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振英
(武汉体育学院文化课教研室,湖北 武汉 430079)
青少年运动员阅读现状的调查与思考
刘振英
(武汉体育学院文化课教研室,湖北 武汉 430079)
阅读是人类汲取知识的主要手段和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是学习生活中的一个重要课题。阅读活动具有社会广泛性、群体差异性、时代进步性、休闲娱乐性等特性,作为体校老师,调查和思考运动队员的阅读现状,从而开辟语文阅读的广阔天地,使每个学生都能提高阅读能力,以便长“智”、长“志”、长“质”,这对贯彻落实国家体育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运动员文化教育工作的意见》中“遵循教育规律和体育人才成长规律,努力改进文化教育的形式、内容和方法,提高运动员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的思想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据有关调查显示,中国孩子的计算能力是世界上最强的,但创造力在所列21个国家中却排名较后,为倒数第5。这便是一直以来的应试教育和重理轻文所造成的恶果。那么,从小就接受专业训练的青少年运动员群体阅读现状如何呢?笔者就他们的阅读目的、态度、兴趣、方式方法、时间安排以及阅读条件等进行了调查,调查显示,青少年运动员的阅读具有以下特点。
1.1 差异性
受训练专项、训练年限、教育背景、文化基础以及个性特点等因素影响,运动员学生在阅读目的和兴趣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在阅读目的多选调查中,学生对阅读目的的认识依次顺序为:丰富知识和词汇(60%)>提升能力和素养(58%)>休闲娱乐(26.7%)>提高语文成绩(8.9%);在阅读兴趣方面,学生喜欢的书籍类型依次为:小说传奇(42.2%)>漫画卡通(37.8%)>知识趣闻(28.9%)>人物传记(17.8%)>经典名著(11.1%)。从排序数据可以看出,处于成长时期的运动员学生有较强的求知欲,希望通过阅读获取知识,提高能力和素养,但阅读目的和兴趣存在较大差异。有些运动员学生希望通过阅读获取知识、感悟人生、提升能力,而有些运动员阅读仅仅只为打发时间和放松,他们喜欢看武侠、玄幻、志怪等小说,也有的运动员认为这类阅读可增加“IQ”指数,这与读物本身的趣味性有关,也与学生的文化基础和欣赏水平有关。
1.2 盲目性
阅读中超过半数的学生最关注书中的故事情节,对书中最重要的“人物思想和行为”关注的则只占到13.6%,还有11.4%没有特别关注的,只是随便看看,对阅读书籍的选择和阅读内容的关注都具有盲目性和不确定性。在调查对象中,有阅读计划的只有5.2%,经常做读书笔记的只有2.6%,语文课上经常出声朗读的仅为3.2%,遇到疑问时经常找人请教或查资料解决的仅为1.7%。他们没有掌握有效的阅读方法,阅读能力难以提高,因而阅读时无所适从,乱翻一下,表现出盲目性和随意性。
1.3 被动性
受金牌至上观念影响,运动员学生轻视文化课学习,希望通过阅读提高学习成绩的只有8.9%;自习课上能自主阅读与学习有关书籍的学生不足5%,而在课外阅读时间的投入中,这个比例则更少。他们也很少主动涉足图书馆或花钱买书。一些运动员坦言,除了课本,他们没有其他任何书籍,也从不看书,只有在老师布置作业或提供阅读材料时才会去阅读,这种阅读带有很大被动性。在教育部推荐中学生课外阅读的30部经典书目中,学生读过3本的仅占13.6%,读过5本的仅占2.1%。对《红楼梦》《论语》等传统文化底蕴深厚的作品阅读难度较大,因为看不懂而浅尝辄止,放弃阅读。运动员学生除了上文化课和晚自习,几乎所有时间都安排了训练,没有时间和阅读困难是他们阅读被动的客观原因。
1.4 层次低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影视文化和网络文化的迅速发展,大多数运动员更易接受网络阅读或电子阅读,一些趣味低俗的内容、脱离现实的情节、打斗和言情是吸引学生的主要因素,可以说,在阅读层次上呈现出了一种低层次性。当然通过网络也可以阅读有益的图书或专业书刊,但只要稍加留意就会发现,他们在网上更多的是打游戏、聊天、看电影,甚至炒股,一些运动员沉溺其中,完全放弃了文化课的学习,身心健康的发展受到较大影响。
阅读是学习之根,是教育之本,是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能力。阅读不仅具有认识功能,而且影响着人素质中最基本、最核心的东西——审美观、道德观和人生观。它既是一个人了解世界和思考世界的过程,又是一个人心灵自我观照的过程,即通过阅读来反省自我、提高自我从而养成深思和内省的习惯,因而对于人的成长至关重要。有益的读书、读好书,不仅可以增长知识,开阔视野,还可以增强社会道德感,完善人格,并为最终成长为专业牢固、素质全面、性格开朗、思维活跃、适应力强、能与国际接轨的优秀运动员打下良好的基础,是提高青少年运动员人文素质的有效途径。然而,由于传统观念对运动员的评价是以运动成绩论英雄,重武轻文,导致青少年运动员文化基础差,知识面窄,再加上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从而使他们的阅读呈现令人担忧的现状。在现行的“亦读亦训”的体制下,如何培养青少年运动员良好的阅读习惯,引导他们好读书、读好书,在阅读中学会识别真善美,抵制假恶丑,从而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和健全的人格,作为一名体育体育工作者,笔者有以下几点思考。
2.1 树立文化育人理念,营造阅读氛围
体育学校树立文化育人的教育理念,为学生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和学习氛围。
