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社长 杨松生
近日,一家基金会联合一家企业开展微信红包募捐活动。
大致的意思是,企业负责发红包,网友任意抢红包,网友抢到的红包,可以选择捐赠或自留,金额上1000万。
本来,众网友对这种开放的模式充满了期待,在测试中,大家也纷纷进行了捐赠,但是,在正式的红包发放活动中,由于企业设置的模式问题,引起网友反感,这让本来创新的一个公益捐赠模式陷入停顿。
这个事件的背后,看起来是红包发放的逻辑,其实不然,核心是企业在参与这个公益活动中有明显的“有所图”的行为,即要求所有领红包的网友必须关注其公众号。
这就引起一个企业参与公益的关键点:有所图,还是莫有所图。
企业做公益到底可不可以有所图,是一个焦点问题。
正方认为,企业做公益是企业公民行为,是出于义务应该做的事情。
反方认为,企业做公益就是为了直接的回报,否则,企业为什么要去做公益?
公益活动的目的是什么?
是参与者为社会发展尽自己的义务。
因此,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参与公益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事情,而是你作为社会资源的享用者应该做的回报社会的一点努力。
有一个案例是这样的:某个人在餐厅浪费食物,他人劝阻,浪费者说,我花的是我自己的钱,又不是你的钱。劝阻者说,花的钱是你自己的,但食物资源却是公共资源。
我们无法硬性要求个体或企业必须以何种模式参与公益事业,但是,任何个人或企业却不许拿公益事业为自己谋利,因为,公益事业是我们社会的公共资源。
由此,企业参与公益事业的正确态度应该是,有所为,切莫有所图。
有所为,即是企业要通过公益事业的模式为社会尽自己的或大或小的力量。
切莫有所图,即是企业千万不要尝试在公益活动中设置明显的直接的对企业的回报。
随着大众对公益事业更多的参与,公众个人本身就是以为社会奉献自己力量的心态来参与,如果这时候企业自作聪明设置直接回报,只会引起公众的反感,偷鸡不成蚀把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