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伟超 姚 茹 毕丽萍 贾艺玮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河南 郑州 450015)
三网融合是将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其技术趋同、服务方式趋同的情况下将其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实现互联互通、资源共享提供高效、便捷、直观的服务[1]。它方便为用户提供更高效的服务和更便捷的信息传递与交换,用户可以使用移动终端、数字化智能电视终端以及高速的互联网技术来实现更有效、更便捷、更舒适的学习和工作,对图书馆信息服务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本文研究的其主要目的有两个,一是推动我国图书馆学这一门重要科学研究的进步与发展,为新兴信息化社会环境下对图书馆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二是进一步推动我国图书馆这门重要学科的发展进程,从以往的行政式服务到服务式服务的深度转型,提高服务质量,服务社会大众,使图书馆更具有价值。
图书馆信息服务是基于社会信息化的发展,人们要求更加快捷、便利的服务方式来满足自身需求,这就向传统图书馆服务提出了更高要求。传统图书馆为了适应社会发展,提高其自身服务质量逐步向图书馆的信息化不断转型,这一过程是在摸索中不断前行的,对于我国的图书馆信息服务的转型过程中还将面对以下方面的困难:一是我国整体国情处于发展中国家,高新技术和网络覆盖面相对较低,受众人群相对较少,这对图书馆信息化发展有一定的制约作用。二是我国图书馆人员自身水平相对较低,对问题认识偏差,不愿意去积极推动图书馆信息化进程,这对图书馆信息化产生了一定的阻碍。
三网融合促进了图书馆信息化的发展和图书馆信息化服务的优化与转型。主要体现在下几个方面:其一,三网融合使图书馆信息服务不局限于单一的图书馆内部网路,为图书馆信息化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在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等高效数字化平台里,促使数字图书馆飞速传播发展,提高图书馆的馆藏利用效率。其二,三网融合带来了更多的受众群体,极大提高数字图书馆的使用率,使图书馆更容易被人民群众接受,增强受众群体对图书馆的认识。其三,三网融合给图书馆信息化服务的优质改变。三网融合推动了智能终端发展,电信网带了更快捷的移动4G高效的信息服务终端,广播电视网的发展带来了数字化高清智能电视终端,互联网带来了更先进的家用计算机终端。随着三网融合的逐步加深而来到的现实生活中的云服务,都是在三网融合给图书馆信息化服务创造的前所未有的机遇。
2.1.1 图书馆数字化建设为信息服务打下坚实基础
随着计算机存储技术的发展和大容量存储器服务的出现,在伴随着我国信息化潮流趋势下,我国图书馆管理与服务向图书馆信息化转变。其主要方面是将传统的图书馆利用数据库技术,数据压缩技术等高科技手段转化为数字化信息进行存储,减少了传统图书馆借阅不方便的缺点。而通过先进的数字化手段将原来纸质图书馆转化为数字图书馆存储,提高了图书馆的使用率也为以后的图书馆信息化服务提供了保障。
2.1.2 图书馆网站为图书馆信息服务提供了可靠平台
以图书馆的信息化为基础,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服务的平台构建服务公众的图书馆服务类网站。图书馆网站的建设,使受众不拘于对实体图书馆管的依赖,可以更高效通过互联网的方式进入有关自身需要的专业性的图书馆服务性网站进行有关的学习和了解工作,图书馆网站的建设大大提高了受众群体,为受众群体提供了更为高效便捷的服务,也为图书馆信息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国随着信息化进程的推进,主要传统图书馆为服务人民大众基本上都建设了有关自身性质和服务方向的图书馆网站,为图书馆信息化服务提出了更高的信息保障与服务质量。
2.1.3 数字图书馆建设为图书馆信息服务创立了新型服务方式
数字图书馆建设基于传统图书馆的信息化数据存储和开放利用,再以互联网为媒介充分利用图书馆网站的信息化资源,进行远程图书馆信息服务的新型服务手段与方式。数字图书馆发展的前提是:传统图书馆将其自身馆藏图书馆信息进行数字化处理与存储,建立图书馆内部互联网络再给予互联网技术而开放的数字图书馆进行提供有效高质量服务,而数字图书馆建设为传统图书馆提供了一个新兴的高质量服务性平台并有利于提高传统图书馆的馆藏利用率,从而促进传统图书馆与数字图书馆的共同发展。
2.2.1 资源类型复杂
三网融合后,泛滥的网络信息资源、众多的网络信息提供商以及获取信息的多种渠道都对传统图书馆构成了有力竞争,但也导致用户无法从无序的网络资源中获取有效的信息。相反,传统图书馆提供的信息更加系统化且可信度高,但仅局限于馆藏的文献资源范围内,远远不能够满足读者的需求。如果图书馆能综合二者所长,发挥对信息搜集和整理的特长,将良莠不齐、数量众多的网络信息加以甄别、分类等系统化处理,用以弥补馆藏资源的局限,从而丰富图书馆的信息资源[7]。
2.2.2 服务模式被动
