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明
(开化县第一初级中学 浙江徐州 324300)
论可持续发展视野中中学体育人文教育的渗透与融合
张明
(开化县第一初级中学 浙江徐州 324300)
从中学体育教学的本质层面出发,对学生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则是核心目标。随着时代教育发展方向的转变,学生思想引导以及意识的正确形成已经作为中学体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文教育的有效渗透则是对学生内心发展形成有效的引导作用,并且对学生能力、素质的全面培养具有积极的时代发展意义。这也是中学体育教学可持续发展目标科学实现的基础,对体育教学的内在本质性构成要素给予系统化发展,体育教学人文教育价值得到最大化挖掘。
中学体育 可持续发展 人文教育 渗透融合
中学体育教学随时代教育发展进程的不断加快,对其发展要求不断提升,为发展方向进一步的拓宽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人文教育作为对学生心理素质以及道德观念全面培养的重要要求,体现出中学体育教学逐步面向学生身体、心理素质全面发展的新方向。这也是中学体育教学面向时代教育发展所做出的基本转变,也是遵循中学体育教学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基础,对学生思想意识以及体育思维观念的形成产生根本性的推动作用,对教学氛围的构建及优化形成无形中的促进。
团结合作作为中学体育教学人文教育的重要体现形式,能够展现出学生之间以及学生与教师之间所具有的思想默契,为提升学生个人品质产生积极影响,同时也是和谐、可持续教学氛围构建的中心要素。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团队内部之间的相互帮助、取长补短则是合作精神的重要体现,也是课堂教学中人文教育所具有的影响功能直观表达。合作精神的培养可以通过不同的教学形式进行有效开展,例如教学比赛以及教学分组游戏等,这些方式都是对学生之间合作精神进行有效培养的根本途径,同时也是中学体育人文教育进行有效渗透的重要途径,为人文教育的内在价值最大化形成有力地推动,为教学过程可持续发展提供充足的动力。
2.1 基本道德素质引导为根本,促进中学体育人文意识的培养
中学生道德观念以及道德素质的形成意味着学生人格品质得到有效培养,也是学生人生发展的重要阶段。中学体育教学人文教育开展的出发点在于对学生基本道德素质进行有效培养,使得学生能够正确意识到“对”与“错”,促使学生性格以及内在思想品质逐步提升。从体育教学的基础发展方向来看,首先则是通过教学过程对学生身体素质进行积极培养;其次在于对学生心理素质以及道德素质给予全面加强,使得学生能够对体育人文产生基本意识,对学生内心具有相应的净化功能。从这一角度出发,教师对于基本道德素质的引导则需要结合教学实际内容,唤醒学生对基本道德的有效认知,逐步为人文意识的形成提供有力的前提条件,确保中学体育与人文教育之间达到相互融合、渗透的最终要求。
2.2 道德观念的形成为基础,加快中学体育人文认识的步伐
中学生道德观念的形成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理解事物发展的角度产生积极变化;第二,参与实践过程的积极性不断提升。初中体育教学对学生道德观念的形成过程应进行有效的引导,主要的方法集中体现在对教学模式以及教学情境的改变,以学生实际参与基础,对学生自身道德观念形成的出发点进行有效指引。促使中学生道德意识能够有效的落实到实践过程当中,使得学生对于体育人文的认知过程不断加快,而学生面对事物发展的内在思想能够形成积极有效的优化,体育教学人文教育方向的明确性有效加强,为中学体育对学生身、心素质的全面提高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2.3 道德品质的构建为目标,强调中学体育与人文教育互动传播
中学生道德品质的有效构建对学生人格发展产生积极影响,也是对学生、教师之间和谐教学氛围构建的重要因素。从这一角度来看,中学体育教学应强调人文素质的有效传播过程,对学生人文发展目标的定位保持高度的准确性,以此强调以人文素质发展为核心的道德品质构建过程。而在进行体育与人文教育互动传播过程中,主要途径可以在于通过不同形式的课堂教学活动进行积极开展,在无形之中对中学生的潜在意识充分激发,人文素质观念由此进行广泛渗透。逐步引导中学生道德品质形成层次性的提升,为中学体育教学人文教育发展的立足根本进一步确立,为中学体育课堂教学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3.1 以和谐友善心理健康为引导方向,实现中学体育人文教育价值
