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刘菲(1985-),女,博士,讲师,研究方向:科技与社会。
[摘要]基于对三螺旋——协同创新理论的研究,探讨河南省高校协同创新中心的现状并分析其存在问题,以期能够为河南省高校协同创新机制提供有益思路,进而更好地服务区域经济发展。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037(2015)09-57-3
收稿日期:2015-8-28
基金项目: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2015-QN-083);河南师范大学博士科研启动基金项目(qd13082);河南师范大学2014年青年科学基金项目(2014QK36);河南省社科规划项目一般项目(2015BZX019)。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Problems of Henan College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Center
——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Triple Helix Theory
Liu Fei
(Institute of STS,Henan Normal University,Xinxiang Henan 453007)
Abstract:Based on the study of triple helix—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theory,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analyzes the existing problems of the college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center in Henan Prov⁃ince,in order to provide useful ideas for the mechanism of college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in Henan Province and to better serve the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Keywords:Henan Province; college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center; triple helix theory;
作为一种典型的协同创新,三螺旋理论出现于20世纪90年代。这一创新模式强调在知识社会中,大学、产业和政府都是创新的最基本和最重要主体,三者的相互作用与合作将会形成持续的创新流,协同发展。分析三螺旋模式的组织结构和动力机制,结合河南省高校协同创新中心的现状及问题,探索如何加强大学、产业和政府的相互作用,提高协同创新效率。
1 三螺旋理论
20世纪90年代,三螺旋理论由美国学者亨利·埃茨科威兹首次提出,《大学和全球知识经济:大学-产业-政府关系的三螺旋》一书系统阐述了三螺旋创新模型及其动力机制。
1.1三螺旋创新模式的内涵
三螺旋创新模式的基本内涵,是指在知识经济社会中,大学、产业、政府等行为主体,在知识生产、应用和传播方面具有协同性作用,“每个机构范畴在保持传统作用和独立身份的同时又起着其他机构范畴作用,这样的三螺旋模式,是组织创新的兴奋剂” [1]。三方通过相互作用与合作,形成知识空间、趋同空间和创新空间,创新活动在三方纵向自身发展的同时,通过横向的互相作用,加快创新的速度和深度。与此同时,三螺旋的三个初级机构——大学、产业、政府等创新主体的协同发展,衍生出了一系列的“二级机构”,如大学科技园、孵化器、高新技术开发区等,这些新型的创新主体也将在由三螺旋相互作用提供的平台上进一步促进创新的发展。
三螺旋认为,纵向而言,大学、产业和政府在三螺旋系统中具有平等的地位,这三个机构范畴“组织边界具有‘开放性’、组织功能呈现‘弹性化’” [2],它们能够根据创新情境的变化和创新演进的需要,在保持“原有的核心使命和独立身份”的基础上,适时拓展自身边界,通过三方功能的自身调整,推进创新的协同。横向而言,在一个相互作用三螺旋结构中,一根螺旋线可以代替另一根成为主驱动力,而此时原来起核心螺旋线作用的那个机构就变成了支撑机构,大学、产业、政府都可以成为创新的领导性机构范畴,三者相互作用,实现动态平衡 [1]。
