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明明 朱天浩 王艺
摘要:导师队伍的素质,决定着高层次创新型研究生的质量。从对高层次创新型研究生教育的引导、延续和升华等方面深入分析了导师在研究生教育中的作用,探讨了导师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针对我国建设自主创新型国家的国情,提出了加强导师队伍建设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创新;研究生;导师队伍
中图分类号:G64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7133(2015)04-0115-04
近年来,我国将科技创新作为基本战略,将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形成日益强大竞争优势的国家作为目标。自主创新已成为我国科技发展的战略基点,高层次创新型研究生的培养是实现这一战略的有力支撑。2014年,我国研究生报考人数172万人,比去年减少4万人,专业型硕士报名人数增加,仅北京自2010年开始专业硕士招生以来,专业硕士连续4年占硕士生报考人数的比例上涨,分别为14.3%、20.6%、26.7%、33.2%,今年则达到38.3%。由此可见,我国对创新型应用研究生的重视程度与日俱增,选取优秀的导师队伍去引导高层次创新型研究生,为我国建设自住创新型国家提供保障,已成为高校规避“生产流水线研究生产品”风险的迫切要求,更是我国持续创新发展的重要保障。
1文献综述
国外对于高层次研究生培养的研究可以追溯到18世纪晚期,德国洪堡教育改革为许多国家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模式。法国、英国作为高等教育源头发展,俄、美、日等国紧随其后。德国通过让导师引导学生进行科研和为教授助教的形式来提高学生科研能力和实际工作的能力;英国将提高学生研究的方法论作为导师队伍建设的重点;美国高等教育专家伯顿·克拉克将科学研究与教学相结合,提出在有关导师队伍建设上制定科学、严格的聘任制度;日本将科研作为导师队伍建设的重点。
我国学者在对高层次研究生教育与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方面的研究成果也层出不穷,从第一部《高等教育学》的诞生,到作为教育学科的一个独立专业开始培养研究生,中国对高层次创新型研究生培养的导师队伍建设的重视程度呈现了一个质的飞跃。胡之德研究表明:通过学科交叉实践,可以培养研究生的创新性。李均在《中国高等教育研究史》中指出,中国高等教育需要走自主创新的道路。朱小军认为研究生培养的关键是建设一支结构合理、水平高、具有创新精神的导师队伍。2011年,教育部在高校内部选择15所学院,设立“教育教学改革特别试验区”,推进创新研究生培养。
2导师在研究生创新教育中的主要作用
教师教学的态度对学生的影响是很大的,作为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导师,其学术态度与人格更是取得创新成果和培养创新型研究生的关键。
(1)引导学生建立创新意识。据统计,2014年应届本科毕业生继续深造读研的原因中,期待未来有更好的就业及发展机会的占31.8%,对专业深度有所要求的占18.7%,自己兴趣所在仅占18.0%,想推迟就业占10.8%,听家长安排继续深造占10.4%,没找到合适工作继续升学占6.7%,通过出国留学移民占3.2%,如表1所示。由此可见研究生生源求学需求的多样性。基于此,导师要因生施教,给予不同学生合适的引导。
在教学中,研究生导师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教师。教师的任务是教书育人,以教学为主,研究生导师的任务是引导、答疑和共同研究,不能仅仅满足于解决问题,给出一个标准答案,而是引导学生找到正确解决事物的途径与方法。平等的对话与交流是师生之间的必修课,而引导式、答疑式和研究式教学正是一种师生之间平等交流的对话,即是教学方法,也是创新思维的衍生方法,所以导师在高层次创新型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创新教育时,可以潜移默化的影响其潜意识,使学生对创新产生需求。
(2)传授和延续导师的研究成果。据统计,全世界22%的诺贝尔奖名额被4%的科研机构占据,其中包括众多学者以及其学生们,这表明科研创新具有聚合性和延续性。在教学中,导师经常运用项目教学法,将自己的研究课题应用到教学当中,让学生在自己的创新理念中得到启发,与导师站在同一高度研究问题。在传授学生知识的同时,延续了导师的研究成果。
(3)影响学生的品德与学术作风。导师从招录学生到指导学生进行学术研究,从道德修养到学习态度,从为人处事到兴趣爱好,从研究生的科研到创新能力的培养等全方位对学生产生着影响。学生能力的获得要通过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才能实现,然而这些能力的应用与升华,则要通过研究生指导教师的指导才能完成。导师的言谈举止、学术作风和处事风格等,都对研究生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研究生在整个学习阶段,都在有意或无意的模仿导师,耳濡目染久了,自然影响其品德和学术作风。
