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汽车社会与可持续发展

2015-12-05 07:54罗勇
中国国情国力 2015年11期
关键词:汽车产业绿色汽车

和谐汽车社会与可持续发展

◎文/罗勇

汽车促进了城市的快速发展和大城市的快速涌现。然而,汽车产业自身发展导致了环境污染和资源消耗,高效的汽车反而造就了低效率的城市。我国未来汽车发展不但将面临能源、环保和交通的三大挑战,还将面临基础建设、城市规划、汽车管理体制及机制和汽车文化等多重问题。汽车与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落脚点应该是带动可持续的城镇化,并与生态经济、低碳经济及循环经济相互借力,共同发展。

汽车对发展的双重作用

1.对工业化的直接促进

汽车产品和产业是分工与专业化的一个经典模式,它极大地促进了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革,是工业化发展的缩影。2012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分别达到了1928万辆和1931万辆,占世界汽车产销量的25%左右。到2014年底,我国的汽车保有量达到了1.2亿辆,占世界汽车总保有量约10%。汽车工业作为全球化程度与产业关联度最高的产业之一,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社会发展与科技进步的重要标志。

2.对经济社会发展影响巨大且深远

(1)主导城市发展。现代城市发展,依赖的是由“汽车-城市蔓延-高速公路-石油”组成的基础设施复合体。没有汽车,就没有城市的快速发展和大城市的快速涌现。

(2)影响消费模式与能源结构。“汽车+城市”的发展模式,其影响涉及汽车、汽油、轮胎、公路、停车场和加油站等领域的生产加工、运输以及材料的处理和再利用等环节。汽车化的城市,人均占地面积大,消耗的资源必然也多。

(3)城市塑造。城市的原旨,应该是可以实现最大交换量和最小交通量之所在。许多有历史的城市都具备古朴的传统和渊源,人们把社区的不同部分组合在一起形成综合型功能的建筑整合体。随着交通量的增加和交通方式的革命性改进,城市整体功能逐渐瓦解,不断向外蔓延,建筑变得不断脱离城市整体和自然环境。如果在此进程中,城市从轨道交通、自行车和步行为主的社会,一味地向以汽车为主的橡胶轮胎上的社会演变,这不能不说是一种不可持续的逆向转型。高效的汽车提高城市的效率了吗?单位里程的油耗量越低,费用越便宜,人们就越喜欢开车,于是郊区也越来越蔓延,反过来进一步推动对汽车和公路的需求。我们不得不需要更多的汽车为扩大范围的郊区居民服务,对汽油的需求也变得越来越无止境。因此,高效的汽车反而造就了低效率的城市。工业革命以来,城市已逐渐退化成物理意义上的城市。

(4)人类文明。汽车产业自身发展导致的环境污染、资源消耗等负面影响,与汽车对于城镇化的影响完全不同。汽车被誉为人类工业文明的集大成者,它深刻地改变了人类社会的发展。与国外市场对比来看,我国汽车产业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创建和谐汽车社会

和谐汽车社会的概念可以理解为:与汽车和谐相处的社会。从产业结构的角度,也可以理解为:以汽车为主导产业的和谐社会——汽车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对于经济社会全面可持续发展具有关键作用,应该以汽车产业本身的绿色化,引导地区经济绿色化。

1.绿色导向的科技能力

以绿色为导向的汽车科学技术体系的建立与发展,是和谐汽车社会创建的重要组成和支撑。首先要规划和突破和谐汽车社会发展的核心技术,当务之急是推动新能源动力技术及其导致的行业结构技术演变,制订更先进的环保和安全标准等。

(1)大力提倡使汽车产品生命周期各阶段包含着资源环境价值的总成本最小化的绿色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对绿色技术的界定已经从产品的制造过程扩展到产品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绿色技术的研发(R&D)从关注产品生命周期的某一阶段转变为关注产品生命周期的全过程,并且关注各不同企业的产品生命周期之间的相互关联。这些技术应具有高效低耗的特点,如信息技术、能源技术和材料技术等,不仅可以从高效低耗方面构建绿色经济,而且高新技术本身的产业化也能够有效地增强经济发展进程中产业序列演进的绿色化。

