织起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使他们在不同岗位发挥所长,共同为组织目标而努力工作,就需要打造信任的组织文化,构建上下同欲、相互支持、相互信任、密切合作,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的价值追求和行为规范。

上下级是组织目标的共同实施者,上下级之间的相互信任是保障领导意图和决策目标顺利实现的重要因素。上下级之间的信任可以促进组织内的关系和谐,提升组织凝聚力和领导成效。如果上下级之间的信任关系遭到破坏,上级在工作中会担心下级不听指挥,给自己的工作使绊子;而下级则要时时防范领导者的猜忌,不愿向领导者反映真实情况,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凡事投领导者所好,或与领导离心离德,工作中消极应付甚至有意拆台。长此以往,必然会给组织工作造成巨大损失。

有人曾对生产工人做过调查,当生产工人团队对上级的信任度提高一成,产品质量就可以提升3~6个百分点,产品成本也可以下降3~5个百分点。可见,信任是可以产生实实在在效益的。

一般来说,组织信任会在三个方面对组织管理产生建设性的影响,即降低组织内事务的管理成本、增加组织成员自发的社会行为、形成服从组织权威的正确方式。在一定情境下,如果组织成员相互信任程度高,他们就会采取合作行为,比如产生单方面的合作、利他、职务外工作等自发行为,并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致力于集体目标的实现,自愿服从组织的规章、制度、指令和领导,在各个管理环节畅通传递,效率提高,减少失败风险,消除管理过程中的大部分阻力,帮助实现组织的集体目标。

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只有积极打造组织、团队、系统的信任文化,让组织成员始终保持团结协作、奋发向上的良好精神状态,树立团队成员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坚定理想信念,明确发展目标,履行岗位职责,恪守职业道德,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才能出色地完成上级交办的各项任务,在工作中不断创新,在改革中不断前进,使整个组织从优秀走向卓越。

无疑,构建真诚、紧密的上下级信任关系,对领导者的素质、能力和领导艺术都是一种严峻的考验,而且在民主、法治和网络化的现代社会背景下,上下级之间的信任也面临着传统的道德信任、情感信任、义气信任向现代的契约信任、规则信任、行为信任转型的挑战。

组织信任会在三个方面对组织管理产生建设性的影响,即降低组织内事务的管理成本、增加组织成员自发的社会行为、形成服从组织权威的正确方式。

信任文化打造环境监管软实力

经过多年的锤炼,我国已经形成了一支勇于拼搏、善打硬仗、甘于奉献、不畏艰难的环保队伍,特别是在主要污染物减排、突发环境事件处理及一些重大治污攻坚战中,各级环保部门不讲条件、不惜代价、通力合作、真诚互信,携手取得了一次又一次胜利,经受住一次又一次重大考验。

如在天津港“8·12”危险化学品爆炸事故处置过程中,各地环境监测部门无条件服从上级安排,不远千里驰援天津,在爆炸一线夜以继日地开展水、土壤、大气监测等工作,保障一方百姓健康安全。

在刚刚过去的保障“阅兵蓝”的治污战斗中,河北、山西、山东等地环保部门几乎全员出动,24小时待命,一线环保部门的领导干部每天甚至只能休息三四个小时。

这种敬业精神除了源于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还建立在环保系统内部的信任基础之上。

环境保护部部长陈吉宁在前不久召开的全国环保厅局长研讨班座谈会上谈到处理好中央与地方关系时指出,要进一步理顺中央与地方关系,明晰各级事权,加强上下协调,建立信任文化,形成工作合力,为落实中央的决策部署和实现公众的期盼共同奋斗。

我国已进入经济新常态,环境形势严峻,压力继续加大,特别是基层环保部门任务更加繁重、工作更加复杂、挑战更加艰巨,而群众对环境质量的要求则越来越高。面对新形势,中央和地方、地方上下级之间必须理顺关系,增强互信,形成工作合力,共同应对挑战。

回顾过去,30多年来,环保部门因信任建立了强大的攻坚克难合力,不断推动着我国环保事业向前发展。然而,由于体制机制等多方面原因,当前中央和地方环保部门、地方各级环保部门之间,仍然存在一些问题,由此在工作中产生了一些误解,影响了上下、左右之间的信任,进而影响了环保工作的顺利开展。

如上述所言,信任文化是组织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团队、一个组织、一个系统软实力的重要支撑。和谐的团队,像家一样温馨;信任的团队,如铁军一样无往而不胜。

无论中央还是地方环保部门都在同一条战线上,守着同一片阵地,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只有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相互支持,才能形成齐抓共管、合力攻坚的工作格局。上级环保部门应多指导下级,及时帮助地方化解难题,多听取基层建议和意见,增强政策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下级环保部门要积极落实上级决策部署和工作安排,及时提出改进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为上级部门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钱能买到安全吗?2015年10月29日,上海,某游戏公司搭起一面由一千万现金组成的“钱墙”以开展宣传活动,现场黑衣墨镜保镖全程保护。 CFP/供图

建设信任文化就是要增强整个环保系统的凝聚力、向心力和创造力,营造理解包容、开拓进取、一心干事创业的氛围,最大限度地发挥环保系统的整体合力,众志成城,为开创环保新时代再立新功。

正如一位环保厅长在2015年全国环保厅局长研讨班上发言时所说:“建立环保系统上下级之间的信任关系,形成环保工作合力,这样的思想一定会推动环保工作开展。”

猜你喜欢
环保部门信任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谁远谁近?
环保部门没收非法财物是否需要听证?
环保部门档案的管理与利用研究
嘤嘤嘤,人与人的信任在哪里……
陕西省环保部门通报8家企业存在问题
信任
挂牌督办,破环保“固疾”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