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新形势下体育高职教育教学改革①

2015-12-05 04:20刘殊
当代体育科技 2015年21期
关键词:体育产业课程体系岗位

刘殊

(广东体育职业技术学院 广东广州 510663)

去年,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两份重要文件。前者把职业教育上升为国家战略,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后者把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加快发展体育产业,明确提出到2025年,体育产业总规模超过5万亿元,成为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高等职业教育重点培养产业转型升级和企业技术创新需要的发展型、复合型和创新型的技术技能人才,与产业对接是提高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也是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和关键。因此,这两份文件的出台对体育高职教育发展是一个重大“利好”,必将对体育高职教育教学改革产生重大影响。在新形势下,体育高职院校应该如何加快推进体育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1 体育产业与体育高职教育的现状分析

体育产业是体育及其相关产业的总称,它是以体育健身休闲、体育竞赛表演和体育用品制造与销售为主营业务,同时对旅游、商业、会展、建筑、通信、新闻出版、广播电视、游戏动漫、网络等产业具有显著拉动和辐射作用的综合产业链。我国体育产业近些年来持续保持跳跃式发展态势,吸纳就业劳动力人数不断上升,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断提升。然而,目前中国体育产业化程度低,2012年体育产业增加值3135.95亿元,为美国的1/10,人均为美国1/40;GDP占比0.6%,仅是美国的1/4。特别是在欧洲、美国,体育产业的八成收益,都集中在体育服务业上,但在中国体育服务业的所占比重,仅仅两成左右。在人均GDP和居民收入提升、消费升级推动现代服务需求崛起之际,国内体育产业化空间巨大,尤其是体育服务业发展潜力巨大。体育产业转型升级需要做大做强体育服务业并实现现代化,而现代服务业具有“两新五高”的特征,迫切需要大量体育高级技术技能型人才。

目前,全国共有15所体育高职院校,共开设有社会体育、体育服务与管理、运动训练、体育保健、竞技体育、高尔夫运动与管理、休闲服务与管理等20多个体育及相关专业,在校高职生数约1.34万人。各体育高职院校都是地方体育系统举办,与体育行业有着天然的联系,建有各类培训基地为体育行业及社会开展培训和继续教育;校企合作也取得了一定成效,目前已有2所院校牵头组建了体育职业教育集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体育高职教育规模较小,专业布局及设置还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和体育产业发展的需要;专业与课程建设改革力度不够大,成效也不够明显;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不够,人才培养质量有待提高。

2 适应体育产业发展需求,优化专业布局

体育高职院校应建立体育产业结构调整驱动专业改革的机制,包括建立专业调整评估机制、重点专业和特色专业强化机制、新专业培育机制、优质专业教学资源共享机制等。体育职业类专业设置必须对接区域体育产业(链)。总体要求是:在当地政府和体育行业的指导下,依据区域体育产业结构及其变化发展趋势来调整办学层次和优化专业布局,以体育行业人才需求情况和体育职业岗位群来开设相应专业,及时改造现有专业,增强专业适应性,创办特色专业和重点专业,形成以重点专业为龙头、相关专业为支撑的专业群,辐射服务面向的区域体育产业,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目前,各体育高职院校开设的专业大多数是传统专业,职业定位模糊,趋同现象较明显,缺乏特色。笔者认为体育高职院校可根据本地区体育行业特色和本校优势,按单项性健身类、综合性健身类、休闲旅游类、运动防护与保健类、经营管理类、竞赛表演类等分类构建专业或专业群,进一步明确专业(群)服务的职业岗位群;对传统专业(如体育服务与管理等)应向体现现代服务业特征的方向进行改造和提升。此外,还可沿体育产业链延伸与渐进衍生和开发周边专业,如体育旅游、体育媒体、体育会展等专业,促进体育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

