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崔健民
以鲁迅小说《示众》为例——简谈大学语文教学的课型选择问题
■文/崔健民
大学语文教学确立什么样的教学目标,这个问题基本趋于共识,即人文精神的培养、审美能力的提高和语文能力的提升。
从一般角度看,任何一篇文学作品的教学,都存在对学生实施人文精神教育、审美能力提高和语文能力培养的目标和任务,这是高职语文教学目标的三个维度。但我认为,在大学语文教学目标的三个维度中,人文精神的培养处于核心地位。这是因为人才培养的阶段性重点、高职的性质和课程结构所决定的(前述三点非本文论述的重点)。
面对传统的文本教学,要实现把人文精神的培养放在核心地位的教学目标,还存在着课型的选择、传统知识的认知突破等认识问题和方法问题。
以鲁迅小说《示众》为例,选择不同的教学课型,对实现不同的教学目标是不一样的。传统的教学思维,会把《示众》作为培养语文能力的阅读主导课型,或者把它作为欣赏小说人物形象的审美主导课型来教。
而我认为,选择人文主导课型,更能够讲清楚、学明白鲁迅先生为什么要写作《示众》这篇小说的动因,让学生懂得鲁迅究竟写了什么,目的何在。因此在教与学的双边活动中,老师和学生就不会仅仅拘泥于文本所确定的人物、情节、环境、结构和线索,去做对号入座的分析。而从小说塑造典型的创作方法来看,这篇小说恰恰缺少贯穿全篇的集中典型的人物形象。也没有首尾照应,曲折跌宕的故事情节等。所以,如果按照传统小说三要素去讲解《示众》,必然会陷入牵强附会,引学生误入“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孤立境地。
传统的小说欣赏是从小说的三要素入手的。鲁迅的小说《示众》,从一般认知角度看,也符合小说的这些特征,即有人物,有情节,有环境描写等。以这篇小说的情节为例,它也有围绕“看”与“被看”所展开的情节。但仔细品读我们会发现,这篇小说的情节并非是一般小说的线型情节,更没有跌宕起伏,曲折生动的过程,只是一帮形形色色的看客在无聊好奇的观看,以及被看者对其周围看客的麻木反观。所以,《示众》没有一般小说的典型情节。但是,这并没有妨碍一篇小说的情节在人物形象塑造和事物发展,以及矛盾展开中所起的作用。相反它所展现的“看”与“被看”的人物关系,以及各色人物的行为举止,就像一幅色彩斑斓的“画卷”和高潮迭起的“戏剧舞台”,人物的言谈举止,神态造型,人与人的关系,人的内心世界等,都得到了充分的展现和显性铺陈,进而帮助读者认识小说的人物,挖掘小说人物背后,情节之中所蕴含的的深刻主题。这些同样具有一般小说情节所具有的价值功能。
“示众”这篇小说的主题是什么?《大学语文》教科书在它的“导读”部分作了叙述:“这是鲁迅对中国人的生存方式和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个高度概括,真实地揭示了中国式日常生活的本来面目和实质上的悲剧性与荒诞性,也是作品从对麻木冷淡的国民灵魂的批判上升到对人类生存状态的审视。”鲁迅希望读者“能够引起心灵的拷问,能够唤醒麻木心灵。”
这篇“导读”正是试图从引领学生提升人文精神的角度,对小说的主题作了概括。因此,它避免了阅读主导课型的教学对课文主题的“八股文”式的概括,提升到了“从对麻木冷淡的国民灵魂的批判上升到对人类生存状态的审视”的高度。但是,“麻木冷淡的国民灵魂”究竟表现何为?“对人类生存状态的审视”究竟作了何种审视?语焉不详。
看”和“被看”是鲁迅小说的模式之一,也是鲁迅展示“麻木冷淡的国民灵魂”的重要方式,如《示众》、《药》、《狂人日记》、《孔乙己》、《祝福》、《长明灯》等。“看”和“被看”模式作品中的人物只有一个动作,就是看,只有一种人物关系,就是看别人和被别人看。在“好奇”的看客看和被看的背后,常常还有一位隐含的作者在看,用悲悯的眼光,愤激地嘲讽看客的麻木和残酷。另一类看/被看的对立发生在先驱者和群众之间,也就是启蒙者/被启蒙者之间,进而发展为被吃/吃的模式,也就具有了一种象征。
从上述概述来看,笔者认为鲁迅所说的“麻木冷淡的国民灵魂”的表现,至少可以从三个维度来认识:对人,缺少关爱和同情,漠视人的人格和尊严,缺少对人的价值实现的促进;对社会,缺少责任和时代担当;对国家和民族,缺少对其命运的关切和对公义的追求等。纵观历史和横观现实社会,其实质就反映在上述三点,即人如何把人当人看,以什么态度对待社会,以何种价值观对待国家和民族……
参考文献:
[1]祁敏,萧练武.大学语文[M].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
[2]钱理群.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M].北京大学出版社.
[3]阎晶明.鲁迅的文化视野[M].昆仑出版社, 2001.
(作者单位:襄阳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