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惟韺 邵志洪
(华东理工大学 外国语学院,上海 200237)
由于语言类型的差别,语言表达可能呈现静态或动态倾向,静态与动态可以统称为语言的“表达状态”。关于英汉语言表达呈现静态与动态倾向的现象,一些学者对此有过论述(连淑能,1993:104-127;潘文国,1997:375-382;邵志洪,2005:23-30)。本文拟从传统语法和认知语法角度对比研究英汉语言表达状态,旨在揭示英语静态表现法与汉语动态表现法的机制与动因。研究包括传统语法视角下的英汉语言表达状态对比研究和认知语法视角下的英汉语言表达状态对比研究,后者包括英汉语法隐喻使用对比以及英汉认知框架途径表达对比。
Quirk等(1972:48)在讨论词性时,对静态和动态曾作如下描述:
Stative noun adjective
Dynamic verb adverb
可以看到,名词和形容词是静态的,动词和副词是动态的。
英语 汉语静态倾向 动态倾向1.名词化2.用名词表示施事者3.用名词代替形容词,构成标题式短语(名词连用和复合名词)4.介词优势5.动词的弱化与虚化6.用形容词或副词表达动词意义a.动词用同源形容词表达b.表感觉形容词与弱势动词构成系表结构1.动词连用:由连动式、兼语式、把字式和被字式构成的多动词谓语句2.动词(词组)充当句子各种成分3.动词的重复或重叠a.动词在句中的重叠b.句式排比,对偶c.叠字构词
从总体上来说,英语爱用名词,汉语爱用动词。英语在理论上以动词为中心,而实际上是名词占优势;汉语理论上以名词为重点,而实际上动词占有一定优势。这两个违背民族心理的语言事实是各自语言的特点决定的。作为形态语,英语理论上以动词为中心,具有繁复的形态,但繁复形态带来的结果是使用不便,由于每个句子只有一个定式动词,动词的活动尤其受约束,常需要通过构词法转化成其他词类。而在英语由综合型向分析型发展的过程中,名词的形态简化得特别厉害,动词受到限制,语言的运用必然更多地借助于名词。而介词是引导名词的,介词由于代替了以前名词的格的形态变化,变得更加灵活,因而名词、介词的优势几乎是不可避免的。而汉语由于重名词的结果形成了非形态语,动词由于不须受形态等的束缚,使用时就非常灵活、方便。结果反而形成了动词优势(潘文国,1997:379)。英语倾向于多用名词,因而叙述呈静态(stative);汉语倾向于多用动词,因而叙述呈动态(dynamic)。(连淑能,1993:104)
英语静态倾向和汉语动态倾向主要表现如下:
下面分别以英汉翻译和汉英翻译的语料为例。
以下实例选自第十六届“韩素音青年翻译奖”英译汉参赛原文Necessary Fictions(O.B.Hardison,Jr.)的第一段和第二段以及参考译文《必要的虚构》(王宏译、徐青根审定,2004)。对比第一段英语原文和汉语译文,可以看到英语原文中多处静态表现法在汉语译文中用了动态表现法。
英语汉语动态1 The most pathetic in Fredrich Dürrenmatt’s playThe静态Visit is the Schoolmaster.在弗里德利希·迪伦马特的剧作《老妇还乡》中,最可悲的人物是那位校长。The real plot is the reenactment by the townspeople of the archetypal ritual sacrifice that is the subject of Sir James Frazer’s study of primitive religion.The Golden Bough,and that classical scholars such as Gilbert Murray and F.M.Cornford have found 2而实际情节是通过小城居民重演了一段原型祭祀仪式。詹姆斯·弗雷泽爵士在其研究原始宗教的著作《金枝》一书中探讨过这一主题,吉尔伯特·默里、F.M.康福德等古典人文学者则发现,古希腊悲at the root of Greek tragedy.剧皆根植于此。The play thus moves on two levels.On one,it is the story of a judicial 3该剧在两个层面上展开:一方面,它讲述了一个看似合法、indictment of materialism.murder for money,an抨击了物质享乐主义。实为有悖公理的图财害命的故事。4 On the other,it conventional sense. 另一个方面,has nothing to do with motives in the 它并不涉及通常所说的动机。5 It is a play about religious impulses that are independent of the ways people explain them.而表现的是独立于人们解释方式之外而存在的宗教冲动。
英语中还有一类基于动词词干的-er派生名词,-er派生名词化使原来动态的表达方法转换为静态的表达方法(Heyvaert,2003;张高远、王克非,2004)。在第2段中,原文集中使用了表示人的由-er或-ist构成的静态表达方法而译文都用了动态的表达方法:
原文:He is“Headmaster of Guellen College,andlover of the noblest Muse.” He sponsors the town’s Youth Club and describes himself as“a hu-manist,alover of the ancient Greeks,an admirer of Plato.”He isa true believer in all those liberal and rational values that Western culture has inherited from antiquity.
