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忠仁
黑龙江省富锦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黑龙江富锦 156100
高血压脑出血的多发人群为中老年,属于该目标群体中的常见疾病。高血压脑出血发病具有快速、高危险的特征,因此其死亡率、致残率也较高,对患者的生命健康会造成很大威胁。随着现代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及手术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微创置软管引流手术治疗方式在临床上的推广应用逐渐受到了医生及患者的重视与肯定。本研究选取我院2011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70例采取微创置软管引流手术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对其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选取我院2011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70例采取微创置软管引流手术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其中男36例,女34例,年龄34~85岁,平均(55.7±12.1)岁,所有患者均有高血压病史,且病发后存在认知障碍、强直及一定程度的肢体障碍等。采取轴位CT扫描并依据多田公式(血肿量=血肿长径×血肿短径×血肿高度/2)对出血部位及血肿的容积进行判断:42例患者壳核出血,血肿容积 20~ 29mL,平均(25.5±12.8)mL;12例患者脑丘及破入脑室,血肿容积22~45mL,平均(30.1±12.9)mL;5例患者脑叶出血,血肿容积44~ 65mL,平均(22.3±5.7)mL;3例患者小脑出血,12~ 30mL,平均(20.6±6.5)mL;脑室铸型 8例。以日本高血压脑出血中心提出的5级简易标准为依据对患者的术前神经功能进行分级,1级:认知清醒或意识混乱;2级:嗜睡;3级:持续昏睡或不省人事;4a级:中度昏迷且患者无脑疝体征;4b级:中度昏迷且患者有脑疝体征;5级:深度昏迷。根据此判断标准对本组患者神经功能情况进行分级:1级18例;2级27例;3级14例;4a级7例;4b级2例;5级2例。
所有患者经过基础治疗与局部麻醉后保持平稳通畅的呼吸,采取口服药物或静脉滴注对患者血压进行调控并对其生命体征进行实时监测[1-3]。医疗器械采用定向颅内置软管装置(大连七颗星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等,术前对患者行CT定位,根据CT片显示的患者脑内血肿三维数据对其血肿面积进行计算,形成立体形态图对患者脑出血情况进行观测,确定软管入颅径路及靶点数,在患者头部利用“立体画线法”将脑血肿三维数据按照坐标形式画出[4-5],对颅内置软管进行定向后导入圆钝头、多侧孔软性血肿吸引管(内径2.6~3.3mm),平稳、缓慢地送至靶点,对脑内血肿进行非阻力化平缓抽吸,结束后将该软管作为术后进行脑血肿腔内引流管并对接一次颅脑引流装置。采取尿激酶溶解术对术后残留血肿进行治疗,当脑内残留血肿引出≥90%后拔出引流管。针对脑室内积血梗阻及血肿破入脑室的患者结合腰穿置换血性脑脊液进行治疗,在血肿完全引流后拔出引流管[6-7]。
7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恢复效果良好,无死亡病例。术后1~3d采用CT对患者头部进行扫描,结果显示血肿>90%患者12例,占17.14%;60%~90%患者39例,占55.71%;<59%患者19例,占27.14%。血肿消除60%及以上共58例,占82.85%;3例再出血,占4.29%,致残13例,占18.57%。
8例脑室铸型患者术后清醒时间>1周,其余患者在术后1~3h,5d内清醒,平均(21.01±2.8)h。住院时间 13~ 26d,平均(17.89±2.87)d。相较于我院同期采取传统开颅手术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平均清醒时间(17.89±3.12)d,平均住院时间(35.83±3.2)d,差异显著。
术后为期1年(平均8.5个月)的随访结果显示,患者瘫痪侧肌力0~1级3例;肌力2~3级9例,肌力>4级53例;失访5例。
随着微创置软管引流手术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推广应用,当前医生在熟练操作后可以将手术全过程控制在10min内,同时利用尿激酶溶解术对术后残留血肿进行治疗,对患者进行脑内血肿CT复查结果显示血肿清除量可以达到80%及以上[8-9]。而在高血压脑出血的传统治疗中,通常采用的骨瓣开颅手术需要2~4h,相比之下微创置软管引流手术不仅可以将切口控制在较小范围,同时大大节省了手术时间,降低了对患者脑组织的损伤率,开颅手术导致的术后脑组织水肿情况也得到一定控制,医疗费用与病程也得到很大降低[10-12]。此外,神经外科医师的工作强度也得以降低,术后并发症、术中麻醉时间等的减少对于提高患者术后恢复速度及生活质量具有显著作用。