(2)开发绿色汽车产品。汽车产品的绿色特点应贯彻于产品设计、原材料获取、生产制造、销售、消费使用、回收和废弃物处理等产品生命周期的全过程,绿色汽车产品必须能够比一般同类产品更加符合保护人类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的要求。

(3)关注符合我国国情的适用技术。发达国家的技术结构不一定完全适用于我国的和谐汽车社会发展和绿色振兴,必须研究、开发和引进与我国本身资源环境条件相适应的绿色生态技术。

2.形成减资源型的经济体系

(1)和谐汽车社会的内在要求和行为准则是物质消耗的减量化。要从经济机制上贯彻节约和高效使用资源的原则,形成与高度消耗资源的传统经济系统不同的资源组合与配置方式。传统经济通常追求的是尽量的多产出,而不计较物质投入的多少。和谐汽车社会追求的则是以较少的物质投入(特别是一次资源投入)实现较高的产出价值,要以减少消耗、避免污染产生作为和谐汽车社会创建活动的一个根本目标和行动准则。

(2)汽车产品的设计应趋向体积小和重量轻,不仅使用方便而且节约物质资源的消耗;产品的装饰装潢应简洁实用,避免奢华浪费,减少废弃物质的产生;转变传统汽车产业刺激产品快速淘汰或过度更新换代,提倡人们通过维修、交换和部件更新等方式尽量延长汽车产品的使用寿命;更进一步地通过适用科技使得汽车在完成其使用功能后不是成为不可恢复的垃圾,而是重新变成可以利用的生产性资源。

3.汽车企业的绿色责任

(1)加强现代化经营管理和技术创新,实现减少负面外部影响约束下的利润最大化。一方面,国际和国内两个市场的绿色程度要求越来越高,企业必须寻求适合于绿色发展的经营之路;另一方面,中国企业今天面对的资源与环境远不及发达国家企业在其发展之初的条件。中国企业只有从现在开始就将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结合起来考虑,强调技术创新,加强现代化经营管理和技术创新,才能实现在减少负面外部影响约束下的利润最大化,真正提高企业在新形势下的国际和国内市场的综合竞争力,实现企业的永续经营。

(2)推进全面而深入的工作创新,与和谐汽车社会创建协同发展。广泛开展和谐汽车社会的指导思想和技能教育,这是企业支持和谐汽车社会创建的先决条件;将和谐汽车社会战略纳入到企业发展目标和规划之中,自觉地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考虑环境的因素与价值;大力加强有利于和谐汽车社会发展的技术创新,充分发挥科学技术在和谐汽车社会创建中的不可替代作用;推进绿色的产品和市场开发,并以此来扩大绿色和生态的社会需求;积极参与和支持全社会的绿色与环境保护行动,提升企业的社会形象和综合效益。

4.最大程度的公众参与

(1)和谐汽车社会的重要原则是公众参与。在和谐汽车社会战略中,人始终是目标指向和依靠力量。和谐汽车社会的核心是人,发展的动力和阻力也是人。公众的参与方式和参与程度决定着这项战略目标实现的进程和质量。

(2)和谐汽车社会的创建实质上是一类社会运动,应该展开有规模、有力度、全民性和经常性的和谐汽车社会的宣传与教育,把人们对理想的追求和对事业的热爱与和谐汽车社会的理念有机地融合。

