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冬云+尤先哲
摘要:物质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如何依托现有资源,充分发挥物质文化建设的作用,实现增强文化底蕴、美化校园环境、陶冶学生情操、全面提升学生素质的目标呢?我们觉得在校园物质文化建设方面应该做到三个方面的统一。下面以湖南省示范高中——常德市鼎城区第一中学的校园物质文化建设为例予以说明。
关键词:办学理念;办学特色;育人方式
中图分类号:G63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19-0268-02
一、在办学理念上做到主旨内涵与外在形式相统一
一所成熟的学校不仅要有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还要有突出特色的办学理念。常德市鼎城区第一中学是一所拥有近百年办学历史传统的省属示范高中。学校创办于1922年,占地面积约189.7亩,现有师生员工近4000多人。学校最初创建名为“湖南省私立高级隽新小学”,后改为常德隽新初级中学,因为名称中的隽,有指隽拔、隽秀、俊逸之意,可解释为“卓异出众,俊逸超特”、“才智出众的人,出众的才智”、“优异出众,清雅秀丽”、“俊秀飘逸,超群拔俗,才智俊秀的不凡之士”。新,即革新,创新之意。原校名的立意旨在通过不断的变革和创新实现两个目标:一是达到办学卓异出众,超群拔俗之目标;二是培养俊逸超特,才智隽秀的不凡之士。“隽”是目标,“新”是方法。学校初创者早就为后人奠定了办学的思想,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学校以此确立了目前学校发展的核心理念为“隽新”。以前的校名“隽新”就是学校的灵魂,就是继续传承“隽新”的办学宗旨。为了贯彻“隽新”这个核心理念,学校将学生助学奖金基金改为“隽新奖学金”;对学校发展做出贡献的教工先进个人名称改为“隽新功臣”;青年老师竞赛优秀个人改称为“隽新之秀”;在完善内涵的同时,在文化建设硬件上进一步加以突显,将“隽新”二字雕刻在灵璧石上,竖立在校门这个醒目的地方,并在石头上的“隽新”下方诠释其内涵;制作了以“隽新”为主题的校徽悬挂在校门右上方;集体作词谱曲了鼎城一中校歌“隽新之歌”,并在校道旁砌台刻在红色大理石上;校园正中央的知鱼池中间的过桥改名为“隽新桥”,并用大理石雕刻镶嵌在桥中央的两侧;学校的多功能会议室改成了庄重、上档次的“隽新讲堂”,供教师上课,名家讲学;进校门的主校道也改名为“隽新路”。
为了与办学核心理念融为一体,学校又将“立志、正德、笃学、健身”的校训、“团结、务实、求是、拓新”的校风、“博学、严谨、务实、求精”的教风、“勤学、好问、善思、创新”的学风用镀金大字镶嵌在校门后上方,“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这八个金光闪闪的大字装点在学校中心地带的高三恒一楼顶的30多米移动发射塔上,高高屹立,勉励师生精业好学,鼓励师生追求卓越,进一步彰显学校特色。
二、在办学特色上做到秉承传统与开拓创新相统一
鼎城一中在利用原有优秀的文化成果和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的同时,更要着力打造与时代精神相吻合的精神产品。
为了营造尊师重教的氛围,学校将30年前雕刻的至圣先师“孔子”高大石雕像,从校道的偏僻一隅请到主体建筑高三恒一楼正前方,寓意为“至圣先师”——孔子带领学校众多弟子一同前行。每年高一新生开学之初或高三同学毕业前夕,学校都要举行隆重的尊师重教活动,让学生懂得知恩、感恩,不忘母校老师培养之情。
校园正中央因地势低洼,建校之初,将其挖掘成长60多、宽35米、深2米见方的长方形水池,以前池塘西端水中造假山一座,东面安装喷水设施一套,池中投放少量的杂色鱼种,偶尔有师生欣赏。前年,在原有基础上将它打造成校园内文化建设中一个突出的亮点,围绕水池四周用1.5米高、间距2米的大理石柱连接起来,水池命名为“知鱼池”,并将名字刻在东、西两头石板中央,四周放置一些条椅,将收集的古代名家与鱼和水有关的诗词、警语、名言雕刻在大理石柱中间的石板上,供师生课余散步观赏,如“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强调的是实践;“水不激不跃,人不激不奋”强调是要奋发图强,积极进取;“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不争”说明人的良好品质的重要性;“智者乐水,仁者乐山”说明了人们要追求的理想境界,等等。每至初夏,40多条着色耀眼的名言、警语与池中欢快畅游的锦鲤、盛开的睡莲、鲜艳的荷花、假山上鸣唱的小鸟构成校园内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而且其诗词、警语、名言还具有审美、书法价值,更具有哲理启迪的功能,不仅给学生以美的享受,还培养了学生良好的文学素养和思想品质。
针对学生课余活动区域狭窄的不足,学校科学布局,将一幢破旧学生公寓楼撤除,改造为340多平方米的文化体育活动广场,中间增设了24个羽毛球场,扩大了学生活动空间,四周修建了设计新颖的18个校园宣传橱窗,充分展示了各年级、各班级、各科室、各学科的一些与工作、学习、生活有关的场景图片和活动情况,并定期进行更换,让师生了解学校工作的全貌,也提升了学校文化的品味。
