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周路菡
生鲜电商布局:如何破解冷链物流短板
文/周路菡
随着投资的增加与市场需求的增长,第三方冷链物流将在未来几年出现一个爆发性的增长
随着网购环境和物流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生鲜食品的购买欲望不断提高,目前生鲜电商正处于一片蓝海。但随着更多的电商试水生鲜商品市场,生鲜电商发展的短板,即冷链物流逐渐凸显出来。主要由冷冻加工、冷冻贮藏、冷藏运输及配送、冷冻销售四个方面构成的冷链,被公认为是“电商领域最难啃的硬骨头”。冷链物流建设投资成本较大,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为了提升冷链运输规模化、集约化水平,完善冷链运输物流标准化体系,目前我国正在积极发展第三方冷链物流以及自建冷链,随着投资的增加与市场需求的增长,第三方冷链物流将在未来几年出现一个爆发性的增长。
进入2015年,生鲜领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爆发态势。
前两年生鲜电商和生鲜O2O还主要是些中小玩家,今年以京东、顺丰、1号店、乐视为代表的大公司开始发力,市场进入爆发期。
其中1号店、苏宁易购、京东等也开始进入生鲜市场,阿里、京东、中粮、1号店、顺丰、亚马逊中国等多个企业大佬纷纷涉足以外,美味七七、本来生活、沱沱工社、甫田、菜管家等创业企业,也试图通过创新商业模式,在蓝海中分一杯羹。
比如1号店在2015年将生鲜领域作为企业重点发力的品类,2015年成立专门的生鲜事业部,在品质和配送上突出竞争力,不断从拓展品类、区域扩张以及打造供应链优势上谋求增量。
乐则将上线了生鲜电商平台“乐生活”,正式进军生鲜类电商市场,原酒类垂直电商平台网酒网CEO李锐、原本来生活网副总经理蒋政文将分别出任负责人和副总裁。目前乐视已经在临汾建有生态农业基地,进行种植采摘、旅游观光、休闲娱乐、酿造加工等多种商业项目。
亚马逊抛出入华十年首笔投资2000万美元,入股垂直生鲜电商美味七七。美味七七主打上海、江苏和浙江周边地区,其中生鲜、水果及干货商品可以在24小时内快速配送上海市区。
除了电商试水生鲜产品市场的数量不断增加,覆盖城市数量也快速上升。顺丰优选、天猫等先行者在北京等个别城市试点之后,目前顺丰优选、天猫的冷链配送范围扩大,覆盖城市数量由1个上升到52个。
此外,生鲜电商领域的合作趋势也愈加紧密。
如京东与獐子岛在生鲜领域展开供应链深度合作;京东后来和天天果园合作将开启智利车厘子产地直达,推出J级(果径26-28mm)车厘子1斤装29元(1个ID限购1斤,全国包邮)、XL级(果径24-26mm)车厘子3斤装100元手机专享优惠。京东甚至拉着花果山、本来生活、i果i家、沱沱工社、顺丰优选、天天果园等垂直生鲜电商一起开拓市场。
这是电商的集体动作,也预示着一场不可逆转的趋势正在到来。
而生鲜电商狂潮升温的最主要原因,就是其中利润。相对于某些已经过度竞争的品类,生鲜的利润非常可观。电商的生鲜利润平均可达40%,其中海鲜和冻肉最高,水果次之,即使扣除20%的损耗率,也依然远远高于其它垂直品类。
另外,根据相关资料,相比其他品类,生鲜食品目前网购渗透率仅约1%,还处于较低水准,生鲜电商未来仍具备较大的发展空间。如果建立了消费习惯,那么生鲜业务具有高度的用户黏性。
据悉,目前参与生鲜电商争夺的企业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类如京东、天猫、一号店等,基于自身的电商平台切入生鲜业务;另一类如沃尔玛、大润发、永辉超市等传统零售企业,从线下的生鲜卖场切入电商;再一类是传统的物流企业,通过冷链物流系统的搭建介入生鲜电商,最为典型的是顺丰。当然,生鲜电商目前还属于“烧钱”的阶段,但在地盘争夺的蓝海中,竞争者纷纷表示“不差钱”。
2015年,生鲜电商的“烧钱”大战还会继续,这种“烧钱”的态势也会延长到未来3到5年。中国电子商务协会移动商务专家咨询委副主任王汝林认为,“就整体发展水平而言,当前生鲜电商发展尚在起步期。未来3到5年,生鲜食品仍将是电商行业最为热门的品类之一”。
