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教育培训体系在企业的应用和实施

2015-12-02 02:26:48李委委张德华
上海质量 2015年2期
关键词:评估体系培训

◆李委委 陈 晶 张德华 / 文

质量教育培训体系在企业的应用和实施

◆李委委 陈 晶 张德华 / 文

编者按

提高企业员工的质量意识是质量管理的前提,对全员进行质量教育培训,将质量教育培训贯穿于企业中,将对企业提升质量管理水平起到重要作用。本文从质量教育培训体系构建及其在企业实施方面的有效做法进行论述,以期给追求持续发展的组织带来一点提示和启发。

1 企业质量培训体系的现状

就大多企业现状看,在企业的培训管理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和不足:一是在实际的培训工作中,主要满足现实需要,长期培训投入不足,观念短视。二是没有建立培训体系,培训缺乏战略性。三是没有建立培训效果跟踪。虽然现代企业都建立了培训考评和激励,但忽略了对培训成果转化的考核。四是培训体系缺乏层次。不同层次的培训重视程度不一。企业管理层特别是高层所得到的培训机会远远超过普通员工,员工培训多集中做技能培训,多为救火队式培训,没有系统地对于全员的培训进行规划管理。五是培训多从企业管理者的角度出发来安排,员工参与培训的积极性不高。六是企业的发展和员工自身的发展不一致。主要因为所在岗位与自己的兴趣及爱好是有偏差的,完全能在所从事的岗位上发挥自己的特长和兴趣的员工比例很低,所以在他们对工作的满意度较低的时候,也就对培训也失去了积极性。那么,如何提高培训质量,就成为大多数企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2 质量教育培训体系的构筑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要想在如此激励的竞争中站稳脚步,必须充分挖掘和利用企业的内部资源。推动中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跨越、实现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品质”跨越的关键之一,即是质量人才的培养和经营。笔者所在企业经过多年实践,总结出教育培训体系能够有效实施必须遵从的几点原则。

2.1长期而持续的培训投入

企业的教育培训不能以满足现实需要、临时性的培训为目的,而应是一项长期而持续的事业。企业应为此投入建设企业自己的大学堂——企业大学或教育培训中心。

企业大学不是学历教育的大学,但她又是一所最好的大学。说它不是大学,是因为它不是教育部所批准的对外招生的大学,是企业的一个职工培训中心。说它是一所最好的大学,是因为它是企业员工心目中的大学,是企业界所向望的大学;是企业培养员工管理思路创新的基地;也是企业专门为内部员工兴建的以培养出国际水平的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的培训基地。

2.2契合企业战略的培训教育方针

企业培训体系的建设应该与企业发展的战略相结合,培训体系的目标和内容要为企业发展战略服务。培训体系的建立不是简单地适应现状,更要为未来发展提供人力资源保障。要根据自身的发展规划形成一套系统稳定的培训方案,加强对员工未来所需知识与技能及素质的培养,使企业员工能够在未来保持竞争优势,实现企业长远发展(参见图1所示,企业培训战略指导和高层领导对培训提出的三大挑战)。

图1 企业培训战略

企业的培训管理体系是在企业培训战略指导下,建立在完善的管理制度和资源体系基础之上,应该按照PDCA即计划—实施—检查—行动的循环流程体系(参见图2),以保证培训的活动对个人和对组织的最大效用。

图2 企业培训体系

2.3完善的培训课程设置,使培训更有针对性

笔者所在企业通过不断地探索和实践,质量和人力部门共同梳理完成了一套适合企业的教育培训课程,面向企业不同的人员,包括质量群族、研发群族、供应链群族,以及从事生产、市场、客服、咨询等群体,课程内容包括六西格玛管理、基础工具运用、产品知识、标准等多门类课程,培养人岗匹配、具有高素质的A类质量专家和国际一流人才,且配备了柯氏4级法进行评估,目前这一培育体系正蓬勃发展。