三、在育人方式上做到环境熏陶与人文关怀相统一
校园物质文化建设不仅仅表现为环境、设施的改善,还是学校办学目标、宗旨和理念的具体体现,更是给师生注入正能量的有效裁体。这应该是校园物质文化建设所要达到的真正内涵和本质。鉴于此,鼎城区一中在校园物质文化建设方面着力做了如下三件事。
1.抓命名工程建设。对学校四幢教学楼进行命名,高一教学楼为志一楼,高二教学楼为守一楼,高三教学楼为恒一楼,综合培训楼为和一楼,寓意为进入鼎城一中高中三年要立志、求志、成志,实现圆梦和谐;对三幢男、女学生公寓楼分别命名为和瑞楼、和衷楼、和易楼,意味着同学们整天生活在一起要吉祥平安、内心平静、谦让相处,形成文明和谐的氛围;对两幢科技综合楼命名为博雅楼、拓新楼,勉励学生要追求卓越、知识渊博、厚德践行;对两幢学生食堂改名为知味堂、思源堂昭示着我们要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不要忘本;学校行政办公楼改名为求是楼,提醒行政管理工作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对校园内两纵两横四条校道分别命名为隽新路、厚德路、载德路、正德路,希望同学们在求学路上厚德载物,追求卓越。endprint
2.抓主题文化建设。第一,打造亭阁文化。在校园中心区域内,在主体建筑物恒一楼中轴线上的前后修建两条回廊,中轴线前方最高点起名为凌云阁,阁前上联为“沅江水暖芷兰菁”,下联为“善卷风薰柔梓秀”;阁后上联为“兴邦众志可成峰”,下联为“逐鹿梅林敢问鼎”;阁左边为言志亭,亭前上联为“滚滚飞轮轴处中”,下联为“张张答卷我第一”;亭后上联为“一园丹青千般景”,下联为“四季春色万缕思”。阁右边为润新亭,亭前上联为“亭翼泉清文永隽”,下联为“风恬露润花常新”;亭后上联为“化雨勤浇桃李树”,下联“春风乐育栋梁材”。轴线后端建回廊连接恒一楼与拓新楼,曲折蜿蜒,靠恒一楼建立雪亭,上联为“程门立雪尊师重教”,下联为“绛帐传经有教无类”。挨拓新楼建求索亭,上联为“前后贯通升堂入室”,下联为“上下求索造极登峰”。这些形态各异的亭阁上的对联不仅可供学生欣赏阅览,还有立志勤勉、修德养身的作用。第二,打造饮食文化。食堂是学生饮食消费的场所,也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优秀品质的地方。学校根据本校实际情况,一方面,加强食堂内部管理,另一方面,充实食堂这个有限的空间。在食堂墙壁宽阔的地方,开辟图文并茂的饮食健康知识介绍专栏,加强饮食健康的安全教育;利用立柱的有限空间,将与爱惜粮食有关的名言、警语、故事制作成匾牌悬挂在立柱上,如“快乐生活每一天,开心享受每一餐”;“倒下的是剩饭,流走的是血汗”;“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等等,一条条警语、一张张图片、一个个故事成为了洗礼学生心灵的重要方式和手段。第三,打造廉洁文化。当前备受社会广泛关注的反腐倡廉行动,也会延伸到校园。为了更好地关注学生未来的发展,从小建构起反腐倡廉这堵心理防护墙,学校在高三年级恒一楼的四层教室外面的走廊里,将当今领袖人物与廉洁的论述、历史上名人倡廉名言以及一个个古今倡廉故事收集起来,采取书画的方式制作成的匾牌挂在墙壁上。让学生在课余走廊休息时和上下楼梯的过程中,均能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到廉洁的重要性,从而培养敬廉尚德的风尚,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升思想境界。
3.抓环境美化建设。鼎城一中自搬迁新建以来,不断重视校园环境美化,学校布局合理,环境优美,校园面绿化覆盖面积5.8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54.81%。拥有城区极为少见的8240平方米的常绿草坪,成为江南城区一块难得的“绿洲”。校园内常年绿树成荫,鸟语花香,风景怡人,各种灌木绿篱围绕校道两旁、外墙四周,除了内有高大的香樟、桂花、茶花、银杏、含笑、玉兰、女桢球等众多名贵树木外,还有更具特色的铁树、柏树、杜鹃、纹母、棕竹、墨米兰、红枳木、五针松、对结百枘等159盆大盆景,品种上档次、有品位,其中造型优美的60多盆纹母、红枳木大盆景多次参加常德市园林盆景展览,得到了行家赞誉。近年来,学校又引进培育了8个品种的90棵梅花小盆景,寒冬盛开的鲜艳的梅花与翠竹、松树相映衬成为校园内一道更为亮丽的风景,真是“一园丹青千般景,四季春色万缕思”。优美怡人的环境陶冶了学生情操,绿荫覆盖、植物茂盛的校园充满着自然界的气息,净化着学生的心灵,使学生更加热爱自然,珍惜时光,珍爱生命。经过不断发展完善,目前鼎城一中已成为“湖南省园林式单位”、“湖南省绿色学校”、“湖南省省文明单位”。
校园物质文化建设作为重要的教育资源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有自身丰富的内涵。在校园物质文化建设中,我们可以借鉴鼎城一中好的做法和经验,注重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整体建设,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校园物质文化,充分发挥物质文化在校园文化中的育人功能。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