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回收的2.0玩法

2015-12-03 09:10冯应馨
中华环境 2015年10期
关键词:小盒子贝壳盒子

冯应馨

资源回收的2.0玩法

冯应馨

互联网正在颠覆越来越多的行业,环保公益圈也因此越来越充满想象力。

一个微波炉大小的盒子,一块电脑显示器大小的电子屏,加上社区里源源不断的废旧物品,当这些东西与“互联网+”碰撞在一起时,将会产生怎样的火花?

小盒子有大能量

9月21日,由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牵头的“环保创客联盟项目”启动,其主角便是这么一个被称为CUC固体废物智能回收系统的小盒子。

举例来说,当一个空可乐瓶投入盒子时,居民将会得到与之价值相当的碳币作为回报。只需在手机端下载并登陆相应的APP,碳币便会自动存入账户。碳币是在碳交易市场中流通的虚拟货币,每个碳币相当于50克减碳量。类似于超市的购物积分,个人储蓄的碳币也可以兑换等值的商品,或者用于网上购物。

举手之劳的垃圾分类,还有物质回馈作为驱动,加之社区居民相对稳定,一旦接触到这套系统,很容易养成投递习惯。

流量、用户黏性、使用频率,当这三个互联网行业的关键指标都聚合起来时,商业模式便开始产生。箱体、电子屏的广告投放,碳币购物的商家合作,以及根据用户投递和购买习惯所形成的大数据服务都将带来盈利机会,其所得会远大于废旧物品的回收。

推广垃圾分类是真,促进青年创业也不假。

项目负责人董明昊介绍,创客联盟总部将会成立地方办公室,专门负责协调有关单位及社区,促成CUC回收系统落地。小盒子成功入驻后,还将为其配套搭建约3平米的服务区,这便成了“根据地”:既是环保宣教的平台,又是开展、便民服务、绿色电商及一系列增值业务的孵化平台。

其后,环保创客团队进驻社区,负责盒子的维护和运营。运作初期,项目将以回收系统运作为主,中期为社区绿色电子商务运作模式,到后期则有望转变为创业模式运作。

粗略估计,日后每台回收机每年单广告赞助就将有2.4万元,绿色产品的销售额将达到3万元。加上回收系统逐年推广所形成的规模效应和品牌效应,以及用户聚集后潜藏的大数据服务市场,这个CUC小盒子所蕴含的市场价值不容小觑。谈到项目前景,董明昊信心满满。

中华环保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李伟、环境保护部环境发展中心国际处处长张琦、国家环境服务业华南集聚区代表陈廷伟、佛山市碳联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唐锦成共同启动中华环保基金会环保创客联盟项目

项目的资金和技术支持方碳联科技董事长唐锦成指出,注重养生保健的老年人和教育投资巨大的小朋友是项目的主要目标人群,这种两头翘的“微笑曲线”分布态势背后是强大的市场购买力。

各方推动落地

“创客联盟已经酝酿了将近一年的时间”,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秘书长李伟表示:为与之配套,还将进行互联网国际交流合作技术平台的搭建,和环保低碳绿标产品的筛选。目前,环保众惠专项基金基本落成,未来将全部用来支持项目开展,启动资金300万,2016年起每年还将有不低于100万的捐赠资金注入。不久后,“环保创客联盟项目”将首先在北京、广州、杭州三地试点,计划年底前扩大推广范围。

北京市市政市容管理委员会相关负责人张红樱表示,目前已帮助多家NGO在社区投放物资回收系统,但多数后期的维护并不理想。此外,由于CUC盒子附带广告功能,所以具体的落地方案还需进一步沟通。

这点小问题丝毫没有影响到创客们的热情。地方NGO作为潜在的创客团体,反应最为积极踊跃,当即便提出了几项很有操作性的落地方案。甘肃的王腾飞(音)提出,盒子中回收的废旧物品可以赠予社区里的保安或者清洁工,一来免去利益冲突,二来可以让他们帮助维护回收系统的整洁外观和正常运转。而安徽合肥一家NGO的代表则设想,要将小区的物业管理方列入股权架构之中,以此来维护系统运行的可持续性。

互联网正在颠覆越来越多的行业,环保公益圈也因此越来越充满想象力。

同类产品态势良好

在关注资源回收领域的手机应用中,9 贝壳与CUC盒子在交易模式、结算方式、市场定位等方面有诸多相似之处。

用户在手机APP中选择好回收物品种类并提交之后,9 贝壳工作人员就会负责上门回收,双方以“海豆” 这种虚拟货币结算。其后,用户同样可以用海豆在积分商城内兑换商品。

创始人兼 CEO 谭飙表示,物品的每一次替换都是一次新的消费机会,9 贝壳其实更看重用户数据的收集和再商业化利用,从物品回收的最初环节就开始做数据化处理,最后形成一个关于回收物品和行为的庞大数据库,从而推导出更精准的消费群体画像。

在积分兑换方面,9 贝壳同样也积极通过与线下店铺合作,一边尝试用户的精准导流模式,一边为用户提供更多的回报形式。

如今,9 贝壳在杭州已拥有 5万用户,近期有望突破 10 万,上海、北京两地也已上线。

不久前,9 贝壳获得大额天使轮融资的消息,对于环保创客们是很及时的鼓励。

培养用户成难题

不过,CUC小盒子想完全开发出自身的大市场,所面临的挑战同样很多。

一位不具名的资深互联网创业者表示,技术能解决的是效率问题,但解决不了意识问题。资源回收类移动APP有着需求痛点不明显的天然弱点。市场上,高性价比的小米手机可以卖的很火爆,但同样便宜好用智能手环、智能家居类产品却不太乐观,这就是因为后者大大超越了人们现有的思维和需求。同样,中国的普通老百姓并未真正接触到垃圾分类,所以培养用户习惯将成为CUC等产品的首要挑战。

至于碳币,这是一个需要大面积扫盲新生概念,无形中又提高了用户进入的门槛。而老年人,无疑是一个对科技产品敏感性极其低下的群体,虽然刷微信者不在少数,但还是停留在最为基础的功能上,更不必提安装手机应用和网上交易了。

随机采访的结果也印证了这一点。多数住户表示没兴趣,不愿尝试安装。

“等到相关 ‘基础设施’ 都齐备了才去培养用户,那时就迟了”,垃圾回收行业MEI 家园创始人武晓飞的话也许能让创客们振奋一下。他同样明白,让一个群体养成习惯需要 10年的时间,但却执意要在巨头们不愿跨足的领域里做的风生水起。

猜你喜欢
小盒子贝壳盒子
收纳小盒子
有趣的盒子
银贝壳
原来你是这样的贝壳
贝壳里的海
折折小盒子
兔子耳朵小盒子
小小的贝壳一幅幅的画
寻找神秘盒子
肉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