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显
(湖北理工学院,湖北 黄石 435003)
普通高校体育和社区体育互动模式的实践研究
刘 显
(湖北理工学院,湖北 黄石 435003)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自身健康的要求越来越高,锻炼身体的愿望也越来越强烈。但目前我国社区体育资源比较短缺,在很大的程度上限制了全民健身的发展。高校体育作为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之间的纽带,因其具有较为充足的体育人才、运动器材以及体育信息资源等特点,可以建立高校体育与社区体育互动发展的模式,更好地推动社区体育,甚至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因此,如何建立高校体育与社区体育的互动模式是目前我国普通高校体育与社区体育互动发展所面临的难题。本文将对我国普通高校体育和社区体育互动模式进行实践研究。
普通高校体育和社区体育互动模式主要是以学校的体育场所为主,在利用高校体育资源的基础上开展学校和社区体育活动,将社区居民和高校学生作为互动模式中的活动主体,把学校体育和社区体育统一协调起来,尤其将学校体育与学生就业后的社会体育相连接,确保学生终身参与社区体育的决心。因此只有将高校体育和社区体育结合在一起,才能有效地推动我国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改善人们的身体素质。
我国体育教育沿袭了传统应试教育的“先学校后社会”的教育模式,至今在很大程度上仍然影响着我国教育制度的改革。实现终身体育思想体现了教育终身化和持续化,也是对我国传统教育思想的批判和改进。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增强学生体质,并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思想。
我国目前的社区体育极度欠缺,由于高校属于一个半学校半社会的特殊团体,我国全民运动水平较低,运动设施和运动技术欠缺,全民健身运动的发展是从示范、带动最后到共同发展的过程。因此,加强我国高校体育和社区体育互动模式,能够有效地带动社区体育的发展,引导全民建立终身体育思想,推动全民健身。除此之外,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尽管一部分居民具备了体育消费能力,但大部分地区的公共体育设施相对缺乏,且专门从事社区体育的人很少,社区体育还处于盲目状态。我国普通高校是体育较为发达的地区,一般来说大学与周边社区环境的联系较深。因此高校体育与社区体育的结合,不仅充分实现了高校体育资源的共享,降低了资源浪费,有效地促进了我国社区体育的发展,也极大地推动了高校体育的发展。
2.1 充分利用了高校资源
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的体育场馆及设施未得到充分的利用,尤其在节假日。 高校体育场馆和设施的空闲与大多社区形成极大的反差,加上高校具备较为专业的体育管理人才,因此高校体育资源应该实现与社区体育共享,将学校作为基地,采用俱乐部的形式对高校体育和社区体育进行管理。采用的形式有多种,可以与社会营利性体育组织联合承办,并接受社会各界和家庭的捐助,甚至与企业单位和社会团体联合组织,并充分利用俱乐部的管理形式将社会体育人与学校学生联系起来。高校学生在平常上课时是学生,但放学后则成为社区体育俱乐部的会员。将高校体育和社区体育进行结合可以为社区居民体育锻炼提供良好的环境,并且其中产生的场地出租、会员以及运动会赞助等费用能有效地对体育设施进行保养和改进。除此之外,此种形式还能有效地防止政府在学校体育以及社区体育双方的长期投入,降低资源浪费。因此,高校体育与社区体育的有效结合,不仅满足了社区居民对体育锻炼的需求,也为高校体育资金进行了积累,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
高校除了体育场所和体育设施较多以外,用于体育锻炼的其他空地也较多,且幽静的环境无疑是社区居民进行健身活动和休闲娱乐的场所。我国高校的体育教师较多,其专业化和职业化的程度较高,具备合理的学历、专业以及职称等结构,具备较高的运动技能和丰富的体育理论知识。高校体育教师在完成本职教学工作的基础上,可以参与到全民健身锻炼的指导和组织工作中,可以为社区体育提供充足的师资资源。
2.2 促进了高校体育改革
高校体育与社区体育的结合能够有利于高校进一步收集和开发我国多民族传统的体育项目,建设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学科。由于高校体育改革的最终目标是使社会人民受益,因此高校体育和社区体育的结合更加明确了高校体育改革方向,使高校体育内容更加满足社会和个人的要求。
2.3 培养终身体育意识
高校体育和社区体育的结合,将社会上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体育爱好者汇聚在一起,对增进人民之间的友谊有明显的推动作用,同时也有效地培养了大学生社会知识。
2.4 营造良好体育氛围
高校体育项目在充分地结合了我国民间传统体育项目后,扩大了体育选择的范围,能吸引更多的人参加到体育锻炼中。人们之间的带动作用将形成良好的体育文化圈。
2.5 推动全民健身
高校体育文化氛围熏陶以及体育运动自身的魅力,将会使一个家庭带动另一个家庭、一个社区带动另一个社区。如此必然将推动我国全民健身运动的蓬勃发展。在高校体育与社区体育互动模式中,要进行好体育文化的宣传工作。不仅要注意对外宣传高校体育政策,也要注重加强体育文化知识的宣传,为了推动全民健身的热潮,可以开展具有影响力的大型比赛,并在每学期举办体育文化宣传周。除此之外,高校要制定各项规章制度和要求,加强对所有进校人员的宣传管理,避免产生负面影响。确保高校体育与社区体育互动式的良性发展。
3.1 体育场馆及设施的互动模式