5.与低碳发展相融合

(1)汽车的发展为我们提供了便利,但数量增长过快给汽车产业发展提出了一个独特的环境组合问题。根据环境保护部机动车排污监控中心的数据,由于机动车排放,我国城市空气环境中的NOX和O3水平持续上升,O3超标日数和小时数增多,低能见度和重霾日数明显增加。1990年,我国二氧化碳人均排放只有1.95吨,为世界人均水平的1/2;到2010年,我国人均水平达到5.39吨,高出世界人均水平21.4%。2011年,中国化石能源燃烧和水泥生产所排放的二氧化碳,占世界总量的28%,超过美国(16%)和欧盟27国(11%)的总和。因此,不论从国际应对气候变化、贡献全球生态安全格局的需要,还是从国内能源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实际考虑,我国的汽车产业发展都应该是一个低碳的进程。

(2)按照十八大报告提出的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相对于2010年GDP翻番、居民收入水平提高一倍的目标测算,我国非化石能源比重将从2010年的8.3%增加到2020年的15%,化石能源燃烧排放的二氧化碳年均增长保持在3.5%左右。如果2020年我国的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在50亿吨标准煤,实现非化石能源15%的目标,则意味着需要7.5亿吨标煤的零碳商品能源产出。这就为可再生能源设备尤其是汽车的生产、营销、调试和运行维护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构成了经济增长的新的绿色源泉。绿色城镇化需要大量的能效产品,如节能汽车和纯电动汽车等。城市居民生活品质的提高,需要更多的低碳公共交通设施的投入和运行,这都是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新机遇。

6.汽车绿色经济园区

汽车绿色经济园区的产业结构应该呈现出高效、和谐的生态经济原理特色,目标是建立一种“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物质循环流动的新体系,多个生产体系或环节之间能够通过系统的耦合和物质、能量的多级利用,实现高效的产出和资源环境的持续利用。这是一种自然资源低消耗、废物低排放,更好地解决资源环境与发展之间矛盾冲突的新尝试;它与生态型消费结构、生态型经济结构和生态型社会结构的发展相互融合;由此而进行的产业结构生态化实践也成为全球性产业大转型中的一种表现。

7.带动可持续的城镇化

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所面对的关键问题不是要不要经济聚集,而是聚集经济的合理规模和速度。这个经济聚集过程,就是城镇化。如何带动可持续的城镇化,应该是汽车与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落脚点。

(1)汽车产业发展不仅要在产品技术和市场上多下功夫,也要在与社会及环境和谐共处方面展开行动,要主动地参与才能赢得主动。我们必须提前规划,才能避免在未来的城镇化过程中,出现以前的与汽车相关的不可持续问题。

(2)进一步整合汽车产业的资源、环境容量和比较优势,并在此基础上带动制订经济布局优化的战略与对策。可以划分优先、重点、限制和禁止开发等类型功能区为抓手,突破行政和行业分割,认真考虑整体利益和长远发展,调整优化不适合绿色发展的地域空间与产业。

(3)相关的产业政策水平要进一步提高,地区约束条件应该体现在鼓励、限制和淘汰的产业名录内,在重大投资和重点项目方面支持布局优化的战略安排,继续强化诸如环评审批和生态规划等方面的绿色前置措施。另外,税收、金融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配套政策也应该齐备并落实,推动布局优化的经济手段的充分运用。

(4)汽车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实质上是一种新型工业化进程,其天然方向和必然结果,是包含和谐汽车社会在内的新型的绿色城镇化。汽车绿色经济园区可以成为我国可持续城镇化发展的一种重要实践形式,应该建立更科学的汽车绿色经济园区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对园区进行科学规划,尤其注重工业产业布局的生态化,新兴产业的生态式发展与传统产业的生态型改造并重,生态经济、低碳经济与循环经济相互借力,融合发展。

■ 编辑:田佳奇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

猜你喜欢
汽车产业绿色汽车
绿色低碳
装配式支吊架在汽车产业集聚区的应用
试析汽车产业智能制造中的信息化系统集成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
培育世界级汽车产业集群
汽车的“出卖”
汽车们的喜怒哀乐
商洛加快培育千亿元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
3D 打印汽车等
汽车就要飞起来了等5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