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
2014年6月,中国民协参与组织了由中宣部文艺局、人民网、新华网、光明网主办的“聚焦核心价值观——中国传统名诗词、名故事、名折子戏推荐活动”。本次“名故事”推荐活动得到了民间文艺学者及有关专家的高度重视和积极响应。现摘编有关内容刊发,以飨读者。
——张礼敏
早先,潍县赶大集是在东门外的沙滩上。大集人山人海,十分热闹;做买做卖的,干什么的都有。
这天又是大集。县太爷郑板桥站在东门城墙上看着百姓来来往往地做买卖,忽听得城墙下有人号哭。郑板桥低头细看,只见一堆人围着一个哭诉的老妇人。郑大人差人去问,原来老妇人挎着一篮子鸡蛋去集上卖,没承想走到这里被一块石头绊倒了,一篮子鸡蛋摔了个碎。老妇人一见,守着一地的碎鸡蛋哭号不休。
郑大人略作沉吟,发话道:“大胆顽石,竟敢绊倒老人、摔碎鸡蛋,让老人如何过活?来人,立即将顽石锁上大堂,待本官审问!”
衙役们一听,心里好笑,竟有这等怪事,老爷要审石头!但又不敢违抗命令,只好立即下城来,用铁索锁上石头,领着老妇人,一起去县大堂。
这一下惊动了集市上的所有人,听说县大老爷要审石头,这可是头一遭,都要看看大老爷怎么个审法!看热闹的人跟了一大串。越走看热闹的越多,越传越远,县大堂前黑压压一片,都是人。
郑大人端坐堂上,喝令带上顽石来。老妇人也跪在一边,郑大人令人大开大门,放看热闹的人进来。看热闹的开始不敢往里进,后来有几个大胆的先进来了,众人一看没事,一下子涌进来,站了满满一院子。郑大人喝令关门,众人又有点提心吊胆,猜不透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郑大人问清了老妇人摔倒的经过,开言道:“恻隐之心,人皆有之。一人帮百人难,百人帮一人易。现在院内诸位,每人助老人一钱,可救老妇人一难。现将老人竹篮放于门口,各位出门时放一文钱于篮内即可,诸位请便!”看热闹的人恍然大悟,这才明白郑大人审石头的用意。人们依次走出,出门时或三文或五文,放在篮内。人走光了,竹篮内钱也不少了。
郑大人见人走光了,喊声“退堂”!老妇人千恩万谢,挎起篮子走了。郑板桥审石头的佳话,一直流传至今。
|点评|
故事体现了郑板桥为官之道,称颂他把心思融合进民生民瘼之中。境界之高难能可贵!他特别看重“一善可以消十恶”的正能量,在任时禁赌查烟,打击患匪,为官厚道,尽自己最大能力当个好官。好官员一般由民意测定而出,官员的政绩不仅让制度考评,还应当由良心考证。他认为,“积钱以遗子孙,不若积德以遗子孙,钱有尽时,德无穷期”。他不为亲属谋取工作岗位,因自家宅基地修路而引发纠纷时,他曾坚持让家人做出让步,可见他胸襟宽阔、不因权谋私。若没有贴心的情感,难以体恤民生。“为政不在多言”正是他不尚空谈的真实写照。这样的人,为人长久,立世深远,口碑载道,众生赞誉!(引号内引自《郑板桥文集》) ——季洪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