3导师队伍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1)意识问题。导师队伍建设存在的意识问题是指,导师本人对创新不重视的心理反应形式。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体制把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相结合,个人的劳动成果与报酬成正相关。一些年事已高的导师,没有科研课题项目,无法在实践中给予学生及时的指导;部分科研项目较多的导师,没有过多精力教导每一位跟随其学习的研究生;而另外一些挂靠公司或者自己经营公司的导师,研究生很自然会成为其廉价劳动力。教师的职责是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知识、有能力、有创新意识的人才,然而当前导师的关注重点都聚焦在自身的利益所得上,缺少培养学生创新的意识,导师自身的感觉、知觉与思维在创新的意识上没有统一起来,因此无法将自觉性、能动性与创新性相结合,因此在引导环节存在缺失,对高层次研究生的创新意识培养造成严重影响。
(2)课程问题。首先,教师注重职称评优,忽视学生课堂感受。当前高校提拔、晋升老师职称,往往依据发表过文章所在期刊的等级与数量,以及所研究项目的成果,而忽视了在教学领域中的成绩,仅仅根据教师自身水平来评判教师的职称,失去了教师本身的含义。教师育人,学生教不好,自身优秀的人员只可以被称之为人才,而不能称之为导师。当下,高校应反思以往的评优原则,把学生的课堂成绩与对课程的吸收程度当做评估教师优良的方法,提高在课程上的重视程度与创新性。
另外,高校研究生当前分为专业型硕士和学术型硕士,迫切需要推进培养课程的改革。但目前两者区别很小,不能凸显培养课程特点,一些培养规模大、实践性差、没有明显优势特色的课程仍然存在无创新、无现实应用意义等问题。这对导师队伍的课程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要了解国际经济发展趋势,设置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课程。在课程设置方面无法贴近创新教育的切实需求,高校可多开展创新思维、商业模式、头脑风暴、创业管理等相关课程。
(3)师德问题。教师首要的责任即是“传道”。传道的核心思想就是要教育自己的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与创新观念。导师的素质是教育之本,素质又包括专业知识素养与人文素养,导师的主观能动性又是创新型研究生创新能力高低的决定因素。传统教育强调导师的统一性,即同时备课,统一授课,统一解题思路,忽略学生的个性,阻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释放。博弈论的创始人纳什先生,从小即可用简单的几个步骤解出老师写满一黑板的演算题目,现代教育,不能局限于传授知识,应多注重学生的个性教育,要能在高层次创新教育中起到指明灯的作用,用自身学术与情感魅力去言传身教,感染学生的创新能力。
4加强导师队伍建设的对策建议
(1)严格导师甄选制度。首先,高校甄选导师时,要选择具有发展战略眼光,能够高瞻远瞩的人才,能够及时了解本身研究方向的科研新闻,为研究生指出未来发展方向。其次,导师本身必须要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导师如果墨守成规、裹足不前,就很难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与能力的高层次人才。因此,在导师的甄选过程中,除科研能力与科研精神外,还应将探索精神、创新能力、对新事物的敏感度作为导师甄选的最重要的条件。
同时,导师在进行自我提升的过程中,也要遵循创新性、专业性、学术性与人文性原则,导师自己这样约束自己,才能保证在实际的科研教学中,把这些理念贯彻给高学生们。
(2)制定创新性激励政策。要促进培养创新型研究生导师队伍的建设,必须制定导师在创新方面的激励政策。为了鼓励导师队伍发展创新教育,可以对导师的创新进行物质奖励,从而可以保证创新性理念在导师队伍建设的有效实施。
首先,营造公正、人性的导师创新评价环境。要促进导师对学生的创新型教育,公正、人性的创新评价环境是十分重要的。在给予导师创新成果的评价时,不能随意选择评审团,要找到真正意义上的专家进行商榷。要能接受并鼓励导师队伍的创新型研究成果,使导师队伍得到与其创新型成果相适应的回馈。其次,对导师的创新进行物适当的质奖励。针对导师的创新成果,也应该相应的的物质激励。在导师的薪酬、奖金、补贴等应体现出一定的差异性,打破一碗水端平的局面。但要避免物质激励作用的膨胀,防止导师单纯的为追求物质奖励而去被迫创新,这不但违背教书育人与学术研究的初衷,而且容易使导师带上利益驱动型的帽子。再次,完善导师队伍培养高层次创新型研究生的培养机制。对于创新成绩优异的导师应该为其提供带薪培训、出国进修等继续深造的机会,从而为导师的进一步创新发展累积基础,也为导师培养高层次创新型研究生打下坚实基础。
