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虹武学思想成因①

2015-12-01 07:13黄勤山郭亚卉熊子博
当代体育科技 2015年30期
关键词:武学陈氏太极拳

黄勤山 郭亚卉 熊子博

(江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江西南昌 330022)

马虹(1927—2013),陈式太极拳第11代传人;1994年被国际太极拳年会评审委员会评为全国当代13名太极拳大师之一;2009年被中国武术协会授予武术八段。1982年他倡导成立了第一个“陈式太极拳研究会”创办《陈式太极拳研究》刊物,撰写关于太极拳方面的文章及书籍,为推动陈氏太极拳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通过长期对太极拳的研习已经形成了马虹先生“以拳悟道”的武学思想。作为文武双修的一代太极大师马虹先生的思想是在独特的社会文化背景下产生的。研究其形成与发展,对于回顾我国武术历史以及对今后武术理论、实践的探讨有积极意义。研究马虹先生武学思想体系,必须先厘清其生活的社会、文化等背景以及构建起思想体系的理论、实践基础。

1 马虹武学思想的社会成因

马虹先生武学思想深深地根植中国这片肥沃土壤,他的形成与马虹先生所处的社会背景有着紧密联系。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国,中国处于极其复杂的境地,国内混战,国外列强的侵略、瓜分,中国处于民族危亡时期,政局动荡、经济极度落后,人民生活在水生火热当中,但华夏子弟用自己的怒声奋起反抗,保家卫国的思想不断的高涨。从这个意义来说,马虹武学思想是一个时代的民族精神的照应,其形成有深厚的社会历史背景。

民国历时三十八年,经历军阀割据、政局动荡、政府变迁、不同思想的激烈交锋、土洋体育的争论以及连年的战火等都影响着武学的发展。在这种大背景之下,因清末“庚子事变”而一度低沉的武学逐步的活跃起来,迎来了武术的大发展时代。

辛亥革命后,各界人士倡导“强种强国”,中国传统武术受到了人们的重视。一些社会名流及教育家招揽武学人才,开始推广、研究武学,并组织了一大批武术会社。据不完全统计,上海除1910年成立的精武会外,还有中华武术会等30多家武术会社;北京出1911年成立的北京体育研究社外,还有中华尚武学社等25家武术会社;天津除1911年成立的中华武士会外,还有道德武术研究会等十余家武术会社;以及其它各个地区均有类似组织。[1]对武学有划时代意义的是民国时期南京中央国术馆的建立,他的建立对武术的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张之江从小受武术熏陶、热衷于武术。1927年张之江邀集李烈钧、蔡元培、何应钦等26名民国党政要员,发起成立国术研究馆。1928年3月获批,同年6月改名中央国术馆。成功的将武“术”提到了“学”的高度,与国旗、国画等齐名。国术馆建立后,以“提倡中国武术,增进全民健康”为宗旨,倡导术德并重、文武兼修,广纳贤才,进行武术教学以及武术研究,培养了一大批武学大师(如朱国福);整理了大量武学书,如:编辑出版了《查拳图说》《青萍剑图说》《少林武当考》等22种,已完成编辑的《练步拳》等12种,在编的《太极拳》等11种以及创办了《国术旬刊》,为后世研究武学提供了优质的参考。

新中国成立后,武术一度萧条。1950年中华全国体育总会在北京召开了武术工作座谈会,将武术提到了体育的议事日程。至此,武学开始凋零。从武学纳入体育范畴的那一刻就注定了武学下滑。以武学为体育,故武学大坏,于均刚、黎健民如是云,他们认为竞技体育本身就不同于西方之体育理念,其本身就不成熟,以一种不成熟的体系把贯穿整个华夏文明史的武学纳到其中,是违背逻辑的。[2]1966年后国内发生长达十年之文革,左倾分子肆意破坏,社会秩序、政治思想等遭到了及其严重的破坏,武学也同样受到了摧残。对所谓“反对学术权威、封建遗老遗少”等的皮胖,导致不少武学专家学者受到打击与迫害。有的含冤10几年,有的积郁成疾,不幸离世。大量的古老又价值的拳谱资料被毁灭,为武学带来了致命性的打击。不幸的“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却给马虹先生带来了幸事:为马虹先生专研太极拳带来了机会。此间,马虹先生北上拜一代宗师陈照奎为师,并精心专研太极拳,得到了地地道道的陈氏太极拳的“规矩”。这十余载为马虹太极拳的修炼奠定了扎实的基础,为马虹武学思想的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

