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产业化:理论依据与可持续发展分析

2015-12-02 04:19
生产力研究 2015年5期
关键词:产业化农户经营

刘 明

(复旦大学 经济学院,上海 200433)

农业产业化是作为一个新的农业发展战略而被提出,充分显示了其给农业和国民经济带来的积极促进作用。农业产业化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国际上称之为“农业产业一体化”(Agricultural Integration)。随后传入西欧和日本等发达国家,经历近半个世纪的发展和深化运动,形成高度发达的产业。

我国农业产业化是经济体制深化改革和市场农业发展的产物。在农业和农村经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一些新问题和新矛盾不断显现,影响到了农业发展步伐,为此全国各地开始了农业产业化道路的探索和实践。1993年山东潍坊市提出“确立主导产业,实行区域布局,依靠龙头带动,发展规模经营”的农业发展思路,收到良好的效果,并得到中央政府高度肯定。1996年被写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规划纲要》,农业产业化开始向全国全面推广。1987年以来,农业产业化的发展经历了27个年头,已被广泛认同为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必经之路。

一、农业产化可持续发展理论分析

农业作为满足人类需求的最基本、最古老的经济产业和生产活动,自从人类社会大分工以来,一直长盛不衰,为人类繁衍生息和社会发展提供永恒动力。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全新的发展模式,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一)可持续发展概念

可持续发展是指既要满足当人需求,又不消弱满足子孙后代需求的发展,具体而言,要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充分考虑环境、资源和生态的承受力,保持人和自然和谐,实现自然资源的持久利用,实现社会的持久发展。

(二)农业产业化概念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又是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和优先领域。农业产业化是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延伸和应用。作为一个新的农业发展战略而被提出,充分显示了其给农业和国民经济带来的积极促进作用。

所谓农业产业化是指“以国内市场为导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对当地农业的支柱产业和主导产品,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把产供销、农工贸、经科教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一条龙的经营体制”。

(三)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形式

1.“龙头”企业带动型。即“公司+基地+农户”模式是最先兴起的农业产业化的形式。是以企业为龙头,带动农户从事专业生产,在保持农户单独从事生产的基础上,将农产品加工、运销集中到企业来经营,与生产基地和农户实行有机联合,进行一体化经营,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经济共同体。这种形式主要体现在种植业、养殖业和外向型企业。它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企业与农户都是独立的经济实体,农民与企业只是契约关系;二是公司(企业)与生产基地或农户签订产销合同,规定签约双方的责、权、利关系,企业给基地和农户一定的的扶持政策,提供服务,设立产品最低保证,并保证优先收购,农户按合同向企业交售优质产品。其缺陷是受制于资金不足以及缺乏抵押性资产和契约不能对当事人构成有效的约束。

2.主导产业带动型。主导产业+基地农户。从利用当地资源优势,发展特色农业,走专业化发展之路,围绕主导产业、支柱产业、“拳头产品”进行一体化经营,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营共同体。主导产业带动型能够变自然资源优势为生产优势和经济优势,常见于我国自然资源禀赋独特、比较效益明显的地区。如中国的西部地区,拥有可供开发的荒废土地资源,按产业化经营思路进行设计规划,若干年后就能形成新的主导产业和新的生产系列,起到发展农村经济目的。

3.市场带动型。专业市场+农户。市场带动型是指通过兴建各种农业专业市场或交易市场,发挥市场龙头作用,拓宽商品流通渠道,带动农业的区域化、专业化生产和农产品的产加销一体化经营,促进农业主导产业、支柱产业的发展。该模式特点有二:一是以合同或联合体的形式,把农户纳入市场体系;二是以市场为纽带,把农户与客户联结起来,有效地降低了交易成本,提高了农产品的营销效率和经济效益。这种模式在各地都有,可带动一方产业,促进当地发展,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4.合作组织带动型。合作组织+基地组织。在市场经济中,农户因市场垄断、信息不对称、交易成本过高、抗风险能力低等原因在市场谈判和交易中处于劣势地位。为了分散和抵御市场风险,以及维护自身经济利益。近年来,各地出现了农户自发联合或政府引导下创办农业合作社、专业协会等经济组织,形成联系紧密的经济利益共同体,实行“贸工农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式的综合经营模式,从而形成“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带动型农业产业化”。

