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子英,朱 洪,钟常绿
(海军陆战学院,广东 广州 510430)
进入信息时代,海军陆战队登陆作战的战术理论、作战样式、行动方法都发生了新的变化。仿真实验作为作战研究的重要方法,是研究信息化条件下海军陆战队登陆作战规律及其指导规律的重要手段。当前,我军仿真实验研究主要集中在武器系统论证和高层战略分析领域,在战役、战斗层面还处于探索阶段。针对战役、战斗仿真实验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领域:一是仿真实验系统开发、模型体系设计等技术领域[1-3];二是仿真实验的概念、功能、方法、步骤等基础理论领域[4-5]。
现有研究成果对作战实验的指标体系设计重视不够,对兵种作战特点针对性不强。本文结合相关工作经验,以海军陆战队登陆作战为背景,在评估型仿真实验模式下,研究仿真实验的指标体系设计问题。
仿真实验是指在作战实验室内,建立一个仿真环境,对特定军事问题进行观察,通过定性与定量的综合分析,对研究对象形成深刻认识,为解决军事问题提供数据、理论支持[6]。作战仿真实验包括复现型仿真实验、评估型仿真实验、检验型仿真实验、设计型仿真实验与发现型仿真实验等5种基本模式[7]。
海军陆战队登陆作战仿真实验,是依托海军陆战队作战实验室,利用评估型仿真实验方法,针对海军陆战队登陆作战能力评估问题,通过设定实验条件,运行仿真系统,获取与分析实验结果,为海军陆战队登陆作战能力评估提供支持的活动。
按照评估型仿真实验的过程[8],海军陆战队登陆作战仿真实验分为实验设计、实验开发、实验实施和实验分析4个阶段,如图1所示。
实验设计阶段,主要进行实验整体规划,明确实验目的,分析军事需求,建立实验指标体系,拟制有针对性的登陆作战想定,描述实验实施过程;实验开发阶段,是在仿真实验实施前,对实验环境、实验数据、仿真系统及其设备、人员组织等进行开发和准备;实验实施阶段,主要是按照实验设计,依托海军陆战队实验室,仿真登陆作战过程,收集实验所需的数据;实验分析阶段,是通过多种方法和手段,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评估,形成实验结论。以上4个阶段,是一个循环反馈的过程,前一阶段是后一阶段的基础和前提,涵盖了海军陆战队登陆作战仿真实验生命周期内的全部活动。
海军陆战队登陆作战仿真实验指标体系,是对仿真实验所要达到的性能进行的定量度量,是实验设计阶段的核心内容。根据指标的层次性,海军陆战队登陆作战仿真实验指标体系分为以下3个层次。
图1 海军陆战队登陆作战仿真实验过程
1)作战任务级指标
作战任务级指标是对海军陆战队完成特定任务程度的度量,是评估整个实验结果的基本标准[9]。海军陆战队登陆作战仿真实验中,建立登陆场的指标就属于作战任务级指标,可以从整体上衡量海军陆战队的登陆作战能力。
2)行动效果级指标
行动效果级指标是对构成登陆作战任务的各作战行动完成效果的度量。海军陆战队登陆作战行动一般包括装载航渡、突击上陆、岸上作战等行动,这些行动的度量标准从具体的行动效果衡量海军陆战队登陆作战能力,构成了仿真实验的行动效果级指标。
3)作战实体级指标
作战实体级指标是对海军陆战队的作战实体自身作战能力的度量。海军陆战队登陆作战仿真的作战实体主要包括两栖突击车、两栖步战车、自行榴炮等。作战实体的数量、性能的度量标准构成了海军陆战队登陆作战仿真实验的作战实体级指标。
以上3个层次的指标体系涵盖了海军陆战队登陆作战仿真实验的度量标准。指标设计时,每个指标都应具有明确的军事和物理含义,并是可以计算、测量和分析的,以避免指标数值受主观因素影响。
