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 婷 / 文
趣养多肉植物
◆雨 婷 / 文
多肉植物憨态可掬,“呆萌”之态让多肉爱好者称为“肉肉”,眼下更是成为了年轻人的新一代“萌宠”。在书桌或者阳台上,养几盆可爱的“肉肉”,赏心悦目。
多肉植物是指植物营养器官的某一部分,如茎或叶或根(少数种类兼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部分)具有发达的薄壁组织用以贮藏水分,在外形上显得肥厚多汁的一类植物。由于变化万千使其具极高的观赏性。
在养多肉的过程中经常可以听到这三个词语:缀化、锦、群生。前面两个代表植物中的“变异”现象,后面一个代表一株植物生长出很多新的分枝。
缀化。是花卉中常见的形态畸形变异现象,是某些品种的多肉植物受到不明原因的外界刺激(浇水、日照、温度、药物、气候突变等),其顶端的生长点异常分生、加倍,而形成 许多小的生长点,而这些生长点横向发展连成一条线,最终长成扁平的扇形或鸡冠形带状体。缀化变异植株因形态奇异,观赏价值更高,又因其稀少,较原种更为珍贵。
锦。常被称为“锦斑”,属于植物颜色上的一种变异现象。锦斑变异是指植物体的茎、叶等部位发生颜色上的改变,如变成白、黄、红等各种颜色,大部分锦斑变异并不是整片颜色的变化,而是叶片或茎部部分颜色的改变。相比原色来说,植物主体颜色种类更多,更具观赏性,因此也比较受欢迎。多肉植物的锦斑变异情况在植物界中也是非常常见的,引发植物锦斑变异主要是外界因素,也有遗传因素,浇水、日照、温度、药物、气候突变等都有可能造成多肉植物的锦斑化。
群生。常指植物主体由多个生长点,生长出新的分枝与侧芽,并且共同生长在一起的状态。
多肉的品种繁多,习性各不相同,栽培方法也不能一概而论。
大部分多肉植物喜欢凉爽的半荫环境,主要生长期在春、秋季节。耐干旱,不耐寒,忌高温潮湿和烈日暴晒,怕土壤积水。生长期应给予充足的光照,若过于荫蔽,会造成株形松散,不紧凑,叶片瘦长,俗称“徒长”。如光照过强,则叶片生长不良,呈浅红褐色,有时强烈的直射阳光还会灼伤叶片,留下难看的斑痕。在半荫处生长的植株,叶片肥厚饱满,透明度高。生长期浇水掌握“不干不浇,浇则浇透”,避免积水,尤其是不能长期雨淋,这些都是为了避免烂根。但也不宜长期干旱,否则植株虽然不会死亡,但叶片干瘪,叶色暗淡,缺乏生机。
需要提醒的是,多肉植物涉及50多个科的近万个品种,其中奇峰锦属和大戟科的大多数物种都是有毒的。奇峰锦属多肉植物大多含针刺,较容易对人体产生伤害。人接触汁液后,皮肤会出现红肿、瘙痒以及过敏等症状,一旦摄入人体会对心脏有较大伤害,家畜食用后严重的会导致死亡。
如果“肉肉”是直接从店里买来并已经服盆的,那只需精心照料即可。然而随着购物渠道的越来越多,许多买家选择了从网上购买。如果是通过快递送到的“肉肉”,一般都是无土无盆的,这样可以避免多肉在运输过程中受到损伤。那么收到这样一颗“肉肉”后,该如何处理让其舒适“安家”呢?
