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辉
(广州体育学院 广东广州 515005)
篮球是中学体育课的主要内容之一。而篮球中的原地单手肩上投篮更是篮球教学中一项重要的技术,熟练地掌握这项技术,对提高投篮的命中率起十分关键作用。在中学进行篮球单手肩上投篮技术的教学中,采用直观和启发式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能有效的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动作表象。通过观看技术动作,然后进行模仿练习,并在练习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在教师的引导下与教师进行探讨,边想边做,边看边练所发现的问题,使得想与练相结合。这种新教法不仅使学生的学习能力有效地提高,并且使学生思维得到发展,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效提高。
该文以郴州市二中高二(1)班和高二(2)班各40位男生为教学的研究对象。实验内容采用“原地单手肩上投篮”动作为主。在实验中将学生分为两组,高二(1)班为实验组,高二(2)班对照组,两组教学实验时间分别2个月。每周两节体育课,教学内容均为水平五的篮球教学内容。
1.2.1 文献法
通过查阅中国期刊网,中国优秀学士论文网,查阅国内外相关的研究成果,并进行深入细致的学习,为该文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1.2.2 实验法
(1)实验组。
采用直观录像和启发式相结合的多元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实验组教学方法,主要是采用直观录像和启发式相结合的多元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实验步骤为以下几点。
①通过观看录像、语言讲解与动作示范相结合、练习、录像对比、设置问题情境、学生相互纠正、念想、教师与学生共同讨论,心理素质训练和本体感觉、视觉与空间感觉的培养等多元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在实验组的实验教学步骤中重点抓录像对比和本体感觉的培养。
②录像对比是对学生练习原地单手肩上投篮的投篮过程进行录像,练习完后对学生的录像进行回放,让学生明确了解自己的投篮过程。分析动作的正确与错误与否。在观看自己投篮动作的录像对比时,一定要明确错误的地方在哪,是怎么出现错误,应怎么纠正。此时教师在提供标准的动作录像让学生进行比较。教学中重点刺激学生错误动作的纠正方法。让学生尽快掌握正确的投篮动作过程。尽早形成正确动作的动力定性。加深学生对正确动作的了解和提高。
③培养学生人体本体感觉、视觉感觉、空间感觉。人体自身具有本体感觉的能力,每个人肌肉感觉的不同,使其具有不同的动作技能掌握熟练程度,因此只有良好的肌肉本体感觉,才能形成熟练准确的动作技能投篮命中率与肌肉本体感觉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视觉的定位,空间的概念对投篮练习者来说是个抽象而又是确实存在的。通过视觉与空间感觉的定位,能够为本体感觉提供一个信息化的刺激。让本体感觉到投篮距离多远,投篮方位和用力的大小。从而使学生的视觉、空间感觉和本体感觉有机的相结合。在教学中怎样刺激它们的内在联系,提高投篮命中率,是我在实验组教学中难度最大的地方。但是通过多元教学方法刺激实验组的学生,能让学生找到对投篮动作的感觉,从而提高投篮命中率。
(2)对照组。
采用常规的教学方法。即教师讲解示范后、让学生反复练习、最后点评,比较单一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其一般教学步骤为以下几点。
①教师持球进行完整的动作示范(学生仔细看)。
②对示范进行分解讲解(学生模仿)。
③徒手做完整的示范动作(学生模仿)。
④教师纠正学生的徒手练习错误。
⑤教师纠正学生的持球练习(对蓝)错误。
1.2.3 测量法
本实验将测试检验和简要分析两组进行实验前、后单手肩上投篮成绩与技术评价成绩。根据中学生掌握动作的具体情况参考部分书籍,并拟定一份中学单手原地肩上投篮的评定参考标准和投篮测试规则。
单手原地投篮技术评定标准(优、良、中等、基本及格、不及格)。
优:完成很好的单手原地肩上投篮动作,用力协调全身,连贯的动作、正确的投篮弧度,球的落点集中。
良:完成较好的单手原地肩上投篮动作,全身用力较协调,连贯的动作、比较正确的投篮弧度,球的落点较集中。
中等:单手原地肩上投篮动作基本正确,全身较用力、动作基本连贯、投篮弧度基本正确,球的落点较分散。
基本合格:原地单手肩上投篮动作基本完成,在全身用力、动作连贯、投篮弧度等方面都存在着些问题,球的落点分散。
不合格:不能完成原地单手肩上投篮动作,没有掌握原地单手肩上投篮技术要点。
投篮测试的规则:为了达到相同的测验条件,两组在相同的条件下进行测试。要求:每人在罚球线附近进行10次原地单手肩上投篮。
通过对两组(各40人)实验前、后进行测试,并对得出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1.1 实验前两组投篮技术评比统计
实验前两个组技术掌握情况并无大的差异,实验前两组技术掌握较好的同学相差也不大,优秀均无1人,良好两组各3人,大部分的同学还是处在基本合格的阶段(其中实验组23人,对照组21人),不合格的人数还占一定的人数。结论:两组在实验前原地单手肩上投篮技术评定上基本相同。
实验组和对照组原地单手肩上投篮动作技术掌握情况基本没有多少的差异,实验前原地单手肩上实验组学生投中总数100,对照组学生投中总数为99。从投中的个数上实验组和对照组也基本上相同,实验前原地单手肩上投篮命中率方面,实验组学生为25%,对照组学生为24.8%。从投篮的命中率上看,实验组和对照组在投篮测试成绩上也没有明显的差异。这说明实验组和对照组两个组的起始水平基本相同,没有明显的差异性。
2.1.2 实验前两组投篮测试
每人在罚球线附近进行原地单手肩上投篮,投篮次数为10次,从命中率方面可以看出: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同学基本相同(其中1~2次各7人;3次的实验组11人,对照组12人;命中4次的实验组17次,对照组15次;5次及5次以上的实验组5人,对照组6人),大多数同学的投篮稳定性程度不太好,两个组中均有一定比例的没有掌握动作的同学,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投篮命中率基本相同。