1.2三螺旋创新模式的动力机制
三螺旋认为,创新体系的动力源自大学、产业、政府这三者的相互作用,三方合作是推动知识传播与应用的重要因素,在将知识转化为生产力的过程中,各参与者共同推动创新螺旋的上升,促进价值创新目标的实现 [3]。这一创新模式打破了传统的国家干预主义模式和自由放任主义模式,前者视政府为创新主体,后者则认为产业的生产力是创新的原动力,二者的共性是都把某一个行为主体放在首位。随着知识社会的来临,创新主体的多元性,客观上需要重新审视创新活动的情境并对创新的组织模式等进行相应调整。
在三螺旋创新模式中,大学、产业、政府等三方彼此独立,三方交叠区域是创新系统的核心部分,交叠区域指的是三方功能的重叠。三方在创新过程中,相互作用、相互影响,通过突破各自的功能边界,形成新的“混成组织”。埃茨科威兹认为最佳的创新模式是三个螺旋(大学、产业、政府)在外场空间各点上场强/场力均衡,并积极生成旋转的力量。此外,对于某个螺旋(机构范畴)而言,其发展力量来自于沿自身进化方向的原动力(纵向的上升力)和来自外场的作用力(横向的向心力),最终合力作用产生的轨迹就是斜向上的旋转——螺旋 [1]。此外,大学、产业、政府等通过合作政策、合作项目计划和平台、网络实现宏观层次上的三螺旋循环,微观层次的循环包括每个螺旋内部的人员循环(人才流动)、信息循环(创新网络)和输出循环(参与者之间的互惠),宏观和微观层面上的螺旋延续了创新活动。
2 河南省高校协同创新的现状分析
作为“2011计划”的主体,协同创新是指“企业、政府、知识生产机构(大学、研究机构)、中介机构和用户等为了实现重大科技创新而开展的大跨度整合的创新组织模式” [4],这一创新组织模式即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它们肩负着区域创新协同发展的重任。
河南省于2012、2013、2014年分三批通过了共33个河南省高校协同创新中心(以下简称,协同中心),其中国家级1个,省级32个。以首批13家协同中心为例,这些协同中心由省重点院校牵头,涉及学科前沿、产业企业、区域发展和文化传承等4个领域。首批协同中心建设实施以来,各中心积极引进人才、培育创新平台、进行体制改革,相继建立中心理事会、学术委员会、管理委员会为一体的管理体系。在服务全省经济的基础之上,一些协同中心也积极探索将本校学科优势与地方社会经济特色相契合,解决区域经济产业问题,培育区域的产学研,显示出较强的地方性特征。
河南省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在近几年的发展过程中,虽然取得了一些成就,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2.1创新主体间的协同性缺失
大学、产业、政府在创新中的资源优势不尽相同,各自的利益诉求不同。拥有科研实力的大学,通过与产业、政府的协同创新,在加快科研成果转化速度的同时,获得政府政策等各方面支持,进一步促进高校发展。拥有资本实力的企业产业,旨在通过政府制度安排,充分利用大学科研成果及人力,增强自身实力。作为创新政策的制定者,政府的目标在于通过调动各方面的创新资源,提高区域创新能力。就我省现状而言,大学、产业、政府等三方在创新过程中也存在类似的问题。大学、产业、政府等创新目标的差异、组织结构的缺位,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协同创新的推进。
2.2大学尚不具备三螺旋所赋予的功能要求
要求大学蜕变为创业型大学是三螺旋的最大特点 [5]。大学应从一个支撑性的培养人才和生产科研成果的社会次要机构向领导性的社会主要机构转变, [1]这一模式认为,随着知识社会的到来,大学在践行传统功能之时,应逐渐向创业型大学转型。以我省首批协同中心而言,牵头单位的郑大、河大等均为非985工程大学,自身创新能力较薄弱且科研实力一般,尚未有实力突破传统边界——人才培养,探寻更高的目标——创业功能,这也限制了高校协同中心的上升空间。
2.3政府、产业难以突破自身的功能边界