译文:作为“居伦学校的校长、最尊贵的缪斯女神的仰慕者”,他资助了该城的青年俱乐部,并自诩“崇尚人文主义、热爱古希腊人、仰慕柏拉图”。他对西方文化从远古承袭下来的所有自由和理性价值观笃信不已。
英语汉语动态1静态最尊贵的缪斯女神的仰慕者2 a lover of the noblest Muse崇尚人文主义3 a humanist热爱古希腊人4 an lover of the ancient Greeks仰慕柏拉图5 a true admirer of Plato believer in 对……笃信不已
以下实例选自全国英语专业8级考试(TEM8,2003)汉译英试题与参考译文(邵志洪译),试比较汉语原文与英语译文,可以看到,英语使用名词、形容词、介词,以及 to be、to feel等弱式动词,把原文中的动态转换成了静态(邵志洪,2004):
(1)我受父母宠爱:a spoiled child of my parents;
(2)横行霸道:a bully(a tyrant,tyrannical,domineering,overbearing);
(3)隔离:be isolated(in isolation);
(4)拘禁在小房子里:be confined to the little house;
(5)打入冷宫:to be in disfavour;
(6)郁郁不得志起来:felt frustrated;
(7)百花怒放:the flowers were in full bloom;
(8)穿插其间:be among them;
(9)一阵被人摈弃,为世所遗的悲愤:a forlorn feeling of grief and indignation。
总之,英汉词性使用选择对比表明,英语倾向于多用名词,因而表达状态呈静态;汉语倾向于多用动词,因而表达状态呈动态。
语法隐喻是与语言的象似性和语法化有联系的概念。语法结构对语义有两种体现关系。一种是一致式体现(congruent realization),即语言结构直接反映现实世界的结构,语法是对现实世界的语法隐喻的结果,这表现为语法与现实的一致性,即语言的象似性。另一种是非一致式体现(incongruent realization),即语言结构不是直接反映现实,即不同的语法域(grammatical domain)中语言单位之间的转化过程(transference)。这种非一致式的隐喻称作语法隐喻(grammatical metaphor或 GM)。(赵艳芳,2001:167)
从语言的概念意义上讲,所谓一致式,就是通过用名词体现事件过程的参与者、用动词体现过程本身、用形容词体现事物的特征,等等。使词汇语法层所表达的表层意义和话语意义层所表达的深层意义彼此相同。所谓非一致式,就是打破常规,通过用名词体现过程、用名词体现特征等方式,使词汇语法层所表达的表层意义和话语意义层所表达的深层意义变得不一致(Halliday,1985/1994;朱永生,2006;王寅,2007:48-89)。比如:
(1a)The police investigated the matter.(一致式)
(1b)The police conducted an investigation into the matter.(非一致式)
(2a)The driver drove the bus too fast down the hill,so the brakes failed.(一致式)
(2b)The driver’s overrapid downhill driving of the bus caused brake failure.(非一致式)
韩礼德认为名词化的使用程度反映了人类的认知能力和语言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发展的过程(Halliday,1999)。总的来说,英语名词化的程度高,汉语名词化的程度低。英语名词化的使用与语言的发展是基本同步的。汉语名词化的出现比英语要早1000多年,但汉语的名词化结构在使用频率上要低于英语,在形式上更像英语的一些过渡类型,这和汉语的形式特征是密切相关的。(丛迎旭,2004)
名词化是英语常见的现象。英语有丰富的词义虚化手段,可以用虚化词缀构词。以用虚化后缀构成名词为例:英语中有一类基于动词词干的派生名词,派生名词化使原来动态的表达方法转换为静态的表达方法。比如:
后缀 概念例子-tion 动作、状态、结果 occupation、question-sion 行为、状态、性质、结果 conclusion、reference-ment 行为的结果、手段、工具、过程、状态、程度 development、decision-ence 动作、性质、状态 emergence、advertisement-ance 性质、状况、行动、过程、总量、程度 perseverance、ignorance
英语中最常见的名词化过程如下:the prisoner was executed(囚犯被处死了)→the execution of the prisoner(囚犯的处死);impaired by alcohol(被酒精损害)→alcohol impairment(酒精损害)。
在英汉语际转换中,英语原文名词化非一致式往往会转换为汉语译文一致式。也就是说,英语的静态表达法往往会转换为汉语的动态表达法。
