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景春
《我的皖南上海后方化工小三线之旅》一文补遗
孙景春
上海后方化工区自1970年起先后筹建了6个生产厂和8个配套单位(名称见《世纪》2015年第1期第46页“手绘皖南东至县后方化工区各单位分布图”),除金星、自强两厂仍在建外,其余各厂和各单位自1974年起陆续建成投产。1979年红星和卫星两厂都完成上级下达的军品任务,特别是红星化工厂的8321高能炸药完成设计能力的228%,在1979年我国对越自卫反击战中起到了很大作用,为此该厂受到当时五机部的传令嘉奖。在后方化工区停产撤建移交给安徽省当地政府后,红星厂的大部分产品和卫星、化机厂的部分产品迁回上海生产,余下的和其他厂的设备、材料、厂房由安徽省政府接收后,成立一个“华尔泰化工有限公司”,组建一个“香隅化工区”,生产硝酸等化工产品,现已成为安徽省最大的精细化工生产基地之一,并加快该地区的城镇化建设,这也是上海对安徽省的支援和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