2 马虹武学思想形成的源头活水

马虹学识渊博,技术精湛,教学实践丰富,对传统文化理解透彻。正是因为他对传统文化有着深刻的认识,因此,能更好的把握文化的精髓,守优秀文化之“规矩”,突破固步自封的局限性,因而形成了马虹武学思想体系。

2.1文化修为

1927年11月21日(农历)马虹先生出生于河北省深县。在北京就读中学时期,马虹先生的语文老师段西侠要求其每天要用小楷毛笔写日记以及看课外文学读物(如鲁迅文集、普希金诗集选登)且每天放学时必须给他看,并逐句地给他改,奠定了他丰厚的文学功底,1945年9月就读于河北师范专科学校国文科,课余负责主编墙报《文学周刊》,并在《保定日报》上发表几十篇诗歌、散文;同年10月由同学田德修(中共地下党员、支部书记)介绍,加入中共地下组织,为党的秘密工作做出了一定贡献;1947年10月转入华北联合大学(中国人大前身)文学系;1948年12月石家庄市师范学校教师、班主任、团总支副书记,《石家庄日报》特约通讯员,石家庄市诗歌组的组长,连续3年被评为“模范教师”、市级与省级劳动模范,除了繁重的本职工作外,先后还在《石家庄日报》《工人日报》《石家庄文艺》等刊物发表诗作及散文二百多篇,为报社代笔撰写社论34篇;1952年9月石家庄市总工会石家庄市总工会调研室主任兼秘书科长以及负责主编内部期刊《石家庄工运》,从而继承了大量起草、写作人物;文革期间,社会秩序遭到严重的迫害,马虹先生被“挂起来”8年不给安排工作,期间他“走后门”借到本陈鑫的《陈氏太极拳图说》,硬是一字一字的把四册书几十万字原原本本的抄下来;1982年建立了全国第一个“陈氏太极拳研究会”,并出版了全国第一本《陈氏太极拳研究》刊物;期间找解放前中央大学教授袁鸿寿学习了《易经》,以及中国古代军事学以及自学了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物力学等现代学科。期间不管是文学上的造诣、中国古代哲学的学习还是近代西方现代科学的深造都为马虹先生理解太极拳、习研太极拳、传播太极拳提供有利的资源,为后期整理太极拳理论工作奠定了扎实基础,促成了马虹武学思想的形成。

2.2 太极缘修

1962年以前马虹先生与绝大多数文人一样是一个文弱书生,长期的文字工作累垮了先生的身体。四处求医,却医治无效,无奈之下医生的建议其学习太极拳。马虹先生遂随李家俊学习简化24式太极拳,开始了先生的太极之旅;后又跟北京东单广场的王益三学习钟傅文传的八十五式杨氏太极拳。出乎先生意料的是1962—1966这5年期间治愈了原有的疾病,身心重回到了青年时代,也因此与太极结下了不解之缘。1972年在古德夫、卢茂云的介绍和帮助下,北上拜太极宗师陈照奎为师,正式开启了先生的太极之门。先生1972—1980期间,三上北京两下河南三请宗师陈照奎家中授拳,与陈照奎大师结下了深厚的感情也从中学习了正宗陈氏传统太极拳。通过随从陈照奎长达八年的习练,习得了一个上乘的太极拳技术,也奠定了马虹武学思想形成的基础。