植物到家,首先开箱验货。用清水冲洗植物,检查是否有粉介等害虫出没,一旦发现即刻用药物杀虫。药水要按比例配制,太浓也会伤到植物。检查中心秆子是否腐烂,发现腐烂基本就可以淘汰了。其他断枝掉叶都无伤大雅。用利器去掉病老残破枝叶,修剪老根,之后置阴凉通风处凉干备用。
最好选用透气排水良好,不易结块的土壤。可用颗粒土、泥炭、腐殖土按1:1:2配制,也可增加少许骨粉、杀菌剂和杀虫剂混合备用。选用的盆底最好有孔,垫块旧纱窗之类的,可防止积水也不影响透气。
等到植物伤口愈合干爽就可以入盆了。干土埋上(此时根部没有吸收能力,上湿土容易使根部腐烂)放在阴凉通风处,三天后小水,一周左右大水一次,等恢复后(中心显示生机)逐渐见太阳。
“肉肉”在换了生长环境后会有一段服盆期,这段时间内的“肉肉”会显得无精打采,不继续生长,甚至有老叶萎缩、枯死,但只要不是烂根,不要担心,它是在消耗旧叶发根,为新叶的生长做准备。如果叶片化水,发生烂根,可以将植株脱盆,去除泥土,修剪掉坏死的叶片和腐烂的根部,消毒杀菌后放阴凉通风处,等到植物伤口愈合干爽,再重复之前的步骤种植。
对于大多数多肉植物来说,二十四节气中的“夏至”到“处暑”是一年中最难熬的一段时节。“夏至”通常被视为是夏天真正开始的一天,不少多肉植物都开始进入一年中的休眠期。若是忽视这一点,浇水过多将很容易造成腐烂死亡。
为使自己的“肉肉”安全度夏,首先要弄清它是属于冬型种、夏型种还是春秋型种,之后再根据其习性安排不同的养护方式。冬型种和春秋型种的多肉植物入夏后就开始休眠,这类植物是需要重点保护的对象;夏型种多肉虽说照常生长,但也要注意避免正午烈日直射。常见冬型种、春秋型种多肉植物有百合科、景天科、番杏科等,常见夏型种多肉植物包括仙人掌科、大戟科、龙舌兰科、萝摩科等。购买时可问清品种,以便于照料。
通风、遮阳、避水是夏日养护三大要素。无论是哪种类型的多肉植物,都需要有一个良好的通风环境。闷热潮湿的环境下,空气不流通,既不利于水分的蒸发,也难以降低温度,很容易导致腐烂的发生。夏天空气的湿度比其他季节要大,即便是喜欢高湿度的瓦苇属此时也要离开闷养的环境。对于无法知道冬型还是夏型的多肉植物,只要遵循避烈日,控浇水,保通风的三要点,也可安全度夏。
冬型、春秋型种多肉植物养护要点:
——光照。冬型种多肉植物夏季基本停止生长,要避免阳光直射,但也不能放在没有光线的位置,否则可能造成徒长,影响品相。建议放在西南方位的窗台,或无阳光直射的明亮处,注意通风。
——温度。多肉植物的原产地虽然在炎热地带,但若是温度持续高于35度也要注意通风降温。如果是家庭种植,则应当放在室内,并保持空气流通,在家时可以将窗户打开,无人时也最好将窗户留出缝隙。此外,在花盆土层的表面铺上一层火山石,也能起到降温的作用。
——浇水。非夏型多肉植物最忌积水,即使浇水,也仅使用压力喷壶打湿土表,避免将水珠撒在叶片上,若有明显的水珠在叶片残留,应当将其吹散,以免水珠聚集强烈光线灼伤叶片。
夏型种多肉植物养护要点:
——光照。夏型种多肉植物在夏日处于生长期,应给予充足的阳光,否则植株容易徒长,特别是仙人掌科和大戟科类多肉植物的肉质茎部会因为光线不足而变得细长。且难以恢复。因此光线充足的环境最有利于此类植物的生长,但高于35度的盛夏午后这段时间,强烈的直射阳光还是会对某些娇嫩品种造成伤害,要适当避光。
——温度。同冬型种一样,夏型种多肉也要注意极端高温天气对植物的不利影响,通风是必备条件,也可以采用其他方式降低植物生长环境的温度。
——浇水。生长期的夏型种多肉植物需要相对稍多的水分,否则会停止生长。只是浇水要选在清晨和傍晚以后,避免中午高温时进行。浇到叶片上的水珠也要及时吹散。需要注意的是,即使是夏型种的多肉植物,也需要等土完全干透后再进行浇水,否则仍有烂根危险。可以将牙签插进途中,拿出来后若有湿气,就不要急于浇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