我国的图书馆信息化服务的模式目前处在于一个被动的服务的模式,用户如果需要高效的图书馆信息化服务,就只能由用户自己主动去寻求服务。这种服务模式不利于提高图书馆工作者对图书馆信息化服务的工作热情,也不利于提高图书馆需求者的积极主动性,对图书馆需求者造成能不用就不用的意识形成,不利于图书馆信息化服务的发展,服务对象减少必将制约图书馆信息化服务的积极性受损,无法促进服务模式的改进。图书馆信息化服务将陷进恶性循环的怪圈。不利于图书馆信息化服务模式的改革和服务质量的提高。
2.2.3 推广程度较低
我国图书馆信息服务的推广程度并不高,这就导致了大量需要图书馆信息服务的用户并不知道和了解相关的服务方式,这也跟我国图书馆信息化被动服务模式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服务就是以用户的需求为导向提供优质的产品和舒心高效的劳动成果,而我国图书馆信息化服务由于服务模式的被动,意识程度不高造成了推广力度不大,没有在图书馆需求者形成图书馆信息服务更快捷、高效、优质这一概念。
据了解,在美国,图书馆服务所发挥的作用,5%来自图书馆建筑,20%来自信息资料,75%来自图书馆员的素质。在三网融合的环境下,必须引导教育图书馆信管理员提高自身服务质量,培养兴趣意识。只有从意识方面深化改革才能提高服务人员兴趣,这才是图书馆信息化服务的前提保障。要依托三网融合后信息高速传播媒介,收集以用户需求为中心服务的方式导向,提供更多符合用户需求的高质量的服务。充分利用三网融合的大环境,加快图书馆信息化进程,提高图书馆人员管理制度优化,从而提供更丰富、更高效的图书馆信息化服务。
三网融合带来了图书馆信息化资源的大爆炸,只有丰富数字化图书馆的存储量才能为用户提供更高效便捷的图书馆信息服务。其一,将传统图书馆馆藏通过数字化手段,转换为数字化馆藏,增加图书馆全文数据库建设。其二,提供更容易让用户接受的多媒体图书馆馆藏建设,以声音、图像和影像来代替以文字为主的图书馆信息化服务产品,跟直接的声音、图像、影像可以被用户跟直接的接受。其三,个性化图书馆信息服务建设,将用户对图书馆信息的需求进行分类管理,根据用户的不同需求制定符合用户需求的图书馆信息服务内容的更新。
3.3.1 充分利用电信网服务媒介移动快捷智能终端。随着电信业务的发展,手机也已经不是曾经的奢侈品了,而便捷高效的电信业务服务也已经早在我们这些普通人身边安家落户了,已经成为当代年轻人不可或缺的信息服务。伴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曾经的单一电信服务终端向现代的智能服务终端转型,最大的变化就是我们每人一部的智能手机。现在的智能手机已经经过几代的发展,演变跟适合人体操作和接受的模式。而图书馆信息服务手段可以在这方面会大有作为。通过智能手机业务,图书馆可以依托数字图书馆开发优质的,使用智能手机的APP 程序软件模块,这样人们可以通过手机中下载手机客户端直接进入移动图书馆获得更便捷高效信心服务[4]。
3.3.2 依托广播电视网和新兴数字化智能电视平台。现在的广播电视网已经不是依托当年的模拟信号时代,而是转型高清数字化时代。用户不再像以前对广播电视网传播过来的单一信号导向,而转为根据自身需求选择新接受定向的服务[5]。所以,开发现代的广播电视智能服务终端(智能网络电视)是一种提高图书馆信息化服务的新兴手段,传统图书馆可以根据自身信息化图书馆建设程度,联合当地的电视台建立起符合自身发展服务的当地图书馆需求者的专门图书馆信息频道提供有关服务,用户也可以根据自身需求,在其此智能网络电视终端搜索自身需要的图书馆信息化服务方式。
3.3.3 基于互联网技术与智能终端实现远程人机互联。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极大地便利了人民对信息的需求,也提高了信息化的高速发展与信息的快速传播。如何基于互联网技术发展提高图书馆信息化发展实现远程人机互联必将成为图书馆信息研究的主题和方向[6]。随着平板电脑的诞生,计算机已经变得异常的轻薄便于携带,再加上触控体验也提高了用户体验。图书馆信息化服务可以依托互联网智能终端服务器,利用高速的互联网通过智能终端来实现远程技术指导与提供服务与交流。
三网融合环境下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创新主要基于电信网、广播电视和互联网这一平台。积极开发图书馆信息化服务使其更加的多样化、丰富化、和人性化。三网融合环境下的图书馆信息服务研究从理论上能够推动我国图书馆学研究的进步与发展。
[1] 肖东英.三网联合与图书馆信息化建设[J].科技创业家,2013(5):250.
[2] 孙美珠.浅谈如何提高档案信息服务能力[J].黑龙江图书馆,2013(3):74.
[3] 张年红.论数字档案馆档案信息服务模式创新[J].传媒与艺术,2013(2):56.
[4] 李亚冰.三网融合环境下图书馆的信息服务[J].图书馆学刊,2012(2):90-91.
[5] 葛明驷,李欢.三网融合下电视受众的新媒体界素养内涵解析[J].阜阳师范学院,2014(4):145-148.
[6] 连志英.基于用户需求的个性化数字档案信息服务模式构建[J].档案学通讯,2013(5):49-52.
[7] 孔凡凤,欧红玉,郭金宇.三网融合环境下移动学习资源库开发与实践[J].长沙通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