3 转变观念,明确专业定位和培养目标

体育高职院校是体育系统办学,行业特色明显,且通常一个地区只有一两所,应培养服务区域体育产业发展的发展型、复合型和创新型的高级技术技能型人才,是既懂体育,又懂经营和管理,并具有较高文化素质、良好职业发展和创新创业能力的新型服务人才。不同专业面向的职业岗位群不同,培养侧重点有所不同,有的专业强化运动专项技术指导、健身指导技术或运动防护技术,走技术技能服务岗位路径;有的专业侧重于经营或管理,走经营管理岗位路径。此外,体育高职院校要密切产学研合作,为体育行业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及服务,同时也要为社区教育和终身学习服务。

4 以能力为本位,开发体育职业教育课程体系

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开发的基本理念是需求导向、能力本位、素质教育和终身教育;基本思路是: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跨学科、进阶式、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基本流程是:需求调研→职业能力分析→职业能力标准和课程体系构建→专业标准和课程标准编制[1]。体育职业类专业课程体系的开发要点如下。

4.1 专业与产业对接

在课程开发过程中,体育行业企业专家必须全程参与,深入调研和分析体育产业的人才需求状况、,总结提炼职业岗位能力要求,明确专业培养目标和定位,确定专业课程体系,细化每一门课程的教学内容,以确保所设专业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4.2 专业与职业岗位群对接

专业是面向岗位群设置,而不只是一个岗位。需求调研时,要将每个岗位分层级,不同层级表明了工作能力的不同。职场中的人欲达到一定层级,必须经历相应的年限的努力和积累,层级越高需要的年限越长。岗位层级为学生指明了职业发展方向。体育职业类专业通常有三条职业生涯发展路径:第一条是技术技能服务岗位路径(如高尔夫教练和球童);第二条是营销岗位路径(如高尔夫俱乐部会籍销售和客服);第三条是管理岗位路径(如高尔夫俱乐部运行管理)。例如,高尔夫球童的职业生涯发展路径为:实习球童→初级球童→中级球童→高级球童→特级球童、球手。当然,职业发展中普遍存在着职业岗位迁移,如从中级球童升迁至球童主管、客服主管或销售主管等。

4.3 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教育对接

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依据是职业能力标准。从课程体系到每一门课程,甚至每一课程单元都应有职业能力标准中的职业能力与之对应。职业能力分析是开发职业能力标准的关键步骤[2]。对于体育职业类专业,一般应分别从技术技能服务、营销和管理这三个职业领域的各个岗位的具体工作过程出发,调研并分析确定各岗位的工作项目、典型工作任务和完成典型工作任务所需要的职业能力(包括知识、技能和素质),从而形成本专业的职业能力标准。职业能力标准中每个职业能力都是带有层级标识的,与职业岗位的层级相对应。同一层级的一个或若干工作项目及工作任务的职业能力构成一个职业能力模块,所有不同层级的职业能力模块组合成职业能力模块库。开展职业教育或培训时,只需要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学生的不同学习起点从模块库中选取不同能力等级的模块,科学合理地搭配组成课程模块、课程及课程体系,这样的课程体系就呈现出跨学科、模块化、组合型和进阶式的特点,便于实现中职、高职和应用型本科教育的衔接,也便于开展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

4.4 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

在开展职业能力分析时,应参照社会体育指导员、营销师等相关国家职业标准及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和国际先进标准、体育行业企业人才培训要求、典型企业岗位工作要求及岗位绩效考核方案等资料,这样开发出的课程体系及课程内容必然涵盖了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考证内容。由于课程模块的层级也与职业资格证书等级相对应,这样学完相关课程模块就可以考取相应等级的资格证书。

5 以能力为本位,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现代职业教育的基本特征是“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一般模式是“工学结合、知行合一”。在实践中,各体育高职院校及专业应以一般模式为指导,借鉴国际上流行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如澳大利亚为代表的TAFE模式等),针对各自的特点进行创新,使之更具特色。