以下例子出自第十四届“韩素音青年翻译奖”英译汉参赛原文An Experience Of Aesthetics(Robert Ginsberg)以及参考译文《审美的体验》(许建平译,2002)。
(1)原文:I saw the ruin of a cabin and myapproachcaused thealignmentof the chimney on this side of the valley with the shorn mountain across the valley.(非一致式,静态)
译文:远远望见一处小屋的废墟,走到近前,只见山谷这边的烟囱与山谷的陡峭山崖恰好连成一线。(一致式,动态)
按照一致式的要求,过程由动词体现。而在非一致式中,则可以由名词来体现。这就是说,讲话者可以把过程当作事物来看待。上例中英语原文是名词化的非一致式,即“把过程看作事物”(take process as thing),用名词 approach和 alignment体现过程。而汉语译文是英语原文的一致式,用动词“走到近前”和“连成一线”体现过程。英语的静态表达法转换成了汉语的动态表达法。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
(2)原文:I was not going for the scientific purpose ofstudyingrock formation,nor was it for the recreational purpose ofexercisingmy limbs in the fresh air.(非一致式,静态)
译文:我此行的目的既不是出于科学的动机来研究岩石的结构,也不是出于娱乐逍遥的考虑在清新的空气中舒展肢体。(一致式,动态)
(3)原文:Nodistractionsof practical consideration—or theoretic—detracted from my concentratedexpectancy.(非一致式,静态)
我有备而来,心无旁鹜,不受任何实际或假设因素的干扰。(一致式,动态)
可以看到,在英汉语际转换中,英语原文名词化非一致式往往会转换为汉语译文一致式,英语的静态表达法转换成了汉语的动态表达法。
总之,在英汉语际转换中,英汉语法隐喻使用差异导致的再范畴化倾向为由去语法隐喻化实现的范畴动态化。在汉英语际转换中,英汉语法隐喻使用差异导致的再范畴化倾向为由语法隐喻化实现的范畴静态化。
语 言 英 语 汉 语认知倾向 静态化 动态化语法选择 非一致式(把过程看作事物)一致式(把过程看作过程)语法范畴 语法隐喻 非语法隐喻语法形式 名词化(使用名词)非名词化(使用动词)
英汉语法隐喻使用差异导致的英汉语际转换中的再范畴化倾向:
Fillmore(1975:124)首先使用“框架”这个概念,将其看作是“知识所特定的统一框架,或者说经验的连贯图式化”(Fillmore,1985:223)。后又将其看作是认知结构,认为词汇中含有的概念是以认知结构为先决条件的。(Fillmore&Atkins,1992:75)
Talmy(1985,1991)认为世界上所有的语言可以按动词框架语言和卫星框架语言分类(王寅,2006:84-89)。Talmy的事件框架(event-frames)提供了统一的认知观。其中运动事件框架中概念包括6个成分:4个中心成分是图形、背景、运动和途径。另外2个成分是选择性的:方式(MANNER)和原因(CAUSE)。途径是运动事件的中心成分之一,途径最终建立起图形、背景和运动之间的关系,因此,是框架中最重要的成分,它在运动事件中起一种框架功能。途径的框架功能有两种表现方法:一种是通过动词,比如法语中的entrer和西班牙语中的entrar。根据这点,法语和西班牙语被称为动词框架语言(Talmy,1985、1991)。另一种是通过小品词(particles),比如英语中的gointo,或者动词的前缀,比如德语中的hintingehen。Talmy将这两类概括为一个语法范畴,称之为“卫星”(satellites)。因此,英语和德语可以称为卫星框架语言。
英汉虽然同属卫星框架语言,但是运动事件框架中概念的表达是不同的。下面我们对比研究英汉运动事件框架中途径的表达及其对各自语言表达状态的影响。
法语和西班牙语属动词框架语言,途径通常结合在动词中。据Berman和 Slobin(1994)对同样一个图片故事(Frog,where are you?)用英语和西班牙语各自60种叙述的运动事件统计,西班牙语叙述者用了27种动词,而英语叙述者用了47种动词,如加上短语动词,动词种类达到123种。英语叙述者大量使用包括短语动词在内的v+satellites形式,比如:come+after、down、off、on、out、over、up...、go+down out、down、home、in、off、outside、over、through,在现代英语中,短语动词数量多,使用广。短语动词是一种特殊的“开放类”(open class),由属于开放类的动词与属封闭系(closed system)的小品词(particles)(即构成短语动词的介词和副词)组成。