课程开发流程。企业根据最佳实践及胜任能力要求进行不同层级的“零缺陷”课程开发(参见图3)。

不同岗位的人员使用不同的课程。

(1)一线员工培训课程:包括企业文化、基本礼仪、安全卫生、基础课程、质量管理体系、“零缺陷”理念等。

(2)专业族群人员培训:质量族群,包括产品知识、质量管理、标准类、基本工具4大类60门课程;生产族群,包括产品知识、质量管理、标准类、基本工具4大类48门课程;供应链族群:包括产品知识、质量管理、标准类、基本工具4大类46门课程;研发族群,包括产品知识、质量管理、标准类、基本工具4大类27门课程。

(3)新员工培训:课程包括企业规章制度、企业文化、基本礼仪、安全卫生、基础课程、质量管理体系、“零缺陷”理念、6S、班组长建设、检验标准知识、质量意识和质量文化等。

(4)管理人员:课程包括企业文化、基本礼仪、安全卫生、基础课程、质量管理体系、六西格玛黄带、工艺基础、过程控制、“零缺陷”理念等。

2.4严格的培训管理制度和效果评估机制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培训体系也是如此,必须有严格的培训管理制度进行约束和管理。

建立多元化的培训反馈体系——日清管理法(日事日毕,日清日高)。为确保培训过程及培训实施的有效性,在培训管理工作方面建立了多元化的培训反馈体系。从培训前的培训需求信息反馈,到培训决定实施时的培训实施信息反馈,再到培训实施过程中的培训支持信息反馈,培训结束后的培训效果反馈,以及培训评价信息反馈等,每一步的培训过程均有相应的信息反馈,以确保培训过程的受控性和有效性。

建立科学的培训效果评估体系,培训效果评估分为四层。第一层次评估:反应层次评估——对培训的组织和实施以及培训本身的质量进行评价(满意度调查);第二层次评估:学习层次评估——评价学员对培训内容的掌握情况(理论考试);第三层次评估:行为层次评估——评价培训给学员带来的行为上的改变(项目评价);第四层次评估:绩效层次评估——评价培训是否使学员和组织的工作绩效得到提升(KPI指标)。

图3 课程开发流程

2.5建立培训与绩效相挂钩的机制

对于企业内各级管理人员,培训下级则是其职责范围内必须落实的项目,这就要求每位领导即上到企业高层领导、下到班组长都必须为提高部下素质而搭建培训平台、提供培训资源,并按期对下属进行培训,同时将部门的培训目标与负责人的报酬紧密结合,培训任务未完成将被索赔。特别是企业中高层人员必须定期到企业大学授课或接受企业大学培训的安排,不授课则要被索赔,同样也不能参与职务升迁。每月进行的各级人员的动态考核、升迁轮岗,就是很好的体现:下属的升迁,反映出部门负责人的工作效果,部门负责人也可具此续任或升迁、轮岗;反之,部门负责人就是不称职。同时,每个月企业大学对各单位培训效果进行动态考核,划分等级,等级升迁与单位负责人的个人月度考核结合在一起,促使企业各单位负责人关心培训,重视培训。

2.6合理规划企业员工的职业发展规划

企业的职业发展包括管理人员及一线人员职业规划。管理人员职业规划:双通道(管理通道+专业通道)职业发展模式,通过纵向职业晋升、横向职业转换为员工提供多重职业发展机会,使员工的职业生涯更大限度地与企业的发展保持一致。管理通道:适用于综合管理素质较强,能够引领团队达成目标和愿景的人员;专业通道适用于专业技能突出,能够在专业技术领域研究突破的人员。一线员工职业规划:普通操作员工在3次/半年获得优秀员工以后可以选择晋升到后备骨干库。

3 质量教育培训的实施

在企业质量管理人员的培养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过程实施开展和效果的跟踪,目标能否达成,学员在规定时间内能否按时学完规定的课程并考试合格,在过程执行中至关重要。