5.1 实现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

职业教育以能力为本,要求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为一体,强调加强实践教学环节,重视知识和技能的应用,培养学生在工作场所以正确的方式运用所需技能的能力。以广东体育职业技术学院体育保健专业为例,该专业在省体育局的大力支持,建立了分项实训室(8类)—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4个)—校外顶岗实习基地(8个)。这些校内实训室和基地都是按照职业能力标准和职业资格证书的要求设计的,并符合国际化标准。校内分项实训室主要用于课程教学和单项基本能力训练;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包括广东省体能训练中心、运动防护中心、体育馆运动防护室、轻松100工作室)主要用于专业轮岗实习,在真实的对外服务中,教师进行现场教学,边讲解边指导,学生根据教师讲解的内容和指导进行实操。在实习方面,充分利用校外实训基地,根据高职学生三年制特点,实行“第一学年的体验实习+第二学年的轮岗或顶岗实习+第三学年的毕业实习”模式,强化学生的岗位实践能力。

5.2 推行项目教学、工作过程导向教学等教学模式

以健身指导综合实践课程为例,整个课程是一个健身指导和健身俱乐部管理的大型项目,又细分为若干个子项目(如操教指导、器械指导、健身俱乐部管理等),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负责指导。采用的课堂教学方法主要有角色扮演、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例如,应用角色扮演法,让学生在健身俱乐部实际岗位中扮演某个角色,工作一定时间后,采取岗位轮换的方式,让学生体验不同的工作角色,从而提高不同岗位的工作能力;在应用案例分析法时,聘请健身俱乐部经理讲解俱乐部成功管理的案例,聘请健身教练对学生在指导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改正意见。

5.3 开展现代学徒制培养

大型的高尔夫俱乐部资金雄厚、条件优越,且拥有较多的技术技能岗位。体育高职院校可选择高尔夫球运动与管理专业开展“招生即招工、入校即入厂、校企联合培养”的现代学徒制试点,与合作俱乐部一起根据职业岗位群和职业生涯发展路径,共同开发职业能力标准、课程体系、课程和教材,设计实施教学,组织考核评。体育高职院校承担系统的专业知识学习和基本能力训练,高尔夫俱乐部通过师傅带徒形式,依据培养方案进行岗位能力训练,真正实现校企一体化育人。

5.4 以关键能力培养为核心,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首先要抓好关键能力的培养,职业能力标准中包含了对职业关键能力的要求,应将对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渗透到所有教学环节。例如,外语应用能力主要是通过大学实用英语、专业英语课程来培养;信息处理能力主要是通过计算机应用基础和相关专业课程来培养;交流表达能力可以通过在客服和营销类课程中培养,还可以在其他课程中设置能让学生进行沟通、表达的环节来促进学生交流表达能力的提高;数字运算能力、解决问题能力、革新创新能力可在专业课中对学生的能力水平进行综合考查;与人合作能力、自我提高能力可在课程教学中设置专门的环节来考查。此外,要可以充分利用顶岗实习等实践环节,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自身的关键能力。其次,对于基本素质的培养,同样也要从教育的各个环节着手,主要包括:开设基本素质必修课及选修课;在专业教学过程中融入基本素质的培养和实践体验;通过第二课堂和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加强社会实践等。

[1]广东省教育厅,广东省教育研究院.广东中高职衔接专业教学标准研制:调查与分析[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

[2]广东省教育厅,广东省教育研究院.广东中高职衔接专业教学标准研制:职业能力分析[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

[3]吕红.澳大利亚职业教育课程质量保障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1.

[4]谢一风,熊惠平.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培养模式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4.

猜你喜欢
体育产业课程体系岗位
青春,在为国奋斗的岗位上闪光
三维视角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从上市公司股票走势看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现状
我国冰雪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研究
中队岗位该如何设置
医学类普通高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研究
高职Java程序设计课程体系建设思考
体育产业之篮球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走进“90后”岗位能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