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玉米品种及行向对田间漏光率和产量的影响

2015-12-01 09:10鲍玉巧张子学
安徽科技学院学报 2015年6期
关键词:株型南北夏玉米

鲍玉巧,姚 锐,张子学

(安徽科技学院 农学院,安徽 凤阳 233100)

玉米是C4植物,是我国三大粮食作物之一,随着人口的增长、畜牧业的快速发展、能源需求和环境保护压力、粮食安全问题所面临的挑战等,安徽作为农业大省,“十二五”期间计划新增粮食120亿斤,在播种面积增加受限前提下,三大粮食作物中,玉米增产潜力最大。为了实现作物高产、稳产、高效和可持续发展,可通过培育新品种、优化群体空间配置、因地制宜地加强栽培管理调控、推广全程机械化技术等,育种者从理想株型、高光效、抗性、品质的角度选育新品种,栽培者从株行距配置、肥水调控及其高效利用等进行了大量研究[1-5],如何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在不增加投资的情况下提高玉米产量,例如,在黄淮海玉米产区南部,为了避灾保收,充分利用秋季光温资源,采取“两推、三躲、一利用”种植技术[6],实现了夏玉米的高产稳产高效,有关玉米的行向对产量的影响已有一些报道[7-12],其机理问题尚不清楚,本研究采用不同的品种及行向,对夏玉米不同生长阶段的漏光率、株高、穗位和产量性状的影响,探讨夏玉米光能利用的最佳配置方式,为夏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提供参考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本试验采用生产上应用的主要品种:郑单958和隆平206,郑单958株型紧凑、隆平206株型半紧凑,试验于2014年6月~10月在安徽科技学院科技园(北纬32°52',东经117°33')进行。采用常规种植密度4500 株/667m2,行距 60cm,施肥量为 N∶P∶K(18∶9∶18),基肥采用史丹利(18∶18∶18)50kg/667m2,P 肥全部作基肥,剩余N、K肥作追肥,于大喇叭口追施,其他管理同常规。

1.2 试验设计

隆平206和郑单958两个品种,分别采用东西和南北行向,同一行向的6次重复随机排列,具体试验处理见表1。

表1 不同品种、行向玉米漏光率试验处理Table 1 Light-leaking rate experiment of different varieties and row direction in maize

1.3 测定方法与指标

1.3.1 玉米田间漏光率测定 试验采用0.5m2正方形白纸分成2×2cm2的方格,从播种后30d开始,到玉米抽雄散粉结束,在玉米群体生长最快,漏光率变化最大的时期,约间隔5d测定1次(根据天气预报略有变动),具体测定时间分别为:7月15日、7月20日、7月23日、7月29日、8月4日。每天分别于8时、10时、12时、14时、16时,把方格纸平放在每个处理的行间,用相机拍照记录漏光率,根据光照投射在纸上的阴影,计算出漏光率。

1.3.2 测定指标 每处理6行区,取小区中间2行计产,并测定株高、穗位、叶长、穗长等性状。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生长时期不同行向对玉米平均漏光率的影响

从图1可以看出,隆平206和郑单958两个品种,随着玉米植株生长,由拔节到植株定型(抽雄散粉),漏光率迅速下降。其漏光率大致分为三个部分:从7月15到7月23日,隆平206东西行向的漏光率普遍高于南北行向的漏光率;7月23到7月29日,隆平206南北行向的漏光率高于东西行向的漏光率;7月29到8月4日,隆平206东西行向漏光率与南北行向的漏光率基本一致。郑单958东西和南北行向漏光率也有类似的现象。说明南北行向漏光率下降趋势起伏比东西行向的大。玉米群体冠层的分布东西与南北行向有所不同,玉米不同时期群体的漏光率与冠层的光合强度存在密切关系。

2.2 不同时期同一天不同行向对玉米漏光率的影响

从图2至图6可以清楚的看出,在每天8∶00~16∶00时的区间内,漏光率均呈现低-高-低的变化趋势。同时,玉米东西和南北行向漏光率大致分为两个不同的阶段,一是大喇叭口期(7月23日)以前,无论是隆平206或郑单958东西行向比南北行向的漏光率有略高的变化趋势;二是大喇叭口期-玉米抽雄期,无论隆平206或郑单958东西行向比南北行向的漏光率有明显下降的变化趋势,其中12∶00时差异更为明显。这也是玉米东西行向种植比南北行向增产的内在原因之一,由于玉米全生育期2/3的时间(玉米生长发育的中后期)东西行向的漏光率都低于南北行向的漏光率,同样栽培条件的情况下,东西行向群体冠层的漏光面积比南北行向的相对减少,光合面积相对提高,最终东西行向种植玉米产量高于南北行向的玉米产量。