针对各级体校存在文化教育经费投入不足、教学设施条件不达标、师资队伍建设落后等问题,政府和主管部门应加大教育经费的投入,积极改善办学条件,通过加强图书馆建设等,为学生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在课程设置方面,既要考虑现实性,又要考虑对运动员学生发展的长期效用。可通过开设历史、地理、文学、艺术等选修课程,调整课程结构,构建人文素质教育的课程体系。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通过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如开辟“剪报园地”“导读专栏”等展示阅读成果;开展“读书知识竞赛”“朗诵演讲比赛”“ 古诗词演唱比赛”“英文歌曲演唱比赛”等活动,激发他们的阅读需求,调动阅读积极性。
2.2 改革课程教学方法,培养阅读能力
教师要针对学生特点来设计阅读教学,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由于各级体育学校的文化课教学管理隶属于体育部门,与当地教育主管部门及同行交流甚少,难以及时更新教学观念和方法,在课堂教学方面,容易导致教育理念滞后、教学及教学管理固步自封的状况。体校教师要加强学习,提高认识,更新观念,提高教学水平和能力。在语文教学方法上,应改革传统语文课堂教学中条分缕析地讲解式教学方法和应试教育中习题式的教学策略,减轻学生书面作业负担,加强阅读过程和方法的指导与实践。在语文教学内容上,要重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为学生的阅读奠定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扎实的语言基础。充分利用语文学科得天独厚的阅读教学资源,构建以阅读为重心的语文教学模式,寓教于情,寓教于美,引领学在阅读中品味、积累、欣赏、感悟;让学生在培养阅读兴趣、掌握阅读方法、形成阅读能力的同时,树立崇高的理想和信念、健康的审美情趣、坚定的意志品质,不断提高综合素养,得到和谐全面的发展。
针对运动员学生课外阅读存在的盲目性、被动性、层次低等特点,教师可结合教学实际进行指导。如向他们介绍一些图书馆的知识,吸引他们到图书馆阅读;根据运动员的专业特点、年龄层次、学习课程等为他们介绍一些学习参考书;还可以制订出适合青少年运动员特点的、满足培养复合型人才需要的基本阅读书目,使运动员阅读结构更趋合理。
2.3 完善评价考核机制,促进阅读成效
教学评价是积极调控和干预学习态度、维持学习兴趣和注意力的重要手段。科学合理、反馈及时的教学评价有利于加强管理、促进学习任务的完成,有利于学生一时酝酿激发的阅读兴趣转变为积极、主动、持续、深入的阅读动机和习惯。现行各级体校教学评价、考核、奖励等机制,都只针对“运动技术”和“比赛成绩”。这种对运动技术和比赛成绩的过分强调,存在着较大的片面性和强制性。在实际教学中,学生由于频繁参加各级各类比赛和集训,缺课现象非常普遍。对待文化课学习的态度,表现为冷漠、消极、排斥甚至放弃,阅读活动的开展与阅读能力的培养更是无暇顾及。各级体校及主管部门应提高科学化训练水平,合理定位文化教学;改革评价和考核方法,建设和完善规章制度,积极运用教师教学评价与学生学业评价,充分调动师生教与学的积极主动性,引导和调控教学过程。对学生学业的评价,应改革单一的以期末书面考试作为终结性评价的方式,综合采用多元化的形成性评价,对学生学习的各个领域展开全面评价。如语文学科可以将古诗文背诵、口语表达交际、课外阅读笔记以及参加各种活动中的突出表现都计入学分;有外出集训、比赛任务的运动员,实行远程指导和评价,以保持阅读的持续性。还可充分发挥教练的权威性,争取教练员的协调配合。同时,着眼于培养有较高文化素养运动员的长远目标,完善考核制度,在选拔和升学时,严格考核管理,让科学的评价和严格的考核成为运动员阅读的一个指挥棒,有效促进青少年运动员的阅读成效以及各科文化课程的主动学习,为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文化基础。
现代社会对人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体育的竞争实质是体育人才的竞争,尤其表现为体育后备人才培养质量的较量。优秀运动员的培养和优异运动成绩的创造,不但需要自然科学,还越来越多涉及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体育的文化价值和运动员的人文素养倍受关注。在当前素质教育的大背景要求下,阅读不仅帮助人们获取信息和知识、获得技能,更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生存和生活方式,使人们在阅读中进步、成长和成熟。当我国体育事业可持续发展面对“学”“训”矛盾而陷入困境、一筹莫展之时,各级体育学校应树立文化育人的教育理念,充分发挥阅读的特殊教育功能,以阅读为基础和平台,促进青少年运动员的全面发展,实现综合素质和人文素养的全面提升,最终实现“学”与“训”的双赢。
[ 1 ] 赵健.提高运动员人文素质的思考[ J ].体育文化导刊,2002(2):39-40.
[ 2 ] 李跃进.运动训练过程中运动员人文素质的培养[ J ].体育学刊,2003(1):110-112.
[ 3 ] 李瑞民.关于读书现状与人文教育的思考[ J ].理论观察,2002(1):87-88.
G89
A
1674-151X(2015)11-022-03
2015-09-18
武汉体育学院教学研究项目(编号:2015040)。
刘振英(1971 ~),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文化、体育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