体育设施作为开展社区体育的物质基础,是推动体育发展的重要前提。由于我国社区公共体育设施的匮乏,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社区体育的开展。而高校体育场地和设施齐全,在开展体育活动上具有无法比拟的优势。根据相关资料表明,我国体育场馆大部分为教育部门所有,少部分为体委等系统所有。高校不仅拥有较多的体育人才,也具有充足的体育场地和器材,因此将高校体育与社区体育进行结合,能够推动全社会人民达到少康体育标准。
3.2 人才资源互动模式
高校集中了大量的体育人才,社区体育活动的开展可以充分借助高校人才资源。一般来说,高校体育教师年富力强,均受过较为正规的体育专业学习,具备较高的运动和组织能力。因此,可以充分利用丰富的人才资源面向社会开办培训班,培养锻炼指导的人才;开展社会实践,让更多的大学生走进社区,为社区群众提供更多的健身服务;同时可以对在校学生传授科学健身技能以及方法,培养其成为社区体育锻炼以及健康咨询指导员。高校体育教学可以采用多种形式为社区培养体育指导员,不仅可为高校教师及学生提供社会实践和发挥特长的舞台,也能有效地解决社区体育指导员缺乏的现象,提供更多的健身指导员,最终促进我国社区体育健身活动的发展。
我国为多民族国家,我国各族人民创造了各种各样、独具色彩的民族体育文化。高校体育与社区体育的结合能更深一步地收集、开发我国民族传统的体育项目,促进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学科的建设和发展。为了更好地推动社区体育的发展,需要大量地引进懂得社区体育技能和工作方法的专业人才。随着我国社会开办体育活动积极性的提高,体育人口呈现出稳定的增长,为了满足体育人口的需求将会大量引进体育休闲娱乐管理指导的专门人才。现阶段我国许多高校均开设了社会体育专业或课程,为了不断地对专业或课程进行完善,除了需要大量地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外,还必须依靠高校广大师生参与社区体育服务的实践经验。
3.3 文化互动模式
一般来说,我国高校拥有大量的体育专家和学者,也研究出较多的社会体育科研成果。因此,对于高校体育在社区体育的发展中来说,高校体育可以充分地发挥自身的科研优势,将科研成果推向社区,建立科学健身理论体系,并使其能适应不同社会群体,将不同类型的锻炼内容进行科学的组合,并对锻炼内容的质与量进行科学的掌握。除此之外,高校体育要积极地开展群众体质和健康调查的研究,帮助社区成立全民健身研究机构,并定期开展研讨会,总结活动过程中的经验与不足,以便更好地促进社区体育发展。
除此之外要加强高校体育和社区体育之间的文化资源共享,推动两者之间的良性发展。学校有独具特色的体育文化氛围,体现出现代社会的文明和价值。因此社区居民进入学校参加体育活动,能受到校园文化的熏陶,在锻炼身体的同时,也提高了文化知识和修养。而对于高校的学生和教师来说,在社会上也能学到书本上没有的知识,在参与了社会实践并锻炼身体的同时,也增加了自身的社会文化知识,高校体育和社区体育之间的互动模式充分体现了文化资源的共享。
综上所述,普通高校体育与社区体育的互动模式有利于平衡我国社区缺少活动场地和体育指导员的状况,充分地利用了高校体育的资源优势,将高校体育设施和场所实现向社会开放,并充分发挥高校体育教师的指导作用,促进了整个社区体育的发展。普通高校体育与社区体育的互动模式是以高校为主要活动场所,体育锻炼的对象和参与者是学生和社区居民,在利用高校体育设施资源的基础上开展社区体育活动,同时也促进高校体育的发展。
[ 1 ] 胡水.高校体育与社区体育互动发展研究[ J ].文体用品与科技,2013,16(24):31-32.
[ 2 ] 胡水.广州地区高校体育与社区体育互动发展研究[ D ].广州:广州体育大学,2013.
[ 3 ] 秦华.陕西高校体育与城市社区体育互动发展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J ].价值工程,2012,31(9):169-170.
[ 4 ] 米艳,邵淑合.高校体育与社区体育互动融合发展的理论思考[ J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6(9):54-57.
[ 5 ] 武术.刍议长春市高校体育和社区体育的协调发展[ J ].现代妇女:理论版,2014,7(12):485-486.
[ 6 ] 胡兆晖.吉林省高校体育和社区体育互动的研究[ J ].华章,2012,11(24):202-203.
[ 7 ] 周凯.郑州市高校体育与城市社区体育互动发展研究[ J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3,29(2):70-71.
G807.4
A
1674-151X(2015)09-013-03
2015-08-01
湖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4年度立项课题(项目编号:2014B251):湖北省普通高校体育和社区体育互动模式的理论与实践研究,2014年10月,主持1/4;长江中游矿冶文化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科研开放基金项目(项目编号:2014kyb11):长江中游矿冶企业职工体育发展研究——以黄石矿冶企业职工体育发展为例(在研),2014年5月,主持1/5;2015年度湖北理工学院科研项目(项目编号:14xjr01y):黄石市矿冶企业职工体育发展历程与现状研究2015年1月,在研,主持1/6;湖北休闲体育发展研究中心开放基金项目(项目编号:2014kyb11):休闲理论视野下的大冶民间体育研究,2014年6月,在研,主持1/6。
刘显(1980 ~),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体育文化、体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