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开文,刘 鹏
(文山学院,云南 文山 663000)
以学校体育促进初中生道德形成的教学探析
李开文,刘 鹏
(文山学院,云南 文山 663000)
目前初中生常体现出一些不良的价值观,有的是学生生理和心理发育的必然,但有的是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但究其关键在于教育教学的缺失。
现阶段初中生德育教学大多采用知识化教学,学生对价值观的学习大多集中在知识层面,学生缺乏独立的思考和实际意义上的体验,只有当知识和实践结合,道德才能真正地形成与发展,最终走向内化而形成具备高品德要求的人。学校体育的本质是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同时学校体育的总目标也强调了学校体育必须向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重要任务。毛泽东同志在《体育之研究》中指出,“体育一道,配德育与智育,而道智皆寄于体,无体是无德智也”,强调身体健康是前提,而另一方面德育是关键。学校体育的道德教育价值是相关道德教育内涵的具体分解和体现,其是与学校体育项目类别、特点、组织、开展形式联系在一起的。学校体育的道德教育价值主要反映在:(1)培养竞争心理、意识和耐苦精神,如自强不息和拼搏精神,胜不骄、败不馁的心理意识;(2)培养纪律性、规则、诚实守信和法律意识;(3)培养公平意识;(4)培养团结、协作精神和集体主义责任感与荣誉感。在实际的体育课中学生往往要扮演不同的角色,如在一场比赛中可以扮演裁判或者运动员,扮演裁判时学生就需要公平、公正的意识;在扮演运动员时就需要学生具有纪律性、守规则,具备法律等方面的意识。在某个项目里面扮演不同的角色,如篮球运动中可能扮演中锋、前锋、后卫等,不论是哪一个角色,要想赢得比赛就需要具备团结、协作和集体主义精神。学生在扮演这些角色的时候往往要受到规则及个体能力等多种因素的制约。由此可见,在学校体育教学中学生通过角色扮演往往可以使道德教育成为具体可见、易理解的东西。在初中德育教学中,体育教学对促进学生道德观形成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角色扮演是一种以培养学生正确的社会行为和价值观念为取向的教学模式。它的实施过程以真实情境为主线,通过学生对人物角色的体验进行分析,以达到提高社会认知水平、解决价值矛盾冲突、进行自我人格反思的教学目的。角色扮演教学方法是马克·切斯勒在《课堂中的角色扮演方法》中首先应用的一种教学方法,他关注在角色扮演中学生体验社会人际关系和改善自身行为方面有重要作用。米德(1935)认为,角色扮演是互动得以进行的基本条件。而真正具体完善的论述角色扮演理论的是尔文·戈夫曼(Erving Goffman)。戈夫曼(1956)在《日常生活中的自我表演》中提出了“拟剧理论”或“戏剧理论”。在体育教学中角色扮演一直存在,但研究还停留的探索阶段,成果较少。体育教学中角色扮演模式的学习属于情境教学的范畴,学生在运动项目中扮演不同或相同的角色来体验、思考角色所具备的道德品质,学生通过运动竞争进行探究学习如何处理人类之间的关系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一起学习情感、态度、价值观及解决问题的策略,从而在运动中构建起对运动知识和对道德品质的理解,并使这种品德得以培养,以此形成生活必备的一种能力。
在体育教学中角色扮演是一种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心理感受和情感体验,把道德品质的培养置于重要地位。在体育教学的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主体地位,教师起指导作用,从而增强初中生的体育学习能力,形成正确的态度、情感和价值观,培养初中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合作能力。
3.1真实性
在体育教学中角色扮演活动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其真实性。所谓“真”即真实的角色体验。对于初中生来说有很多道德学习的内容理论性较强,学生理解起来较为费劲。而在体育教学中理解起来费劲的内容可以通过让学生进入到真实的角色运动中求解答案,因此既可以提高教学效果,又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2体验性
体验性是角色扮演教学的重要特征之一。英国有这样一句格言:“只是告诉我,我会忘记;要是演示给我,我就会记住;如果还让我参与其中,我就会明白。”“角色扮演”的作用显而易见。在体育教学中角色体验是多样的,可以是运动员,也可是裁判员,在攻防的变化的体验中,可以是前锋,也可以是后卫或者是守门员等。初中生由于社会经验不足,对事物认识往往过于片面,通过体育教学中的角色体验能够使学生收获不同的社会经验,辨别是非,使学生树立牢固的价值观念。
3.3民主性
初中政治课程里“民主参与”,是整个课程的一个重要理念。在体育教学中角色是丰富多样的,在学生体验多种角色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必须遵照规则,教师对学生的运动个性、主体地位、学生个体差异及角色的选择等多方面给予尊重,以此直接丰富了学生人格平等的体验、丰富了学生的民主情感体验,这也是其他教学无法比拟的。
3.4时效性
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实施角色扮演并不是作秀和娱乐,在体育运动中角色扮演往往伴随各种冲突与矛盾,有的是团队与团队之间的冲突,有的是角色与角色之间的冲突与矛盾,体育教学中的角色扮演具有很强的实效性,很多冲突和矛盾可以及时解决,如足球比赛双方团队对裁判判罚有异议,此时所有队员必须保持克制、尊重裁判。此时教学的目的是学会尊重,如在排球比赛中对裁判有异议,队长可以提出挑战因缘,在高科技的辅助下裁判需要尊重事实,培养的是一种民主精神。在队员与队员间出现冲突时,裁判根据规则给予判罚,以此培养法制精神。角色扮演在体育教学中对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具有良好的实效性。
