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义忠,冯 楠,张成燊
(河南大学土木建筑学院,河南开封475001)
河南大学南大门建于1936年[1]。它古朴典雅、端庄秀丽,是中西合璧式建筑的典范,因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技术价值和艺术价值,与六号楼、七号楼、东西斋房、大礼堂等一起组成了“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旧址”,该旧址于2006年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该建筑历经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文化大革命”和改革开放等阶段,在历史的变迁中屡有修缮,梁枋彩画、垫板花格及脊兽瓦饰都有一些变化,但主体结构、四柱三楼加耳房格局始终未变,中西合璧的风格依旧。2001年,为适应学校的发展、迎接90周年校庆,决定对该建筑进行扩建。如何在不破坏其结构和文物风貌的前提下扩大其使用功能,是当时亟待解决的问题。
图1 河南大学南大门原貌
河南大学南大门原有3个门洞(见图1):中间主要的拱券形门洞,净高3.7 m(最高处),中宽3.60 m(最宽处);两侧的矩形门洞,高 3.0 m,宽 2.5 m[3]。按校史记载,1936年建造大门时,在学校学生仅1 000人。当时的交通工具以黄包车为主。这样尺寸的门洞的交通功能对当时而言显然是绰绰有余。及至改革开放初期,河南大学在校学生已有6 000余人,除了消防车等大型车辆不能通行外,仍能满足日常交通之需。然而到了20世纪90年代末期,学校的招生规模逐年扩大,机动车辆迅速增多,该大门在通行功能上已不能满足发展的要求,同时文物建筑保护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改变已是当时必然的选择。
河南大学校园位于开封城的东北角,北邻铁塔公园,东倚古城墙,西临内环路终端,均不宜开设大门。更重要的是建校以来,南大门的位置一直未变,延伸出的周边区域格局亦非常稳定,其作用俨然已固化为对河南大学的文化认知。如果仅保留有限的非机动交通,而将机动交通转移至原大门视野之外,不仅不能有效解决交通问题,而且还会弱化河南大学的形象。所以,紧邻南大门扩建通道是解决交通问题毋庸置疑的唯一选择。
在对多种因素分析的基础上,学校确定了扩建的指导思想:一、原大门的交通功能要礼仪化,精神意义应大于使用功能;二、扩建方案要本着对原大门影响最小化的原则解决交通问题。据此,设计人员拿出三个方案。
方案一:对原大门采取凯旋门式的保护,以此为中心形成广场,扩建的大门设于内广场现大门的内侧。这一方案对原大门本体的保护最为有利,在原大门前广场的主要视点的视野内没有增加新的元素。
方案二:扩建的大门与原大门在东西一条直线上,强调对比,形式尽量简洁,区别新旧,扩建部分处于从属地位,以突出主体建筑,避免喧宾夺主。如图2所示,这一方案在解决交通功能的情况下,可将影响降低到最低程度。
图2 方案二效果图
方案三:扩建的大门与原大门在东西一条直线上,强调和谐,建筑形式完全采取原大门的形式,包括从整体到局部,力求随着时间的推移,使二者融为一体。如图3所示,扩建后的大门新旧界限模糊,仅是尺度扩大而已。
图3 方案三效果图
文物保护、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历史文化等领域的专家对这三个方案进行深入的对比分析后,认为:方案一对原大门视觉观瞻几乎没有影响,且对原大门的保护较有利,干预性最小。但原大门是校园建筑群的有机组成部分,且是序列空间的开端,从入口至大礼堂仅500 m的距离,新扩建的大门在原大门北侧中轴线,它的存在缩短了大门到大礼堂的距离,削弱序列空间的整体气氛。方案二通过对比的手法保证了原大门的突出地位,但由于扩建大门与原大门紧邻设计,干预性较大,且均在前广场的同一视野范围内。虽然新旧大门之间各有一颗龙柏树绿化遮挡,影响程度有所降低,但二者在视觉上仍然过于突兀,新与旧对比过于强烈,很难共存。方案三虽然也存在干预性较大的问题,但设计形态元素均来源于原大门,借鉴了文物保护修旧如旧的精神,更符合中国传统审美习惯。最后,方案三以巨大的优势得到了校方及城市规划、文物保护等单位的一致认同。
扩建方案平面在原大门两侧,紧邻耳房处设上下行车道大门,再外为东西两间值班室。整体由原来的大门加左右耳房的横向三段式格局,扩大为原来的大门加左右耳房,再加东西上下行道及东西值班室的五段式格局。扩建通道的宽度因通行能力的需要,客观上大于原大门中间门洞的宽度,其对应的屋顶长度自然大于原大门主楼屋顶的长度。为了不喧宾夺主,扩建的上下行通道采用两柱单牌楼形式,类似于原大门的主楼屋顶部分。虽然新建建筑屋顶略长,但因原大门的主次楼为有机组合的整体,且有值班室的隔离,新建通道屋顶与原大门屋顶之间有了一定的距离,新老建筑之间有相对的独立性,加之新旧建筑之间前侧东西各有一棵龙柏(现为石楠)遮挡,新建部分的视觉效果仍小于原大门的尺度。
扩建建筑高度低于原大门次楼高度,但按现行消防规范的要求,通行净高须大于等于4 m,高于原大门净高3.7 m,净高的需要和总高的控制成了方案创作的核心约束[4]。针对这一分析,方案采取单檐庑殿顶形式,重点压缩柱上大小额枋之间的垫板的高度,将大小额枋与垫板连体做成工字梁形式 ,如图4所示,这样不仅有效地降低了总高,同时也解决了单梁在4 m跨度下断面较低问题。
在完善功能的基础上,对建筑细部极尽所能地仿照原大门的做法进行处理。新建建筑的屋顶形式、屋身做法及柱基座的细部处理悉如原建筑,力求随着时间的推移,模糊新老建筑的界限,创造一种浑然一体的效果。扩建后的河南大学南大门如图5所示。
图4 庑殿顶牌楼剖面图
图5 扩建后的河南大学大门
文物建筑临近扩建建筑是传统街区面临的共性问题。建筑是凝固的音乐,优秀的传统建筑因传承着特定的历史信息受到人们的关注和保护。随着时间的推移,历史的变迁,使用功能和使用方式都会发生巨大的变化,文物建筑保护与再利用,暴露出固有的矛盾。河南大学南大门的扩建在保护与再利用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十多年过去了,时间给了有力证明:只有统筹兼顾,深入研究限制条件,本着对历史文物负责的态度,对紧邻文物这一特定区域建筑设计依然有着巨大的创作空间。
[1] 张振江.薪火集河南大学学人传[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2.
[2] 左满常,张大伟.河南大学近代建筑群述评[J].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34(2):106-110.
[3] 邓明灿,张义忠.河南大学校园百年建设史[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12.
[4] 张义忠.约束与创造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J].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42(4):428-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