(3)改善导师考评制度。要确保培养创新型研究生导师队伍的建设进一步发展,必须改善导师考评制度。改善后的导师考评,应加强对导师入职后的教学评价,完善学术评估体系,着重考核导师对研究生培养的能力,注重导师自身发展潜力考核,从而使创新型导师的队伍建设得到充分保障。
应加强对导师入职后的教学评价,用竞争来打破导师终身制的格局,形成有能力者上的动态局面,让优胜劣汰成为主导机制。毋庸置疑,教师考评是导师队伍管理的重要环节,也是激励导师进步的重要措施。因此建立健全、统一的高层次创新型研究生教育者的考核制度是十分必要的。让老师对每一定阶段的教学进行回顾与总结,汇报给上级领导进行教学评价,在研究委员会打分确定等级后,将综合素质低、专业素质差、科研能力不足的导师淘汰掉,优化导师队伍。
应完善学术评估体系。首先,对导师所进行的创新成果进行质量评价,不仅仅注重导师科研的数量,更要注重导师科研质量的高低。按照成果发行期刊的知名度高低与成果引用率等因素来评价,更加客观化。其次,对导师成果进行拟名评价,尽量排除人际关系等外界因素的影响。最后,为保障各项学术成果评估的客观公正与各评委的评价质量,要求陪审团还应该具有较高学术研究水平和能力。同时,评委要有多个学科综合交叉组成,这样才能从多个角度更加全面的评断导师的学术水平,不会以偏概全。
应考核导师对研究生培养的能力,关注导师培养研究生的全过程。对导师指导工作的考核应将数量考核、空间考核及质量考核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数量考核是导师评价知道研究生的时间与精力。空间考核指标主要是指导师在研究生在校期间,学习、实验、完成创新课题等的参与度。质量考核是指研究生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以及获奖情况。根据学术论文发表刊物的等级以及获奖情况的级别划分,可以讲抽象的评价量化,更直观的看出导师对研究生培养能力的高低。将数量考核、空间考核、质量考核三者有机结合起来,能客观、科学地评估导师指导研究生的整体情况,对于考核优秀的导师,可以适当增加其招生名额;对于考核不合格的导师,学校应停止其继续招生的资格。从而形成和谐有序、稳定持久的竞争机制,充分调动和发挥导师的积极性,增强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能力。
应注重导师自身发展潜力。让评价者与导师进行了解沟通后,进行合理评价,并非运用固定死板的条条框框将导师置于被动地位。通过对导师过去成绩的总结和对未来发展的合理预测,进行综合分析对比,从而得出导师自身发展潜力的预测。
(4)创新课程体系设置。在高层次研究生培养的课程设置上,导师要按照规范科学、创新拓宽的方针,更换刷新教学的内容,要在短小精炼的教时中突出创新性与前沿性相交叉的知识结构。同时,在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要避免高层次人才培养本科化的倾向。在按时完成学位课与专业课课堂教学的基础上,多增加实践教学课程,要求研究生尽早进入实验室,让学生大量阅读文献,提早了解学科当前的研究动向,撰写文献综述,并积极参与导师的研究课题。这能增强研究生的科研能力,提高研究生论文的写作水平,激发研究生的科研创新意识。以研究方向为单位,定期召开学术交流会,由导师提前提出讨论题目,让研究生进行专题报告。
(5)提升科研环境水平。欲培养高层次创新型研究生,高校需制定有效的评价机制和宽松的学习环境,即提供所需的创新支持。优秀的高校应为导师队伍及其所带研究生提供自由思考的时间和空间的创新环境,让处于创造性教育阶段的导师与学生有充足自由支配的时间。同时,要拥有良好的科研硬件环境,它和自由度共同构成了高校科研教育环境的重要内容。科研环境是导师与学生进行创新活动的基础,主要包括建设科研教学所需的场所和实验室、试验条件、仪器设备、基础数据、经费保障等。
(6)创建联合导师小组。为了确保高层次创新型研究生教育的质量,可考虑将单一导师制度改变为导师与导师小组相结合的培养方式。特别指出一些跨学科、跨研究领域的高层次人才,由导师小组或指导委员会联合指导效果会更加显著。学校应结合研究生本人的意见,选出联合导师小组的首席指导老师,并且要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同时,要根据联合导师小组中各教师的年龄段进行合理配置。第一阶段,年龄一般在五十周岁以上,他们是导师中的领导核心力量。他们一般在学术界具有较高的影响力与话语权,对自己研究方向已经有卓越贡献,在联合导师小组中他们起到引导和带头作用。第二阶段,年龄一般在四十到五十岁,他们是导师中的中坚力量。他们一般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与明确的研究方向,承担着自己研究方向的重要教学工作,在联合导师小组中他们起到了延续与传承的作用。第三阶段,年龄一般在30~40岁,他们是导师队伍中的补充力量。他们年轻干练,朝气蓬勃,是中青年学科骨干,他们不断为导师队伍输送新鲜的血液与新鲜的教学思路。
[编辑:厉艳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