在三螺旋模式中,政府的作用已从与产业或大学的双重关系中的合作伙伴转变成三螺旋的参与者之一,形塑为创新政府,政府功能从传统功能转变为促进创新功能,即创新政府的重点在于努力再造科学技术生产的源泉 [1]。与此同时,该理论认为企业也需突破传统功能边界——知识创新与应用、技术转移等,发挥其在知识传播等方面的作用。以我省前两批共25家协同中心而言,其中,产业企业类型有13家,区域发展类型有7家,文化传承类型有3家,学科前沿类型有2家。文化承担、学科前沿等这两类协同中心,没有一家企业参与;产业企业、区域发展等这两类协同中心,有四家没有政府参与。一方面,缺乏政府、企业的合作参与,协同中心将难以实现需求导向的发展。另一方面,在政府、企业参与的协同中心,政府只是调控者,难以突破传统功能,演变为创新政府;企业的创新活动需要以政府的制度安排为保障,因而,在政府制度缺失的情况下,企业难以将大学、科研机构等创新链直接纳入其内部,也无法调动政府、大学等机构所拥有的创新资源,进一步阻碍了企业突破自身功能边界,终会导致创新动力不足。
3 构建河南省高校协同发展机制的路径
性能,这样的创新发生在区域层次上,大学的学术水平、产业集群条件和政府管理控制力的存在与否等都影响着三螺旋的发展方向。
合作是建构三螺旋协同创新机制的第一步,大学、产业和政府发挥各自的传统功能,并相互作用,通过增强现有产业的绩效和能力促进地方经济发展。随着新知识、新技术对产业的影响日益增大,大学和其他知识生产机构成为创新体系的核心螺线,政府和产业随后介入,支持大学的发展,三螺旋模式形成。在这一模式中,三方可以超越自身的功能边界,起到其他机构范畴的作用,因而,在三螺旋结构下,可以通过拓展大学、产业和政府的功能边界来实现三螺旋整体目标的扩展。分析我省协同中心,认为:协同中心的高校、产业和政府的功能体现出较强的刚性边界,如果适当突破三者的功能边界,大学适时融入企业的创新实际中,企业投入一定力度开展人才培养和基础性科研,政府不仅在宏观创新政策上发挥作用,同时要对企业的创新实际和大学的科学研究进行有限介入,这样,随着创新主体功能的拓展,各方都将在创新过程协同发展 [8]。
三螺旋理论源于区域创新实践,旨在揭示以知识为基础的区域持续创新的本质,其蕴含的大学、产业和政府协同创新机制为当前正在实践的“协同创新”提供了有益的理论支撑。结合我省协同创新中心,给出了些许建议,首先,推进我省协同中心的发展,需要协调好各方的核心利益,在目标协同的基础上,促进主体间的协同。其次,基于三螺旋理论及世界大学的发展态势,认为,我省部分重点院校尤其是理工类重点院校需有目标地向创业型大学转向,以培育创业氛围和创业精神为出发点。再次,大学、产业和政府在合作的基础上,拓展各自的功能边界,进而推动协同发展。
三螺旋是集大学、产业和政府为一体的创新模式,为我国开展的协同创新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结合河南省高校协同创新中心现状,提出了河南省高校协同创新发展机制的路径选择。
3.1加强大学、产业、政府主体间的协同性
大学、产业和政府是不同的创新主体,有不同的利益诉求,这导致了三方在创新过程中的目标各不一致,甚至会出现目标冲突。此外,大学、产业和政府相互作用衍生出了一系列“混成组织”,混成组织结构的多维性和复杂性给三螺旋协同创新带来的困难,表现为创新的横向分化、纵向分化和创新空间的分化 [1],导致创新效率的降低。因而,实现大学、产业和政府的协同创新,其关键是创新目标的协同,首要解决的是不同创新主体的利益分配问题。对于河南省高校协同中心而言,一方面、协调三螺旋之大学(高等院校)、产业(企业)和政府(具体行政单位)的核心利益,通过设定利益分配机制,减少创新过程中的风险投资,减少由于三方利益博弈而引发的内耗。另一方面,在协同中心的培育发展过程中,高等学校是主要负责单位,此外,还有普通参与者——其他高校及各类混成组织,各方的地位、目标、作用各不相同,由此引发的不合理的利益分配现象,势必导致协调创新效率下降,因此,只有建立公开、公正的利益分配机制,才能调动各方的积极性,共同推进创新中心的协同发展。
3.2尝试高等院校的微转型
创业型大学是大学、产业、政府三螺旋发展的动因 [6];两次大学革命,分别赋予了大学的研究和社会服务两大使命,现代大学的地位和作用发生了重大变化 [7]。作为三螺旋推进器的创业型大学有四大支柱:领先的学术研究能力、相当程度的独立性和自主性、技术转移的组织能力、浓厚的创业氛围和创业精神,无疑,创业型大学将会率先源自重点院校。基于三螺旋的观点和世界大学发展的态势——“各种学术机构(教学型大学、研究型大学、综合性工业学校等)朝向创业型大学转变的全球范围内的运动” [1],认为,大力推进协同创新,部分重点院校需要适时进行微转型。以我省协同中心为例,其中牵头的郑州大学、河南科技大学等省重点高校,尤其是重点理工类高校,通过将技术转移贡献于经济与社会发展,实现大学的第三个使命,如将产业咨询活动纳入教师的绩效评价体系、将专利的效益纳入学术奖励体系等方式。
3.3构建大学、产业、政府的“三螺旋”协同创新机制
三螺旋创新一般始于大学、产业、政府形成一种彼此互惠关系之际,此时,每一个机构范畴都试图增强彼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