和谐友善不仅仅是中学体育课堂教学的环境氛围构建的目标,也是学生对课堂教学过程的精神追求。从新时期中学体育教学发展方向来看,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引导过程逐步成为教学的另一重点,同时也是人文教育有效开展的重要切入点。中学体育人文教育倡导对学生基本道德素质的有效提升,逐步使得学生内心品质得到相应的优化过程,为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与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作用。而心理健康引导则是对学生内心发展角度进行科学转变,对学生课堂教学的认知过程全面引导,突出教学氛围和谐发展的内在意义,逐步对学生内心发展思维产生积极的影响作用,在这样的条件下中学体育人文教育的内在发展价值得以全面体现,有效地满足体育教学可持续发展思想所提出的新要求,教学模式以及教学氛围的构建实现创新发展最终目标。
3.2 注重思维健康引导为重要补充,体现体育与人文精神有效融合
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形成对学生思维意识的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由于中学生正处于思维构建的初级阶段,思维能力的正确培养对学生后期的发展产生相应的影响。而从学生内心发展特点来看,体育教学则是学生参与积极性较高,对学生自身内心影响作用较大的重要学科。通过对学生思维健康的正确引导,促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对于事物的认知思维保持高度的准确,对自身观点的正确树立提供有效的思维保障。这是中学体育教学与人文教育之间有效结合的必然产物,所具有的作用体现在学生思维形成的正确性与积极性,对学生人文观念的生成具有潜在的推动作用。
3.3 坚持人格健康发展为基本导向,实现体育教学人文素质全面培养
人格健康发展作为新时期中学体育教学的基本目标之一,学生心理健康及身体健康协调发展,对中学生人格的有效形成进行正确引导,为课堂教学环境以及氛围的进一步优化提供内在思想保证。人文教育注重对学生人格、思想以及意识的充分探索,将人文素质所具有的发展意义以及发展价值进行最大化挖掘,对体育课堂教学发展目标的不断提升形成有力推动,促使体育教学活动的开展能够对学生思想素质以及身体素质的发展之间相互融合,学生人文素质总体形成不断提升,推动中学体育课堂教学人文教育所具有的功能性不断加强,素质培养角度逐步实现由单一化向系统化方向迈进。
3.4 立足人文教育生态化发展趋势,达到中学体育与人文教育和谐发展
中学体育教学生态化发展则是立足教育发展的可持续性思想,对教学活动的内容以及思想进行有效拓宽,强调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全面提升,带动学生体育活动参与积极性。在这样的形势下,中学生对于体育课程的认识观念会逐渐形成转变,并且对参与体育教学的主动性不断增强,促使学生之间以及学生与教师之间合作能力的有效提升,团队协作能力以及意志品质的构建逐步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在这样的教学氛围中,为中学生思维的健康引导以及道德素质的有效渗透提供积极有效的条件,人文教育与体育教学之间形成紧密融合,人文教育所具有的价值也能够得到充分的渗透,与时代教育改革发展思路之间保持相互统一。
人文教育的重点在于对人的思维、意识以及能力素质进行有效地深化发展,结合有效的思想引导不断进行深入探索,提升教育所具有的内在发展潜力。中学体育教学人文教育的有效渗透与融合,立足对学生思维、意识以及能力素质的全面引导,对教学氛围科学优化,促使对教学过程学生内心与身体素质的全面提升提供广阔空间,以此不断增强新时期体育课堂教学可持续发展动力,满足时代教育发展所提出的新要求。
[1]郭叶.学校体育呼唤人文精神[J].体育学刊,2005(1):6-8.
[2]吴继胜.新课程下学校体育应该重视人文教育[J].中学课程资源,2008(4):14-15.
[3]董嘉鹏.我国近现代体育思想对当前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启示[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3):27-28.
[4]张广容.我国“新课改”以来学校体育研究“热点”问题探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0.
G8
:A
:2095-2813(2015)05(b)-008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