微创置软管引流手术治疗由高血压导致的脑深部、丘脑血肿效果相对其他部位更好,更适合体质较差、状态不佳的中老年患者群体,年龄较大的患者家属也更容易接受此种手术方式[13],对家庭及社会经济所承担的压力起到缓解作用。目前,大部分基层医院已经将此手术方式作为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主要方式之一,国家脑血管病防治指南也已将其列入其中并逐渐推广起来,同时接受微创置软管引流手术相关培训的医务人员也越来越多,手术实施率呈上升趋势,临床疗效较好[14]。
本组7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均进行微创置软管引流手术,所有患者疗效较好,无死亡病例。术后1~3d采用CT对患者头部进行扫描,结果显示血肿>90%患者12例,占17.14%;60%~90%患者39例,占55.71%;<59%患者19例,占27.14%。可以看出,本组患者采取软管引流手术进行治疗是合理科学的,且取得良好成效,微创定向置软管引流手术具有安全、高效、准确性高以及预后效果好等优点[15-16]。微创置软管引流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基本原理:以立体三维坐标对患者脑内血肿进行定向,由特定的坐标确定经过物体的三个相互垂直的平面,三条交线的脚垫作为软管穿刺抽吸、引流脑内血肿的中心靶点,从而实现快速准确的确定穿刺靶点的体表地位,并确定置软管深度及软管穿刺方向,通过利用专门的手术器械实现成功引流脑内血肿。
[1] 孙志博,孙文丽,齐宇,等.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对减少脑出血的临床意义[J].中国伤残医学,2010,18(4):85-85.
[2] 唐岚,玄国庆,颜渠江,等.立体定向微创治疗高血压脑出血 [J].新疆医学,2010,40(6):52-54.
[3] 武玉良,张新军.手术治疗108例高血压脑出血临床分析 [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3,34(19):72-72.
[4] 邹伟,李丹,于学平,等.针刺治疗急性期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研究 [J].中医药信息,2009,26(5):104-105.
[5] 孙运芝.高血压脑出血开颅术后再出血的原因及护理对策 [J].哈尔滨医药,2009,29(1):66-67.
[6] 周兴宏,冯宝峰,王伟,等.去骨瓣小骨窗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体会[J].哈尔滨医药,2015,32(2):125-125.
[7] 叶金海,李根英,骆锦标,等.方体定向穿刺术救治重症高血压脑出血的技巧[J].广州医药,2013,44(6):50-51.
[8] 殷利明,徐伟光,钟德泉,等.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策略 [J].中国医药导报,2011,28(22):31-32.
[9] 王振宇,叶伟,杨立庄,等.针刺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的作用[J].中医药信息,2014,18(4):142-143.
[10] 范学政,陈建军,黄新,等.微创血肿穿刺引流术及中医辨证施治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研究[J].医学信息,2013,16(23):59-60.
[11] 王鹤,郑兆聪,陈宏颉,等.高血压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的预测指标及防治手段[J].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14,13(10):1074-1077.
[12] 刘盛泽,陈实,张永亮,等.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脑脊液差异蛋白组学研究[J].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12,11(3):261-265.
[13] 刘宏浩,王少雄,黄程等.不同手术时机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对比分析研究[J].重庆医学,2014,23(22):2925-2927.
[14] 黄凤海,张玉海,孙尚菲,等.颈动脉狭窄程度与高血压脑出血的相关性[J].山东医药,2014,11(17):79-80.
[15] 马骏,陈锷峰,屠传建,等.急性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脑糖氧代谢变化及意义[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4,23(3):314-319.
[16] 郑鲲,谭娟,冯辉斌,等.微创穿刺引流联合开颅血肿清除术对高血压脑出血合并脑疝患者预后的影响[J].山东医药,2015,12(30):7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