(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理论依据

理论是行动的先导,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人们就没有正确的实践。实践唤着理论的指导,理论的深化必将加快农业产业化的健康发展。

1.组织创新与制度变迁理论。农业产业化是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形式和制度的演变,是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

组织和制度的变迁通常表现为一种新的制度安排逐步代替旧的制度安排,一种新的行为规则逐步取代旧的行为规则的社会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社会生产力是促进社会生产方式的不断调整和变化的决定性因素。而社会系统理论认为,组织是一种协作关系,他的产生和存续,以其提供或分配成员的“诱因”大于或等于各成员“贡献”为条件;从经济学角度看,一种新的经济组织的产生,必将具有降低市场交易成本、减小进入市场障碍、利于分工协作、取得规模优势等许多功能,是其成员预期“诱因”大于“贡献”和利益驱动作用的结果;从制度变迁角度看,制度变迁的实质,就是通过新的制度安排,使显露在现行制度结构之外的利润内部化,从而达到资源配置和利用的“帕累托最优”。农业产业化是一种更合乎经济发展规律的新的制度创新。由于技术进步等因素的影响,原来有效的农业制度就会变成非有效的,农业产业化就是在这种新的经济机制条件下,产生的一种诱致性的制度变迁。它是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所推动和引致的自发性制度。实践证明,这种制度非常适合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具有完全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2.分工协作理论。劳动创造人类,分工协作提高了劳动的层次和效率。分工协作,是人类走向文明的伴生物,是生产社会化和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标志。

分工是由于人的技术和能力不同而产生的,协调是为了实现群体目标。人类对分工协作的研究从未间断过,其中主要代表是亚当·斯密、马克思、马歇尔、亨利·法约等人。而亚当·斯密在《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中认为,“劳动生产力最大的增进以及运用劳动时所表现的更大的熟练、技巧和判断力,似乎都是分工的结果”,他系统地分析了分工协作带来效率提高的原因。马克思认为,“生产力发展,归根到底总是……来源于社会内部的分工”,同时指出,“通过协作,不仅提高了个体生产力,而且创造了一种生产力,这种生产力本身必然是集体力”。阿尔弗雷·马歇尔对分工协调的研究主要体现在报酬递增规律和工业组织上。他认为,“自然也就是土地在生产上所起的作用表现出报酬递减的倾向,而人类的作用即劳动、资本和组织的作用表现出报酬递增上的倾向”。亨利·法约则认为,劳动分工属于自然规律的范畴,其目的是同样的劳动得到更多的成果。而现代分工协作理论向更深层次、更广领域发展,其遍及各个部门、各个领域、各个行业,范围十分广泛,水平也相当高。而协作创造一种集体生产力、提高个体与整体劳动效率、节约交易成本。

3.规模经济理论。规模经济,又称规模节约或规模利益,是指因生产或经营规模扩大、平均成本下降、收益上升的趋势。经济增长是人类社会最为关注的话题之一。新古典经济学一直把它看作为递增报酬的源泉。马克思认为,“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商品的便宜取决于劳动生产率,而劳动生产率又取决于生产规模”。马歇尔则将规模经济产生的原因归结为组织创新的作用,并认为,“劳动和资本的增加,一般导致组织的改进,而组织的改进增大劳动和资本的使用效率”。然而西方经济学认为,“规模经济是由于技术进步为主体的生产诸要素的集中程度决定的”。对以上概括总结规模经济应该定义为:“规模经济又称规模利益,是指因生产或经营规模的扩大、平均成本下降、收益上升的趋势。”农业产业化是实现农业规模经营的一条重要途径。农业产业化发展是通过集中化、专业化、一体化生产形式来进行的。农业产业化发展不仅有利于扩大经营主体的规模,还有利于形成关联产业群的优势。发达国家农业发展经验表明,农业发展也就是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的过程。

