佘树丽
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前言部分指出:“语文课程应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因此,作为语文老师,须要在课堂上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同时又不忘用语文的方式教语文,做到言意兼得。下面,笔者将结合具体课例,谈谈自己的一些粗浅认识。
一、同伴交往有真情
同伴交往是影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重要因素。良好的同伴关系,可以使儿童获得安全感、归属感,有利于其人格的发展。然而摆在我们面前的是:随着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很多学生被限制在单元式住房内,再加上家长的百般呵护、过分溺爱,极易使学生形成以自我为中心、任性、霸道、孤僻等不良性格和习惯,这些都不利于学生今后的社会交往。如何引导学生的同伴交往呢?二年级上册课文《小动物过冬》就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示范。它以童话的形式讲述了3个小动物彼此关心、相互交流过冬方式的故事,体现了小动物之间纯真的友谊和深厚的情感。在教学中教师要敏锐地抓住这一有利的教育契机,对孩子进行无痕的教育。
师:小动物们巧妙地利用自身的特点,安全地度过了寒冷的冬天,它们是多么聪明、多么可爱呀!下面我们分角色来读读3~7小节。(学生戴头饰分角色读。)
师:像这样,你一句我一句地交换意见,就叫商量。(出示:商量。)学生齐读。(板贴该词)它们为什么会聚在一起商量呢?
生:因为它们是好朋友。
生:因为它们常常在一起唱歌、跳舞,日子过得很快乐。可是它们很快就要分开了,心里有些舍不得。
生:因为它们是好朋友,好朋友之间就要互相关心。
生:因为它们都害怕自己的好朋友会被冻死、饿死,才会一起商量过冬的办法。
师:老师听明白了,原来它们一起商量是因为它们是好朋友呀,看来好朋友之间就是要——
生:互相关心、互相帮助!
生: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师:有好朋友的日子总是这么快乐——(引读第一自然段。)
儿童有着自我发展的天性。课堂上,教者舍得放手让学生自己学,学生的灵性便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发挥。朋友是什么?学生用自己稚嫩的声音响亮地回答:“朋友是互相关心、互相帮助!”“朋友是有福同享、有难同当!”“有朋友的日子总是快乐的!”同伴交往有真情的理念就这样如春雨般悄悄地潜入学生的心底,并在那里生根、发芽。
二、把好习惯“种”到孩子心里
好习惯对儿童来说是命运的主宰,是成功的轨道,是终身的财富,是人生的格调。我们的教材中有不少描写学习习惯和态度的文章,其中二年级下册的《学棋》就通过对比的手法,展现两个学生学习时的不同表现和学习结果的天壤之别,教育学生学习要专心致志,不能三心二意。如何让“专心致志”这一良好的学习习惯深入孩子的内心呢?笔者在教学时进行了这样的尝试:
师:小朋友一起来看图,你从哪些地方看出这个学生是专心致志地听讲的?
生:我看到他双手托着下巴,两眼紧紧地盯着棋盘。
生:他看得目不转睛。
生:他是眼睛一眨不眨地看着师傅布子的。
师:如果此时一只蝴蝶从他眼前飞过——
生:他好像没看见一样,仍然紧紧盯着棋盘。
生:他会不看蝴蝶,两眼一眨不眨地看着师傅是怎样布子的。
师:你们都看出了这个学生看得——专心致志。(齐读。)
生:我发现他歪着头在听,一定是听得非常仔细。
师:我也看出来了!
生:我还知道他把师傅说的每一句话都一字不落地听进去了!
师:一字不落,说明他听得认真极了!
师:此时,几个小朋友唱着欢快的儿歌从窗户外经过,他——
生:他好像没有听见一样,继续听师傅讲课。
生:他一点儿都没受影响,继续认真听讲。
师:这两个同学从小朋友侧着头的动作,看出了他听得——专心致志。(齐读。)
师:爱动脑筋的小朋友想一想,他会怎样向师傅请教呢?
生:他会指着一颗棋子问:“请问师傅这颗子为什么要放在这个地方呢?”
生:他会问师傅,把这颗子放在别的地方行不行呀?
