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章均 ■中冶成都勘察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四川 成都 610023
随着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我国道路工程建设取得长足发展,中西部高速公路建设项目越来越多,很多项目都涉及到高填方路堤软土地基的处理问题[1]。大量工程项目实践表明,高填方路堤软土地基施工较为困难,处理不当容易导致路堤的较大变形和失稳,造成道路的过早破坏[2]-[4]。因此,需要针对高填方路堤工程的具体情况,通过对多种方案的对比分析,选择合适的处治方案。
贵州某高速公路项目沿线地质、地貌条件比较复杂,需要处理的软基路堤和高边坡路堑工程量较大,而且施工难度大,施工质量不易控制。为解决软基高填方路堤问题,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对典型软基段进行了详细的地质补充勘察和试验,并通过大量的计算分析,提出合理的软土地基处治方案。
地基处理的目的是利用置换、挤密、排水、胶结、加筋和热学等方法,对地基土进行加固,以改善压缩层内地基土的工程特性。软土地基路堤的处治分为沉降处治和稳定处治,沉降处治是通过加速地基沉降来减小地基的总沉降量,稳定处治是通过加速地基强度的增长、控制剪切变形、增加抗滑阻力的方法来保证路堤的稳定[5]。目前,公路工程中的地基处理方法主要有置换法、排水固结(预压)法、灌入固化物法、振密挤密法和加筋法等五类[6]。有时单独采用一种方法,并不能达到较好的效果。对于高填方路堤常常采用多种方法相结合的组合处治方法进行处理,具体软基处治方案的选择应根据地质条件、施工条件、环境条件经综合技术经济比较确定。
强夯置换+垫层+加筋+填土预压的地基处理方法具体做法是首先填筑碎石,采用强夯将碎石夯入软土中形成碎石桩复合地基,然后设置砂垫层或碎石垫层,之后分层填土并设置若干层土工格栅加筋,提高路堤的稳定性,同时进行施工监控,严格控制填土速度,通过填土速度的控制,确保路堤的稳定性。本方案具有简单可靠、施工质量容易保证、投资低、不影响环境等优点,在严格控制施工中的填土速度和厚度时,可确保路堤稳定。
贵州某高速公路K1 +432~K1 +569 段是一段比较典型的软基路堤段,采用了强夯置换法+垫层+土工格栅+填土预压联合处治方法。为确定强夯置换法+垫层+土工格栅+填土预压联合处治方法的地基处理效果,在K1 +470、K1 +500 和K1 +530 三个观测断面对地基沉降、路堤沉降、侧向变形、孔隙水压力和筋材拉力等参数进行了测试。为提高高填方路堤工程的稳定性,在工程施工中严格按规划的填土加载曲线进行了加载填土,同时进行断面沉降、侧向变位、孔隙水压力观测,作出沉降-时间-填土、侧向变位-时间-填土、孔隙水压力-时间-填土关系曲线,并根据绘制的曲线来判断是否暂时停止加载。为便于与监测数据对比,将计算(预测)结果进行汇总,路基中心、1/4 路基宽、路肩边缘点的施工期沉降-时间曲线如图1 所示,孔隙水压力-时间关系如图2 所示,各侧向变位测点顶点侧向变位-时间关系曲线如图3 所示。
图1 施工期沉降-时间曲线
图2 施工期孔隙水压力-时间关系
图3 各侧向变位测点顶点侧向变位-时间关系曲线
由图1 可知,路基中心、1/4 路基宽、路肩边缘点等三个观测点的路堤高度随着堆载时间的增加逐渐降低。在沉降前90 天内,三个观测点的沉降基本相同,其后路基中心测点的沉降变慢,表现出越靠近路肩边缘路堤沉降越大的趋势。由图2 可知,随着工程施工的推进,路堤孔隙水压力整体上呈现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最终达到较稳定的状态。图3 各测点顶点侧向变位随着时间的增加逐渐增长,但增长幅度逐渐减小,整体来看路基中心测点的侧向变位较小,并表现出越靠近路肩边缘侧向变位越大的趋势。综合分析工程监测数据,强夯置换法+垫层+土工格栅+填土预压联合处治方法在路基填筑施工期结束时,路堤的沉降量满足规范的要求。
山区高速公路建设常涉及到高填方路堤的处治问题,由于地质、地貌条件的限制和地基处治技术不当,造成高填方路堤路段工程施工进度慢、质量差、工程投资大等问题。本项目通过采用强夯置换+垫层+加筋+填土预压的方法进行高填方路堤的地基处理,取得了良好的工程应用效果,适合该地区高填方路堤的工程建设。对于高填方路堤工程,应结合具体工程情况,从多种处治方案中选择合理的技术方案。
[1]乔会平.公路高填方路堤病害分析与防治措施[J].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8,26(3):40 -42.
[2]叶延福.浅析高填方路堤沉降机理及防治措施[J].福建建材,2013(2):69 -71.
[3]王有杰.高填方路堤沉降防治措施[J].山东交通科技,2012(3):39-41.
[4]龚玉华,曾耀.山区陡坡高填方路堤稳定性分析及处治措施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1(11):135 -138.
[5]苏志强,苏翔龙.强夯加固在土石混填高填方路堤中的应用[J].西部交通科技,2009(9):30 -32.
[6]唐前松.土工格栅在高速公路高填方路堤中的加筋应用[J].湖南交通科技,2009,35(2):7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