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晓敏 (浙江省温州市第九中学,325215)
抓住“点、线、面、体”,构建单元计划—以《鱼跃前滚翻》单元教学为例
何晓敏 (浙江省温州市第九中学,325215)
《浙江省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指导纲要》提出从“技术、体能、运用”三个维度构建和实施单元教学,在注重技术教学的同时,注重提高学生体能和激发学习兴趣。浙江省初中体育区域联盟第一届研讨活动的四节展示课就是基于单元教学。《指导纲要》出台是引导体育教师将关注点集中在有效学习的本质上,对课堂的评价中心也转移到教学的有效性上。有效教学,取决于课堂上选择怎样的策略,其次是如何实现这些策略。基于单元教学怎样从三个维度进行教学设计?怎样在抓住技术线的同时激发学生的锻炼兴趣?教学实践中怎样进行技术、组合和运用才有实效呢?本文以本次研讨活动的《鱼跃前滚翻》为例进行阐述。
所谓“点”就是教材的重点和难点。文本解读是有效教学设计的前提和基础,抓住文本的重点,就能牵一发而动全身,教学才能突出重点,课堂教学才能精炼高效。技术教学的核心点分为单元教学重难点和课时重难点。以《鱼跃前滚翻》为例,单元教学的重点为腾空明显,动作舒展,滚动圆滑。难点为身体的控制,协调用力。五个课时的教学重难点就是围绕着单元教学重难点进行的,即:第一课时重点确定为蹬摆远撑,团身紧;难点为蹬摆协调,滚动圆滑。第二课时重点为蹬摆有力,先蹬后撑,有腾空;难点为身体的协调配合,撑地缓冲与滚翻的衔接。第三课时重点为鱼跃过高度和远度的障碍;难点为学生恐惧心理的克服。第四课时的重点为及时屈臂缓冲,团身滚翻落地稳;难点为推手,重心前移。第五课时的重点为组合动作的衔接流畅;难点为身体协调配合。五个课时环环相扣,为最终达成单元教学目标和掌握教学重点、突破难点服务。
就一节课来讲,所有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就是围绕着该课时的教学重难点进行设计的,抓住重点,突出难点。以第三课时为例,除了准备部分为主教材做铺垫之外,基本部分采用远、中、近三种不同距离的标志线,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增加鱼跃前滚翻手撑的远度,在此基础上,利用折叠小垫子增加鱼跃前滚翻的高度。接下来设计组合练习,如连续鱼跃前滚翻过橡皮筋、鱼跃前滚翻接挺身跳、鱼跃前滚翻接连续收腹跳过小垫子、自主设计障碍进行鱼跃前滚翻挑战赛等等。
所谓“线”就是抓住技术这条线。以《鱼跃前滚翻》单元教学的5个课时为例,第一个技术维度相当于新授课;教学内容就是鱼跃前滚翻技术,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动作要领,体验完整动作技术,学会欣赏等;第二个体能维度相当于复习课,是复习提高鱼跃前滚翻技术,通过采用多种方法的组合练习来实现;教学内容是用鱼跃前滚翻来设计发展学生体能的方法。在构建目标时,定位在用《鱼跃前滚翻》发展体能的方法种类,教师在设计单元时的思考方向就非常明确,即寻找发展体能的方法,但是利用的载体还是《鱼跃前滚翻》动作,在发展体能同时,《鱼跃前滚翻》动作也在反复练习。第三个运用维度相当于综合复习课,是对所学技术更高层次的复习巩固和提高,在组合练习或模拟比赛等环境中实现。教学内容是学习鱼跃前滚翻技术后的运用。使用的载体依然是《鱼跃前滚翻》技术动作,只不过教师在设计时可以跳出技术框框选择合适的练习方法,在不断变化的情境。
单元教学计划的构建按照“技术、体能、运用”三个维度设计教学内容,每一个维度为一个面,每一个面都有一个核心的指导思想,三个面各施其职,分工明确,层次清楚。技术面设计时,核心的目标就是通过教学习得《鱼跃前滚翻》技能,使学生从不会到会,课时分解时按照前滚翻——远撑前滚翻——鱼跃前滚翻的顺序进行,练习方法和手段的选择就针对“腾空明显,动作舒展,滚动圆滑”这个目标的达成。体能面则用《鱼跃前滚翻》与其他同类或不同类项目,同层或不同层的技术组合发展体能,围绕如何教会学生这些方法展开教学(如鱼跃前滚翻接前滚翻、连续收腹跳接鱼跃前滚翻等等)。运用面是当学生习得《鱼跃前滚翻》技术后转化为技能即技术运用能力的发展,如鱼跃过障碍能力,或在足球比赛突发应急过程中怎么样去自我保护等。运用维度的提出,就是要改变“为了技术而技术”的弊端,引导教师要从项目特征、技术价值、学情需要等角度开展教学,设计相关的练习手段和方法。三个面构成一个基本单元。
单元设计虽然是将一个大单元分成三个小单元,其实它们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密不可分的一个整体。分三个小单元的目的是转变体育教师的教学观念,丰富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同时尽可能地通过组合练习发展体能,而不是将它们割裂开来教学,三个小单元始终是在大单元的整体中,而且它们之间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在教学中可以根据学情和教学需要随时进行调整的。如《鱼跃前滚翻》单元共5课时,第一、二课时定为技术单元,第三、四课时定为体能单元,第五课时定为运用单元。细化后的单元计划更利于体育教师将课时目标落到实处,提高每节课的体育课堂教学的效果、效益和效率,最终达成单元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