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丽文
2015年9月18日,在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召开“三西”扶贫开发现场会期间,本刊记者就“三西”扶贫开发建设以来甘肃的扶贫开发工作情况,采访了甘肃省委书记王三运。他表示,甘肃将按照这次现场会的安排部署,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落实汪洋副总理指示要求,总结运用“三西”扶贫开发宝贵经验,学习借鉴兄弟省份扶贫开发成功做法,以攻坚克难精神和求真务实作风,打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大决战攻坚战。
记者:甘肃在30多年的“三西”扶贫开发建设中发生了哪些变化?
王三运:30多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在国家有关部委的大力支持下,在兄弟省市的对口帮扶下,在社会各界的爱心帮助下,历届省委省政府团结带领全省广大干部群众大力发扬“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的甘肃精神,推动甘肃扶贫开发取得了历史性成就。我认为甘肃“三西”建设的历史性成就有特别显著的三大变化:
第一个大的变化,是解决了“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的历史。这个方面的成绩特别显著,农民人均纯收入从1982年的133元,增长到2014年的5736元,增长了40多倍。
第二个大的变化,是在基础设施方面。关乎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条件的重大基础设施发生了巨大变化,水、路、电等这些都是老百姓特别关心的问题,这些方面的变化应当说是看得见、摸得着的。
第三个大的变化,是农民作为农业生产的主体,他的能力素质发生了显著变化,从他的技能、观念,到他们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闯市场的能力等方面都发生了显著变化。这些变化很能代表这些年扶贫攻坚在农村、特别是在农业生产中的主要特点。
记者:扶贫开发工作很需要实事求是的精神,您如何理解甘肃在“三西”扶贫建设中所体现的实事求是精神?
王三运:甘肃历届省委省政府在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上,特别是在扶贫攻坚这个问题上,最突出的特征是“三个制宜”。
一是“因时制宜”,根据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条件下,甘肃处于一个什么样的状况?我们不能够脱离大的阶段来考虑甘肃问题,尤其是甘肃贫困面比较大,贫困程度比较深,我们不能超越大的阶段来提一些不切实际的口号和目标,一定要从甘肃的实际出发,把积极性和可靠性紧密结合起来。
第二是“因地制宜”,从扶贫开发的思路上讲,不能用一个药方、一个办法来解决大面积的扶贫开发和不同区域的发展特点,要综合施策;从不同区域讲,甘肃有旱区、牧区、山区,还有革命老区等等,要从不同区域的特点出发,实行不同的措施,宜林则林、宜牧则牧、宜粮则粮、宜果则果,等等,因地制宜地采取措施。
第三是“因难制宜”,根据不同区域的实际情况,如当地面临的困难、发展重点、瓶颈和短板,来确定不同的攻坚重点和难点,比如有的地方路的问题是突出问题,有的地方水的问题是突出问题,有的地方没有抓住自己的优势产业搞发展,那么产业发展就是突出问题,等等。总之,就是要根据不同的区域,确定不同的发展重点,解决不同的难点、重点,也就是解决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和因难制宜来确定我们的扶贫攻坚思路,这是我们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一个基本考虑。
记者:“三西”扶贫开发之路是一条艰难之路、坎坷之路,在这条路上,甘肃的干部群众创造了“三苦精神”。这种精神不仅“三西”建设需要,建成小康社会也需要,您觉得我们应该如何保护和发扬这种精神?
王三运:“三苦”精神是甘肃人民的创造,是甘肃历史的创造,也是甘肃扶贫攻坚实践的创造,所以我认为它是很有生命力的,因为它产生于我们陇原大地。要坚持和弘扬这种精神,对于我们实现中国梦,对于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都是极为重要和关键的,必须长期坚持。我认为,要让“三苦”精神不断地弘扬,关键取决于发挥好领导、干部、群众这三个层面的特殊作用。
从领导层面来讲,在扶贫攻坚中,重点要解决好把主要精力放在扶贫开发上,解决高度重视的问题,真正把扶贫开发工作放在心上、抓在手上、扛在肩上;
从干部层面来讲,那就是要解决好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问题,在落实党委政府的措施上要坚决有力,要有效到位;
从群众的角度来讲,关键就是要做好群众的组织、发动宣传工作,激活内生动力。
这三个方面都有不同的要求,如果我们领导的精力集中了,干部的服务到位了,群众的内生动力增强了,我想我们的“三苦”精神在新的历史时期就会不断地发扬光大。
记者:如果让您总结一下甘肃“三西”扶贫开发之路,会是怎样的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扶贫开发之路?
王三运:我认为“三西”扶贫开发之路充分体现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也就是我们制度的优势,也体现了我们把发展生产力作为根本任务的重要决策,同时更体现了走共同富裕道路的本质。所以,我认为这条道路最核心的有三个方面,就是共同富裕的问题,就是把发展生产力作为根本任务的问题,就是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问题,这三个方面我认为是最本质的、最核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