4.1角色扮演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操作程序
体育教学中的角色扮演教学方式是一种把教学内容活动化,让学生在角色扮演活动中建构知识、形成能力或价值观的一种教学方式。体育教学中其教学操作程序拟包括以下9个阶段:(1)小组准备活动;(2)选择运动项目的扮演者;(3)安排比赛练习;(4)组织观众;(5)比赛及训练;(6)讨论和评价;(7)重新比赛或训练;(8)讨论和评价;(9)分享经验和总结。每一个阶段都应有具体的目的,保证中心内容的落实和活动的进一步丰富。通过这些步骤,保证了与主题有关的思维贯穿于整个复杂的比赛或训练活动,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自己所承担的角色上,角色扮演的目的也明确了。随后进行的讨论就是教师如何引导学生更深一步的谈论和阐述。
4.2初中体育教学中角色扮演的教学策略
4.2.1小组准备活动小组准备活动分为3个部分首先,教师需要把学生带入一个问题之中,使他们认为自己在比赛或训练中应当会处理这个问题。例如在小组确定一个问题后,开始进行准备。教师:你们还记得我们对姚明犯规的讨论吗?我们进行过讨论:姚明自认为没有犯规,但裁判判了他犯规。这时候姚明应该做出什么样的决定呢?你们曾遇到过这样不知所措的时候吗?其次,通过运动比赛或训练实例来形象地表现问题。这些问题可以缘于学生对自己的想象所进行的描述或真实的问题情景,也可有教师从教学实践或者生活、影视里挑选问题情景。再次,就是提出问题,使学生思考并预测结局。
4.2.2选择扮演者教师和学生共同描述所选项目的不同角色,对其项目的角色性格——他们像谁,他们感觉如何,他们有什么特长进行分析。然后教师问学生愿意扮演什么角色,或者学生自己愿意扮演什么角色,但不要挑选那些想以角色取悦他人或者社会的孩子去扮演,因为这样的挑选无助于问题的解决,而且会妨碍问题的深刻的探究。
4.2.3安排场景教师和学生共同就某一运动项目的人物进行简单的设计情节,勾画出场景和每个角色运动路线及动作。在此基础上在以小组的形式由学生进行细致的加工。
4.2.4组织观众观众的积极参与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当观众与比赛的队员形成观—演互动,才能使全体学生对比赛或训练产生体验,才有可能做到对问题的分析更加深刻。
4.2.5比赛或训练在刚开始的比赛或训练中扮演主要角色的学生可以轮换,以便体验不同角色的不同特点,以及不同角色在比赛或训练时应承担的不同责任和义务,同时也可以为讨论提供更多素材。当学生进入到运动角色时,他们在运动中就会遇到不同的问题,或许他们知道怎么应对或许不知道应对方法,此时体育教师不必急于指导或纠正他们,重要的是让每个角色体验到不同的运动情感。
4.2.6讨论和评价首先可以讨论对比赛或训练中角色的不同理解,但更重要的是行动的结果和角色的动机。教师应着眼引导学生讨论这些问题。例如,我们如果讨论的主题是人际冲突,那么角色扮演的主要用途在于运动间人们之间的矛盾,以便使学生能够从中找到解决矛盾的方法。
4.2.7重新比赛或训练可以进行多次新的比赛或训练。在新的比赛或训练中,体育教师要和学生一起讨论并研究项目角色,对角色进行新的定位或理解,以此决定是否调换角色。角色扮演活动中至关重要的一点在于扮演者可以尝试着用不同的方法承担一个角色并注意观察结果如何。
4.2.8讨论和评价在重新比赛或训练结束后进行的讨论中,学生普遍愿意接受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案。然而体育教师通过询问学生是否这样的比赛或训练结果会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之中,并将这个问题引入现实生活之中进行分析。
4.2.9分享经验和总结在比赛或训练中由于扮演的运动角色不同,在比赛和训练中所反映出的人际关系是不同的。此时体育教师的引导显得至关重要,体育教师可以就某2个角色之间的人际关系进行一定的疏导,最后由学生进行这种关系的概括或总结。即使学生的概括或总结并不能很好地反映二者角色之间的关系,但体育教师必须引导学生朝这个方向努力。通过不断的比赛或者训练让学生积累大量的运动角色情感,通过不同的讨论形式,总结出越来越多的人际关系,由此学生就能将比赛或训练中的角色扮演行为规则应用到自己的现实生活中。
5.1教学效果
通过角色扮演这种教学方式发现,在体育教学中全体学生都能说出并使用从中得出的规则,这些规则可以用来解决待定的问题,也可被学生用来作为探究其他问题的模版。这样学生可以逐步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一旦问题出现,无论在小组里或从他们的研究内容中,学生都能通过角色扮演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5.2困惑
在素质教育改革升级的背景下,初中体育教学中,角色扮演教学方式可以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兴趣。但是,从现在初中体育教学中一个学期只能完成一两次这样的教学,其教学次数难以保证学生形成观念迁移和行为保持。部分学生价值观念受不良社会风气影响严重,角色扮演对这类问题所产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其控制难度较大。
[ 1 ] 蔡敏.“角色扮演式教学”的原理与评价[ J ].教育科学,2004(6):28 -31.
[ 2 ] 熊文.学校体育中道德教育的多维审视[ J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6(5):81-83.
[ 3 ] 胡庆芳,程可拉.美国中小学角色扮演学习模式的研究[ J ].网络科技时代,2003(12):14-15.
2015-09-16
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编号:2103Y263)。
李开文(1980 ~),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体育教育教学。