师:看来除了认真看、仔细听之外,还要——(积极地想),都做到了才是——专心致志。(齐读。)
师:专心致志就是——(出示:目不转睛 用心倾听 一心一意 全神贯注 心无旁骛 积极思考)一起读一读。
师:老师请小朋友一起来当小演员,演一演第一个学生的表现吧!
在这个教学片段中,“专心致志”已不再是一个简简单单的语词符号,而是一个带着很强的画面感、形象感和情感的生命个体。观察插图的适时运用,使“专心致志”这个词所蕴含的意象有了质感的画面,学生对词语的理解就更深入了。正如维果斯基所说:“词语只有在获得了感性的个人涵义而不是单纯作为概念存在的时候,它才能成为个体生命中一个生气勃勃的细胞。”后来,学生在“用自己的话劝一下第二个学生”时,都不约而同地指导他要如何看、如何听、如何想。显然, 在“看图、想象、言说、诵读”的多样化过程中,“专心致志”这个词的意义已经不知不觉深入到学生的精神世界里去了。
三、引导辨析明理,在思辨中学会与自然和谐共处
世间万物皆有着自己的生存方式和固有规律,在自然面前,我们人类该做些什么呢?《自然之道》就通过具体事例告诉我们,如果不按照自然规律办事,往往会产生与我们的愿望背道而驰的结果,这就是自然之道。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通过分析人物的言行,理解自然之道的含义呢?请看我校一位教师的教学处理:
师:在我们强烈的抗议声中,终于——(引读)向导极不情愿地抱起那只小龟,朝大海走去。同学们,你们同意向导的做法吗?
生:我同意向导的做法,如果不救小海龟,它就会被嘲鸫吃掉,那是多么残忍的事啊!
生:(马上反驳)小海龟不会被嘲鸫吃掉的,因为第三自然段说它在侦察外面是否安全,它是个侦察兵。
生:它是个侦察兵只是作者的猜测。
师:你从哪里看出这是作者的猜测?
生:我是从“似乎”这个词看出来的。
生:第二自然段说太平洋绿龟从龟巢到大海需要经过一段不短的沙滩,稍不留心就要成为食肉鸟的美食,海龟在长时间的生活里,肯定会想出一些办法来对付食肉鸟的。
生:下面的课文已经写了“我们很快明白我们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这就告诉我们向导做得不对了。
生:既然明明知道这么做是错的,向导为什么还救海龟?
生:因为面对的是我们的焦急、责怪,不能见死不救。
生:也许他是个著名的生物学家向导,他怕我们回去以后和别人说他见死不救、没有良心。
师:大部分同学都认为向导的做法不对,他自己也知道,所以他才淡淡地说——自然之道就是这样的。那么在这里,“自然之道”指的是什么呢?
生:太平洋绿龟有保护自己的方法。
师:现在,我们再来回想一下向导刚才说的那句话(出示),你还会劝告他吗?你还会哀求他吗?还会去指责他吗?你现在对向导的话、对“自然之道”这4个字有更深的理解了吗?
生:小幼龟们有自己的生存方式,所以我们不能破坏它。
生:如果不尊重动物的生活规律,一厢情愿地保护它,反而适得其反。
生:我们要遵循大自然的规律,不能逆天而行。
在以上教学环节中,老师没有虚高化的深度解读,而是深入浅出地引发儿童自己思考。“如何与自然和谐相处”这个看起来有些严肃的问题,就这样在学生反复的研读、争论、质疑、解说中渐渐地明晰起来——“尊重规律、遵循规律”是他们最响亮的回答,也是我们人类的必然选择。
良好的教育是可以改变受教育者的行为的。因此,教育不能仅仅停留在说教的层面,不能让“关心他人”“学会学习”“孝敬父母”“爱护自然”这些词语成为空洞的口号。教师要提高自身教学的敏感,巧妙挖掘教材中“美”的因素,通过孩子们的“听、说、读、演、看”等多种语文的方式的演绎,让这些美好的品质逐渐丰满,变得有血有肉、可学可行起来。这样的语文课才能真正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有机统一,才能让儿童的心智不断成长、成熟。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