已经运营6年的沱沱工社,砸了1个亿,但是说到盈利仍遥遥无期;向来会“烧钱”的京东商城通过其线上渠道优势,推出“菜谱征集”等花样繁多的预售活动,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飞牛网行销部总经理柯佳伶表示,依托大润发这一坚强后盾,公司将不惜重金打造冷链配送系统、进行专业的全球采购,盈利问题将暂时搁在一边。
但钱的烧向何处了呢?答案就是冷链物流。因为业界知道,只有做好冷链物流,才真正游向想象中的“蓝海”。
生鲜商品最注重新鲜和安全,配送上的高成本和高损耗,是赢利的最大困境。和标准化商品不同,水果、蔬菜等生鲜商品,没有经验的人都很难分出好坏,所以挑拣无法靠机器必须人工逐一选择。从仓储到运输,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冷链配送,一个环节没注意好,商品质量就很容易出现问题。
生鲜产品的冷链物流,是指果蔬、肉禽蛋类等生鲜农产品在生产加工、贮藏运输配送、销售以及到消费前的各个环节中,保持全程低温环境,使生鲜品质量和性能得以保证的一项系统工程。一个完整的农产品冷链物流系统由“冷冻加工、冷冻贮藏、冷藏运输及配送、冷冻销售”四个方面构成。当然,其中各个方面都有可能伴随装卸、搬运及包装等环节,为了便于说明问题,下面将农产品冷链物流系统简化为四个主要环节。如图1所示。
表1 : 国内生鲜电商典型
冷链的投入之高是可想而知的,其中速冻食品对贮藏运输要求十分严格,必须保证在零下18摄氏度以下。由于易腐食品的时效性,要求冷链体系中的各个环节具有更高的组织协调性;特别需要供应链上下游之间配套协调,一套完整的冷链,包括产地加工型冷库,城市经营性冷库,批发零售冷库,冷藏运输车辆,冷藏运输飞机,特殊的监测装备和人员配备,技术更涉及到自动化冷库技术和库房管理系统、真空预冷技术、无损检测与商品化处理技术、运输车温度自动控制技术等先进技术等。在整条冷链中,任一环节的疏忽都将造成断链,并将最终影响国民餐桌上的安全。
以从广东采摘荔枝配送为例,就可以看出其对冷链运输的严格要求。在荔枝上线前,顺丰速运对其做了1个多月的测试,发现荔枝的最佳保存温度在5℃~15℃之间,并且运输过程中的碰撞、挤压容易引起腐烂。针对上述现象,顺丰速运在荔枝包装箱内增加了冷链运输设备:冰袋用于降温保鲜,泡沫箱用于隔离保温,吸塑盒用于固定荔枝的位置,并防止荔枝与冰袋直接接触而被冻伤。
当广东的果农摘下荔枝后,顺丰优选会派冷藏车专门去当地收货,并送到当地机场,从机场装机后直达目的地,随后再派专门的冷藏车运输。因为是直采,所以会在当地直接将荔枝进行零售包装,运达目的地后,产品会直接送达各个配送站点,各个配送站点利用保温箱加冰板的保鲜模式,把最终的包装产品送达消费者。通过顺丰航空等快速物流体系,实现24小时直达用户手中,为了保证新鲜度,如果碰到天气不好等外界因素,则会对生鲜商品推迟采摘,避免在物流过程中延误。通常同城包裹的收货时间通常不超过24小时,异地包裹的收货时间通常不超过72小时。
生鲜产品储存保鲜保质很难,由于目前国内很多冷库建设落后达不到标准,因此顺丰优选选择自建冷链。
顺丰的冷链包括原有的航空包机等快速物流体系,又投入巨额资金建设冷仓,并采购了大量冷藏箱、冷冻箱、冰盒、冰袋、保温袋等温控设备。目前,顺丰优选在北京、嘉兴和广州建立了 3个仓库,每个仓库分为5个温控区,包括常温区0℃~30℃、冷藏区0℃~8℃、冷藏区8℃~10℃、冷冻区-18℃、恒温恒湿区15℃~18℃,并配有-60℃冷冻柜,温控区间跨度达90℃,以满足全品类食品的存储要求,并针对每一种商品分别制定了不同的标准化存储方式。
由于冷链的投入建设投资巨大,所以国内一批最早进入生鲜领域的垂直电商经过六七年的发展都未在冷链物流上有突破,盈利更是遥遥无期。比如2009年创立的沱沱工社,6年时间投入上亿元资金,没有实现盈利;由于融资困难,生鲜电商优菜网宣布转让;菜管家虽然在2013年获得光明集团注资,但到目前仍是入不敷出,最近连本来生活网今年都传出了资金链可能断裂的消息,直到最近“本来生活网”再融资千万美元才解决了冷链的资金问题,本来生活创始人喻华峰曾也几乎将全部精力投入到冷链物流建设。
目前,为了弥补冷链物流这块发展短板,生鲜电商除了与第三方冷链企业合作外,更多的企业已经发觉冷链配送这块瓶颈必须依赖自身解决。电商企业看到,从发送地仓储、发送地加工部门、发送地到目的地的干线物流、目的地接货部门、目的地落地配送部门……全过程都需要在低温冷链下进行,也就是说只有冷链仓库建好,电商的生鲜生意才能展开。由此也就形成了两套发展体系,即自营冷链和第三方冷链。
