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致光:搞好参政议政,需懂得法律法规
各级政协委员如何履职参政议政?很多人主张各级政协委员要敢于较真、敢动真格,真正做到质询政府,会场讨论、不惧交锋。针对这情形这看法,恕笔者坦言:搞好参政议政,仅此不够,还必需懂得有关的必要的法律法规。
众所周知,作为一个政协委员去建言献策,是不能敷衍塞责和信口开河、狂轰滥炸“放空炮”的。建言献策参政议政的工作既要做到本身规范、符合有关法律法规要求,又要做到体现水平、助推协商民主建设。比如有些政协委员被聘为公安、检察、司法以及教育、科技、环保、工商、城管等诸多部门、行业的监督员,然而却对诸如此类部门、行业的法律法规丝毫不懂,怎会有“好提案”?随着当前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的经济体制和社会结构都发生深刻变化,由此要求我们引导那些非公有制经济人士要增强法治意识,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积极投身新一轮振兴。一个政协委员如果不懂必要的法律法规,又如何切实为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加强法律服务工作,努力为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同时,我们的参政议政常常是一个系统工程。就拿看似简单的“治理交通拥堵”的问题来说,它就要求综合治理,可我们偏不懂交警、城管等政府职能部门的法律法规要求,怎么能分析在理,说得到位?!倘若其间有关的法律法规我们说不上,或者一概不知道,那提案、调研报告肯定说不到点子上,分析不全面,或是以偏概全。这样,也就成了“无病呻吟”,“说了等于白说”。
那么,政协委员在注重参政议政的过程中,又该怎样去学习、掌握必要的法律法规呢?笔者认为:一是个人或集体有意而为先行自觉学习。这里的“先行”“自觉”,说的是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去做,通过文件、书刊、报纸、电视、网络等多种媒体,以及形形色色的社会调研实践去学习法律法规。除此之外,通过建成的“委员之家”网络平台去设置“在线交流站”栏目进行有关专题内容学习;还有就是政协委员内外纵横渠道的交流学习。政协委员倘若不能努力熟悉、掌握各行各业中的必要的法律法规,那自是谈不上“先行”与“自觉”。
二是各级政协组织要把“懂法律法规”作为委员必修课,开展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定期不定期的集中培训学习。“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新理念等同于告诉我们:今后开展参政议政的领域定然进一步拓宽,参政议政的涉题内容及其范围自然而然更加广泛。既然如此,就要求我们政协委员懂得更多的法律法规,否则,谈不上正确理解和应对“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新理念。因此,期望在今后的参政议政中做出成效,除选题立足于当地中共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外,相关的法律法规必须弄个一清二楚。而集中政协委员学习法律法规,利于教学相长;通过委员之间交流、切磋,对政策法规的理解、掌握会更快。当然,也更利于联系实际地运用到参政议政的实践中去。对政协委员培训时,可以采用集中编写常用政策法规小册子或学习资料发给人手一份学习及备查;可以通过座谈、讲座等形式联系提案办理情况现身说法,引导委员“学用结合”;也可以让法律法规的课程和教材走进各级社会主义学院。只有委员真正提高认识,掌握必要法律法规,参政议政才可能驶入快车道。
三是在各级政协礼聘那些司法部门和律师行业中的委员,组成法律法规讲师团,在平时或“两会”期间巡回为其他委员宣讲、解答有关法律法规上的问题。通过发挥这些法治队伍人才智力优势,既能使其他委员更好地学习、熟悉有关内容,又能助力其他委员更好地开展建言献策,打造参政议政、服务社会新平台。同时,我们也可以采用“互补”和“借助外脑”的方式向不同部门、行业的政协委员学习,以期彼此交流、互通有无、取长补短、协同作战。也只有经过这样途径新鲜出炉的提案、建议、调研报告等,才是真正维护了参政议政的严肃性,体现出政协委员对政府部门工作的强有力支持。(姚致光,民革北海市委会海城区总支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