4.经济创新理论。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提出了“经济创新理论”。它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内函”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重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熊彼特的“创新”、“新组合”或“经济发展”包括以下五种情况:(1)引进新产品;(2)引用新技术,即新的生产方法;(3)开辟新市场;(4)控制原材料的新供应来源;(5)实现企业的新组织。

根据经济创新论,结合农业产业化的内涵来看,基本上符合熊彼特“经济创新”观点。第一,从宏观上来看,农业产业化的实质是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市场化和社会化,以及形成三大产业(即第一、二、三产业)部门联合、协同运行的一种新型经营体制;从微观上看,农业产业化的核心是通过产权、契约关系,来实现农业生产经营的专业化、经济组织的集成化和管理的企业化。因此,不论从宏观上还是从微观上看,都是农业经营体制和组织形式创新。第二,农业产业经营组织,实际上已经“掠取或控制原材料或半制成品的一种新的供应来源”,而不管“这种来源是已经存在的,还是第一次创造出来的”。第三,实行农业产业化经营,对于农户而言,无疑是开辟了“一个新的市场,也就是有关国家的某一制造部门以前不曾进入的市场,不管这个市场以前是否存在过”。第四,农业产业化是通过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来实现的。因此,农业产业化经营会采用“新的生产方法,也就是在有关的制造部门中尚未通过经验检定的方法,这种新的方法决不需要建立在科学上新的发现的基础之上。并且,也可以存在于商业上处理一种产品的新的方式之中”。第五,农业产业化经营也会采用或引进一种以上的新产品。

二、农业产业化可持续发展的效用分析

随着农业产业化理论和实践不断完善,中国农业产业化发展初具规模,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生产经营方式和产业组织形式,在稳定农业基础地位、实现制度创新、加快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农业产业化有效推进了农业可持续发展制度创新

农业产业化不仅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产物,而且也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更是推进农业制度创新的动力源泉,符合农业可持续发展方向。

人多地少,人地矛盾突出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农业生产必须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经营转变,是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道路必然选择。从我国的农业产业化发展过程来看,它的出现和发展有着客观必然性。

(二)农业产业化有效加快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

《中国21世纪议程》明确提出我国农业和农村发展目标是保持农业生产率稳定增长,保障粮食生产安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改善农村贫穷落后局面,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合理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以满足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需要。

可持续农业是一种不造成环境退化、技术适当、经济可行、社会上能接受的农业。而农业产业化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新的经营体制,通过将农业生产的整个过程从产前、产中、到产后有机结合起来,在实现“小市场”和“大市场”相结合的同时,也保证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度得到延续。近几年来,农业产业化经营已经在农业和农村经济中显示出巨大的生机和活力,发挥着强化农业产品供给、实现劳动力的转移、增强农民收入、凸显农业生态保护等功能。

由于农业产业化和农业可持续发展之间存在本质联系,二者都是从生态、经济与社会的良性循环的角度来解决问题。因此,我国各地政府高度重视,通过积极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努力寻找能发挥区域优势的产业进行扶持,通过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等不同经营方式,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最终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目标。

要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目标,首先必须要求农户保持一个相对稳定或略有提高的农作物播种面积以保证数量充足的产品供给。农户和工商企业即农业的主体虽然可以向市场提供产品,但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产业主体进行生产与经营是追求自身经济利益最大化,而不是以向市场提供安全产品为目标。用西方经济学观点来理解是农业产业化的内部存在“内部经济”和“外部经济”的问题。虽然二者的目标有相悖之处,但是在一定的条件下,通过资源配置可以有效地将二者统一起来,如对农业主体企业进行财政补贴,减免税等方式。