2.3 比赛及教学实践、著作

马虹先生文字功底深厚,理论知识丰富,具有丰富的比赛经验又具丰厚的教学实践,以自己的所学、所知形成了自身的关于武学的核心思想。

理论是指引明灯、指导实践,实践则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二者相互促进。现今武学界主要存在两个现状:文化丰厚而技术体系欠缺甚至是未接触过技术动作的学院派;以及专业技术体系训练出的武术高手但文化极度欠缺的“实力派”。中华武学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这二者皆不适宜中国武学的发展。

马虹先生大半生都与文字打交道,游戏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能够很好的解读深奥的武学文化;另一方面,马虹先生自1962年开始习练太极拳从未懈怠过对太极拳的习练即使是他躺在了病床与病魔抗争。长期的不懈努力,使得马虹先生有一个上乘的武学技术体系。先生在其《太极拳与人生》一文中,回忆道:“自1979—1988年应邀在全省、全国的几次武术、太极拳比赛中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名列前茅。(5次全省武术比赛皆为太极拳第一名)”[3]在1986年于成都的首届全国太极拳研讨会上的表演,收到了太极拳名家顾留鑫先生以及陈立清女士的表扬,他们夸先生打的拳最像陈照奎宗师。可见马虹先生具有较高的技术水平。这也构成了马虹武学核心思想的基础部分。

从1979年开始传拳特别是在1987年退休后,全身心致力于太极拳的教学、传播及研究。先后应邀在河北、江西、广东、广西、山东、北京等26个省市的121个地区以及香港举办教练员培训班,传人讲习班158期。还应邀在解放军27军部队中传授太极拳。并应邀先后赴美国、马来西亚、意大利、加拿大、新西兰、韩国等国家讲学、传拳。先后接受来自22个国家来华学券的大批国外学员。直接传授国内外学院共达一万六千多人。先生回忆道:“从1979年至2009年,正式办班传授太极拳30年以来,我一年四季几乎没有休息过。”[4]由此可见,自马虹先生退休后,常年的教学为他提供了宝贵的经验,这一时期也是马虹先生武学思想的逐步成熟期。

一个成熟的思想体系必然经历一段很漫长的时间,马虹武学思想的形成主要经历了3个阶段:第一个是学习阶段;第二个事初步形成阶段;第三形成完善、成熟的武学思想体系。

1982年建立了全国第一个“陈氏太极拳研究会”,并出版了全国第一本《陈氏太极拳研究》刊物,这也是马虹先生创办的第一本武学刊物,记载着马虹先生武学思想从稚嫩的学习期到不成熟期以及最后的成熟的过程,标志着马虹武学思想初步形成。从1985年后马虹先生开始有了自己对太极拳的理解,并著成文章供拳友交流,如早期的《陈氏太极拳的健身性、技击性和艺术性》,据可考文章达60篇,并著书《函授通讯》《陈氏太极拳技击法》《陈氏太极拳劲道释秘》《陈氏太极拳体用图解》《陈氏太极拳拳理阐微》《陈氏太极拳拳照图谱》《陈氏太极剑》《陈氏太极拳拳谱.拳法.拳理》等书籍。以文字的方式记载着先生的武学思想流变。

3 结论

马虹武学思想的形成主要系于社会及自身两大方面的缘故。20世纪的动荡不安反倒促成了武学的飞速发展,而马虹的自身文化素养以及名师指导促成了一代太极大师,最终形成马虹武学思想。

[1]张耀庭.中国武术史[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14:326.

[2]于均刚,黎健民.论东方武学与西方体育的关系[J].体育文化导刊,2006(12):78-80.

[3]杨合发.为而不争著华章[M].石家庄:石家庄陈氏太极拳学校,2014:14,17.

猜你喜欢
武学陈氏太极拳
义宁陈氏家风
太极拳的『绝世秘籍』
陈远
林挺
太极拳的“教”与“学”应“以点带面”
健康中国背景下南怀瑾武学养生文化传承与发展
陈氏兄弟
奇葩姐妹换夫记
42式太极拳
梦幻西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