冷链物流比一般常温物流系统的要求更高、更复杂,建设投资也要大很多,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在冷链物流体系上“烧钱”,小规模的“烧钱”都在千万元以上,大规模的“烧钱”则在几亿至十几亿之间。所以,根据规模的不同,业内也就诞生了两种冷链物流的运营模式,即自营冷链和第三方冷链自营冷链物流模式,即生鲜电商企业自建冷库、配送中心,购置车辆及运输装备等,以及配备专业的人力资源,掌握整个供应链的商流、物流和信息流。这种方式对于有实力的B2C 生鲜电商企业比较有吸引力,因为B2C 生鲜电商企业面对的是全国各地的消费者,每个客户的消费习惯及配送要求等都不同,加之生鲜品的品类丰富,导致供应链控制难度相当大。而我国目前专业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很难灵活地操作这种配送地点分散、配送批量小、配送时间不稳定等问题的生鲜网购业务,因此,一些有实力的生鲜电商企业会选择自建冷链物流体系。
目前除顺丰优选在全国11个城市自建了冷链物流外,沱沱工社、我买网、美味七七也建立了自营冷链物流。沱沱工社在北京顺义投资2700万建成了集冷藏、冷冻和流通加工为一体的6000余平米的现代化仓储配送物流中心。此外,沱沱工社还购置了冷藏冷冻车,以实现生鲜门到门冷链配送服务。
中粮旗下的我买网则在北京、上海、广东顺德建设独立仓库,其中有约6000平米生鲜仓、50000多平米常温仓以及近1500平米红酒窖,并且组建了正规高效的物流团队,其卓越的冷链配送服务也得到了消费者的认可。
美味七七在上海建立了面积为一万多平方米的中央仓储,并自建全程冷链物流,建有30个中转“站点”覆盖上海各区域,并已开通一日三送。美味七七全程采用自建冷链物流,并在冷链车和零担配送之间加入了“站点”作为中转站。这种“站点”外观与一般商铺无异,内设冰箱等库存设备;冷链车到站后,订单商品可及时入库,再由固定的宅配人员应订单要求的时间递送。
但是目前更多的生鲜电商都是和第三方冷链企业合作。由于额外的冷藏车、人力资源、冷库设施设备的巨大成本又成为了阻碍生鲜电商发展的重要因素。所以很多企业退而求其次,甩开自营的巨大包袱与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共同承担这些成本。尽管自营冷链体系目前还只能覆盖有限的区域,目前的第三方冷链,覆盖范围多数只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少数几个特大型城市,二线省会城市都难以实现全面覆盖。但由于可以更大程度的实现资源整合及高效利用,所以其商业机会反而更多。
据统计,我国目前年营业额上千万的第三方专业冷链物流企业已有 500 多家。这些冷链企业的冷库总容量超过 2000万吨,冷藏冷冻车的数量达3.2万台。并且,据专家预测,我国冷藏车数量每年还在按大约30%的比例增长,每年新增8000辆。
据统计,目前我国的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目前大体有四种类型:一种是立足于本土的规模较大的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比如山东荣庆、中外运裕和、重庆雪峰等;另一种是外资物流商,如大批外资物流商相继涌入我国冷链市场,如澳大利亚最大的冷链物流提供商太古,美国最大的冷库物流运营商之一——普菲斯,以及中日合资的北京三新、由美国RICH在华投资的天津康新物流等;第三种是以联华冷链、永辉超市为代表的大型连锁企业为主导的冷链物流企业;最后是规模较小的由批发市场和批发企业主导的农合型冷链物流企业。
在目前,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开始进入深度整合期。由于现在跨境、跨省冷链贸易越来越多,大型冷链物流企业正在利用资金、技术及管理方面优势,与小企业进行多方位合作,尤其是在冷链的不同环节和不同区域上,通过整合小企业的各种资源,不仅提升了自身的服务能力,也给小企业带来商机,避免了资源的闲置浪费。
