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重温的10部抗战电影

2015-12-03 03:38
政工学刊 2015年9期
关键词:游击队抗战

值得重温的10部抗战电影

《一江春水向东流》(1947年)

由蔡楚生、郑君里导演和编剧,白杨、陶金、上官云珠、舒绣文、吴茵主演,将抗战前后将近10年的复杂社会生活,浓缩到一个家庭的遭遇之中。该片代表了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电影工业的最高水准,被誉为中国电影史上一部史诗般的影片。

《八千里路云和月》(1947年)

以抗战时期抗敌演剧队的生活为蓝本,描写了队员们战时和战后的遭遇,有着鲜明的纪实性画面和浓烈的政论风格。上映时,报刊评论称它“替战后中国电影艺术奠下了一块基石,挣到了一个水准”。

《平原游击队》(1955年)

游击队长李向阳和日军中队长松井是本片最鲜明的人物形象。李向阳的形象既有中国古典文学中草莽英雄的特点,也有外国电影作品中的传奇英雄如侠盗罗宾汉、夏伯阳的影子。

《铁道游击队》(1956年)

由原著小说作者刘知侠担任编剧、铁道游击队队长原型之一的刘金山担当军事顾问,情节曲折、险象环生,充分展现了游击队员们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插曲《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深受观众喜爱。

《地雷战》(1962年)

在当时看来颇有先锋意味的一部电影。民兵英雄的勇敢、智慧、不屈不挠与日寇的狡诈、凶险和残酷形成尖锐的对峙,并在反复较量中展现出各自的形象特征。

《地道战》(1965年)

将丰富多彩的战争史实、形象鲜明的英雄人物和军事教育的内容巧妙地融合为一体,充满机趣的细节构思和昂扬乐观的音乐基调,不少经典台词广为流传。观众遍布亚洲、非洲、拉丁美洲、东欧等地区,观影人数近30亿人次。

《血战台儿庄》(1986年)

再现了台儿庄大捷的历史,是一部正面描写国民党抗日的战争史诗力作。全国政协原副主席程思远曾评价说:“这部影片拍出了两种人物形象:一个是在银幕上拍出国民党官兵当年抗战的形象;另一个是在银幕后的中国共产党人胸怀博大、高瞻远瞩、实事求是的形象。”

《红高粱》(1987年)

根据莫言同名小说改编,张艺谋导演。中国电影“第五代”导演的代表之作,无论在精神气质还是在电影形态上,都创造了一种浓郁的民族气质和民族风格。

《国歌》(1999年)

新中国成立以来首部全面表现《义勇军进行曲》来龙去脉的影片,讲述了在中华民族“最危险的时刻”,以田汉、聂耳为代表的中华儿女如何热忱报国的故事。

《紫日》(2001年)

本片与《红河谷》《黄河绝恋》并称导演冯小宁的“战争与和平”三部曲。影片的镜头是浪漫抒情的:那一望无际的北国林莽,有着童话般迷人景色的白桦林,浸透着瑰丽色彩的落日……影片的镜头又是直面残酷的:用浓烈深沉的影调展示惊心动魄的战争场景,用冷峻的目光摄录法西斯刽子手惨绝人寰的暴行。

猜你喜欢
游击队抗战
第八章超声游击队——声能
第八章 超声游击队 ——声能
我们家的抗战
我们家的抗战
抗战音画
指挥员
抗战,在未被占领的中国
抗战风骨不可丢
青山忠魂——父亲刘流与西山游击队
抗战初期昆明文协成立的前前后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