卞瑞鹤++黄浩霖
10月30日,再有不到10天的时间就是立冬。但对于鹤壁乡村来说,秋季所带来的萧瑟之感尚不明显。不管是群山环抱的传统村落王家辿,还是诸如岗坡村、盘石头新村这样寻常的平原村庄,都以各自的特色,展示着美丽的深秋韵味。
王家 :古韵古色
王家辿村,是一个有着600余年历史的中国传统村落,位于鹤壁市鹤山区西部深山区。沿着蜿蜒的山路驱车行进大约20公里,穿过两个隧道,终于来到这个世外桃源般的地方。车停靠的地方,正是位于高处的王家辿客栈。偌大的广场上,满是远道而来的观光车辆。广场西侧,是一块雕刻着村名的青色石碑。站在这里俯瞰,美丽古朴的居民房若隐若现。
与村外相比,这个四面环山、盘踞在半山腰的古村落视野开阔,阳光普照。平坦的道路两旁,植被茂盛,依旧绿意盎然的香椿树夹道相迎,眼前的行人一下子变多了,热闹的景象显得突如其来。
向记者介绍村情的是年近古稀的退休教师王楼生,他是土生土长的王家辿人,精神矍铄,讲起话来神采飞扬。
据说,如今的王家辿村村民是明朝初年从山西洪洞县枣林镇移居而来。虽然年代久远,但这里奇特的建筑风格和浓厚的人文风情,无不显示着先人们的智慧和曾经的繁华。
村里的街道,除了部分是新铺就的水泥路外,许多都是自古存留下来的石头路,曲折通幽。沿着蜿蜒的街道前行,不时会发现石臼、石碾、石磨等古老石具。村里的房子基本都是石头建筑,门前的石狮,墙壁上的拴马石,古韵古色,做工精巧。站在街道中间,很轻松地就能联想起这里古时人们骑马穿巷、舂米做饭的生活情境。
在王楼生的带领下,记者依次参观了村里的四孔桥、古油坊、古戏台、玉皇庙、毛主席像、古寨墙等。它们虽然都已经被岁月风蚀得斑驳陆离,但意蕴犹在。
深秋季节,王家辿并不萧条。独特的村落风貌,吸引着无数绘画写生者;前来游玩的人们,直到下午两点钟还在一处居高临下的农家院小酌;正是柿子成熟的季节,随处可见一个个小“红灯笼”挂满枝头;几颗三四百年的皂角树古木参天,结出的皂角多而饱满;就连已经好多年不结果的黄楝树,这两年也硕果累累。
在王家辿,最知名的特产是曾贵为贡品的香椿。每年四月,远近闻名的香椿节就在这里举行,此时游人如织,热闹非凡,车辆一直排到村外。香椿这一特产,自然也成了王家辿村民的“摇钱树”,贵的时候一斤几十元,每个香椿节下来,家家户户都能赚得瓢满钵满。
“香椿营养丰富,生命力极强。”站在香椿园区,指着一大片生长在半山坡的香椿树,王楼生介绍,“这些都不是村民特意种植的,是自然生长出来的。”
李楼生告诉记者,王家辿是一个美丽的传统古村落,之前由于重视不够,村庄发展缓慢。近年来,农村人居环境的改善,让趋于败落的村庄重新焕发了生机。道路得以修建,房屋开始翻新,山里的花草树木也生长得枝繁叶茂。环境的改善,不但吸引了更多的游客,开发商也来这里寻觅商机,一些外出务工的村民相继返乡,有的经营客栈,有的开起了农家乐。
岗坡村:村美民富
与王家辿这样依山而居的传统村落相比,位于淇滨区钜桥镇最东部的岗坡村,是地地道道的平原乡村。这里道路笔直宽阔,房屋鳞次栉比,路灯崭新漂亮,村民门前,放置着的绿色垃圾箱格外醒目。
村支书张太学向记者介绍说,岗坡村1145人,除了1646亩耕地外,还有2600多亩荒岗地。人均耕地较多和临近市区的区域优势,让这个明朝兵部尚书王越故里,生活富裕安逸,几乎家家户户都是两层小楼。
物质生活好了,精神文化自然不会落后。走在干净整洁的街道上,有关国家政策、乡村文化、村规民约等宣传标语随处可见。一栋墙壁上画着建设美丽乡村宣传画的楼房,是村民武光明的家。武光明是电焊工,上班的地方离家不远,月收入6000元以上,1万元也是常事。高收入的他,不仅把家里的房屋建设得高大气派,家用电器也毫不逊色,屋内彩电、空调、冰箱一应俱全,特别是沼气的使用,让家里日常生活变得卫生便捷。
在岗坡村,外出务工的村民平均月收入5000元以上,村里的道路施工队远近闻名。除了外出务工,有的村民还承包了村里的荒岗地。“荒岗地不适合种植粮食,但适合种植红薯和果树,且收成不错。”张太学说,“我承包了几十亩地种红薯,就今年的行情看,平均亩收入不低于4000元。”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以来,村里的街道进行了硬化和绿化,安装了路灯,解决了饮水问题,建设了文化广场,成立了保洁队伍。”张太学说,“现在,农村的生活好多了,道路畅通,环境优美,空气清新,比在城市住着还舒服。”
盘石头新村:温暖乡愁
盘石头新村位于钜桥镇最南部,是鹤壁市最早的移民村。其前身是位于鹤壁老区西20公里处的盘石头村,依山傍水,因修建盘石头水库,整村于2001年4月份搬迁至此。
走进盘石头新村,一股清新的气息扑面而来。碧绿的柳树枝条随风摇摆,广阔的广场上音乐律动,红色地砖铺就的人行道美丽别致,就连广场上枯萎的草坪也散发着浓郁的草原风情。
盘石头新村2000余口人,1500亩耕地,其中三分之一已经流转出去,供一家种子公司进行良种培育,每亩地每年租金1200元。由于耕地少,村民的主要收入也是外出务工。
虽然盘石头新村收入不如岗坡村,但环境与之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说起功劳,最大的当然是村支书赵磨保。
“从山区迁到平原,村民们一开始都很不适应,问题多,意见大。”赵磨保说,为了给村民营造一种美丽舒适的生活环境,他可谓挖空心思。村里基础薄弱,村集体又没啥收入,为了修建下水道和铺设路面,他把目光瞄向了附近拆掉重修的公路,那些无人问津的石板和砖块,可成了他的宝贝疙瘩。“你看,下水道上面盖的石板,人行道上铺的砖块,都是从那里弄来的,如果要是买,四五十万也下不来。”
一方面是自己的努力,一方面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资金扶持,两年来,盘石头新村大换新颜。街道实现了“绿化、美化、亮化”,人居环境极大改善,村民过上了城市般的美好生活。
“虽然现在的生活好了,但村民们始终对老村充满怀念。”赵磨保说,为此,他带领村民,跋山涉水,将老村喂马的石槽、洗衣的石板、加工粮食的石磨都运了回来。
在广场上,一块取名“避水珠”的石头,是特意从老村运回来的镇村之宝。“这块石头和老村一样古老,据说再大的河水到了这块石头前面,都漫不过去,几百年来,正是这块石头保护着老村人民的安全。”赵磨保说,现在,一些村民们经常会在石头前面烧香祷告,对于村民来说,这块石头不仅是精神寄托,更是永远抹不去的乡愁记忆。
“鹤壁高度重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广大农村都展现出道路整洁、村庄干净、生态美好、乡风文明的新农村、新风貌。”鹤壁市委农办副主任孙志杰告诉记者,如今在鹤壁,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家喻户晓,深入人心,成了群众的热切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