3.1日清管理

日清管理法(Overall Everyone Control and Clear)即每天对每人、每件事进行全方位的控制和清理总结。日清管理法的主要目的是:“日事日毕,日清日高”。每天的工作每天完成,每一天要比前一天提高1%。日清管理法由三个体系构成:目标体系——日清体系——激励体系。

日清内容分为三级。一级日清:学员每天总结所学的内容和不足的知识以及项目开展中遇到的一些问题;二级日清:由各组组长汇总每个学员日清形成小组日清,并当天进行公开发表每个小组收获与不足,同时对小组每个学员表现进行评价结果公示;三级日清:由班长负责整理汇总每个小组日清形成每天班级的培训日清,包括当天老师授课内容,培训中的亮点和不足,同时公开对评价出当天表现好的小组和个人进行适当物质激励。当天结束前把日清评价结果在企业内进行公示,并发送到学员所在各个单位。

通过每天总结、评价、公示的方式,有效保证培训课堂纪律,激发学员与老师的互动,通过小组竞比的方式提升学习氛围,同时对培训效果的评价提供依据,为老师的下一步开展工作提供参考。

3.2项目辅导与评价

理论学习的目的是将所学的知识、技能等内容应用到实际工作中,不断提高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完善质量管理流程,提升产品竞争力,为企业带来收益并促进企业不断发展。

在培训中,企业根据项目开展的路径,由具备资质的辅导老师按照项目立项、阶段展开、项目管理、报告整理、效果测评等环节,深入到学员的现场,进行一对一的项目辅导,确保理论与实践有效结合。对于非现场的项目指导,学员和辅导老师通过电话、邮件等方式进行沟通,确保学员得到及时、准确的指导。通过量化的辅导管理,对每次项目辅导都进行细致的定性评价与定量考核,按不同层别进行统计分析,确保辅导结果数据化。每次辅导后,对参加辅导项目的学员进行辅导评价,评价按照A/+B/B/C/D五个等级,能有效地评价出学员在各个环节的学习和理解的能力等级水平,根据评价结果分别制定出帮扶对策帮助学员提升。

3.3效果分析与改进

企业的教育培训效果主要从培训满意度和企业收益两方面进行分析与改进。

培训满意度的调查从课程评估、讲师评估、资源评估等三个方面开展。其中课程评估主要针对课程内容是否易于理解、所学知识和技巧对工作是否有用、课程案例是否有启发作用、课程是否达到预期目标等方面进行调研。讲师评估主要针对讲师授课思路是否清晰、表达能力、工作经验、是否乐于与学员分享、能否激发学员对学习的兴趣、是否擅长调动学员的听课积极性,课堂气氛活跃、能有效回答学员提出的问题、是否能鼓励学员提问及参与活动等方面进行打分。资源评估则主要针对教材制作发放、教具的准备、课后辅导、学员服务等方面的满意程度进行评价。一般情况下满意度应达到80分以上才可视为培训效果达到预期期望,若低于80分则需要针对低分项进行整改直到满意。

4 总结

企业的质量教育培训体系最终是服务于企业的发展,旨在通过提高员工的自身能力水平进而提高企业内在的品质,从而更好地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有建立和健全企业质量教育培训体系,才能成为企业创新的孵化器,成为企业持续竞争力的“发动机”。

人才是企业的核心,企业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之间的竞争。从另一个角度上理解,也就是员工培训之间的竞争。重视员工的质量培训、重视员工综合素质的提高,把企业构建成一个快乐学习型机构从而提高核心竞争力,实现企业和员工的双赢,才是百年企业得以长盛不衰的奥秘之一。

(略)

(作者单位:青岛海尔质量检测有限公司)

猜你喜欢
评估体系培训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培训通知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从五方面做好引导培训
劳动保护(2019年7期)2019-08-27 00:41:26
评估依据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
立法后评估:且行且尽善
浙江人大(2014年5期)2014-03-20 16:20:25
最终评估
世界科学(2013年11期)2013-03-11 18:09:46
EMA完成对尼美舒利的评估
培训路上的感悟——“喜、忧、思”
体育师友(2011年5期)2011-03-20 15:2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