实验前两组统计结果分析可以看出:两组原地单手肩上投篮动作技术掌握情况基本上没有多少的差异,实验前原地单手肩上投篮从投中的个数上实验组和对照组也基本上相同,实验组学生和对照组学生的实验前原地单手肩上投篮命中率分别为25%和24.8%。从投篮的命中率上看,实验组和对照组在投篮测试成绩上也没有明显的差异。这说明实验组和对照组两个组的起始水平基本相同,没有明显的差异性。
2.1.3 试验后两组投篮技术评比
两个组分别在掌握原地的单手肩上投篮技术动作过程中有差异(其中优秀实验组3人,对照组无1人;良好,实验组12人,对照组8人;中等,实验组18人,对照组13人;基本及格实验组4人,对照组13人;不及格实验组1人,对照组6人)通过对比,实验后实验组明显要好于实验后对照组,其中优秀的人数在实验前实验组和对照组都没有同学达到这个标准,通过两种不同的教学方法教学后,实验组中优秀、良好及中等的人数也有显著增多,而对照组达到优秀的一个也没有,中等和良好的有部分学生,但没有实验组多。通过录像、动作示范与语言讲解相结合、学生相互纠正、教师与学生共同讨论,可以得知多元教学方法比常规的教学方法在技术教学方面能有明显的效果,不仅更能激起中学生的求知欲望,自主学习参与的程度高、自我表现的能力强,从而有效的提高了学生学习动作的积极性。
2.1.4 试验后两组投篮测试对比
实验前后对比两个组的单手肩上投篮成绩,都有所提高,虽然实验前实验组和对照组没有大命中率差异,但实验后实验组的命中率要高于对照组,这可以说明实验组采取的方法具有好的教学效果。
分析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测试情况,实验组与对照组学生的投篮动作技术评价成绩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这说明,实验组学生投篮技术动作掌握比对照组要好,从原地单手肩上投篮成绩上来分析,实验组学生的投篮命中率为42.8%,对照组投篮命中率为30.5%,测试结果可以清晰看出实验组的学生要比对照组的学生投篮命中率要高出一些。这表明实验组的学生不仅原地单手肩上投篮技术动作的掌握优于对照组学生,而且投篮命中率也明显的高于对照组的学生。结果显示,实验教学法在对原地单手肩上投篮综合教学方面都优于常规教学方法。
在教学中采用多元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形成动作技能,不仅使学生观察到原地单手肩上投篮动作的动作技能,也更好地理解动作的基本概念,使其有机结合原地单手肩上投篮与原地跳起单手肩上投篮技术。通过讲解示范与观看录像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学生在想像中练,在看中学,并在大脑中建立正确的技术动作表象,形成原地单手肩上投篮运动技能。在常规的教学方法中,由于固定且形式单一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积极性差,教学效果不理想。在实验教学法中是由教师事先设计的有关情景而导入的教学方法,对学生的心理产生一种新异刺激,产生一种新鲜感,可以唤起学生的激情,在掌握一定的技术动作以后,通过组织投篮竞赛培养学生竞争意识、体验比赛的乐趣、培养顽强拼搏的精神。实践证明实验教学方法能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实验教学中讲解、示范与观看录像相结合,学生在学习时获取正确信息的方式多样,然后在与教师的动作探讨中发现问题,并依据教师的指导和提示,对所发现的问题边想边做,边看边练,使想与练相结合,这种教学方法使学生思维得以发展,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以提高,为中学生形成良好的体育观念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做铺垫,为树立中学生终身体育观念奠定基础。
教师对技术动作的讲解示范是单手肩上投篮技术的教学重点,如果把重点放在学生的体会及练习上,就算是学生听懂了老师所讲的内容,也不一定能做出很协调的动作,在投篮练习中,一味的让学生练习,体会动作技能会降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其在课堂中体会不到成功的喜悦。基于笔者在实习期间教授原地单手肩上投篮课程中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总结其他教师的经验,并在参看有关资料的基础上,总结了一些近点投篮方法,能有效预防上述错误的出现。要在遵循篮球教学的方式方法基础上对原地单手肩上投篮常规教法进行修改和创新,不仅要从学生自身的学习兴趣着手,还要研究篮球教学方法的应用。
(1)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强调动作的正确性,让学生能够正确认识动作的规范性,体会其标准动作,不要过分追求命中率。
(2)在教学方法应采用多元教学法,同时根据中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学习时的环境情景,调整教学方式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提高掌握动作的效率。
(3)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强调学生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要注意个人与集体间团结互助,避免出现因为个人原因而破坏集体间的团队合作性练习。
[1]黄辉.在原地单手肩上投篮教学中运用“表象训练”的实验研究[J].福建体育科技,2010(1):55-56.
[2]王露.青少年单手肩上投篮技术动作的生物力学分析[J].才智,2010(9):224.
[3]宋韬.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关于单手肩上投篮肘关节过度外展分析与纠正[J].内江科技,2010(7):159,203.
[4]王亚民.迁移训练法在纠正错误投篮动作中的应用[J].运动,2010(4):13.
[5]郭亚举.浅析学习单手肩上投篮易犯错误形成原因及纠正方法[J].金卡工程,2011(1).
[6]彭跃群.体育院系篮球普修课投篮技术教学方法优化组合实验研究[D].湘潭:湖南科技大学,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