其次,推行农业产业化,有助于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但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产业化各主体之间都有自己利益,主体之间利益分配不均时常发生,则必然会导致农户利益受损,市场风险加大,也就达不到增加农户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目标。通过转变发展方式,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走农业集约化经营与规模经营模式,注重经济发展的质量与效益的提高,是解决农业产业化主体之间分配不均问题的很好方法。

再次,由于农业产业化不仅仅是停留在初级农产品的生产上,还要通过科学技术,提升农副产品加工部门工作效率,拓宽加工部门生产领域,开拓新的农业就业渠道,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从而在更大范围上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由于对资源的过度开发转向适度开发,不仅要满足当代人的需要,而且还要满足后代人的需要,这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不谋而合。

(三)农业产业化能够有效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由于我国正在进行国民经济结构调整和实施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时期,注重经济发展质量与经济效益,强调人口、资源和社会协调发展。要实现这一目标其措施是推行农业产业化经营,保持农村经济稳定增长,促进农村劳动力资源优化配置。改革开放以来,在新经济制度、新的生产方式条件下,农村迅速蓬勃发展。可是,由于政府对农业投入不足,农业基础脆弱,分散的小农户经营规模不经济,致使农村产业结构和剩余劳动力之间矛盾突出:一是不合理的农业结构造成了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剩余;二是剩余劳动力大量出现使得在农村生产过程中排斥农用机械使用,因而导致农业生产规模小,商品率和劳动边际产出率较低,使得农民没有足够的生产剩余进行资本和技术投入,严重影响了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在此背景下,推行农村产业化经营体制是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途径。农业产业化能够在稳定农业基础地位并加快农业发展步伐的基础上,优化、提升农村经济结构,为广大农民创造更多劳动岗位,为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创造条件,使农业劳动力得到合理的配置。同时,农村劳动力转移也间接推动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实现城乡和各产业之间的优势互补和协调发展,缩小城乡差距,消除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但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也会带来负面的影响,如加剧农村内部收入分配不平衡等问题。因此,如何合理、有序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这关系到农业现代化进程和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问题。

在整个南北朝时期,引领和推动东西经济贸易、南北政治交往的主角则是鲜卑吐谷浑人。“吐谷浑”即“苍鹰”之意⑦卓鸿泽:《吐谷浑的藏文撰写藏文名称及其阿尔泰语源》,载沈卫荣《西域历史语言研究集刊》第三辑,科学出版社,2010年,第17-31页。,这只勇猛的民族之鹰,在西晋初年西迁青海草原,建立吐谷浑王国,今柴达木盆地则成为其大本营和安全后院,政治中心在今都兰县。吐谷浑从建国到灭亡,共传15代22王,立国350年之久,在沟通中外丝路、联络南北中起到了积极的历史作用。

三、中国农业产业化运行分析

(一)中国农业产业化可持续发展现状

我国农村几十年的改革和发展取得巨大成就,但是具有全局性和长远战略意义的是找到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农业现代化之路——农业产业化经营(牛若峰,2003)。

从整体上看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既取得巨大成就,也面临总体发展很不平衡等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农业产业化发展势头强劲。据统计,截止2012年底,全国产业化经营组织已发展到30.87万个,带动农户数11 800万户,比2011年增长9.2%;农户年均增收2 803元;从2000—2012年,年均增幅达10%左右(见表1),农业产业化已经成为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表1 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及其带动农户情况

2.农业产业化形式呈现多样性。近年来,中国农业产业化经营采取了多种组织模式,各种形式竞相发展。其中龙头企业带动型位居首位。截止2012年龙头企业78.15万家,年销售收入过亿元的6 852家,固定资产总值达到1.42万亿元,实现销售收入3.83万亿元,净利润2 293.53亿元,上缴税金1 121.33亿元。农业产业化发展对于提升农产品竞争力、提高农民收入水平、改善了农民物质文化生活条件有很大促进作用。但是龙头带动型、中介组织带动型和专业市场带动型等农业产业经营模式并没有全面普及。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农村经济较发达,市场机制比较健全,农户市场意识较强,农业产业化发展步伐走得很快,龙头企业有一定规模。中部地区发展水平不高,还处在起步阶段。