由于冷链物流的低温特点,物流企业单独建立冷链物流中心,投资成本高,而且回收期较长。而因为冷链食品的特点相同,所以社会整个冷链物流业应该联合起来,共同建立冷链物流配送中心,实现冷链物流业的共同配送。也就是说,第三方冷链物流应成为主流趋势。这也是发达国家普遍采用的冷链物流方式。比如在美国、日本等一些发达国家,第三方冷链是经过长期的发展和探索优化,早已经成为一种先进的物流方式。第三方冷链在实现冷链物流的共同配送的过程中,能够提高冷链物流作业的效率,降低企业营运成本,可以节省大量资金、设备、土地、人力等,也让生产企业可以集中精力经营核心业务,促进企业的成长与扩散,扩大市场范围,消除有封闭性的销售网络,共建共存共享的环境。
2015年1月 ,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商务部等10部门共同发布《关于进一步促进冷链运输物流企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该《意见》明确提出,要大力提升冷链运输规模化、集约化水平,加强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冷链运输物流标准化体系,加强和改善行业监管。
《意见》指出,今后我国将大力发展第三方冷链物流,鼓励冷链运输物流企业通过参股控股、兼并重组、协作联盟等方式做大做强。鼓励和支持各类农产品生产加工、冷链物流、商贸流通企业等改造和建设一批适应现代流通和消费需求的冷冻、冷藏和保鲜仓库。中央和地方财政在各自支出责任范围内,对具有公益性、公共性的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给予支持。
随着我国政策层推动第三方冷链物流建设的步伐明显加快和一系列物流领域的改革稳步推进,国内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与市场之间的融合必将进一步深化,我国第三方冷链物流发展的新窗口正在开启。
目前,我国每年约有4亿吨生鲜农产品进入流通领域,但超过20%的产品由于冷冻(藏)不到位,在运输过程中被浪费,损耗量居世界首位,导致食品物流成本约占到食品总成本的70%,远远高于国际标准,成为目前某些食品零售价高居不下的重要原因,但与此同时这也为冷链物流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前景。
日前湖南首家冷链产业电子商务运营商—湖南路联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路联信息)在湘股交所成长板挂牌。作为一家专注于冷链物流的互联网信息公司,路联信息按照O2O商业运营模式,打造了“冷链物流”和“生鲜电商”两大核心业务模块,这也是湖南股交所第一家以物流信息为主业的互联网公司。公司将依托旗下的“冷链信息网”、“物流信息平台”、“领鲜500电子商务平台”和“可视化配送平台”形成“一网三平台”的运营格局,通过一系列线上平台打通冷链产业的信息链以达到整合冷链线下资源的目的,帮助客户实现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三流同步,打造统一、安全、高效、协同的冷链产业生态系统。
不过,目前第三方冷链物流的服务标准和物流信息化方面还有很大欠缺。在服务标准方面,虽然一部分冷链企业自发组织编写了一些标准,但是由于缺失监管,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很多企业为了节约成本,很难真正执行下去。一旦标准缺失,冷链的质量就不能保证,生鲜电商的最薄弱的环节也就直接暴露出来。所以未来,相关部门的权威的标准建立,相关企业严格的落实和遵守,以及利用信息技术,比如应用无线电射频技术(RFID)、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电子数据交换系统(EDI)等信息技术来完善冷链物流的监控,对冷链产品从生产到销售进行全方位追踪,促使冷链运输监控数据透明化,将成为主流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