Celce-Murcia(1983:323)认为这些小品词虽然并不等同于介词,却与介词颇为相似,称之为小品词,也就是一种有别于副词或介词的新词类。Celce-Murcia(1983:323)认为:“本义短语动词对母语不是英语的人来说是最容易理解和掌握的。”原因在于:构成短语动词以动态动词为主,而由表示人体活动的动词构成的短语动词尤为丰富,如:go、come、run、fall、turn、stand、get、take、look、put、set、lay、hit、knock。构成短语动词的介词和副词大多是表示方向的移动,如:up、down、off、to、along、across、out,等等(汪榕培、李冬,1983:177)。Quirk 等(1972:799)将短语动词归于“动词及其补语”(The verb and its complementation),也就是说,把短语动词中的小品词看作是使动词语义完整的补语。比较英汉对应表达,可以看到两者十分相似。汉语中与表示方向移动的小品词相应的是一些“趋向动词”,这些“趋向动词”用在别的动词或形容词后边表示趋向,作趋向补语(缪锦安,1990:34)。如:“进、出、上、下、回、过、起、开”分别表示“往里面移动”、“往外面移动”、“往高处移动”等。“进去、出来、上来、下去”等复合趋向动词是上述两种意思的复合体(黄伯荣,1981:293)。以不及物动词 go(走)和及物动词put(放)构成的本义短语动词为例进行比较(邵志洪,1997:201-206):
Chinese Vi(Verbs of movement)English Complementation(particles of direction) 动词 趋向补语(趋向动词)go across along away back beyond by down forth forward in off on out over through过去上去走开回过过下上去上去进开下去出过过
Chinese Vt(Verbs of movement)English Complementation(particles of direction) 动词 趋向补语(趋向动词)put across aside away back down forward in off on out over through up过去(把……)放开开回下出进开,下上出过去过去上
吕叔湘(1999:16)认为:“附在动词后边的趋向动词,有时候也表示类似于‘态’的意思。”刘宓庆(1992:61)在论述“表示行为态势或动向的述补结构”时指出:“所谓‘态势’和‘动向’,指行为或运动的趋向(direction)继续(progress)及完成(completion)。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述补结构充当了动词体的功能。”
英语和汉语同属卫星框架语言,运动事件框架中的“运动”和“途径”通常是分离表达的,即用述补结构表达的,但途径的表达状态是不同的,英语:verbs of movement+ complementation(particles of direction);汉语:动词+趋向补语(趋向动词)。可以看到,英语途径由“方向性小品词”表达,相对呈静态;汉语途径由“趋向动词”表达,相对呈动态。
由于途径在运动事件框架中起“框架功能”,因此直接影响语言叙述状态。下面分别以一个英汉和一个汉英实例对比研究英汉连续性运动事件框架途径表达及其表达状态。
(1)原文:“ Coming!”Awayshe skimmedoverthe lawn,upthe path,upthe steps,acrossthe veranda,andintothe porch.
译文:“来啦!”她转身蹦着跳着地跑了,越过草地,跑上小径,跨上台阶,穿过凉台,进了门廊。(张培基,1980:49)
对比英汉连续性运动事件框架中途径的表达,可以看到,英语主要是[途径]连续表达式:skimmed(MOTION)away over...up...up...across...andinto...。汉语主要是[运动+途径]连续表达式:跑了……越过……跑上……跨上……穿过……进了。
(2)原文:那周瑞家的又和知能儿唠叨了一回,便往凤姐处来,穿过了夹道子,从李纨后窗下越过西花墙,出西角门,进凤姐院中。(《红楼梦》)
译文:After gossiping a bit longer with Sapientia,Zou Rui’s wife made her way to Xi-feng’s quarters.To get there she had to go down a passage-way between two walls,under the windows at the back of Li Wan’s apartments,along the foot of an ornamental wall,and through a gateway in the western corner of the compound.(David Hawkes译)
对比英汉连续性运动事件框架中途径的表达,可以看到汉语主要是[运动+途径]连续表达式,英语主要是[途径]连续表达式:go(MOTION)
down...under...along...andthrough...