(二)中国农业产业化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

1.我国政府政策扶持力度不够,缺乏统一发展规划。农业是一个弱质产业,周期长,回报率低,农业产业化经营更需要各级政府的政策扶持和统一规划协调发展。从发达国家农业发展经验来看,政府在各自的农业产业化进程中担任了重要角色,发挥了应有的职能作用,通过政策、法规、资金、技术和教育等方面的扶持,为农业产业化发展创造了极其有利的条件。但是,目前我国一些地方政府在农业产业化发展过程中,尚未建立制度化和统一发展规划等情况下,采取“一刀切”、“拉郎配”和行政命令的办法做出决策。违背了市场规律,违背农民的意愿,导致政府“越位”、“移位”和“虚位”等不当行为,出现一哄而上,盲目上项目,陷入低水平重复建设的困境。这些不可避免地阻碍了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进程。

2.我国农业产业化市场运营机制不健全。可以说,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是农业产业化发展最重要的社会经济基础。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这就要求在农业产业化经营过程中必须按照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将系统内、外市场与非市场机制有效结合起来,建立一种农业产业化的市场运营机制,从而通过制度创新达到经济资源的优化配置。而我国目前在农业产业化过程中市场化体制不健全,主要表现:第一,城乡市场存在不同程度的分割以及农村行政区域和市场经济区域要求存在矛盾,从而割裂了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的市场纽带。第二,农业产化经营习惯用行政手段去推行。通常是建基地、抓主导产业来启动和推进产业化,这种工作方式在农业产化经营过程中必将出现较大失误。第三,由于企业、市场等“龙头”或中介组织通常追求利润最大化,在利益分配过程中处于有利地位,因此在一些非合作的产业化经营组织中,农户利益很容易受到损害,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农业产业化发展。总之,目前我国不健全的市场经济体制是制约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一个最为重要的因素。

3.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低,规模小、竞争力较弱。据统计,中国有2.8亿农户,而农业产业化经营覆盖面不到农户总数的1/3,绝大多数是小规模、分散的种养,农户规模小而分散。由于农业产业化经营规模小,规模经济效益难以发挥出来,出售农产品初级产品较多,大多是简单加工。农产品加工产值在农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较低,我国农产品加工值和农业产值之比是0.61∶1,而发达国家高达3∶1;我国农产品加工转化率为40%~50%,而发达国家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90%,其中二次深加工只占20%。技术落后是导致农产品加工水平低、竞争力不强的重要原因。较低的农产品加工程度,影响了我国农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与出口创汇能力。

4.农业生产方式落后,科技含量低。从其发展规律来看,农业产业化导致的农业经济集约化、专业化和服务的社会化,是以先进的物质技术装备为前提的。而目前,我国大多数地区仍然在沿袭多年的手工劳动和畜力耕作为主的生产方式,大量的先进农机机械和新技术在农业中得不到推广和应用。农民生产意愿不是按照市场需求来生产,而是按照自己消费的意愿决定,常常出现跟风问题,导致产品过剩,出现无序竞争,产量滞销等问题。落后的农业生产方式和技术装备水平已经构成了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制约因素,和发达国家农业产业化发展差距越拉越大,据统计,我国科技对农业贡献率为50%,而发达国家为70%以上,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率约30%~40%,而发达国家为60%以上。我国农业科技总体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较,约有15—20年的差距。这既不利于我国农业专业化,也不利于管理机制的培育和生产组织化、社会化程度的提高,从而制约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三)中国农业产业化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选择

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对深化农村组织变革具有重要意义,它将关系到农民能否增加收入,关系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关系到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针对我国农业产业化进程中所出现的问题和存在的制约因素,提出以下对策:

1.转变政府职能,规范经营发展。农业产业化是我国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也是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创举。为了引导农业产业化健康发展,使其在促进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我国各级政府应该转变政府职能,制定农业产业化发展战略规划,明确农业产业化发展政策,搞好指导、协调和服务工作,保证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规范、有序、健康、快速发展。首先,我国各级政府应该完善与农业产业化相关的法规和制度,因为市场经济是建立在法治基础之上的经济体制。也就是说,市场主体的经济行为和政府对经济的管理行为既要合法又要遵循市场规律。政府要做到“有法可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有法可依,规范发展是市场经济和农业现代化的本质的、内在的要求,同时也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法制保障。其次,我国各级政府应该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制定发展战略,要突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增产增收、保障农产品供给和稳定农产品价格、完善农业服务体系、降低农业生产和交易成本,从而推进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再次,政府除了要在政策和技术等方面给予支持外,还要积极引导金融行业对农业产业化的资金支持。鼓励银行按照“效率优先、因地制宜、规模经营、循序渐进”的原则,在调查和掌握产业政策信息的基础上,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

2.完善市场体系,培育农业主导产业。当前,我国经济建设正处于全面开放的阶段,农业产业化经营必将和国内外市场建立广泛的联系。因此,需要健全的市场体系作为媒介,以此促进农产品的商品化。在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过程中,建立统一开放、结构完整、功能互补的市场网路体系,形成一个以批发市场为主要框架、以各级综合农贸市场为支撑、以各地自建商贸城为网络、以农民产销组织为补充的四大市场流通体系。使农产品能有长期、稳定和广阔的销售渠道,以此带动农产品专业生产基地和农业产业化体系,“龙头企业”的发展,真正达到“促进产业化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目的。同时,还要积极开拓多元化的市场体系,把资金、劳动力、农业生产资料等市场和市场网络系统、流通服务体系等建设同小城镇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使其相对集中。既可以为农业产化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和公平竞争的条件,还可以推动小城镇发展,更有利于把农业产业化经营推向一个更高阶段。

农业主导产业是农业产业化的前提,也是区域自然资源和经济优势的集中体现,更是农村经济能否快速发展的关键所在。因此,在主导产业的培育上要做到以下四点:一是要发挥当地自然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地积极培育农业主导产业;二是政府部门应当通过利益的诱导,使农业开发企业和农户结成主导产业的培育主体;三是要围绕主导产业发展骨干项目和拳头产品,才能真正把握和明确产业化发展的方向;四是各地政府在选择主导产业时,切忌照搬照套别人的模式。

3.搞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专业生产基地建设。龙头企业对农业产业化的拉动作用在所有农业产业化经济组织中是最明显的。它是农业产业化的“火车头”,是联结国内外市场与农户的纽带。因此,各地应围绕其农业主导产业和国内外市场的需求,突出抓好“龙头企业”的建设。发展龙头企业要按照“大规模、高水平、新产品、外向型”的要求,优先支持一批已经实行产业化的龙头企业,有选择地改造一批乡镇企业,并引导其向农副产品加工方面转化;与科研单位合作创建一批面向国内外的农副产品深加工企业。

农产品生产基地是“龙头企业”的依托,是农业产业化的基础和关键环节。各地区在实施农业产业化战略过程中,应有计划、有步骤地加强农产品生产基地的建设。根据市场前景、产品质量、资源优势三大要素进行综合评估,筛选出一批优势产品,重点培育,加快发展,逐步形成区域主导产业,形成农业产业化组织的拳头产品。要立足当地的主导产业和主导产品,在专业村、专业乡等群体生产的基础上,加强规划和协调,从生产、加工、销售上加大开发和服务力度,努力开发出在内外市场上有冲击力的特色产品,在龙头企业的带动下,不断提高和完善标准,最终形成稳定的生产基地。

4.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和技术应用。实现农业产业化的目标需要多方面共同推动,科学技术应用和资金投入是农业可持续增长的重要源泉。农业产业化是指通过科学技术的渗透,工业部门的介入,生产要素的投入,市场机制的引入,服务体系的建立,使传统农业转变为新型农业的过程。