根据仿真实验指标的层次,结合相关工作经验,设计海军陆战队登陆作战仿真实验的主要指标。
建立登陆场是海军陆战队完成登陆作战任务的标志,是海军陆战队的登陆作战能力的直接体现。海军陆战队登陆作战仿真实验的作战任务级指标主要是建立登陆场的指标,如图2所示。
图2 作战任务级指标
纵向通路是为保障后续梯队发展进攻而开辟的岸上通路,是衡量登陆场的主要指标之一,包括通路数量、通路长度以及通路宽度等二级指标;登陆场内残敌比例是指搜缴残敌后,登陆场内敌残存兵力占敌防御兵力的比例,是衡量登陆场控制能力的指标;仓促防御能力是指抗击敌逆袭、冲击的能力。其中,对空防御范围是指对低空目标打击的范围,根据防空火力的部署及性能确定;反装甲兵力密度是指反装甲兵力指数与登陆场面积的比值[10];防步兵火力密度是指防步兵火力指数与登陆场面积的比值。
海军陆战队登陆作战包括装载航渡、突击上陆、岸上作战等行动。根据衡量各行动效果的主要标准,建立海军陆战队登陆作战仿真实验的行动效果级指标,如图3所示。
行动效果指标中,兵力伤亡比例和装备损毁比例是指在某一作战行动中,毁伤的兵力或装备的指数与行动发起时总指数的比值;资源消耗比例是指行动中弹药、物资的消耗数量与行动发起时总数量的比值;歼敌数量是指装载航渡行动中海军陆战队歼灭敌人的指数;冲击距离是指冲击位置到敌一线排阵地的距离。
图3 行动效果级指标
海军陆战队登陆作战仿真实验中,涉及的作战实体较多,包括两栖突击车、两栖步战车、自行榴炮、反坦克导弹、迫击炮、火箭筒等。本文仅给出两栖突击车的相关指标,如图4所示。
两栖突击车实体指标,主要包括损毁比例、生存概率、命中概率、机动速度以及侦察能力等。其中,损毁比例是指整个登陆战斗中两栖突击车实体损毁的数量与原数量的比值。其他实体的指标与两栖突击车实体指标相类似,不再一一列举。
图4 两栖突击车实体指标
本文从仿真实验的过程入手,对海军陆战队登陆作战仿真实验指标设计问题进行研究。研究成果对开展海军陆战队登陆作战仿真实验具有实用价值,对组织其他仿真实验具有借鉴意义。下一步将在完善充实上述内容的基础上,开展对仿真实验实施和评估分析的研究,以形成完整的海军陆战队登陆作战仿真实验实施指南。
[1] 谢文.炮兵火力毁伤仿真实验系统[J].火力与指挥控制,2012,37(2):136-138.
[2] 蒋亚民.对联合作战实验模型体系军事设计的思考[J].军事运筹与系统工程,2012,26(4):5-9.
[3] 张送保,曾前腾,张维明.空降作战实验技术框架[J].火力与指挥控制,2012,37(5):202-205.
[4] 吕越广,方胜良.作战实验[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7.
[5] 司亚光,杨靖宇,王艳正,等.对战争实验概念的理解与思考[J].军事运筹与系统工程,2008,22(1):14-19.
[6] 江敬灼.论作战实验方法[J].军事运筹与系统工程,2009,23(3):8-15.
[7] 李梦汶.联合作战仿真实验的几个基本问题[J].军事运筹与系统工程,2008,22(1):25-29.
[8] 杨雪生,刘云杰,李梦汶.联合作战仿真实验的设计与开发[J].系统仿真学报,2011,23(7):1522-1526.
[9] 胡晓峰,杨靖宇,司亚光,等.战争复杂系统仿真分析与实验[M].北京:国防大学出版社,2008.
[10]黄大山,徐克虎,王天召.坦克部队整体火力配系模型研究[J].火力与指挥控制,2013,38(10):157-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