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的写作在应试中的地位举足轻重,而如何提升学生的写作素养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黄厚江老师认为,要加强自由式写作与指令性写作的结合,我非常赞同。指令性写作就是有要求的写作,如应试作文。笔者主要谈谈自由式写作的好处和策略。
一、自由式写作的定义
指令性写作,规定了写作的时间、地点、字数、主题。相反,自由式写作即不受任何要求限制的自由自在的创作,它没有功利性,没有目的性,完全是创作者情感的流淌、见解的呈现,例如作家的文学性创作。对于学生而言,随笔、读后感等都属于自由式写作。
二、自由式写作的意义
(一)提高写作兴趣。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现实的应试教育评价机制让学生无学习兴趣,取而代之的是带着功利性的目的去学习。自由式写作不受任何限制,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有想法的、有兴趣的东西去写,能张扬个性,展现自我,久而久之,学生就会爱上写作,把写作当成青年人“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平台。
(二)积累写作素材。学生为什么害怕写作,都知道“腹有诗书气自华”,但学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素材,没有知识储备。事实上,课内的、课外的,身边的、社会中的事例俯拾皆是,关键是你能否请发现它、有感于它。自由式写作不仅能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事例,增加素材量;而且能让学生在观察和写作中增强发现事物独特之处的敏锐力和语言敏感度。
三、自由式写作的策略
(一)增强意识,培养学生的“感觉”。写作靠感觉,写作的感觉是创作的意识和主动性,是作者对眼中事物的敏感度。没有创作灵感的作品是苍白无力的,带着感觉创作的作品才能给读者一种撼动人心的感染。感觉从何而来?没有谁天生就对某一事物情有独钟、感慨颇深。教师要想培养学生的写作感觉,必须优化写作环境,让学生有创作的冲动。具体讲,教师可先拿出一些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如早恋、追星等)让学生口头表达个人看法,这时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鼓励其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分析这一话题,这样学生就会在这一舞台上找到自我,就会有展现自我的欲望和激情。然后,教师再拿出社会生活中的热点话题让学生点评,引导学生多去留心生活、观察社会,久而久之,学生对社会生活中的热点问题的敏感度提高了。这时,教师趁热打铁,让学生把口头点评变成自己的书面表达。
(二)提供素材,积累学生的“感点”。自由式写作要培养学生的写作灵感,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但前提是学生得有物可感,即有“感点”。高中学生的课业负担较重,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关注生活,观察社会,感点从何而来?笔者认为,感点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获得。
1.立足于课本。课本乃学生的根基,叶圣陶认为,教材是最好的例子。因此,在每一篇课文或每一个专题学习之后,教师可引导学生从中选择一个自己有感的人物或话题,写出自己的感悟。如2014江苏高考语文题是“青春不朽”,它和“向青春举杯”这一专题的内容是相吻合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如果在学习这一专题时,学生能自由地写出对青春的理解,那么这篇高考作文的写作应该不在话下。
2.着眼于阅读课。阅读写作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头戏,课本阅读满足不了高中生的需求。因而,师生要向外拓展,每周至少开设一节阅读课,此外,师生在平常教学中也可把报刊杂志上的热点时事、人物拿到课堂上供大家分享。这样,学生就会广泛涉猎,获取更多的“感点”。
3.放眼于课外。社会生活是作文的源头活水。在我们生活的世界中,每天都会遇到形形色色的人,身边会发生林林总总的事,在这些世事、人情中包含着深刻的哲理和丰富的思想。我们应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随时写下自己的感想,从生活中发现素材,积累素材。
(三)鼓励创作,加强教师的“感化”。感化是教师的行为,感化就是鼓励学生,让学生爱上写作,其作用是引导、激励。学生的思维品质是有差异的,有的学生目光较敏锐,能发现事物的独特之处,有的学生的思想认识流于表面。这就要求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对于学生自由式写作生成的作品,教师不要做任何好与坏的点评,鼓励即可,可让学生在相互交流中求同存异,从而提升自我。要允许学生突发奇想、胡思乱想,只要学生有想法,就给予鼓励,让学生在宽松的自由式写作的氛围中提高观察事物的敏锐力、思维的品质、语言的敏感度。
自由式写作能让学生在积累素材、增加储备的同时喜欢上写作,它是写好考场作文的前提。当学生的自由式写作发展到一定程度时,教师再适当地予以写作技巧上的指导,如此,学生的写作水平才能循序渐进地提高。
孙永平,教师,现居江苏徐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