当前,我国的农业产业化生产依然是沿袭传统的生产方式——小规模的分散生产,单个农户不可能成为农业科技研究开发的投资主体,也无法应用先进科学技术,致使我国农业经济效益和科技含量很低,形成了长期的、低水平的均衡状态。因此,应该把科技创新和技术应用作为加速农业产业化的首要推动力,切实改变落后生产方式。

首先,要把科技进步放在重要位置。充分利用现有科技力量和科技成果,提高农业生产附加值和科技含量,鼓励不断引进新成果,广泛应用于农业产业化各个环节,各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技术人员应该与龙头企业和农户合作,把高新技术引入产业化经营领域,增强我国产业化经营组织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其次,建设符合农业产业化发展需要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一是以国家级农业科研机构为主体组建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中心;二是要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农业科学技术推广活动,为农业产业化和农村经济全面发展提供有效服务和技术支撑。最后,加快农业科技队伍建设和培养人才是推进科技事业发展的关键,也是科研机构加快发展壮大的第一资源和第一要素:一是在现有农业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科技队伍的基础上,广泛吸引各方面科技人才,充实到科研队伍中;二是加大人才培养必须采取措施提高农民素质,切实改变农民的观念,通过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方式,培养农业及相关技术开发和推广应用的农业专门人才。

[1]汪艳,许勇.论农业产业化的理论基础[J].农业经济问题,1996(12).

[2]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M].郭大力,王亚南,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2.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25卷:97,23卷:362.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686-687.

[5][英]马歇尔.经济学原理(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328.

[6]约瑟夫·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74.

[7][美]沃尔特·威尔科克斯.美国农业经济学[M].刘汉才,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

[8]贾生华.农业产业化的国际经验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9.

[9]雷俊忠,陈文宽,谭静.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的政府角色和作用[J].农业经济问题,2003(7):41-44.

[10]朱洪泽.论我国农业产化化经营道路的发展[J].当代经济研究,2008(8):56-58.

[11]周镕基,白广效,皮修平.我国农业产业化与组织创新的理论研究[J].商业研究,2009(383):170-174.

[12]农业经济问题问题杂志社.农业产业化研究综述[J].农业经济,1997(8):6-12.

[13]占俊英.农业产业化与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4(1):14-18.

[14]王先锋.关于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及运行机制的分析[J].经济学研究,2001(1):27-30.

[15]唐春根,李鑫.国内外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比较分析[J].世界农业,2007(2):9-12.

[16]汪艳,徐勇.论农业产业化的理论基础[J].农业经济问题,1996(12):13-15.

[17] Coase R.The Naturc of the Firrn[J].Economica,1937(4):386-405.

[18] Barrel,Yoram.Transaction Costs:Are They Just Costs [J].Journal of I,lnstiutional Theoereticd Economice,1985(141):4-6.

[19] 牛若峰.农业产业化:真正的农村产业革命[J].农业经济问题,1998(2):27-31.

[20] Luh Yir-Hueih,Spiro E Stefanou.P;roductictivity Growth in U.S Agirculture t Under Dynamic Adjustment [ J ].Americ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1991(73):1116-1125.

[21] Diao Xinshen,Diaz-Bonilla Eugtenfio,Robinson,Sherving sustainable food security for all by2020,In Deve!opment Assistance Strategies in the 21st Century: Global and Regional Issues, VoL l: JBIC Research Paper 16—1:57-153.Japan Bank for Internationalf Cooperation.

猜你喜欢
产业化农户经营
农户存粮,不必大惊小怪
非织造材料产业化新进展
让更多小农户对接电商大市场
这样经营让人羡慕的婚姻
观赏石产业化和金融化初探(一)
富硒有机缓释肥产业化迈出大步
粮食日 访农户
农户存粮调查
系统产业化之路
变争夺战为经营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