2.3 不同行向种植对玉米产量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表2 不同行向玉米品种的产量性状表现Table 2 Yield characters of different row directions maize varieties

从表2可知,根据对玉米的不同处理,东西行向种植玉米平均穗重、穗长和穗粗东西行向均高于南北行向。说明同样栽培条件下,玉米种植行向对玉米产量性状穗重、穗长、穗粗产生一定的影响,进而影响玉米产量。

表3 不同种植行向对玉米产量(kg)的影响Table 3 Effect of maize yield in different row directions

由表3数据经方差分析,不同处理间产量存在显著差异,其中隆平206东西行向种植的玉米产量显著高于南北行向的,其东西行种植比南北行增产5.99%;郑单958东西行向种植的产量也高于南北行向的,但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东西行向种植比南北行向增产3.05%。说明东西行向种植可以提高玉米产量,但不同品种产量提高的幅度存在一定差异。

3 讨论

玉米产量的提高,栽培育种学者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诸多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育种者通过高光效、株型改良、杂种优势利用等途径使玉米产量潜力大幅度提高,栽培者通过密度、株行距配置、肥水调控,良种良法配套,使玉米产量不断提高。为实现玉米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汪先勇等研究认为,夏玉米采用东西行向受光面积、强度比南北向大,从而提高玉米产量[9]。马林等报道,玉米东西行向的株间气温、土温、直射光强,散射光强和总光强均比南北行向的高,使产量提高[10]。余利等认为在同一种植密度和行距条件下,东西行向种植比南北行向种植的玉米群体日均风速较大、日均光照强度较高、累计积温较低和日均相对湿度较小,且产量高[11]。本研究认为,东西行向比南北行向在玉米生长的中后期,田间漏光率低,尤其在中午前后漏光率更低,从而提高产量,这是以前研究者没有注意到的,可能也是东西行向比南北行向产量高的主要原因之一,除漏光率存在差异之外,行向与品种株型、行向利用与地理位置、行向与玉米田间小气候、行向与特定生态条件之间的关系,有待进一步探讨。

[1]戴景瑞,鄂立柱.我国玉米育种科技创新问题的几点思考[J].玉米科学,2010,18(1):1-5.

[2]张世煌,徐伟平,李明顺,等.玉米育种面临的机遇和挑战[J].玉米科学,2008,16(6):1-5.

[3]王乐宝,付东波.我国玉米栽培理论的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J].现代化农业,2011(11):14-15.

[4]李洪,王斌,李爱军,等.玉米株行距配置的密植增产效果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11,27(9):309-313.

[5]张玉芹,杨恒山,高聚林,等.超高产春玉米冠层结构及其生理特性[J].中国农业科学,2011,44(21):4367-4376.

[6]鲍巨松,薛吉全,杨成书,等.不同株型玉米叶面积系数和群体受光态势与产量的关系[J].玉米科学,1993,1(3):50-54.

[7]董树亭,胡昌浩,岳寿松,等.夏玉米群体光合速率特性及其与冠层结构、生态条件的关系[J].植物生态学与地植物学学报,1992,16(4):372 -378.

[8]刘正,张子学,余海兵.玉米高产实用技术[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14:65-104.

[9]汪先勇,汪从选.玉米不同行向的不同定向结穗栽培对产量影响的研究[J].贵州气象,2009,33(6):7-9.

[10]马林,王若男,郭宗凯,等.作物种植行向对农田光照条件的影响[J].现代农业科技,2015(4):238,243.

[11]余利,刘正,王波,等.行距和行向对不同密度玉米群体田间小气候和产量的影响[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3,21(8):938-942.

[12]魏珊珊,王祥宇,董树亭.株行距配置对高产夏玉米冠层结构及籽粒灌浆特性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14,25(2):441-450.

猜你喜欢
株型南北夏玉米
有机物料还田对夏玉米穗位叶光合性能及氮代谢的影响
Bna-novel-miR36421调节拟南芥株型和花器官发育的功能验证
气象条件对济南市济阳区夏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
——以2020年为例
巴西2020—2021年度夏玉米产量预计减少17.7%
游走南北 蕴含古今
夏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南北过冬差异
多肉植物侧芽怎么处理
玉米株型和幅宽对套作大豆产量的影响
不同施氮条件下不同株型水稻根系形态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