申小龙(1993:459)认为汉语句结构重心理时空和时间域,包括英语在内的西方语言重自然时空和空间域。在讨论“句结构文化认同”时,申小龙曾论及“具有叙述行为事件功能的动句”,指出:具有叙述行为事件功能的动句,其视点是流动的,因而造成一种化整(内容之整)为零(句读段之零)的格局。例如:“那周瑞家的又和知能儿唠叨了一回,便往凤姐处来,穿过了夹道子,从李纨后窗下越过西花墙,出西角门,进凤姐院中。”(《红楼梦》)这种句子往往按照时间、地点、施事者、事件的事理内容顺序展开,由一个施事者一贯到底。这种施事句在动词之前总是简单而整齐。动词一过,视点的移动便顺势而下。直到一连串的动作通过句读的推移产生一个较显著的结果,视点才戛然而止,收趋成句。西方语言的句子是无法采用这种多视点的格局的。因为它们受制于主谓一致的形态框架。汉语句子之所以可以多视点而不累赘杂沓,就在于它的视点是由内容决定,顺时间事理而移动,随事态变化而衔接的,因而它的“动”感是有序的。申小龙(1993:464)根据汉语句子文化特征的析句原则对当代中篇小说《井》(作者陆文夫)的语言材料作了穷尽性的分析,讨论了有叙述功能的施事句的格局常态,尤其对其中以流水的形式发散意念的动句(施事句)作了解剖。申小龙把施事句的基本格局定为“时间语+地点语+施事语+动作语”,指出:这个“动作语”就是句读单位的板块形态(段),而非动词细节。我们注意到汉语句子在意未尽时,经常连续铺排动词性词组。正是这种铺排律形成了汉语句子的声色,使格局千变万化。因此,施事句的下位区分,我们的视点是放在动作语上。我们认为,从认知语言学角度看,以上申小龙讨论的“具有叙述事件功能的动句”,包括了“运动事件”的句法表达。“以流水形式发散意念的动句”包括了“连续性运动事件”的句法表达。
以上申小龙是从“句结构文化认同”角度探讨,我们从运动事件认知框架角度对比解释如下:英语句子重自然时空,顺空间结构(途径)移动。即通过途径,造成一种化零(途径之零)为整(运动事件之整)的格局。描写状态为单一的动态画面,与汉语相比,表达状态相对呈静态。汉语句子重心理时空,顺时间事理(运动+途径)移动,通过连续铺排动词性词组,即通过运动语(运动+途径)造成一种化整(运动事件)为零(运动语之零)的格局。描写状态为重复的动态画面,与英语相比,表达状态相对呈动态。(邵志洪,2006)
连续性运动事件框架途径表达与表达状态英语汉语运动与途径 [途径]连续表达式运动+途径1+途径2+……途径n[运动+途径]连续表达式[运动+途径]1+[运动+途径]2……[运动+途径]n句法表现 V+Satelitte1+Satelitte2+...Satelitten VP1+VP2+...VPn描写状态 单一的动态画面 重复的动态画面表达状态 相对静态 相对动态
本文从传统语法和认知语法角度对比研究了英汉语言表达状态。从总体上来说,英语语言表达状态呈现静态倾向,汉语语言表达状态呈现动态倾向。
英汉词性使用选择对比表明,英语倾向于多用名词,因而表达状态呈静态;汉语倾向于多用动词,因而表达状态呈动态。
英汉语法隐喻使用对比表明,在英汉语际转换中,英语原文名词化非一致式往往会转换为汉语译文一致式,英语的静态表达法转换成了汉语的动态表达法。在英汉语际转换中,英汉语法隐喻使用差异导致的再范畴化倾向为由去语法隐喻化实现的范畴动态化。在汉英语际转换中,英汉语法隐喻使用差异导致的再范畴化倾向为由语法隐喻化实现的范畴静态化。
英汉认知框架途径表达对比表明,英语途径由“方向性小品词”表达,相对呈静态;汉语途径由“趋向动词”表达,相对呈动态。在连续性运动事件框架途径表达方面,英语描写状态为单一的动态画面,与汉语相比,表达状态相对呈静态。汉语描写状态为重复的动态画面,与英语相比,表达状态相对呈动态。
本研究从传统语法和认知语法角度揭示了英语静态表现法与汉语动态表现法的机制与动因,希望能够为这方面的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1]Berman,Ruth and Dan I.Slobin.Relating Events in Nar-rative:A Crosslinguistic Developmental Study[M].Hillsdale,N.J.: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1994.
[2]Celce-Murcia,M.& D.Larson-Freeman.The Grammar Book——An ESL/EFL Teacher’s Course[M].Rowley,Mass.:Newbury House Publishers,1983:310-323.
[3]Fillmore,Charles C.An Alternative to Checklist Theories of Meaning[M]//Cogen,C.H.Thompson,et al.Proceedings of the Berkeley Linguistic Society.Berkeley:Berkeley Linguistics Society,1975:123-131.
[4]Fillmore,Charles C.Frames and the Semantics of Understanding[J].Quaderni di Semantica,1985(6):222-254.
[5] Fillmore,Charles J.and Beryl T.Atkins.Toward a Frame-based Lexicon:The Semantics of RISK and Its Neighbors[M]//Adrienne Lehrerand Eva Kittay.Frames,fields,and contrasts.Hillsdale/N.J.:Lawrence Erlbaum Assoc,1992:75-102.
[6]Halliday,M.A.K.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M].London:Edward Arnold,1985/1994.
[7]Halliday,M.A.K.The Grammatical Construction of Scientific Knowledge:The Framing of the English Clause[M]//R.Rossini,G.Sandri& R.Scazzieri.Incommensurability and Translation.Chelterham:Elgar,1999.
[8]Heyvaert,L.A.Cognitive-Functional Approach to Nominalization in English[M].Berlin,etc.:Mouton de Gruyler,2003.
[9] Quirk,R.et al.A Grammar of Contemporary English[M].London:Longman,1972:48,812.
[10] Talmy,Leonhard.Lexicalization Patterns:Semantic Structure in Lexical Forms[M]//Timothy Shopen.Language typology and syntactic descriptio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5:36-149.
[11]Talmy,Leonhard.Path to realization:A Typology of E-vent Conflation[M]//Proceedings of the Seventeenth Annual Meeting of the Berkeley Linguistics Society.Berkeley:Berkeley Linguistic Society,1991:480-519.
[12]丛迎旭.名物化英汉对比[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4(4):89-92.
[13]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1:293.
[14]连淑能.英汉对比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104-127.
[15]刘宓庆.英汉对比与翻译[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2:61.
[16]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16.
[17]缪锦安.汉语的语义结构和补语形式[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0:34.
[18]潘文国.汉英语对比纲要[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7:212-215,375-382.
[19]邵志洪.英汉语研究与对比[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1997:201-206.
[20]邵志洪.2003年TEM8汉译英试卷分析——英汉语义、语用、语篇结构对比分析[J].中国翻译,2004(1):70-74.
[21]邵志洪.汉英对比翻译导论[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23-30.
[22]邵志洪.英汉运动事件框架表达对比与应用[J].外国语,2006(2):33-40.
[23]申小龙.文化语言学[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3:459-475.
[24]王宏译,徐青根审定.第十六届“韩素音青年翻译奖”英译汉参考译文《必要的虚构》(Necessary Fictions,O.B.Hardison,Jr.)[J].中国翻译,2004(6):78-79.
[25]王寅.认知语法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84-89.
[26]王寅.认知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48-89.
[27]汪榕培,李冬.实用英语词汇学[M].沈阳:辽宁出版社,1983:177.
[28]徐烈炯,刘丹青.话题的结构与功能[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120-276.
[29]许建平译.第十四届“韩素音青年翻译奖”英译汉参考译文《审美的体验》(An Experience Of Aesthetics,Robert Ginsberg)[J].中国翻译,2002(6):80.
[30]张高远,王克非.名词化研究的新路径[J].外国语,2004(6):45-50.
[31]张培基.英汉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0:49.
[32]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167.
[33]朱永生.名词化、动词化与语法隐喻[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6(2):83-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